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8300000010

第10章 娱乐电视的表现与影响(一):新闻节目娱乐化(1)

已经成为国内传媒界的客观存在,无论我们愿意与否;在赞扬或批评声中,娱乐化逐渐蔓延、日益兴盛。新闻娱乐化景观,冲击着人们对“新闻”、“娱乐”等概念的既定认识——并且模糊了二者的边界,迫使人们重新审视“新闻的本性”和“新闻媒介的主体功能”在尼尔·波兹曼不无调侃色彩的描述中,电视新闻无异于一种娱乐形式,它的目的不再是信息传播或者认识、教育;这个由电子媒介勾画出来的世界里不存在秩序和意义,新闻节目是一种为了娱乐观众而上演的表演。图像的力量足以压倒文字,使人的思维短路;另外,电视台事实上并不想提醒观众某条新闻有严肃的内涵,否则这条新闻播完后他们很可能会继续思考,这就会妨碍他们收看下一条新闻。

什么是新闻娱乐化?已经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看法。一是在内容题材上,偏向软新闻(西方媒介称之为“大众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以及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试以湖南卫视《晚间新闻》为例,它的官网上“节目实录”板块中,前十个视频的标题如下:《丈夫网上结婚妻子欲告其重婚》、《75岁老妇遭儿子暴打寄宿医院内不敢回家》、《动物园治愈后腿瘫痪小狮子》、《英国男子20年执著投身长城保护》、《丈夫用水果刀捅死强奸妻子的男子》、《警察对集市赌场实施突击围捕》、《4名吸毒者因经常被毒贩欺骗轮奸其妻子》、《不法分子藏在深山老林造假烟》、《盲人足球队听声辨位》、《众人营救落井水牛》;或者,尽力软化硬新闻,所谓“硬新闻软着陆”——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二是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偏重于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之路。显而易见,从内容到形式、从理念到技法,新闻与娱乐正在逐步合流。实际上,西方新闻传播界已经生成一个新的词汇——infotainment(娱讯),就是information(信息)和entertainment(娱乐)的合成。

新闻娱乐化并非肇始于电视,它的历史几乎和大众传播一样长远;它也并非电视的特产,只是遇合到具有神奇魔力的“娱乐媒介”之后,才逐步“发扬光大”。

新闻娱乐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1930年代以后,《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报》等一批面向大众的廉价报纸(“便士报”),以赢利为目的,开媒介商业化之先河。它们登载的新闻简短、通俗,政治色彩弱,而以人情味、趣味性甚至是刺激性、煽情性的社会生活内容取胜。这种大众化报纸的煽情之风,可以看作是新闻娱乐性潮流的起始。19世纪末期,这股潮流泛滥到了最高点——所谓“黄色新闻潮”,最富代表性的是普利策所办的《世界报》和“黄色新闻大王”赫斯特的《纽约日报》之间的“黄色新闻”之争。

所谓“黄色新闻”是在煽情主义新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等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的报道”,“使用大写字、煽动性标题(黑体字或套红色印刷),经常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整个报纸版面给人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尽管“黄色新闻”一度带来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然而,它是报业追逐利润过程中不择手段竞争的产物,所以一直没有什么好名声,甚至被认为是新闻传播界的羞耻。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的媒介市场化潮流,新闻娱乐化卷土重来,越来越多的媒体迫于压力或者尝到甜头之后,纷纷将新闻娱乐化作为争夺受众和市场的法宝。1998年底,美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对比研究了美国16家重要媒体1977-1997年间的新闻报道,结果发现:1977年传统的硬新闻与娱乐性新闻的比例为32%比15%,而1997年则颠倒过来,这个比例为25%比40%。1990年代中后期,美国传媒狂炒辛普森杀妻审讯案、戴安娜王妃之死以及克林顿总统的绯闻案,成为传媒娱乐化的三大标志性作品。例如,在克林顿绯闻案中,密切关注莱温斯基一举一动的众多媒体,给人的感觉不是在反思总统的品行和美国的司法制度,而是热衷于炒作政要的风流韵事。

