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000000061

第61章 网络地理:自由的赛博空间(3)

五、从现实交流到网络交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会有人独自静静地坐在办公室或家中,通过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以弥补现实交流的不足,这是一种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

现实交流的减少与网络交流的增多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现实生活中人际间的隔阂,对社区联系的加强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人际交流中,我们只是与少数自己熟悉的亲友交流,在极少情况下才与陌生人主动交流。而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大规模、大范围内的人际交流,而且交流的双方可能互不相识。这种人际交流尤其是特定地理范围内的网络交流,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在高楼林立的城市社区中,同一社区人际之间的关系都比较淡漠,甚至比邻而居的两户人家都互不相识。网络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僵局,我们看到很多居住在同一小区的住户自发地聚集在业主社区论坛中,讨论大家共同关心的社区的社会生活、维护自己的权益、联络感情、休闲娱乐等等。

网络交流如同硬币的两面,带来的并非总是积极正面的影响。由于网络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匿名性,人们也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而忽视了现实世界的人际交流。“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名言表现出网络交流中特有的黑色幽默。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有些人在网络交流中总是表现得能言善辩、滔滔不绝,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孤僻而封闭,不喜欢与人交谈。心理学家特克尔在《虚拟化身》一书中指出,“热衷于网络上角色扮演游戏的使用者,会慢慢将现实世界的生活视为与网络任何一个窗口的世界一样,也就是说,现实世界不过是另一个窗口而已。”这确实引发了人们在网络交流与现实交流中如何取得平衡的有益思考。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人们的沟通、传播与通讯都在数字技术中完成,超越了物质地理中的节点与道路。但网络对于地理的意义并非完全是破坏性的,它在消解传统地理的同时,也在建构另一种地理。

第三节 地理制约网络的发展

人们谈到网络传播时,总是倾向于强调网络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为人类社会带来的转变。网络传播跨越时空,不受边界的限制进行全球传播,深刻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网络需要依托具体的物质形态来完成传播过程,电缆、光纤、调制解调器、电脑都是网络传播中的重要物质形态,而这些物质形态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之中。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普及率的地域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对网络的使用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以及各国基于地理文化因素形成的网络管制的不同方式,都向我们展示了地理因素是如何制约网络发展的。

一、网络普及率的地域分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网络在全球逐渐普及开来,全球各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正在缩小。但网络应用的全球不平衡性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世界范围而言,中欧和东欧地区的欧盟成员国构成了网络应用普及率最高的一个梯级,其他国家与这些国家相比差距较远。虽然其他国家的手机应用普及程度也比较高,但是固定线路上网却不多,同时相关商业和法律环境也都还不太完善。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还较低。截至2009年12月,美国、日本和韩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达到74.1%、75.5%和77.3%,而我国网络普及率只有28.9%。

而在我国,网络发展的主要依据是以网民的数量来衡量的。自从互联网兴起以后,网民成为一个新名词。所谓网民就是使用计算机网络的个人,不同国家对使用者年龄和使用时间有不同的规定。在我国,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解释,网民是指“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网民是网络传播的主体,网民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地网络传播的发展水平;网民的地域分布状况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地理环境因素对网络传播的制约作用。我国网民的地域分布主要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城乡差别;二是地域差异。而这两个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1.网民的城乡差别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为28.9%。同时,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0681万,占整体网民的27.8%。

同比增长26.3%,低于2009年整体网民增幅。2009年,我国城镇网民占整体网民的72.2%。而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中占人口的比重为46.6%,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为53.4%。可见,我国网民的城乡分布非常不均衡,互联网在城市的普及率大大超过农村,而这将导致城乡之间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信息沟”拉大。

1974年,N.卡茨曼就着眼于新传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信息沟”理论,他认为,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对所有社会成员并非是均等的。现有信息水准较高或信息能力较强的人,能够比较弱的人获得更多的信息。由于互联网具备传递海量信息的能力,成为现代传媒中最突出的工具,如果农村地区网络使用基础和接入条件继续滞后,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能及时赶上,城乡社会差距可能将进一步拉大。

