登陆注册
3280000000025

第25章 机遇与挑战:媒介融合下的科技传播

夏丽丽

摘要:现代科技的发展不断拓宽着传播渠道,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的不仅是传播工具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其对信息传递、接收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巨大冲击。技术的发展虽然带来无限的可能,但将新技术转化为真正服务于民众、福祉于民众的现实力量,需要充分把握和利用技术带来的可能。媒介融合的趋势下,科技传播的发展面临种种机遇,同时也是新的挑战,需要不同的应对思路和行为方向。

关键词:科技传播、媒介融合

面向大众的科技信息传播是现代社会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的职能之一,其中媒体承担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当代西方社会保持着重视科技信息传播的传统,一些著名的媒体都有相当数量的科技内容报道,如《纽约时报》每周都有固定的版面报道最新的科技和健康信息,Discovery频道更是以自己的精彩的科学纪录片在影视制作上独树一帜,BBC每天也会保证有相当数量的科技内容报道。高质量的科技信息内容,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改善民众的科技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有一定作用。科技传播不仅仅包含科学知识,还包含着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传播,这种全方位的专业信息传播需要借助多元的工具。

现代科技的发展不断拓宽着传播渠道,例如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的不仅是传播工具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其对信息传递、接收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巨大冲击。同时亦要看到,技术的发展虽然带来无限的可能,但将新技术转化为真正服务于民众、福祉于民众的现实力量,需要充分把握和利用技术带来的可能。媒介融合的趋势下,科技传播的发展面临种种机遇,同时也是新的挑战,需要不同的应对思路和行为方向。

机遇:多元传播渠道的拓展

网络平台的传播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9年7月16日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3.38亿,宽带网民数3.2亿,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1296万,三项都居世界第一。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1.55亿,占网民的46%,半年内增长了32.1%。网民数量的激增,为科技传播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受众群体。

由民间科技内容爱好者组织的“科学松鼠会”,是建立于网络,拓展到现实传播空间的一个科技信息传播平台,他们提出了“让我们剥开科学的坚果”的呼吁,在网站首页设计了“栏目、活动、译文、专题”等,下面又按照内容分为健康、医学、化学、心理、地理、物理等类别,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阅读不同的内容,参与相关讨论。科学松鼠会在“5·12地震”中一举成名,汶川地震发生后三个小时,该网站便迅速赶写出一篇高水准的科学原创文章《动物预报地震,靠谱吗?》,在网民中影响很大。就当时大家关注的焦点,他们策划了“地震专辑”,此后就这一课题又发布了深入、独到的分析文章,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

互联网拓展了科技传播的方式与手段,这要求我们在进行科技传播的时候,既要关注科学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科技传播。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科技传播手段进行技术改造,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建立网络化的传播通道,提高科技传播的效率。

移动的新平台:手机媒体

手机媒体给科技传播带来了新的变化:一是受众明确,媒体服务将更加贴近受众,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手机用户的个人化特质,使得科技内容可以更直接、准确地到达每个受众;手机的另一特性是互动更为灵活,能够及时实现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使其在第一时间就能够掌握受众的动向与需求。借助手机这些特性,媒体可以制作更加个人化的信息,从而将科技内容更具体有效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加实用的信息与技术,提高其生活质量。日本曾有居住在深山里的夫妇,由于距离医院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医生日常通过手机了解两位老人的具体情况,并及时发送信息指导老人服用药物,从而保证两位老人的身体处于健康状态。

利用手机媒体传播科技内容,相对于互联网络的普及,更具现实意义。由于地域之间经济差异较大,在一些偏远和经济落后地区,一般民众的网络使用率并不高,因此被屏蔽于网络平台提供的科技信息之外,而传统媒体提供的内容又缺乏针对性,因此手机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手段。由于手机的成本相对低廉,在这些地区,手机的普及率很高,这就提供了数目庞大的受众群体。这些地区的科技资源的获取相对匮乏,利用手机媒体,针对这些地域的民众进行科技内容传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状况。

媒体资源互补

有人将当今信息传播总结了以下特点:以融合为中心的多媒体化,以视频为引领的多媒体网络化,以互动为特征的多媒体传受一体化,以定制为特点的多媒体聚合化,以移动为标志的多媒体无线化。新科技带来多元传播平台,而随着新兴媒体的建设和发展,信息流动的无序性更为显著;各种传播手段交汇、整合现象凸显,科技传播将呈现立体传播的新格局。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相互融合,利用双方各自的优势,可以实现资源互享。