那么,我国的情形如何呢?随着市场化的步伐加快、产业性质的凸显,新闻的娱乐化转向也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报刊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周末报、晚报和都市报轮番兴起,以市民化的新锐姿态“各领风骚三两年”,社会新闻、都市新闻越来越成为报导的主要内容;在广播电视界,以经济台(频道、频率)为主导,加上文艺、交通等专业台的大量涌现,都市频道、影视频道、综艺频道相继设立,“绝对现场”、“热点谈话”等所谓“新新闻”操作模式不断花样翻新。新闻传媒的大众化、通俗化倾向日趋彰显,软新闻的比重急速上升,硬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尽量被软化,从一些报纸和新闻期刊加强标题、图片和版面的视觉冲击力,到广电新闻发明和运用“说新闻”、“聊新闻”和“侃新闻”的形式,再到一些新闻节目主持人引用流行歌曲的歌词进行新闻评论,甚至边唱边播,新闻娱乐化趋势无疑是愈演愈烈。业界出现了这样一些口号:“新闻是快乐的”、“电视24小时就是快乐24小时”……“生产快乐”似乎也成了电视新闻的主要职责,因为,最通行天下的“硬通货”就是娱乐。

世纪之交,中国电视新闻的娱乐化浪潮联翩而至,大致显现出三种现象或者说流派:晚间新闻、民生新闻、方言新闻。下面,笔者分别以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1998年改定的版本名噪一时)、江苏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创办于2002年元旦)和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创办于2004年元旦)为例,来透析电视新闻界五光十色的娱乐化景象。

第一节“好看”的软新闻——《晚间》

1998年11月,借助湖南卫视“娱乐立台”的东风湖南卫视开创娱乐新风气,1997年成功推出了《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等名牌栏目。1998年“湖南电广传媒”成立之后,正式亮出“娱乐立台”的招牌,增设一系列栏目,形成一股娱乐浪潮。例如:经视频道的《真情对对碰》、《福彩天地》;生活频道的《超级星期天》、《大当家》;都市频道的《都市有情人》、《城市英雄》。新版的《晚间(新闻)》(下称《晚间》,首次播出时间:每周一至周五21:35)登台亮相。主持人张丹丹、李锐用说家常话的方式播报新闻,亲切、自然、幽默,既风味独特,又妙趣横生,每条新闻完了还捎上几句短评……令人耳目一新:原来电视新闻还可以这么来做?并且如此好看!“完全打破了传统新闻播报的条条框框,从内容到形式都别具一格、新意迭出,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和栏目特色”。2008年3月4日,阔别数月的《晚间》重新亮相,新版的《晚间》再次强调“奇、趣”特色,“记得看晚间,奇趣乐无边”。不过,第一期一个半小时的“特别节目”,整体观感更像一台综艺性的主题晚会。——通过三位主持人在演播室中诗朗诵般的串联,回顾栏目的发展历程、推介新版节目,并且加入应景的“抗雪救灾”内容。随后几星期,播出时段和节目长度不断调整,每期仍然市井杂谈。2008年4月10日停播,一个月之后改为周播……影响大不如前。因此,本书仍然以1998-2008版的《晚间》为述评对象。娱乐化的《晚间》一时间闻名遐迩。

一、追求“可看性”

全新亮相的《晚间》,几乎修定了娱乐性在新闻节目中的地位和意义。它追求“五性”——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服务性,然后,这“五性”都通过一个“可看性”得以释放。因为栏目组认为:收看《晚间》的观众,大多已经忙碌了一天,身体比较疲惫,注意力比较松散,而这个时段也正是各家电视台播放电视剧的高潮时段,地方台要用硬新闻去和电视剧争夺观众,必然事倍功半;而且,电视新闻也要让人喜闻乐见,舆论导向与趣味性并不相悖,新闻也可有幽默感,新闻也可有娱乐性。用当时的制片人潘礼平的话说,“栏目的定位是:最贴近受众的可视性——哪些题材受众感兴趣就抓哪些。在总体风格上追求自然、幽默、风趣、机智,要‘玩味’一下。”

基于这一认识,《晚间》大胆突破传统新闻的“禁区”,加入娱乐元素,首创了诸如所谓“调侃新闻”、“戏说新闻”、“MTV式新闻”等品类,在题材选择、编辑风格、叙述方式、报道视角等方面,强烈追求世俗化的娱乐效果。相较于《新闻联播》之类浓厚的意识形态取向,《晚间》另辟蹊径,“在新闻题材和内容上关注平民百姓的社会生活、关注百姓的喜怒哀乐,最大限度地发掘新闻的‘可看性’”。这种种创举对传统的新闻及新闻价值的定义而言,“不啻于一场惊世骇俗的革命,由此,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娱乐与新闻这对看似颇为矛盾的概念”;它以观众为本位,注重人文气息,追求新闻故事化、情节化和细节化,幽默风趣,嬉笑怒骂皆成新闻,“将娱乐作为一种手段与新闻价值巧妙嫁接,创造了新闻的另类文体,也成就了《晚间》的收视神话”。

