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8400000035

第35章 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12)

二、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的优势

1.国际电视新闻网

国际电视新闻网的概念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1980年美国人特纳在亚特兰大成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4小时不间断直播新闻,在世界各地派驻记者,重点报道国际新闻。在海湾战争中,CNN出尽风头,一跃成为电视国际新闻报道领域的王者。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曾称其为“联合国第六个常任理事国”,足见其国际影响力。“CNN效应”一词,也成CNN影响力的最好表征。

而近些年来,世界各国充分看到国际电视网建设的重要性,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伊朗等国纷纷组建本国的国际电视新闻网络。同时,一些非传统意义上的国际主流媒体借助电视新闻网的形式浮出水面。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利用其中东区位的优势,一跃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电视传媒。相比而言,中国目前国际电视报道网络,仅仅依靠中央电视台中文和英文两套国际频道,明显不足。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新华电视新闻网迎来了形式与内容结合、迅速赢得国际影响力的良机。

2.依托新华社强大的资源

中国新华电视新闻网的成立,以新华社自身的基础为依托,以新华社丰富的资源为条件,是新华社自身不断拓展业务的体现。

在中国的国际传播媒体中,新华社拥有德天独厚的资源,“新华社现有驻外人员500余名,其中300多人为记者、编辑等采编人员。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华社先后建立了亚太总分社、中东总分社、拉美总分社、非洲总分社、巴黎法语地区总分社(2004年撤销)、欧洲总分社……新华社形成一个以北京总社为中心,以总分社、分社为主体的海外新闻采集合发布网,每天用中、英、法、西、阿、俄、葡7种文字24小时不间断发稿。”在新华新闻电视网成立之初,新华社就已经为全球100多个记者站陆续配备了电视采访设备并不断招募电视主持人、记者,扩充电视新闻报道队伍。

目前中央电视台虽有中英文国际和其他多个频道在海外落户,但其记者站数量只有14家,远远满足不了国际传播的要求,突出的一个实例就是,中央电视台国际报道中较多电视画面都来自美联社和路透社的电视新闻通稿。与此同时,新华社积极建设新华社数据库,不断增加新闻内容的积累,“目前,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已存储2000多万条文字信息、130万张新闻图片和图表、3000小时音视频新闻信息,并与日俱增,成为中国媒体行业最大的多文种多媒体数据库,也是世界上先进的多媒体数据库。”在国际报道的几个主要衡量指标方面,新华社比央视具备更强大的海外报道实力和网络。

3.国家的支持

作为中国的国家级通讯社,新华社的使命是准确、快速、公正地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其发展一直都以国家的支持和中国国力的不断发展为前提条件。

相对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参与国际进程的增多,我国媒体的发展则相对处于落后状态。目前在世界500强排名中,我国媒体只有中央电视台一家上榜,排名两百之外,落后欧美发达国家的传媒集团。高度垄断的国际新闻传播秩序,严重妨碍世界各国人民自由地获取客观、公正的新闻信息。大众传媒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设置议题来有效地影响人们去想什么。当各国人民的耳目以至头脑,被西方极少数大型传媒集团的“新闻把关人”所左右时,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新闻自由呢?

在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曾经对ABC、CBS、NBC及FOX这四大广播网作出限制性规定,禁止它们彼此合并,也禁止任何人同时拥有其中两个广播网。但是,对于国际新闻市场上的垄断现象,西方国家政府则采取默许和支持的态度。近年来,西方传媒巨头的扩张兼并行为有增无减,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垄断现象愈演愈烈。极少数西方传媒巨头实际上把持了国际舆论的话语权,广大发展中国家因为自身传播能力的弱小,不得不面对自己话语权被压制、被剥夺的不利局面。

目前,我国的国际传播媒体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实力差距,突出表现在:业务结构单一、新媒体发展迟缓、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运行机制僵化等,需要采取措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国际传播应该立足构建现代国际传播体系的战略目标。打造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强势国际传播媒体,必须坚持走多媒体综合发展的道路,注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打造世界一流的传媒品牌。

三、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的特色

新华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世界性通讯社,一直致力于推进信息全球化。拥有遍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广泛汇集全球新闻信息资源,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用8种文字,通过三种形式报道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多家媒体和非媒体机构用户提供服务。近年来,除传统形式的报道外,新华社在新媒体领域进行了重点尝试,网站、手机短信、手机电视、手机WAP、流动媒体等发展成效显著。而这些正是传统形式报道与数字、网络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新华社发展电视业务,最大的优势在于国际传播能力,最大的舞台和出路在于参与世界新闻竞争。

