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8300000024

第24章 娱乐电视的表现与影响(三):文艺节目娱乐化(3)

不难发现,《超女》的魅力更在于它契合了后现代社会的文化心理。传统电视节目大都属于完美主义观念下的产物,观众看到的是精耕细作的产品(效果如何另当别论)。《超女》并非浑然天成,它呈现出的粗糙原始的面貌显然只是“精心设计的原生态”,例如,灯光、舞美等等都做了简单化处理,强化“简陋、平实”的观感。海选文本的“以拙取巧”手法的运用,把原来的以电视媒体为中心的传播模式转变为“去中心”的互动模式,强调了参与性而不是教育性。也就是说,在后现代社会里,电视不再是宣教的工具,而是社会生活的自我观照;民众不再渴望自上而下的“给予”快乐,而是要“自娱自乐”。事实上,“直播海选”重新定义了主办者和观众的相互关系,削弱了主办者规劝和通告的权力,替代以观众的文化选择权。

《超女》的热播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产学界人士从传播学、叙事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营销商业运作等方面探讨“超女现象”。

研究发现,12~15岁的青少年人群对“超级女声”的忠诚度最高。可能是因为他们正处于“角色混知”状态,极其容易产生偶像崇拜的现象,何况《超女》创造出的明星又都具有“平民化”色彩。狂热的“粉丝”们以特有标识来称呼所属的群体,体现了他们强烈的集体认同感:李宇春的“粉丝”自称“玉米”、张靓颖的自称“凉粉”、何洁的自称“盒饭”……他们在较为固定的交往场所(大多是网络空间的虚拟场所),对共同关注的娱乐事件进行交流和互动。简言之,正是这些“交流和互动”加上大众直选,使得“超女”由一档电视娱乐节目扩散为“社会文化事件”。

有论者认为,随着《超女》的出现,传媒文化的形式正在发生一场“质变”:原本是零敲碎打、愉悦身心的娱乐产品,在大众传媒及消费者的互动作用下,被整合为具有“公共意义”的媒介事件而进入公众视野,人们关注的焦点开始逐渐转向“娱乐”之外急剧膨胀的意义空间。事实上,“超女”更多地呈现为文化现象,锁定《超女》节目的热心观众,似乎不仅仅是为了耳目声色之娱,他们俨然正在参与一个社会公共事件;另一方面,围绕着“超女”话题展开的观点交锋非常激烈,早已经超出了“电视娱乐”的范畴,例如:延伸到对民众娱乐需求的反思、对媒体职能的追问、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关怀和批判,等等。

也许,《超级女声》只是一个“让观众们乐了、让主办方赚了”的电视娱乐节目,然而,为什么竟然“火到无法控制”,最后变成了一个不堪重负的社会话题,乃至升级为一种社会现象呢?——与其说,这是一个电视节目取得的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还不如说“当一个新鲜的纯粹的电视娱乐样式出现时,观众、媒体、学者、领导……都猝不及防”。

作为难以忽略的社会文化事件,《超女》遭受了民粹主义色彩的解读(尤其在网络讨论中),这引人深思。例如:它的走红被称为是“挑战了央视的文化强权”,“试图修改中国电视业的游戏规则——在单一的宣教之外加入市场营销策略”;有关方面的剧烈反应,也同样被冠以“打压”、“霸道”等名称,甚至说“央视扮演了‘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酸’、‘气人有、笑人无’的不光彩的角色。”另一方面,对《超女》的“拨乱反正”也相当耐人寻味。实际上,“三甲”总决赛俨然“春晚”,套用了陈旧的煽情模式,镶嵌上耀眼的道德花边——“一场青春女孩张扬个性的赛跑,无可奈何地瘫痪于‘乖孩子’的底线上。”

二、秀场遍地,放任嬉戏

照例的克隆成风(导致活动和节目的同质化)之后,“全民作秀运动”充分显示出当前电视娱乐文化的两大缺陷:节目内容日益低俗、恶意炒作甚嚣尘上。

1.内容低俗

内容肤浅、思想空洞,格调庸俗、品位低下,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名片”。有论者概述了“娱乐节目低俗化的七大表现”:

以“性”为看点,狂打擦边球;

以残忍为噱头,发掘人性之恶;

极尽窥探之能事;

以恶搞、整人娱乐观众;

颠覆传统,挑战道德,发掘“丑闻”、“丑态”;

以奇装怪行、言语无忌吸引眼球;

以高额大奖刺激收看。

这样看来,低俗性似乎是选秀活动的必然属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电视选秀活动为了招徕选手,通常必须以出名、得利为诱饵;另一方面,为了刺激观众,主办方将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设计、制造卖点,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感官刺激,其中自然免不了“以选手为手段”来追求收视率(选秀节目中的几位评委被称为“毒舌”)。游戏本来是无功利性的,然而,名利色彩浓重的电视选秀使游戏变成了“游戏秀”,电视文化、电视艺术的低俗化和劣质化因此在所难免。

