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000000035

第35章 传者与受众地理(2)

在中国近代报业史上,涌现出的一批杰出传播者都是以饱含情感的政论而著称于世,例如梁启超的政论文感情充沛,富于煽动性,使得“举国趋之,如饮狂泉”;张季鸾遵循“不党、不私、不盲、不卖”的“四不方针”,他的社评不偏激褊狭,不任性使气,其论事析理,稳健明达,不温不火,如沐清风,如饮浓茶,娓娓道来,入木三分,《大公报》被誉为当时的“舆论重镇”。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地域文化,而传播者的风格就明显带上了当地的特色。例如北京人的地域文化特色之一是能“侃”,所谓“侃”是指长时间闲扯,北京话里将能侃的人称为侃爷。

北京电视台就专门设置了一个与北京“侃”文化相吻合的电视栏目《第7日》,作为北京电视台多年来的品牌节目。《第7日》开播以来一直受到京城百姓的欢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原主持人元元的吸引力。元元是个口齿伶俐、能言善辩的地道北京人,亲切随和、带着京味娓娓道来的主持风格是其标志,她充满智慧又不失幽默的点评,成为不少北京人评判身边大事小情的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北京人的生活。她就像是北京四合院里的邻家女孩,快人快语、仗义执言、俏皮幽默,敢于说出百姓的心里话,勇于为百姓撑腰助威,体现出浓郁的北京地域文化,让观众倍感亲切。

综上所述,对于着力重建人类、媒介与社会、地理之间和谐关系的媒介地理学,应该坚持以人、媒介与社会、地理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在处理个人、家庭、社区、地方、区域、国家与世界等尺度的关系时,要坚持以人文主义为主导,以和谐一体观为贯穿,要确保人与各种地理尺度关系的互动和谐;要将媒介与社会、地理互动关系置于某种特殊位置,明确媒介在信息社会和传播时代的特殊角色与作用。

大众传播者要确保在认同地域文化的同时也认同中华文化,在坚守本地媒介特色的同时也尊重和吸纳外地媒介和全球媒介的特色和优点,在坚持中国视野的同时也具有亚洲视野和全球视野。同时,媒介要避免地方主义和部落主义,避免地域歧视和族群歧视,要努力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引导者和推进器。

第二节 作为社会群体的受众与地理

社会类型论认为,尽管每个受众的个性千差万别,但在一定的社会阶层中,受众是可以分类的,而受众所处的地区是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受众个体的社会群体属性不同,意味着他们的价值观念、立场看法、心理特点和文化背景差别很大,对媒介信息的需求、接触和反应方式也千差万别。总的来说,处于同一地区的受众对媒介的一些信息会有大体一致的反应,不同区域的受众对媒介内容则会有不同的地理“看”法。同时,受众人口的地理流动也为受众研究带来新的课题。

一、地域文化对受众群体的影响

前面我们提到过,地域文化对传播者会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传播活动中的另一个主体,受众也同样受到地域文化的制约。在我国,受众收视习惯由于地域文化而显示出巨大的差异。这种地域差异既有因历史文化原因而形成的南北地区差异,也有因经济发展状况造成的东西地区差异。

就南北地区而言,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观众收视习惯有着明显区别,这与当地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地域文化不无关系。我国北方山少平原多,放眼四望,方圆几十里乃至上百里一览无余,因此,北方人的性格多豁达爽朗,大方而不拘小节;此外,北方气候较为寒冷干燥、多风沙和雨雪天气,因此,长期生活在北方的人们多形成了冷静、心地纯洁、贤良的个性。相反,南方则多山地河流而少平原,地形地貌受山水阻隔,条块分割相当严重,即使平原地区也是沟壑纵横,山区峰回路转,视野被禁锢在狭窄的空间内。南方人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为了生存,他们养成了精打细算、小心谨慎、善于运用现有资源发挥聪明才智的思维习惯;南方气候较温和湿润,植被丰富,使南方人养成了沉稳、感情丰富而细腻的性格。这也导致南北地区的人们对某些媒介信息的看法和态度有很大差别。

再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南方地区向来是中国的商业中心,例如江浙地区土地肥沃,水源丰沛,人们生活富足安定,江浙人也形成了安逸的生活态度和性格,杭州更是有“休闲之都”的美誉,因此江浙一带人们喜爱轻松休闲的电视节目;再如珠海、深圳等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人们对新事物接受快,创新意识强、更新观点快,富有朝气和活力,这里的人们收视需求和口味大都倾向于轻松幽默、时尚前卫的电视节目。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当地的政治氛围比较浓厚。