由于目前我国一部分农村地区网络使用的基础条件还很匮乏,上网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没有得到保证,例如缺乏电脑等上网设备、没有铺设网络的接入线路。此外,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人们的网络使用意识相对落后,网络使用的增长条件和空间还很不足。目前农村非网民中,有38.8%的人是由于不懂电脑/网络而不上网,19.7%的人是由于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3.5%的人是由于当地没有网络接入条件。由于缺乏相应硬件和知识而不使用网络的相应比例均高于城镇非网民群体。

政府出台的“家电下乡”等刺激消费的政策给农村地区居民提供了购买电脑的便利途径,但在推动农村地区电脑使用上作用有限。因为对大部分农民而言,电脑还是奢侈品。同时,上网费用问题也是农村人购买电脑、使用网络所疑虑的问题。

除了经济因素,地理因素也是影响网民数量城乡差异的重要因素。与城市相比,农村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普及率偏低,而铺设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离不开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地理条件比较恶劣,农村的气候、地形、土地与土壤、水资源、自然灾害等主要自然地理环境因素都比较复杂。尤其是在一些山区和高原地区,通信网络线路基础建设难度较大,架设网络线路成本相对较高。此外,由于地理环境制约,农村人口比较分散,相对来说电信部门的网络发展投资收入比失调。因此需要国家及有关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网络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2.网民的地域差异

从我国网民的区域分布上看,“信息沟”不仅仅存在于城乡之间,也存在于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总体来说,我国网民地域分布呈现由东到西递减的态势。2010年,全国互联网普及率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6%,按照互联网普及程度差异将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分为以下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互联网发展水平较好,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浙江、福建、辽宁、江苏、山西、山东10个省市。

第二梯队:互联网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包括海南、重庆、青海、新疆、吉林、陕西、河北、湖北8个省市。

第三梯队:互联网发展水平较为滞后,网络普及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宁夏、湖南、广西、河南、甘肃、四川、云南、西藏、江西、安徽、贵州13个省区。

可见,互联网的发展水平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即地理环境因素存在很大关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理环境因素越优越,其互联网也就越发达。互联网普及率可以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表征。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人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比较强;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一些偏远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仍相对落后。

传统文化较之于沿海地区显得更为保守,创新能力不足,对外来文化及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存在一种由来已久的不自觉的隔膜、排斥和抵御,对互联网这种新的传播技术的接受速度也比较慢。

此外,还有另外一个值得关心的现象。尽管大城市的网民人数比中小城市多,但中小城市的网瘾青少年人数却比大城市更多。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2009)》显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网瘾青少年比例高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发达城市,网瘾青少年比例分别为8.1%、8.7%、8.3%,而在贵阳、银川、拉萨等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网瘾青少年的比例分别为31.8%、20.5%、13.7%。这是因为经济发达城市青少年接触互联网的时间早、接触的频度较高,对网络的认知和使用更成熟;此外发达城市的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比较丰富,能接触更多互联网以外的事物。而不发达城市的青少年受其地理环境的影响,认识空间和认识能力有限,对互联网接触较少,更易深陷其中。

二、地理因素与网络应用

生长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的人们,对网络这种新的传播方式有着不同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即便人们同样都接受了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地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制约着人们的网络应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们,对网络应用体现出不同的偏好;此外,无论身处何地,人们在网络传播中总是受到地方感的影响。

1.网络应用的地区偏好

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各国对于网络的应用也体现出地区差异性。以中美两国为例,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分析师王京婕根据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研结果与美国PEW(美国互联网调研机构)数据,制作出:

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网民最常用的五大网络分别是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网上购物、网络新闻和旅游预订;而中国网民最常使用的大五网络应用分别是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网络视频。在网上购物、旅游预订和电子邮件方面,美国网民的使用率大大高于中国网民;而在网络音乐、网络游戏、即时通信和拥有博客方面,中国网民的使用率大大高于美国网民。