《晚间》最吸引眼球的创新是选材,播出了不少“不是新闻的新闻”,例如“新闻故事”《浏阳农民自编节目欲上春晚》(2006年11月23日播出)。这条6分多钟的新闻,说的是湖南浏阳市的5位农民,计划步行2000公里去北京、向“春晚”剧组毛遂自荐“带伴舞的小合唱”——《快乐歌》。为什么要“争上春晚”呢?因为他们一直都觉得“春晚真正为农民准备的节目不多,让农民上台表演的就更少……一些小品虽然可乐,但几乎都是拿农民开涮的”。这条新闻是这样开始的(长度大约40 秒钟):

(主持人演播室口播导语)浏阳有几个农民,(他就)非常喜欢搞农村文化。

(农民甲,单独站在山冈上独白)我们要说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的形象从内而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不再是愚昧无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了。

(农民乙,镜头同上)我们不仅要有富裕的物质生活,还要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农民丙,同上)我们几个农民自己作词、作曲、编舞,编了一个《快乐歌》,准备参加贵台(央视)的“春晚”。

(农民丁,同上)有人说,我们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我们想尝试一次,不管失败还是成功。

(五位农民并排站在山冈上,异口同声宣示,全景)为了表示诚意,我们徒步到北京;为了表示诚意,我们徒步到北京。

同类推荐
  •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学校做强,强在运筹。合格的管理会让学校成为知识、生活的乐园,创造力的沃土,最令人向往的理想空间。要健全制度,还要调动气氛,才能使师生言行规范,具有创新思维。学校做强,强在名师。学校的主体之一是教师,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完善自我;给他们一个竞争的氛围,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新课程主张个性发展。就是强调教务主任本身要张扬个性,如果教务主任没有兴趣爱好,那如何为教师提供一个各显其他的舞台,模型式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鲜活灵动,性格各异的学生。学校也要创建一种学校文化,让它成为影响全校师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从而更加完善“自我”,从而构成学校的综合素质,加强学校的综合能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 新闻评论和新闻教育

    新闻评论和新闻教育

    本书汇集了秦珪老师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从古代的论说文直到近当代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新闻评论特点的研究;第二部分新闻评论专题研究,包括了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鲁迅、瞿秋白、邹韬奋这几位中外评论名家及其作品写作特色的研究;第三部分报纸评论和杂文的写作,是报纸评论写作特点和技巧等方面的专论;第四部分关于新闻教育问题的思考,是这位老教育工作者以自己多年从事教育的切身体会,对新闻教育改革所发出的真诚呼吁和建议。此外,“秦珪自述”是作者结合个人的亲历,叙述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国新闻教育发展史。
  •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一个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的行政机关需要一套完备而科学的文书系统作支点,因而,规范的文书写作就成为行政机关执行规章制度和步入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本书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讲解力求完备,内容新颖规范,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写法指导,更有范文借鉴,使正在从事或将来有志于投身国家各级政府管理工作及各行各业管理工作的有志之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的放矢,对问题有鲜明、深刻地认识,水到渠成地写出高质量的公文来。
  • 做一个幸福的中国人

    做一个幸福的中国人

    《做一个幸福的中国人》面对当下普遍存在的躁动与迷茫,网络作家花千芳用尖锐、犀利却又不失温暖的文字,讲述着他眼中的中国与世界。他对家国兴衰、前路命运的时代思考,有着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从未因自己的草根出身而畏于对公共事务发言,热情执著地歌颂祖国的进步与光明,希望给这个时代提供更多的正能量,照亮更多的中国人。
  • 治愈未来:数字困境的全球解决方案

    治愈未来:数字困境的全球解决方案

    本书是一本讲解如何治愈未来的书,提出了治愈未来的五大工具。作者用理性的语言绘制了一幅地图,帮助我们在网络社会这片陌生土地上行路。为了画出这幅地图,作者行了几十万英里的路——不仅去了几个西欧国家和加州之外的美国许多城市,还从北加州的家飞到遥远的爱沙尼亚、印度、新加坡和俄罗斯。在这些地方作者采访了近百位人士,包括总统、政府部长、技术初创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大型媒体公司的掌门人、顶级的反垄断和劳动法律师、欧盟专员、风险投资界的领军人物,还有当今世界最能洞见未来的未来学家。这本书里的智慧都是他们的。安德鲁·基恩把地图上的点连起来,而地图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思想绘制的。最终安德鲁·基恩提出治愈未来的五大工具:监管、竞争性创新、社会责任、劳动者和社会者选择,以及教育。
热门推荐
  • 凌浩大陆之冰文帝

