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700000019

第19章 《努力周报》与同人(1)

一、“努力会”与《努力周报》同人

应该说,有了“努力会”,才有了《努力周报》,因为努力会的成员要有一个阵地去实现自己的宗旨和理念。

按照《“努力会”简章》所说,努力会(后来胡适等会员间的通信中,自称“努力社”,大概也包含努力周报社的意思)正式创办于1921年6月1日。当然酝酿成立的时间会更早些,1921年5月下旬胡适发给丁文江的明信片称,“那个东西的名字,我想用‘努力’,何如?”胡适所指“东西”即为策划中的秘密性质的小团体。据胡适日记,最初策划成立小团体是在胡适的家里进行的,参加者有王文伯(王徵,新银行团的秘书,参与联名《我们的政治主张》)、丁文江、蒋梦麟及胡适等共四人。但《“努力会”简章》所列举的创办人为任鸿隽、丁文江、王徵和胡适,没有蒋梦麟。后来陆续又有新的成员加入努力社,但胡适后来说最多时也不超过12人。根据胡适与友人的通信可以知道,相继成为努力会新成员的有蔡元培、朱经农、王云五、陈衡哲、徐新六(字振飞)等。甚至胡适、任鸿隽还有过让张君劢入社的打算,而且朱经农也认为张君劢“是个诚实的学者,很可以信任的”,只是担心事情被张的弟弟张嘉璈知道,因为其弟“交友太杂,手段太高”。

大概后来努力会并没有收张君劢入社。按照章程规定,努力会由创始人公推一人担任“理事秘书”,主持会务。根据努力社实际运作情况看,胡适是这个小团体的领袖,章程是胡适起草的,开会的事也由胡适来召集,如1923年11月间丁文江写信建议胡适在上海召开“一个正式的会”,研究“努力社的事”。努力会的章程规定“本会的性质为秘密的”。所谓秘密的,也就是对外不公开。大概担心对“秘密”二字的理解有歧义,所以王云五曾经建议改为“本会的性质暂时为不公开的”。这种“秘密”或“不公开”的定位,除了考虑减少不必要的政治麻烦外,更多的还是基于自身发展会员的主动性的考虑。如果是一个公开的组织,大概会有很多人申请参加,而独立会会员的资格条件要求又比较高,要求“有正当的职业”“有忠实可靠的人格”,按照胡适的解释,就是“一是要有操守,二是要在自己的职业上站得住。”已成为会员者在事业成就和社会知名度等方面都属于很成功的人士,也说明入会的门槛很高。我们把这个团体看作是一个超级精英俱乐部是不过分的。它意在主动寻找合格者,向其发出邀请,而不是被动地拒绝或接受申请者。

努力会的精神可以说是积极的、向上的、有高度社会责任心的,其简章称“我们当尽我们的能力,谋我们所做职业的进步”,“我们当互相联络,互相帮助;并当极力使我们所做的各种职业也互相联络,互相帮助”,“我们当尽我们的能力——或单独的,或互助的——谋中国政治的改善与社会的进步”,“我们当随时随地援助有用的人才”。这些承诺可以说是《努力周报》的灵魂。凡是关于周报的方向性问题,都是由努力会成员或通信,或开会协商解决的。《努力周报》由丁文江提议发起创办,胡适起的报名。周报开展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最初也是丁文江提出设想,胡适与之通信后确定下来的。周报决定停刊和复刊的很多重要事情,也是社(会)员们商定的,1923年10月7日胡适日记:“约了《努力》社同人在旅馆吃饭,谈《努力》事,及我的行止。决议:(1)《努力》暂停,俟改组为半月刊或月刊时继续出版。《读书杂志》不停。(2)我此时暂不回京授课。

二事皆以我病体未愈为言,不关政事。”14日日记:“到叔永家中,与叔永、莎菲、经农、振飞商量《努力》事,决定月刊办法。又商量政治问题,大家都想不出办法来。”胡适自然是“灵魂”中的灵魂了,涉及努力会和周报发展的大事小事,最后拍板决策的差不多还是胡适。1924年1月丁文江致信胡适,表示他不赞成《努力》复刊的事再拖延下去了,但既然胡适坚持,“我也没有法子”。丁文江也不认可再继续出版《读书杂志》,因为与拟复刊的《努力月刊》的思想革命为主的内容“重复”。努力会部分成员是周报写作撰稿的主力。胡适是周报撰稿的第一主力,丁文江大概应该排在第二,据他自己统计,他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共为周报写了十万字的文章,陈衡哲、任鸿隽等人也写了不少文章。徐新六、王徵等人似乎没有写过稿子,因为他们当时并没有在学术单位任职,而是在银行等实业机关里工作。在胡适日记里,徐新六是一位学养很深的人。