有人这样描述北京人对政治的情有独钟:“对大多数北京人来说,崇尚政治是没有职业之分的,即使是街头小贩,甚至也会当街大谈特侃政治。政治就像是北京人生活中的盐,没有它,北京人的生活就会变得寡然无味了。”所以,凝重的政治新闻、严肃的社会问题以及悲欢离合的家庭情感类电视剧是北方观众较为喜爱的节目类型。

如果说中国的南北地区差异是由地理环境造成的,那么东西部地区差异则更多地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的,当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用海洋文化和黄土文化来描述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是比较恰当的。

黄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独具个性的文化体系,简单来说,黄土文化由“黄土地”这个习惯性称谓而得名。按照人们的习惯性概念和文化内容的属性及特点,黄土地专指黄土高原西部这一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以陕西北部为中心,包括与之相接的晋西北山区、内蒙河套南部以及甘肃、宁夏靠近陕北的部分。黄土文化是多种文化的混合体,因此黄土文化的特点是保守与开拓、怯懦与勇敢、开放与守旧、畏缩与前进、柔韧与侥幸、勤劳与懒散、消极等待与积极进取等等交织一起,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相对立而共存,相矛盾而统一。我国西部地区大多地处内陆,位于黄河流域,是黄土文化的发源地。山西是黄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临近黄河,远离海洋,海洋的开放文化对陕西人影响微乎其微,而受“黄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很大,因此陕西人具有憨厚朴实、相对守旧的性格特点。在经济欠发达、信息较为闭塞的西部地区观众对外界信息就不那么感兴趣了,他们更关心本地信息。

与黄土文化相对的是海洋文化。所谓海洋文化,是指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海洋文化崇尚力量的品格,崇尚自由的天性,其强烈的个体自觉意识,其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开创意识,都比内陆文化更富有开放性、外向性、兼容性、冒险性、神秘性、开拓性、原创性和进取精神。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毗邻大海,是海洋文化的代表,其中广东是海洋文化的典型地区。在临近海洋的地区生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海上航行交流的机会就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多。这样就形成了广东人容易包容和接受外来文化和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由于经济文化发达,地域文化的外向型强,广东观众获取外界信息的需求非常强烈,因此,资讯类节目和休闲娱乐类节目是广东地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

二、受众的人口流动

对媒介地理版图的构成有深刻影响的是移民人口或新人口,世界人口以大约每年8000万的速度增长。除了增长迅速之外,世界人口还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

有1亿多的人生活在出生国之外,有数百万的移民后代保持着他们的民族身份。

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移民数量迅速增长。以美国为例,在加利福尼亚州,移民人数占居民总人数的1/4,在华盛顿的移民比例为1/6,内华达州和佐治亚州在过去十年中外来人口也增加了一倍。2005年6月,由美国新加州传媒、美国进步中心和民权教育基金会领导组织联合发布的一项媒体调查表明,移民媒体的受众高达5100万人,几乎相当于美国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大量新移民的出现无疑对媒介地理版图的重构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方面,主流文化以其咄咄逼人之势对移民文化发动攻势,在移民初来乍到之时或移民人数在移入国总人数中占的比例很低时,这种情况尤为突出。新移民人口,如果出于寻求更好的生存发展机会,或是为了逃避国内战争、灾难或瘟疫的目的,本身从心理情感上对移入国的主流文化会产生敬畏感,他们更多地只能自觉地开始文化适应的艰难历程,这似乎是他们面临的不二选择。新移民对主流文化往往会表现出臣服、就范的态度,久而久之,主流文化的烙印就会在他们的性格倾向、价值观念、哲学信仰等方面表现出来。这种漫长的文化适应过程是相当痛苦的。这是因为他们一方面无法割舍与母国文化之间的血缘关系;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陌生的他国文化中追寻和确定自己的身份地位。而第二代移民,则会倾向于归顺与认同主流文化,他们自然就少了父辈们痛苦的内心挣扎和情感体验。这在所谓的ABC(America-born Chinese)人或香蕉人身上可略见一斑。

另一方面,大量新移民的到来,无疑会给移入国的主流文化注入异域特征。尽管移民文化最初是处于弱势的边缘位置,几乎没有自己独立表现的机会,对主流文化尚构不成挑战意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人数的增加,移民社区的出现,移民文化就会与主流文化进行较为持久的抗争与互动,导致弱势文化向主流文化的渗透。

总之,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微妙关系,反映在主流媒体和移民媒体在传播内容、传播形态等方面的变化中,同时也赋予媒介地理以新的意义。我们看到,媒介与地理之间的天然关系由于全球移民人数的递增而被无情地割断,全球媒介地理版图因而面临支离破碎的命运。

