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8400000048

第48章 从媒体报道看国际传播(4)

一、《纽约时报》网站简介

《纽约时报》自1851年9月18日创刊以来,一直坚持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因此被称作“档案记录报”,最大限度地体现着西方主流媒体的职业精神和专业主义理想。在历时一个半世纪的发展中,《纽约时报》秉承“独立、客观”的报道理念,在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网络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不仅对传统报业造成了冲击,同时也加速了报纸网络化的进程。1996年1月,作为全美最具影响力的报纸,《纽约时报》在保持百年大报品质的同时,紧跟网络时代的步伐创建了《纽约时报》网站(nytimes.com),提供在线阅读服务。它的全称为“The New York Times on the Web(网上纽约时报)”,在互联网上打《纽约时报》牌为主,但提供一定的发挥互联网特色、印刷版报纸没有的服务,如个性化的气象信息、互动式特写稿、电子邮件新闻简报等。在美国报业面临寒冬、报纸平面版发行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网络版报纸的阅读量却快速增加。《纽约时报》网站凭借百年大报的良好信誉在报纸网络化的发展中表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

自创建伊始,《纽约时报》网站的业务运作便与平面版完全分开,它不由《纽约时报》直接主管,资源上充分整合,但机制上相对独立。网站以母公司提供的新闻线索为内容,同时还拥有独立的采编队伍,进行独立核算、独立经营。经过几年的单独运营,《纽约时报》网站新闻部于2005年8月与平面版新闻部合并,这并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两类人才的协同互补,使两种媒体能够更加有效地合作。《纽约时报》公司总裁小苏兹伯格始终坚信“网络是成功的平台”。如今,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正在发生改变。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09年的调查显示,在美国有61%的人通常从网络上获取新闻。《纽约时报》网站并非《纽约时报》刊载内容的网络拷贝。由于印刷周期带来的局限,报纸对于最新新闻事件的跟踪和报道总是带有一定的滞后性,而网络平台则使信息的实时更新成为可能。

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和灾难事件的报道中,网络新闻常因其抢“先”和抢“鲜”的报道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占据较大的优势。《纽约时报》网站已经走过了近15年的发展历程,公司数字业务高级副总裁马丁·尼森霍尔茨表示,《纽约时报》网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全球最大的报纸网站,并且它会继续保持这一市场地位。据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2010年3月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拥有的独立访问者达到1852万人次,在全美各大新闻网站中排名第五。

二、《纽约时报》网站海地地震的报道分类

2010年1月12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这是海地自1770年以来最严重的大地震,此次灾难使这个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一时间,海地地震的新闻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

本节选取海地地震这一灾难事件,以《纽约时报》网站对它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海地地震初发于2010年1月12日,《纽约时报》网站在地震当天便登载了相关报道。震后一个月,即2月12日以后,大规模救援行动基本结束,受灾国已进入重建家园阶段,《纽约时报》网站关于海地地震的报道量明显减少。

同一日,网站登载了海地地震“一月祭”的相关报道。为了保证充足的时间进行样本搜集与编码,本节选取《纽约时报》网站2010年1月12日至2月12日这一个月内对海地地震报道作为研究样本。

1.报道内容

报道内容主要指报道主题。本研究综合文献中的灾难新闻报道框架,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初步观察的基础上,《纽约时报》网站关于海地地震的报道主要涉及三个主题,即“有关灾情本身的报道”、“抗灾、救灾报道”和“有关灾后影响及灾后重建的报道”。根据对文献的梳理和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宏观分析,对以上三个主题进行了如下细致的分类。

2.报道形式

报道形式指新闻的报道体裁,是指媒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报道事实、叙事谋篇。中西方媒体对叙事文体和议论文体均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西方的叙事文体被简单地分为消息和特稿两类。消息根据篇幅长短分为长消息和短消息,根据对新闻基本要素的交代重点不同又分为纯新闻和解释性新闻,消息以外的任何新闻报道类文章都称为特稿。西方的议论文体则包括社论、专栏评论等。

本节即按照以上报道体裁的分类对研究对象的报道形式进行类目建构,并进行编码。

3.主要新闻来源

新闻来源是指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新闻来源提供了新闻报道的渠道,媒体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渠道建构不同的新闻框架,用来传达不同的观点。

4.图片内容

新闻图片相比于其他的静态图片具有更强的现实表现性,通常是新闻事件中人物、场景和细节的再现。使用图片可以增强报道的可信度,同时图片能直接作用于受众的视觉感官,使其对新闻事件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从而达到更显著的传播效果。

灾难新闻的图片通常充斥着血腥、死亡、骚乱等容易引起人负面情绪的内容,同时也包含救援、重建、复苏等正面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图片在灾难事件传播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它所表现的令人过目不忘的实时画面往往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