例如2008年,《上海科技报》与上海电信合作,签约成为IPTV的内容提供商,为IPTV全民科普频道提供内容服务,这是享有丰富内容资源的传统媒体和拥有庞大客户群的电信的合作。再以影视媒体为例,电视台和电影厂拥有大量丰富的科技视频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与网络传播的结合会给科技传播内容提供更加丰富和更具趣味性的资料。利用现代媒体信息传播特征,实现资源互补,是科技传播未来发展的一个走向。

挑战与对策:多种力量的合作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融合的未来,为科技传播带来乐观的前景,但是在实践中,还要在深入了解媒体特性的基础上,理性地设计和探索未来的模式,才能为新环境下的科技传播带来良性的模式。

信息技术使得媒体内容呈几何式增长,而在信息海洋中的受众却经常发现,一些所谓的科学内容常常让他们无所适从。例如当下泛滥的养生信息,通过传统出版、电视,以及网络广泛传播,其间夹杂着一些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信息,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观点,如果出于对健康的需求,受众采纳了这些似是而非的建议,可能会有损健康。以科技名义传播的非科学内容,最终会使传播的原初目的和最终结果相背离。对于公众来说,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科学素养,增强辨识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增强媒体自身的自律。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已经出现了一些良性发展的模式。

新的媒体形势下,传媒人已经无法也无必要垄断媒介内容的生产,科技信息内容的生产可以借助或者动员社会的力量共同完成,这样不仅可以建立立体的传播渠道,而且可以增强民众参与的主动性,从而增强传播效果。

专业机构和人员的网络利用

由科学家贡献内容的开放与共享的科学博客,借助更为自由、民主和宽容的网络空间,已成为科学家群体进行交流并建设自己的社群以及加强自己的话语权的重要平台。现在,科学博客正以“自媒体”的地位,重新定义着网络空间的科学信息传播格局,其传播影响力与日俱增,并日益受到科学界群体乃至社会的关注。以往公众通过大众媒体才能听到他们的声音,现在,这些内行专业人士通过科学博客搭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交流平台,被赋予真正的自我表达机会,拥有更多话语权表达自我所认同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从而展现出更真实、更人性化的科学形象。

但是国内科学家开设自己的科学博客的人数比例相当低,因此有人呼吁建立科学博客社区,为科学家提供一个相对集中的平台发表自己的言论,形成网络的群体力量,扩大整体的影响力。成立于2007年的科学网特意为著名科学家提供空间开设个人博客,一些文章的点击率多达百万。相对于过去仅仅在行业内流传的专业杂志,网络传播具有更强大的社会效应,让科学共同体和普通民众的交流更加直接和便捷,也让科学信息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服务大众。

民间网络社区传播

前面提到的“科学松鼠会”已经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成熟的运作模式,是民间网络传播科技内容的一个范例。网站成立约半年后即荣获“德国之声”全球最佳博客和最佳中文博客两项公众奖,并入选当年中国科普十大事件;2010年2月获得首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优秀组织奖。成立以来,“科学松鼠会”注重传播过程中的互动性,采用立体传播模式,以线上博客写作、线下组织活动、推动图书出版等多种形式扩大影响力。网络社区的开设让“科学松鼠会”相较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广播媒体发挥了其作为网络媒体的显著优势,能及时获取读者的反馈信息,并在来自各方的点评甚至辩论中将博文的信息丰富充实。现在科学松鼠会的论坛成员超过三万多人,在豆瓣网上的科学松鼠会小组成员也已超过两万。这些受众以青年为主,年龄绝大多数集中在18~29岁之间。这类受众群体平常较少主动关注科学内容,科学松鼠会用自己生动有趣的语言模式,让这些人也体会到科学的乐趣。

民间传播科技内容由于缺乏专业的考查,可能导致内容可信度不高,从而使得科技内容的传播失去原本的意义。严格的筛选报道成员成为保证这种传播可信度的有效方式。目前,科学松鼠会的正式成员共有约100位,其中大多是博士生,想申请加入松鼠会的人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程序,其主要的写作者由国内外各院校的一线科研工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等媒体的科学记者、编辑,以及活跃在各大媒体科学版的多位科学作者和译者组成。科学松鼠会集合了一群熟悉科学、了解科学前沿的学者、专家,以民间NGO的组织形式,利用博客等新媒体方式进行科普活动,为科技传播打开了一扇窗户。

小结

在传播渠道上充分利用以网络为技术基础的多种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上综合多种方式的表达,用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为受众营造丰富的可读、可听、可视空间,科学不再以呆板的面孔呈现于受众;传播机制上从单向的传播转向多元互动模式,这种多元互动不仅包括传者和受者的互动,也包含传者从过去的政府和权威媒体转向政府和民间的共同作用,为丰富科技传播内容提供了可能。