以上是人口在国际范围内的地理流动而形成的独特媒介地理现象,当移民出现在一国之内时,这些移民群体所带来的地域文化的交织也是非常显著的。我国的深圳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深圳特区的建立,加上靠近香港的优越地理区位,促成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形成。深圳在建市后人口增长迅速。2006年底常住人口846.4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96.83万人;非户籍人口649.6万人,比重占76.7%。深圳有少数民族人口36万多人,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聚齐56个民族成分的大城市。外来人口将各地的文化带入深圳,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汇、融合,形成了深圳特有的移民文化。这种移民文化使得深圳一方面体现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耕牛精神”,同时也具有文化底蕴不足和移民普遍“无根”的感觉。地处深圳的人们普遍缺乏归属感,认同感差,渴望关怀,渴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情感类的电视节目很受观众的喜爱,深圳卫视的《超级情感对对碰》是一档大型情感类综艺栏目,以青年男女交友为主题,开办三年有余,收视率开播以来节节攀升,在深圳青年男女中受欢迎程度极高。

第三节 作为消费者的受众与地理

随着我国大众传播事业的体制转型,媒介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众也成为媒介产品的消费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如果从市场的角度考虑,那么受众可以定义为特定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层面的、潜在的消费者的集合体。“受众即市场”意味着媒介是一种经营机构,必须生产出满足受众需求的媒介产品,必须对受众进行仔细地分析。对受众分析的方式之一是受众的人口统计学属性,这时我们会发现不同地区受众消费媒介的心理和行为的地域差异。

一、不同地区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差异

受众对媒介的消费习惯主要可分为媒介的接触习惯和对媒介内容的消费习惯,这两方面都体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的受众,由于地理文化的差异,对媒介的接触种类和接触时间都体现出较大的不同。根据CRT市场研究的全国城市居民调查(CNRS)2007-200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七大区域(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中,2007年和2008年电视和广播到达率最高的地区是华北;报纸到达率最高的是华东;而互联网到达率最高的地区2007年是华南,2008年是华北;杂志到达率最高的地区则为西北。

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到一些具体的媒介时,会有新的发现。根据CSM媒介研究发布的2009年10月全国23个城市电视收视排行显示:在收视率排名前10位的频道中,北京地区有9个本地频道,2个中央频道;上海地区为8个本地频道,2个中央频道;广州地区为5个本地频道,5个香港频道(翡翠中文台);武汉地区是5个本地频道,5个中央频道;成都为4个地方频道,6个中央频道;沈阳为3个本地频道,7个中央频道;西安地区1个本地频道,9个中央频道。

同类推荐
  •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

    赫伯特·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本书是其最负盛名的著作,旨在揭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型的极权主义特征。此书在英国和美国出版后,先后在德国和法国出德文版和法文版,其后又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被称为西方60年代末大学造反运动的教科书。全书除导言外包括“单向度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和“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三部分。作者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本书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探索,但暴露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乌托邦性质。本书对研究兰克福学派和马尔库塞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哈佛精英能力课

    哈佛精英能力课

    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多年来孕育出无数巅峰人才,培养出八位美国总统、四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三十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和美国500家最大公司上千名高管……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这些精英人物?本书在研究哈佛课堂和哈佛人物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了课堂上学不到、又是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所必需的十三大能力。内容精当全面,启人心智。
  •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本书是一本从理论创新角度探究电视文艺批评方法的专著。将自然生态学与人文生态学研究的系列成果引入到电视中来,对与电视文艺相关的节目、现状具体考察,在借鉴中西方文化批评的相关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电视文艺生态批评方法,通过整体关注电视文艺与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的内在关系,以“生态中心”的价值尺度,把完善电视文化,建立以人为目的当代传媒体系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
  •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超值金版)》除了常用文种外,还增加了其他实用写作书中很少出现过而当今又极需要的文种,如加强了经济文体的介绍。未来的世纪是科技与经济主宰人类的时代,经济生活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用写作的经济化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性潮流。鉴于此,本书增加了有关股份制企业文书的介绍和外贸文书的介绍等,以适应当代经济生活的发展。
  • 林纾:译界之王

    林纾:译界之王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研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热门推荐
  • 未待荼蘼开尽