    凌浩大陆之冰文帝

    传承王者,坐拥天下,可唯独另类相处,其他部落入侵,看冰文帝如何化险为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兴赵

    兴赵

    历经垂沙之战,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秦国统一之势已成。长平一役,秦之武安君坑赵卒四十余万,仅二百四十孩童得归,天下震动。百业凋敝,外有秦骑弩卒近在眼前,列强环视,匈奴牧马疆域,均是蠢蠢欲动,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赵国危在旦夕!!!孤子外悬,能否摆脱困境,离秦归赵,力挽狂澜???兴大赵,灭诸侯,平生之愿能成乎?观庄子风轻云淡舞剑,醉于美酒美人膝,一场梦来,一场凄!!!同为赢姓赵氏子孙,骨血相连,一场挫折,难道磨灭了吾等之大志?《兴赵》
  • 国民妖精:楚少的掌中宝

    国民妖精:楚少的掌中宝

    某日,影棚中。“落姐,外面有人找!”场工小弟扯着嗓子朝内喊道。“谁啊,不知道我拍戏从不见外人吗?赶紧给我打发走。”化妆镜前的“美人落”头也不抬的说着,满脑子都是一会要说的台词。“你说谁是外人?”不一会,男人沁冷的嗓音便在黎落的耳旁响起,更带着些许咬牙切齿的味道,惊得黎落直接把手中的剧本给甩飞出去……乖乖!怎么是这个黏人精?“哎哟哟,老公,你来的可真是时候,我刚心里正好想你想得肝肠寸断呢!”楚羿寒看着眼前女人那副戏精上身的模样,薄唇一挑,抱起女人就往外走:“既是如此,春宵苦短,我们是该回家把昨夜没干完的事情继续干下去了……”
  • 提婆菩萨传

    提婆菩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木叶之我是二代目

    木叶之我是二代目

    这是一个主角穿越了时空,进入了火影忍者的世界中成为了战国时期的一名宇智波族人的故事。这也是一名宇智波在代替了千手扉间成为了二代目火影后,木叶绽放出红色光芒的故事。(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ω^*)简介略无力…但是作者有节!操!啊!)
  • 揭示比尔·盖茨的隐秘财富道

    揭示比尔·盖茨的隐秘财富道

    在“世界首富”耀眼的光环背后,比尔·盖茨身上有许多为人忽视的东西,那就是他致富成名的秘密,他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经验教训。他经年累月与市场周旋所摸索出来的黄金法则,他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精神力量。这里旨在把握比尔·盖茨走向成功的奋斗过程,揭开比尔·盖茨敛财聚富的神秘面纱!
  • 嫣然一笑

    嫣然一笑

    杨氏家族遭遇重创,羽嫣成为了暗势力的眼中钉,侥幸逃过的她,意外被陈俊霖捡回了家……。
  • 冒名顶替

    冒名顶替

    福山淳也站在了被明晃晃的路灯照射下的三层楼的公寓前。在金属护网的铁板上写着公寓的名字。他转过栅栏进到了里面,看到了邮箱。在 “302”室的邮箱上写的“芝草”的名字。芝草理奈的公寓肯定是这里。淳也上了楼梯,但他又退了回来。他扶着墙壁把一块口香糖塞进了嘴里。他在犹豫进不进去。见到理奈是三天前的事情。那是在新宿的一家酒吧。
  • 歌德之勺

    歌德之勺

    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得主张炜散文精选集《歌德之勺/张炜少年书系》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歌德之勺》分为“绿色遥思”“默默挺立”“人和芳草”“歌德之勺”“稷下之梦”“让我寻找”等六辑,以友情、爱情、成长、哲思、旅游等角度,收录张炜不同时期代表散文六十余篇。张炜把激情融入大地和海洋,播下许多思想的种子,他的散文极富思想性,让你增多许多悟性。《歌德之勺》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作者简介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5年发表诗,1980年发表小说。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专业作家。发表作品一千余万字,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瑞典等多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