以《超女》为例,由于“门槛”很低,参与者就“充满个性”地来解读娱乐精神,低俗化表现为选手的自发行动。参赛者的着装五花八门,有礼服、有旗袍、有露背装,甚至还有穿一套睡衣大大咧咧地站在评委跟前的。唱起歌来更是千奇百怪,有唱一半就没声的,有跑调十万八千里还摇头晃脑的,还有的手舞足蹈、连唱带跳,动情之处忽然下跪,让人摸不着头脑。

当然,如果因为追逐名利而导致内容低俗,主办者难辞其咎。参加“红楼选秀”的选手,发出了这样的质问:“我觉得再过一段时间来看,这场选秀很可能是亵渎了经典,刺鼻的商业味道是对《红楼梦》的大不敬”;“这是一锅商业选秀与经典文化的夹生饭,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实在让人啼笑皆非”;“选来选去,大家都不高兴,表面上还得硬撑着,冠名商没捞到好,活动又背着玷污经典的骂名,还有那么多是是非非,这不是一锅夹生饭是什么?”

为了争夺收视率使出浑身解数“娱乐”观众,好像无可厚非。但电视毕竟是大众传媒,它对受众的影响和作用已经远远超出单纯的娱乐范畴,所以,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而不是频频冲击道德底线。以重庆台的《第一次心动》为例。节目开播之初,它是这样给自己定义的:“健康而不糟糠,快乐而不瞎乐,通俗而不庸俗。”令人遗憾的是,随着赛程的推进,该节目背离初衷越来越远。2007年8月10日,在“15进10”的比赛上,发生了令人震惊的“选手失控事件”。主要“故事情节”是:选手跪地向柯评委索求戒指,得到戒指后转送给另一评委杨;杨挑唆选手“搧”柯。杨暴怒,柯大哭。

2.恶意炒作

为了引发漫天口水,选秀节目往往制造无数离奇的话题:选手怀孕、评委索贿、短信欺诈……在“红楼海选”中,一选手为晋级,甚至抄起大刀威胁评委。以死相逼,可谓惊心动魄,不过,有可能这只是选手和剧组在演双簧。网络上这样的质问比比皆是:“难道你们没有看出来这是一出事先导演好的戏么?‘炒作’一词在娱乐圈这么泛滥,难道你没有看出这也是其中的一幕么?”同样,上述的“选手失控事件”被批斥为“一次颇为拙劣的表演——内容自相矛盾,表情忐忑虚假,技巧不堪一击”选秀节目大多伴随着恶意的炒作。

三、选秀风潮之后的思考

在电视文化与商业利益合谋的娱乐语境中,参与选秀的方方面面似乎都收获颇丰:选手敲开了娱乐圈的大门,“粉丝”潇洒地挥霍了一把金子般珍贵的青春,评委、媒体名扬四海、日进斗金,文化批评者尽到了为社会擦镜子的责任,文化产业欣欣向荣……观众也得到了满足——各取所需,各有所得:“掌声、笑声、博彩声,声声入耳;私事、家事、无聊事,事事开涮”,勾勒出一幅现代娱乐狂欢的图景。然而,处处“PK式混战”的局面恰恰说明中国式选秀已经失去了理性。

针对选秀文化的堕落,专家学者们提出尖锐的批评: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认为,电视选秀节目是一种粗鄙化文化,是虚拟世界的骗局,是一场游戏,不但没有提升电视文化的品位,而且降低了品位,撕裂了电视媒体的文化底线;然而“大满贯”式的经济收益让业界蠢蠢欲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主流媒体于是集体“堕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认为,一个看似自然生成的大众文化现象,背后实际上起核心作用的是市场和金钱的力量,而作为选秀本身所具有的所谓草根文化价值早已泡沫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时统宇强调说:规范选秀活动议程、重建选秀活动的文化价值尤其重要。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甚至说:“我们不能把这些没有判别能力的孩子都强行推到商业的极端,如果这样,或许再一次的‘矫枉过正’的确有必要可谈”。此外,因为选秀类节目直接面向青少年观众,所以,它的负面影响尤其深远。仲呈祥先生认为:它所鼓吹和倡导的一夜成名的价值观显得过于单一,媒体的过度渲染是对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无形戕害,但最可怕的是目前社会上对此视而不见甚至推波助澜。