1.构建集视频、音频、文字于一体的大平台

世界大通讯社在传播领域所做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我国包括报业在内的新闻媒体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目前国际通讯社的发展正朝着三个方向迈进:在传播的内容形态方面,新闻传播正由单元、分离的新闻业态,向多元综合的新闻业态方向转变;在传播的渠道模式方面,新闻传播正由专用、单一的传播渠道,向开放、虚拟的传播渠道方向转变;在传播的传输规范方面,新闻传播正由分割、粗放的指标体系,向精细、智能的指标体系方向转变。

媒体只有充分利用自己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公共网络资源,才能使自己的新闻信息真正实现无处不在。传播渠道和终端是新闻产品与受众之间的桥梁,因此谁占有了传播渠道和终端,谁就拥有了公众,谁就能实现新闻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目前,从世界范围技术发展的进展看,新媒介形式层出不穷,新华社文字、声音、图像可搭载的媒介形态越来越多。目前户内户外屏幕、手机、网络等媒介形式已经初露苗头,下一步需要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新华社正在加强创意性开发,把从线路传播到多媒体数据库传播的各种电视内容,最有效地载入各种媒体介质,进而走向市场、走向各种受众。

按照规划,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将向海外受众提供中国视角的国际新闻和中国新闻,以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为名称,播出以新华社自采新闻节目为主的英语电视新闻。环球新闻频道以后还将增加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多语种的新闻电视节目,同时还将增加新闻评论、访谈等深度报道内容。

2009年1月3日,《新华视点》电视版在黑龙江卫视开播。3月1日,新华社中文电视线路正式运行。5月12日,新华社多媒体中心成立。7月1日,新华社英语电视新闻线路开通。在4天后发生的“7·5”事件报道中,新华社前方记者采集的现场画面,为多家海内外媒体转载。9月1日,新华社手机电视台在中国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全面上线,拥有遍布全世界的100多家驻外分社网点,以及众多的国际国内问题专家队伍和外语人才,同时又正逢中国大踏步走向国际舞台的好时候,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自然承载了很多的期待。当天,借助于亚太六号上线卫星,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正式开播。标志着新华社继文字和图片之后,其发展走向了更为开阔的空间-电视新闻网,说明新华社由单一的新闻信息提供商转变为了信息播出终端的双重角色。

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在开播仪式上表示,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的开通,这是新华社着眼于当今世界新技术发展导致的全媒体格局、着眼于丰富健全自身通讯社的业务形态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的举措。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目前包括中文环球和财经两大频道,每天24小时报道国内国际重大新闻,旗下包括《最新播报》、《环球直播》、《国际新闻》、《太平洋时间》、《中国时间》等动态新闻栏目,以及《新华视点》、《新华纵横》、《纪实》、《人物》、《天下财经》等专题新闻节目。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还于2010年7月以“CNC World News(中国电视网环球新闻频道)”为名称,播出以新华社自采新闻节目为主的英语电视新闻。此后,还将逐渐增加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俄语等语种的新闻电视节目,并增加与新闻热点相关的访谈类、评论类、纪实类、文化类、信息类等节目。

目前,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每日均首播时长以稳定在960分钟以上,英语新闻时长已达到180分钟。

新华社电视业务在2009年以来的发展逐渐引人注目,作为一家通讯社,提供视频内容是世界通例,比如美联电视,在中央电视台看到的很多国际新闻实际上是美联社提供的。新华社发展电视业务,着眼点之一是向多媒体业态发展,电视作为一种最少理解障碍的传播方式,最容易成为整合多种传播手段的大平台。今天,国际传播在电子技术的支撑下得到了更广泛发展,使得通过形象传播能够跨越语言等理解的障碍。对通讯社来说,不仅是文字、图片产品的提供者,还是音频、视频产品的提供商,不仅是内容产品的提供商,还是终端服务的提供商,直接向受众提供新闻信息及相关服务,包括提供视频产品,向终端受众提供视频服务,这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新华社发展电视业务更重要的着眼点是基于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是基于世界范围内清晰、响亮、直接有效的发出声音、展示形象,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从新华社电视业务2009年的发展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新华社的视频提供能力已经从年初的每天首播新闻一个多小时,到2009年年底,中文新闻的提供上达到8个小时480分钟。英文新闻提供可以达到2个小时120分钟。新华社在海外拥有100多个分社,到今天为止已经有相当的分社具备了电视采集能力,2009年年底,新华社的海外分社中有80%以上的分社具备电视采集能力,在国内拥有30多个分社,所有分社都具备强大的视频新闻的采集能力,因此目前这张网也是中国最大视频新闻采集网。目前,海外部分已经占到了相当的比例,而且海外直接提供的中文新闻、英文新闻所占的比例还将迅速扩大。