本节总结出灾难新闻报道中图片内容的基本框架,在类目建构的基础上,对图片的内容、表达含义及传播效果进行简要的分析。

5.引语的使用

西方新闻界认为,使用引语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技巧。引语使新闻具有真实感,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使读者同人物发生直接联系,尤其是在灾难发生时,引语往往比记者的陈述性报道更具真实感,更能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在西方新闻界,尤其是美国,记者们无一例外热衷于直接引语的使用。刘其中曾对《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这三家报纸做过调查,发现在统计样本中使用直接引语的新闻比例为93%,其中使用了三条以上引语的新闻所占比例也高达76%。

二、《纽约时报》网站海地地震报道的数据分析

1.报道日期与报道数量

海地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纽约时报》网站在灾难发生当天便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截至2010年2月12日,海地地震发生一个月之后,灾区重建工作稳步进行,《纽约时报》网站关于海地地震的报道量也开始明显减少。在本研究设定的时间跨度内,即从2010年1月12日至2010年2月12日,经统计,《纽约时报》网站有关海地地震的报道共189篇。

《纽约时报》网站于当地时间1月12日晚上7点左右便登载了关于海地地震的第一条报道,报道时间仅滞后于事件发生时间不到两个小时,并且是由位于圣多明各和墨西哥城的两位记者共同发布的长篇报道。这条新闻同时配有来自路透视电视新闻的视频截图,将灾难发生现场第一时间呈现到受众的眼前。在对海地地震的报道中,《纽约时报》网站充分体现了网络新闻“即时性”的特点,将“正在发生的事实”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

从每日报道数量的走势来看,《纽约时报》网站对海地地震的报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两个阶段,即1月12日至1月23日的“波动期”和1月24日至2月12日的“平稳期”。这里所指的“波动”和“平稳”均是相对概念。

1月12日至1月23日的报道较为集中,报道总数为117篇,占样本总量的61.

9%,平均每天的报道数量为9.8篇。这一阶段内每天的报道数量也有非常显著的变化。灾难发生当天的报道数量为两篇,在第三天即1月14日报道数量便达到峰值,为19篇。1月14日至1月23日,报道数量虽然有所下降,但在研究设定的时间跨度内依然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从1月24日开始至2月12日,《纽约时报》网站对于海地地震的报道进入“平稳期”。在这段时间内,网站每天的报道数量较少,并且没有明显的变化。1月24日至2月12日这20天内,关于海地地震的报道共有72篇,占样本总量的38.1%,平均每天的报道数量为3.6篇。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纽约时报》网站对于海地地震这一重大灾难事件的关注度较高。在灾难发生的前十天左右,网站对其进行了即时而全面的报道,报道数量多并且绝大多数都是长篇报道。在此次灾难事件的报道中,《纽约时报》网站投入的报道力度较大,这与其背后实力雄厚的母体公司密不可分。在本研究涉及的189个样本中,由《纽约时报》公司署名记者采写并登载的新闻占有很高的比例。

2.报道内容与角度

根据归纳出的灾难新闻报道框架,《纽约时报》网站对海地地震的报道情况可以总结出三大类别的报道内容,分别是:有关灾情本身的报道,抗灾、救灾报道和有关灾后影响及灾后重建的报道。

在189篇报道中,有关灾情本身的报道共28篇,占样本总量的15%;有关抗灾、救灾的报道共116篇,占样本总量的61%;有关灾后影响及灾后重建的报道共45篇,占样本总量的24%。不同内容报道比例的差异体现出《纽约时报》网站对此次地震灾难的报道是有所侧重的,网站对于能够有效体现人道主义救援及国际合作的抗灾、救灾新闻更加关注。

《纽约时报》网站关于海地地震的报道共涉及22个角度,其中报道数量最多的为抗灾、救灾报道中有关“国际社会的反应”的报道,共24篇,占样本总量的12.7%;其次为抗灾、救灾报道中有关“救援工作的进展”的报道,共19篇,占样本总量的10.0%;数量排在第三位的为抗灾、救灾报道中有关“美国政府的反应”的报道,共17篇,占样本总量的9.0%。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体现了《纽约时报》网站报道海地地震时对人道主义救援及国际合作的关注。

另外,由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纽约时报》网站把较多的目光投放在美国政府上,样本总量中除了9.0%的有关“美国政府的反应”的报道外,有关“外界对美国救援工作的关注和评价”的报道也达到了12篇,占样本总量的6.3%。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

在美国,政府是媒体消息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在海地地震的报道中,有关美国政府的17篇报道全部源自美国政府的新闻发布,其中有总统奥巴马在1月13日的早上即在白宫发表的关于海地地震及灾后救援的讲话。在重大灾难发生期间,美国政府积极主动地利用媒体发布信息,对灾难事件迅速做出反应,对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十分有利。请看下面这则报道:

Responding to the devastation from the Haiti earthquake,Obama 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on Wednesday temporarily suspended deportations of illegal immigrants from that country...(In Quake Aftermath,U.S.Suspends Deportations to Haiti,January 13,2010)

译文:考虑到地震对海地的破坏,周三,奥巴马政府官员暂时停止将来自海地的非法移民驱逐出境……(《地震后,美国停止驱逐行动》,2010年1月13日)