可见,美国网民对网络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商用价值上,网上购物和旅游预订都能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而中国网民的网络应用则主要集中于娱乐休闲方面。但是,互联网的娱乐功能并不能推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只有其商业价值被充分挖掘出来,互联网才有发展的前景。造成中美两国网民网络应用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美国人实用主义、重视商业价值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是两国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的。

另外,如果我们单看中美两国网民在互联网网页浏览方面的应用,也可以发现两国的差别。根据alexa.com提供的网站排名情况,截止到2010年3月24日,中国网民最关注的十大网站分别是:baidu.com、qq.com、google.cn、sina.com.cn、taobao.com、google.com、163.com、soso.com、sohu.com、youku.com。美国网民最关注的十大网站分别是:google.com、facebook.com、yahoo.com、youtube.com、wikipedia.org、blogger.com、ebay.com、craigslist.org、myspace.com、live.com。

同类推荐
  • 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

    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

    没有女人天生是母亲。洞幽察微的生育记录,道出女人的焦虑与煎熬。感谢时代,生育终于也和婚姻一样成为了可讨论的问题。怀孕生子不仅区分了男人和女人,也区分了女人和女人。怀孕生产后,女人对于存在的意义的理解发生了巨变。她体内存在另一个人,孩子出生后便受她的意识所管辖。孩子在身边时,她做不了自己;孩子不在时她也做不了自己。人类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经历从出生到独立这一异常艰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征用某个女人的一段生命。《成为母亲》忠实地呈现了这段生命。它是一种寻常生活从不可见、不可感,向激烈的热情、爱与奴役转变的过程,它还是一种束缚,一种妥协。身为女人,成为母亲是什么感受?照顾一个幼小的婴儿又是什么感觉?而当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意识,母亲又作何感想?英国作家蕾切尔·卡斯克记下了自己那一年包含多重面向的的经历:个人自由、睡眠和时间的终结,对人性和艰苦工作的重新认识,追寻爱的真谛,游走在疯狂和死亡之间,对婴幼儿的情感体验,对母乳喂养的思考……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
  •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本书以湖北教育报刊社为例,研究了我国大陆教育报刊市场化的问题。并全面地梳理了教育报刊市场化经营的有关研究成果,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我国教育报刊市场化路线的发展历史。本选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亦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 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

    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聘请叶朗教授讲述中国美学有自己特殊的品格。北京大学的朱光潜教授和宗白华教授是在中国现代贡献最大的两位美学家。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背离了美学发展的主航道。要突破50年代美学讨论的局限,必须从朱光潜“接着讲”。提出“美在意象”的理论框架是“接着讲”的一种尝试。这个理论框架,由意象、感兴、人生境界这三个概念构成一个理论核心,这个理论核心最大的特点是重视心灵的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这是对北大美学传统和中国美学传统的继承,所以它具有中国的色彩和北大的色彩,同时它也是对时代要求的一种回应。
  • 回到马克思、培育和谐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解码

    回到马克思、培育和谐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解码

    劳动伦理是马克思思想重要本义的学理论证;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根本旨趣;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根本原则;马克思劳动伦理关系思想;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实践形态等。
热门推荐
  • 专家诊治帕金森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帕金森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治疗帕金森病的书;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她不是真心的

    她不是真心的

    虚伪和欲望用艺术包装,真诚和勇敢在世界冒险!叶子啊,给你的爱只有这么多,够吗?叶子摇摇头,不够,你明明还有,我要的,是全部。修改待更新ing。
  • 地球首富异界纵横

    地球首富异界纵横

    地球科技型首富穿越了,当然金手指也出现了。“嗯?金手指?滚一边去,那是垃圾废物才用的玩意。本首富需要这种东西?”什么?这个世界万族争霸,实力为尊。天才遍地,传说大能弹指间天崩地裂?不好意思,在本首富面前,你们都是渣渣。
  • 万界良心店家