2.利用多种形式拓展影响力

新华社发展电视业务的重要特征是不断的探索利用新媒体,利用新的传播手段,利用新的媒介形态,新的媒介业态来拓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更有效地利用各种室外的传播载体,利用手机、利用网络、利用卫星等等新的传播手段产品。卫星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与电视结合,成为使电视由一个区域媒体变为全球媒体的重要媒介,也使得CNN、HBO等频道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电视媒体。卫星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还有很大的空间,卫星与电视的结合我们可以看到直播卫星等等大量出现,卫星与互联网,卫星与其他手段的结合还将给我们带来更广阔的空间。利用新媒体已经在网络等平台上有了大量的应用。利用手机媒体传播视频不仅能够传播片段的内容,还提供直播。“5.12”地震一周年的时候,通过2.5G手机平台和3G平台提供了12个小时的电视直播。人们不断谈到利用手机去填补碎片时间,其实在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利用移动平台,包括手机在内的移动平台提供直播产品,是移动媒体发展的更重要的空间。

当今电视的发展可以说有两个非常清晰的特征,这与受众需求紧密吻合,今天的受众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对新闻实效的追逐,人们希望越来越快,最快希望和事件发生同步,能够满足事件发生同步同时发布内容,最大的魅力莫过于视频直播。在国庆60周年的报道中还有效地利用了手机平台,开展像手机等新媒体的业务,直接利用手机向终端用户不间断地提供内容。在手机电视领域会有更有力的举措,以期适应内容生产能力的发展和更有效地加速新媒体应用的目标。

为建成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提出到2015年要在组织结构、多媒体业态、内容生产、传播方式、营销模式、技术构成、管理体制等方面基本完成战略性转型。为此,新华社业务积极向多媒体形态拓展、向终端受众拓展、向国际拓展。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过去参与国际传媒界的活动很少,这不仅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极不相称,同时也失去了向外国同行宣传中国新闻事业成就的良机。随着全球信息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各国新闻媒体之间的交流也必然增多。

中国的新闻传媒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强与各国媒体不同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纠正外界、特别是国外新闻界对中国的模糊认识与偏见,这应是扩大中国国际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华社通过参加一系列重大的国际活动,如“国际儿童日”大型公益活动和24小时环球直播报道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参与国际媒体活动造成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此次活动和报道由新华社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发起,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1008家各类媒体参与,包括新闻集团、美联社、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特纳广播集团、俄塔社、共同社、半岛电视台等世界知名媒体,涵盖通讯社、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各种媒体形态。这是全球媒体首次使用同一标识、在同一时间、围绕同一主题开展公益活动和新闻报道,被誉为“创举性的全球联合报道”。

同类推荐
  •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对我国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选拔标准、教学大纲编排、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模式、师资队伍结构、教学评估体系等做了全面调查和分析。下调查访问后的研究后果,对播音主持工作、播音主持人才的综合素质、播音主持人才能力需要的新趋势等做了深入的研究。
  • 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

    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

    本书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每个语气词的发展演变过程都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分析,其中不乏精彩的论述。如“者”和“好”,本书对它们演变的语境进行了深入考察,指出“者”从表自指演变为语气词,关键在于其所在的小句属于话题句;“好”由形容词演变为语气词,则源于所在小句的主观化。其他如“尔”、“焉”、“已”、“里”、“在”等词,书中对它们历史演变情况的揭示也相当有启发性,值得重视。
  • 我所理解的北大精神

    我所理解的北大精神

    本书是谢冕先生记述北大、阐释北大精神的一部作品,是作者数十年来关于北大的文章精选。谢冕先生在北大工作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他饱含对北大的热爱,讲述了北大的历史与现在,刻画了校园里未名湖、图书馆、朗润园等景致,追忆了他在北大的学习、生活和师友往事,描写了那些具有北大精神传统与人格魅力的人物如蔡元培、季羡林、林庚、吴组缃、金克木等诸位先生,还有北大对新诗的影响和现代诗歌的发展进程……这所有的一切在他的眼中,都展现着独特的北大精神。
  • 新型合成毒品滥用实证调查与治理对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型合成毒品滥用实证调查与治理对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以云南省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个案深度访谈为辅,兼以参与式观察及座谈等多种方法,结合基层实战经验,对云南省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滥用人群特点及发现方法等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治理对策。
  • 共享:同在蓝天下(“红领巾手拉手助残”知识读本)