同时,媒体也时刻扮演着“政府监督者”的角色。在海地地震的报道中,《纽约时报》网站关注外界对美国政府行为的评价,将政府形象通过各方报道和评论呈现在受众面前,为受众提供判断的依据,这也是媒体功能的重要体现。如下面这则报道:

Coinciding with the one year anniversary of President Obama’s unfulfilled pledge to close the American prison at Guantánamo Bay, the disaster in Haiti suggests a new mission for the United States naval base, one that might burnish America’s reputation in the world, if not redeem the base itself...(Guantánamo to the Rescue, January 16, 2010)

译文:巧合的是,在奥巴马就任总统一周年之际,他没有兑现关闭关塔那摩监狱的承诺,但海地地震为美国海军基地提出了一个新的使命,也许可以重塑美国在世界的威望……(《关塔那摩救援》,2010年1月16日)

在海地地震报道所涉及的22个角度中,《纽约时报》网站同样对灾民状况给予了较高的关注。有关“灾民状况”的报道共14篇,占样本总量的7.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其他角度为主的报道中也可以看到大量关于灾民状况的描述,如下面这段描写:

同类推荐
  •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位于闽西北和闽中结合部,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远在旧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在此栖息。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三明市被辟为福建省工业基地。
  • 悦读MOOK(第五卷)

    悦读MOOK(第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个人无信则不立,企业无信则不兴,政府无信则不威。提高诚信江苏建设水平,必须从加强诚信教育入手,大力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在全社会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氛围。
  •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20世纪的后二三十年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转型期,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西方国家,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经历了“高校管理革命”后,走上了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道路。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学获取公共资金额度的逐渐减少,寻求更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法以促进大学的发展成为了改进大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热门推荐
  • 阅世心语

    阅世心语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神之曼陀诅咒

    神之曼陀诅咒

    神秘古墓内躺着一具尸体,他是谁?身边出现众多神秘男子,他们又是谁?诡异的曼陀花纹,又有什么样的诅咒?…………一切的一切和神秘的吊坠有什么样的联系?背后到底蕴藏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秘密?…………《欢迎加入九月书雪,群号码:173988055》
  • 重生女首富:娇养摄政王

    重生女首富:娇养摄政王

    少年谢珩杀人如麻,心狠手辣。列国权贵胆颤心惊,日日跪求神明收了这小阎王。直到某天半夜。有人看见谢小阎王被关在门外,低头哄着门里那人:“阿酒乖,把门开开,老子回家给你跪算盘!”片刻后,门开了。那姑娘把他摁在墙上亲:“长兄,你乖一点,我给你买条街!”小阎王低眉含笑任撩拨,一点脾气也没有。朝野上下震惊不已:哪路神仙下凡?您辛苦了!女首富温酒重生回到十五岁,被卖到谢家冲喜,成了他的小弟妹。每天必做的事:摁住长兄!温酒说:“砍人不好,我们换个爱好。”后来,洞房花烛夜。谢小阎王绑了温酒的新郎,递给她一把刀,“捅完这一刀,老子娶你!”
  • 来到超神

    来到超神

    我,主角,拥有系统,穿越世界,目前情况应该是在超神世界。来到这里我发现自己的脑子视乎有些欠费,和那些,额,所谓的神,交流后理念有些不同,我不明白他们在说些什么,他们都说我是一个拥有力量的小孩,有些搞笑的是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好吧,脑子欠费这个没办法,系统可以给我很多东西,但这个方面的视乎没有,于是我立下一个宏大的目标,我要追到那些所谓的女神,自己不明白,那就不去想,身边有明白的就行了。恩,就这样办,我简直是个天才,哇哈哈。(我怎么觉的自己是个二货。)
  • 万界神尊之混元天尊

    万界神尊之混元天尊

    他,是来自宇宙最深处神,为追寻力量而被驱逐陨落。亿万年的漂泊,他最终来到了地球上,他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他的,究竟是什么……
  • 笔髓论

    笔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大小姐有毒:美男到我碗里来!

    大小姐有毒:美男到我碗里来!

    云晓晓怎么也没有想到。明明她为国献上良策救万民于水火,可为什么皇帝陛下的赏赐居然是将她赐婚给东岳国人人闻风丧胆,丑陋无比的七王爷???这也便罢了,嫁给这斯后,某日这期兽性大发居然强了她!好吧,这也罢了,可这期强完她居然还失踪了!!!举国皆传七王妃难耐闺中寂寞,强了七王爷,让七王爷不堪受辱离家出走。云晓晓:…………谁来还她一个清白!!!
  • 古镇清净茶

    古镇清净茶

    古镇有家茶馆有不少特色茶,比如无可奈何茶、了然无闻茶、弃忧忘累茶、释知证道茶……特别是清心忘情茶,更是招牌特色,对于灵魂治愈有滋补作用,我就在这家茶馆工作,而我的掌柜叫孟婆——宇宙空间灵魂记忆净化部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