(夏丽丽:博士,中国传播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师)

同类推荐
  • 词解人生:成语中的生命智慧

    词解人生:成语中的生命智慧

    寥寥数言浓缩千年世事沧桑,短短百字演绎历史精彩瞬间,拈提古今开启过往经典之门,古为今用照亮人生智慧视野。成语,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本书精选脍炙人口、通俗易懂的成语典故,对其进行全新的智慧解读,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在历史与当下间探寻智慧足音,为在繁忙生活中仍渴望提升自我修养的当代人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启迪。
  •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精选胡适先生的著作或者演讲整理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围绕社会展开,下篇主要围绕文明展开。
  • 实用金融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金融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金融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实用客观,案例丰富,一书在手,别无所求!
  •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当今的人类世界已进入高度媒介化的时代。媒介与人、与人的全部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如何理解媒介?媒介在我们的身边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掌握媒介?如何利用媒介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事物的真相进行认知和理解?并进而使得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交往更加通畅和高效。媒介批评学,就是研究和回答这些重要问题的。
  • 经典音乐故事

    经典音乐故事

    西方古典音乐博大、灿烂,源出于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肇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繁盛在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生长在西方文化的土壤里,具有浑厚的文化内涵,在西方的宗教精神、科学思想、民主意识滋养下,更透射出人类文明之光。然而,在一切艺术形式中,音乐里蕴含的捉摸不定的因素最多,这本小册子从西方音乐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指明风格,析清流派,点评艺术价值,试图帮助音乐爱好者深入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音乐欣赏既能愉悦身心,又能提高修养。谈音乐、欣赏音乐,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音乐知识、专业名词一般性判断原则,这本小书里尽量避开复杂的专业术语,而那些浅显的知识一点就通,无须作更多的解释。
热门推荐
  • 家国球

    家国球

    本小说以大爱无疆为核心,以紫桥、阿娇、琼瑶的成长经历与爱情为主线,表现了江致义一家的家国天下情怀。那温馨温暖的家庭氛围、那可歌可泣的家国情怀、那无疆无界的地球之爱……,或许走进您心海。
  • 隋唐五代史(上册)

    隋唐五代史(上册)

    《隋唐五代史》分上、下两部,上部是政治史,包括王朝兴亡盛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政治设施的成败得失,以及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下部是社会经济、文化史,分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民族疆域、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本书从多角度呈现了隋唐五代这段纷繁历史期间的社会、文化、政治等风貌。
  • 城里的兄弟

    城里的兄弟

    《城里的兄弟》是一部题材丰富、内容深刻、文字隽永的小小说作品集。作者写作手法独特老道,描摹现实,发人深省;刻画人物,惟妙睢肖;思考人生,探幽发微;解读历史,眼光独到。小说故事跌宕起伏,富含哲理,令人回味,给人启迪。
  • 无限抽卡养成

    无限抽卡养成

    恭喜抽到金色卡牌蚁后,特殊卡牌saber阿尔托莉雅...合成成功,获得二星卡牌蚁后。...卡池扩增,新增进阶卡池,辅助卡池...单抽出奇迹,十连有保底,百抽出传奇,千抽真刺激!...召唤英灵和大军,成长为真正的将领、统帅、帝王!魔鬼和神灵都不是我的道路,我想要的,是真实。这是一个被坑骗的宅男逐渐成长的故事。希望我们,都能明心见性,成为自己的神灵。
  • 蜀山剑侠传3

    蜀山剑侠传3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溯源纪

    溯源纪

    仙变,大劫渡世,道中一切将归于寂灭,上苍破碎,前人埋骨仙路中,轮回不出,古今法无用,唯苍生道真正超脱!
  • 都市之重生守护

    都市之重生守护

    习武、修仙、神通、智斗、暗杀。陈岚打破时空的屏障,回到过去,只为弥补前世的遗憾。
  • 灵域天神

    灵域天神

    胡彦霖,麒麟城胡家的少爷,潇洒是他的气质,休闲是他的生活,宁愿被打死,也不肯认输,这是他的原则。直到家族被屠,他的一切都变了。手持魔剑,血洗天火宗!身怀兽火,踏入灵域,成就传奇!我师傅?救命恩人?魔王?李玄贺?“没有他,我怎能报仇?没有他,又怎会有我?”世界?恩人?如果要我去恩将仇报,那我宁可与全世界为敌!
  • 循环不同人生

    循环不同人生

    《循环不同人生》是一个没有名气的作者所著,内容以等待以及穿越为主题开篇,希望读者多多支持
  • 拆字法

    拆字法

    你拆开是什么,是人和尔我拆开是什么,我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