    共享:同在蓝天下(“红领巾手拉手助残”知识读本)

    残疾人,是我们人类家园的一员,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邻居,是我们的同学,更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从小学会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是我们每个少先队员应当懂得的道理,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和义务。 同学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是太阳的颜色,看到太阳,我们的心里就充满了温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活动,是让亲爱的同学们与身边的残疾小朋友,手拉手,心连心,共享一片蓝天,一起快乐成长。
热门推荐
  • 王族之后裔

    王族之后裔

    这是一个王者归来的故事!王者归来的故事!王者归来的故事!
  • 白衿如玉

    白衿如玉

    雪梓汐是华夏第一杀手鬼医,身怀祖传的吞天蛇印戒,可却被男票杀害想要狗续貂尾,怎么可能让他得逞雪梓汐拼尽最后一点力气与男票来了个玉石俱焚,居然穿越了!地方还是老地方天龙大陆,好歹也是活过三世的老司机了吧,居然被一个男人吃的死死地!“尊主,魔妃她……她把黑寡妇的莲池给填了……说……太丑了”“嗯,传令下去魔域不可再出现一株与莲花相关的东西”“尊主……魔妃她把圣魔尊给刨出来了,说她要改嫁给圣魔尊”“那个地点在那里”“魔……魔血池正东”那小厮只感觉一阵风吹过就不见魔尊的踪影。夜晚,“墨玉玄,你要干什么,我警告你,离我远点,不然我真的改嫁了”“呵呵,小宝贝你改的了吗?圣魔尊已经被我封印了你已经没机会了哦!”
  • 第一宠后

    第一宠后

    现代当红女模特碰上古代专制俊皇帝,是阴差阳错?还是命中注定?是前世孽缘?还是今生重逢?世人只知他残暴无情,又有谁能懂得他的内心?世人只见她狐媚惑君,又有谁能明了她的内情?她一舞倾城,他一笑倾心。第一次心动时,她说:大王如今这般,可知将来史册会如何写你?他毫不在意:我若不这般,将来的你会如何想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济阴纲目

    济阴纲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沙漠奇兵

    沙漠奇兵

    《沙漠奇兵》内容:战争并非人间才有,动物界也充满了争斗与厮杀。在《沙漠奇兵》中,看西部菱斑响尾蛇如何发出“死亡警告”,看矫健的狩猎者狞猫如何施展“乾坤大挪移”,看希拉毒蜥如何称霸于戈壁……《沙漠奇兵》生动揭示动物界鲜为人知的战斗场景,告诉小读者一个真实的大自然;并以高清晰图片从多个角度展现所选动物的风采,努力为孩子们奉献一道视觉上的美味大餐。显示更多显示更少
  • 裴壹一的33岁

    裴壹一的33岁

    裴壹一想过和言信重逢的万种场面,却从未想过会以上下级的方式重逢,封尘的回忆一旦开启则不可收回,她和他还有意外出现的他会何去何从呢?
  • 开挂散财系统

    开挂散财系统

    自从厉日阳得到逆天王牌宝箱系统!从此开启了散财装逼之路。烦请各位静静的看我装逼散财。
  • 富二代导演

    富二代导演

    穿越到有钱人家做了导演,不管是小成本还是大制作从来不赔本,业界人称保本导演,轻松搞笑。
  • 狂傲九天之废材三小姐

    狂傲九天之废材三小姐

    她由于盗窃古戒,一个意外魂穿奇异大陆,成为凤凰大陆将军府的嫡女,可是母亲离世,父亲远在边疆,不管不顾,废材体质,成为人们逗弄的对象,庶妹陷害,姨娘接二连三的打压。真当她是病猫呀,看她如何扭转乾坤,叱咤风云。可是当自己以为一切都尘埃落定时,发现自己的穿越不是偶然,自己的前世今生有这大的危机,一切只是刚刚开始。可是背后的那几个弱智,又怎会让她一人独闯,看她如何带着他们改变这天地,如何傲世九天。
  • 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人生的道路很长,希望你不遗余力的去探索,去发现,去追求,去拥抱你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