    未待荼蘼开尽

    【异能+转世重生+1v1】,欢迎入坑。顾心陌是被顾家养在乡下的大小姐,是母亲眼中的扫把星,妹妹眼中的陌生人。慕容凌是帝都人眼中首位不能惹的爷,狠心绝情,为人冷漠。两人初见,她误入他的房间,差点被掐死。而后,一件旧事让两人不打不相识。从此慕容凌的心里就住进了一个人,他化身为宠妻狂魔,在宠老婆的路上一去不复返。而当事人顾心陌却泪流满面:谁能告诉她,当初那个像冰山一样的男人去哪儿了?她要离家出走!呜呜呜~旁观众人则表示:凌少的高冷人设呢?三天两头撒狗粮是怎么肥事?吃得太撑了!嗝~——他如雪后暖阳,带着清冷的气息闯进了她的生活,照亮了她的世界,成为了她心底最美的一道光。当一切都尘埃落定后,她问:“为什么赌上来生也要找到我?”他认真而又深情地回答:“因为你,是我的命。”
  • 君如戏

    君如戏

    一代君王,一代民间戏子,本不该相遇,却因亡国之仇,纠缠不清。步步为营,只为报仇雪恨。然君王那一眼,纵是颠覆繁尘,为一人倾覆。纵使君王有意,戏子无情……【慎入,耽美】
  • 反派boss攻略系统

    反派boss攻略系统

    死亡之际,拥有了一个自称攻略系统的超能buff。从而开启了可以去各个世界攻略反派的特效buff。无论到哪个世界都有一群女主角男主角要抢她的金手指?呵呵哒,不怕不怕。不就是一群喜欢抢人金手指的男猪脚女猪脚吗?既然是只要男主角女主角不死,反派boss,安然稳定,世界任务就算结束的话。那么是不是他们就算被自己揍成了人渣,她都可以不管的呢?系统:“……………”说的好像也没有错。莫名的觉得那些男女主角好可怜。宿主!宿主!不好了!不好了!“怎么了。”“反派boss们都飘了。主角们都被虐成渣了。怎么办?”“哎,你刚才说什么吗?”某女摸着某个boss的头道。一声任务完成的提示音显得特别刺耳。“…………没什么,呵呵哒,你开心就好。”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 喊山(中篇小说)

    喊山(中篇小说)

    太行大峡谷走到这里开始瘦了,瘦得只剩下一道细细的梁,从远处望去赤条条的青石头儿悬壁上下,绕着几丝儿云,像一头抽干了力气的骡子,瘦得肋骨一条条挂出来,挂了几户人家。这梁上的几户人家,平常说话面对不上面要喊,喊比走要快。一个在对面喊,一个在这边答,隔着一条几十米直陡上下的深沟声音倒传得很远。
  • 太上洞玄三洞开天风雷禹步制魔神咒经

    太上洞玄三洞开天风雷禹步制魔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黑暗通行

    黑暗通行

    在光明的时代出生,在黑暗中成长。这是极致辉煌的时代,却是破败的开始。生于这时代,是幸福亦是悲哀。又是一个轮回。欢迎来到(赛博纪元)。
  • 前夫请滚开

    前夫请滚开

    嫁入豪门,三年不孕。在她终于治好不孕症准备为他生下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竟然高调地带着怀孕的小三登堂入室,“既然生不出来,你就滚蛋,难道你想让我们莫家绝后”。她的婆婆无比恶毒地骂她;“我已经签字了,你想通了就走吧!”,她的老公无情地将一纸离婚协书甩到她的脸上。后来听说夜城有两个男人为了抢回他们的妻子,在广场上赤手空拳、大打出手!而另外一边是两个宝宝为了争夺妈咪,在地上纠缠厮打!
  • 论语演义(一)

    论语演义(一)

    《论语》可说是中国第一书,华人社会从孩提起即深受其影响,八岁读触动情思,八十岁时再读仍觉隽永无穷。人生在世,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二十章一万六千多字几乎谈遍,句句精练到位,若能虚怀体悟,真诚实践,确可身心受益。因近代西化浪潮冲击,当代世变酷烈,人心失守,不少人又重新探究审理。然而,《论语》智慧的真相一般人依旧未明。《论语》为四书之首,以孔子思想为核心,义理涵盖《大学》《中庸》,并启发后续的《孟子》思想。不通《五经》,不会真正了解《论语》所言为何,孔子那些因机触发、自然流露之语,若熟悉经旨,便可知其所谓,豁然贯通。
  • More Pricks Than Kicks

    More Pricks Than Kicks

    His first published work of fiction (1934), More Pricks Than Kicks is a set of ten interlocked stories, set in Dublin and involving their adrift hero Belacqua in a series of encounters, as woman after woman comes crashing through his solipsism. More Pricks contains in embryo the centrifugal world of Beckett's men and women. She lifted the lobster clear of the table. It had about thirty seconds to live. Well, thought Belacqua, it's a quick death, God help us all. It is n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