当今中国为什么会“秀场”遍地,而且几乎所有大型活动的核心都是“选秀”呢?汪文斌先生认为,这是当前中国的社会基础所决定的,也跟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普遍心态有关。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庞大的市民阶层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加剧,因此必然出现“秀场”遍地的现象。即使媒体不去“选秀”,社会上总会有人去做,况且电视在这方面的优势又是明显的。就《超女》而言,与其说它是一个电视赛事,不如说更像一个电视行为艺术(喻国明语)。它预示着一种即将到来的社会主张——平民崛起的主张。在这个意义上看,近年来的选秀热潮是国外娱乐节目本土化过程中值得瞩目的大事件,它是中国民众某种社会参与激情的转移性投射。

同类推荐
  •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本书是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07年度重点课题“浙江省城市农民工权利发展状况研究——从国家、市场和公民权的关系看”的最终成果。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 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浙江省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化途径的思考、塑造志愿行动的公共空间——一个农民工草根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浙江省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以选举权和工会入会权为例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实用保险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保险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得为读者讲述了什么是保险文书,保险文书写作的具体方法,注意事项及样板案例,实用方便。
  •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 民主是个有条件的好东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民主是个有条件的好东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试着论证人们要获得民主这个“好东西”是有条件的,提出了当下社会主义下民主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的一些条件,希望有益于民主建设的实践。
  • 中国农村学校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研究

    中国农村学校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研究

    本书以我国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各方面特征和这一地区事业发展的自身特点为切入点,从新世纪对学校课余训练的基本要求出发,剖析农村地区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并结合生动具体的个案分析,揭示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的成功之路。
热门推荐
  • 三十七度二(电影《巴黎野玫瑰》原著)

    三十七度二(电影《巴黎野玫瑰》原著)

    贝蒂是一个性格自由而极端的女子,她受不得约束,忍受不得心爱的人被别人欺骗和侮辱,才华受不到重视。当桑格收容下她以后,她的这些个性如此锋利,让人喘不过气,近乎疯狂地追求完美主义的爱情。当她发现桑格是个天才的作家时,毅然把他的小说手稿一字一字不分昼夜地打成铅字,交给出版商。然而,没有人愿意接受,绝望也一点点在贝蒂身体里蔓延。她无所顾忌地伤害那些伤害自己和桑格的人们,偏执而不能容忍眼中的污垢,终于发了疯……这本当代法国经典小说曾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深受文艺青年追捧。
  •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堀辰雄短篇集

    堀辰雄短篇集

    本书收集堀辰雄四部中短篇作品:《笨拙的天使》《神圣家族》《鲁本斯的伪画》《旷野》。
  • 玩着赚钱

    玩着赚钱

    《玩着赚钱》是一本教你创业,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的投资理财指南。年轻的90后、00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希望,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创富榜样。不同于传统的财富精英,他们在商业模式上不拘一格,在创富领域百花齐放,少了以往获取财富的严肃刻板印象,多了快乐奉献的经营智慧。谁把握住了年轻人,谁就把握住了未来。为此,本书从9个方面为读者阐述了如何把握新时代的商业规律,从而发现新的财富机会。只要你对某个领域有深沉的热爱,有面对迎战挑战的勇气,有执着的精神以及不断试错的尝试,就容易把握你这个时代的商业机遇,成为人生赢家。
  • The Diary of a Man of Fifty

    The Diary of a Man of Fif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球补漏圣手

    星球补漏圣手

    圣夜是星球放牧者,擅长修补星球漏洞。在五行星上,他遇见了神秘的牧月。圣夜渐渐得知牧月的身份,他的身份,以及背后的惊天大秘密......P.S.:五行之气五行星,灵气复苏水蓝星,冰雪王国白星,恐龙星球龙星。
  • 为仙千年

    为仙千年

    这是什么大师兄?说好的实力高绝,说好的温文尔雅呢?居然还外出流浪,不想当掌门了吗?
  • 万界之口袋孤城

    万界之口袋孤城

    一个人的城,两个人的魂,一个人的意,压塌万界神。少年巫隐多出一份外来力量,看似简单的力量,似乎却有着另外的秘密。历史在进步,平凡也在变得非凡,到底是简单的表象蕴含着致命的危险,还是真正隐藏着那足以压塌万界神灵的终极奥秘?
  • 重生之种地养老婆

    重生之种地养老婆

    一个平凡的少年,穿越到三国争霸的世界。争霸全球。美女入云。然后在墓地住到了,现代,
  • 丑女逆袭记

    丑女逆袭记

    一个平平凡凡的上班族,偶遇美男子商业间谍,十分女汉子的她抽总裁,追总监,欺帅徒,无奈,有了个帅徒弟,美男为她疯狂,为她温柔,可她,只是个平凡的丑女。【除了总裁,还加入了都市元素,男闺蜜元素,逆势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