    万界良心店家

    我怀疑我这个店主是假的——叶天我怀疑我这个殿主是真累——末日叶我怀疑我就不应该出现——系统助手“生化世界组队,招收重火力输出,武功项的别来。”——科技狂人王少爷“斗气与魔法附加在剑法上,那该有多炫酷啊。”——魔法剑圣东方傲。“为了破解生育困难的家族诅咒,积分,我来了!”——想要闺女笔小畅。滴滴……ID菊座,发来信息:“哎,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多久才能完成魔龙大业啊。”ID小本本守护者,发来信息:“要一本记名笔记本吗,写死的那种哦。”ID推销员:“要一个按摩器吗?睁眼闭眼脖子断的那种。”ID史莱姆之王:“@推销员,再给我邮寄一个173过来,两个按才舒服,哦哦哦……好爽。”——这是一个混乱的店。——这是一个不正经的店。——这是一个老板坐冷板凳的店。——这是一个酱油主角的故事内容书。
  • 吃饭就无敌

    吃饭就无敌

    城北有人挖出灵石,苏小闲端起一碗白米饭。城南有人发现了仙剑,苏小闲夹了一筷子牛肉。城西有人在坟地祭炼鬼魂,苏小闲慢慢咀嚼着韭菜。城南有带着猫咪的女魔头横行无忌,苏小闲翻开了系统面板:【食用夹生大米饭,获得大地祝福】【食用全熟牛肉,获得半牛之力】【食用蕴含灵力的韭菜,获得韭阳之力】苏小闲干笑着将女魔头送出门外,低头发呆。放下饭碗,我就无敌。我叫苏小闲,我为自己代言。
  • 浮鸾梦

    浮鸾梦

    她,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是蝼蚁,是蜉蝣,她因他的一个失误下凡,经历彻骨的失望之后,对一切已心如死灰。他高高在上,可以掌握一切,她是他生命中的意外。他不慕皇权,不要天下,唯有她,他却舍弃不了,他拼尽生命来追求的不过是泡影一场……
  • 窗帘后的男人(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窗帘后的男人(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希区柯克对杀人狂的一段评论,很典型地表明了他对这类人的态度,他说:“人们常常认为,罪犯与普通人是大不相同的。但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罪犯通常都是相当平庸的人,而且非常乏味,他们比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遵纪守法的老百姓更无特色,更引不起人们的兴趣。罪犯实际上是一些相当笨的人,他们的动机也常常很简单、很俗气”。希区柯克认为人是非常脆弱的,他们经不起诱惑。
  • 德鲁伊的树屋酒馆

    德鲁伊的树屋酒馆

    作为从新世界而来的旅客,陪着自己偷渡的只有那条能够掌控时空的魔术师,对于科勒来说,异世界的生活,是一次未知又有趣的旅途。一个异界旅者,一个话痨时光龙,再加上一棵具有冒险精神的巨型古树,一本充满着山海妖怪的异闻录,这样的酒馆,你会来吗?这是个复杂的世界,有着不同种族的客人,也有着不同身世的客人,科勒都没有拒绝他们的道理,只有他们讲理,如果还能够带来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故事就更好了。“老板,对你来说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生活吧。”科勒如此说道。
  • 惊悚大师讲故事

    惊悚大师讲故事

    最经典、最全面、最值得收藏的惊悚作品集。当你拿起这本书,翻开其中任何一篇故事,一种令你胆战心惊、手脚发软的恐惧感就会立刻扑面而来,并在你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以至于你在掩卷之后,只要一个微小的提示,当初感受到的那种脊背发凉、心灵紧缩的恐怖感就会重新出现!这就是本书的魅力之所在,那么你还犹豫什么?请勇敢地阅读惊悚吧!
  • 无世长安

    无世长安

    心往之而人憔悴,人憔悴而心更向往之,遂两者不可兼得卢香琼:你怎么可以杀我的师傅?怎么能?她也是你的师父郭子仪:恨我吗?那就恨吧方聆雪:你等了我很多年,可是你毁了我的国杜翰文:所以我不敢在去想你张莜莜:好像我每次有事你都在?慕容风:不拿出一点儿诚意,你会选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