1928年12月1日记:“新六天才高,博学而不肯动笔,人多不知其深于文学。我曾劝他以余力试译他最赏玩的Anatole France[阿那特·法朗士]的书。他总不肯轻易下笔。今晚我力劝他做札记,他颇赞许,说愿意开始笔记。”在胡适、任鸿隽、陈衡哲、丁文江、朱经农等努力会成员的信函往来中,除了提到“会”以外,还常提到“社”,估计是把两者看做一个事物,如陈衡哲写信给胡适表示愿意入努力会时,就把“会”说成“社”。但在胡适的公开对外文字中,所经常提到“努力社”(如1924年9月9日致信《晨报副刊》称“努力社有几个社员现在商务印书馆”),显然不是指秘密的努力会,而是泛指参与《努力周报》的一批人。起码蔡元培并不是周报社的组成人员,因为胡适1923年10月的一封信讲过这样一段话:“在这个大事业里,《努力》的一班老朋友自然都要加入;我们还应当邀请那些年老而精神不老的前辈,如蔡孑民先生,一起加入。此外少年的同志,凡愿意朝这个方向努力的,我们都应该尽量欢迎他们加入。”努力会成员积极发展自己熟悉的朋友参加到周报供稿人的行列。

顾颉刚是胡适忠实的学生,胡适也很看好顾的才气,顾颉刚的日记有很多关于胡适向他约稿的记载,如1922年1月4日记:“适之先生来谈四小时,使我愧甚。适之先生拟办周报曰《努力》,已请立案,嘱我撰文。”顾颉刚一般也不辜负老师的委托,能交出上乘的文章。高一涵为周报作的贡献具有独特的作用,不仅联名《我们的政治主张》,平时文章撰写得也很勤奋,胡适告假南下时还在北京代理周报的主编。高一涵和胡适有着不错的私人关系,胡适曾经在他个人婚姻生活等方面帮助过他。胡适的侄子胡思永、表妹曹诚英、同乡汪静之等也是因为胡适的关系加入到投稿者的行列中的。

周报的同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似乎有理由认为,《努力周报》这个同人刊物的“同人”,由表及里有几个层面。最核心的层面是努力会的正式会员,这是一个很小的团体,也是狭义的同人;其次是可以被称作“准”会员的层面,这个层面的人同胡适、丁文江等交往较为密切,价值观念和政治态度比较一致或接近,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却不是努力会的会员,其原因或许在于某些方面与努力会会员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或许其本人并非很热衷于直接地干预政治。从张君劢对民主政治和西方价值观的认同来说,他绝对是周报的同人,而且事实上他与丁文江、胡适等的个人关系也不坏,即便科学与玄学论战之后,他们之间还是以朋友的身份继续正常交往。1923年10月9日胡适在上海的日记:“志摩邀吃午饭。会见张君劢、张东荪、翟菊农”;11日日记:“到君劢家中,赴东荪约,吃饭。……与君劢步行回旅馆,谈至十二时始归。”高一涵也为周报写了很多文章,单纯从篇数来看差不多和胡适不相上下。但他似乎并不是努力会的成员,而应算作最接近核心的那一圈的同人。顾颉刚、徐志摩等人也属于此类情况。

顾颉刚有着近乎清教徒般的个人操守,但似乎对直接干预社会政治生活的兴趣还不很大。《努力周报》时期徐志摩、胡适之间已经有较为密切的往来,两人成为挚友可能还是更晚些时候的事情,况且徐志摩虽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的是政治学硕士学位,他本人对中外政治的本质看得也很透彻,却似乎也打定了主意少谈政治。徐志摩浪漫主义的行为颇遭物议,或许也会动摇胡适等拉其入会的念头。所以顾、徐等也只能算作最靠近努力会核心圈子的人,他俩的作用在于繁荣周报的文艺、学术类的内容。胡思永、曹诚英、冯文炳、汪静之等一批晚辈兴趣在于文学创作,处于被提携成长的过程中,但从价值观念特别是对于新文学的追求上,应该也属于周报的广义的同人。当然,广义的同人们不必受努力社规的束缚,也不用捐助办刊的经费。

同类推荐
  • 新媒体时代党报创新与社会发展

    新媒体时代党报创新与社会发展

    作者以长期的新闻实践为基础,详细描述了新媒体时代党报生存与发展境况,全面观察了新媒体对党报采编方式、广告运营方式、发行方式、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党报理论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党报的发展策略。本书选题紧扣现实,论述角度新颖,案例详略得当,语言通俗流畅,不仅适合新闻传播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学习之用,也可以作为新闻管理者、从业者的业务参考之需,还可以作为新闻传播研究者案头阅读之备。
  • 大学开放天地新:一位百年学府校长的思考与探索

    大学开放天地新:一位百年学府校长的思考与探索

    本书是作者在担任具有百年历史的福建师范大学校长期间对中国大学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内容既包括大学的本质、使命、特色、发展方向这类探讨大学“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抽象理念问题,也包括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开放办学和学校管理这些旨在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具体办学实践问题。本书融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于一体,综合应用于作者所任职大学的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体现了知与行的具体和历史的统一,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大学发展的时代特征。本书对各类学校管理者,特别是高等学校的领导者以及高等教育的研究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从对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剖析,且着重从负面的剖析着手,引向对这一问题的正面思考。在转型期这一有限时段内,探求电视新闻媒介生态发展与变化的规律、趋势,以期优化、提高电视新闻媒介的生态质量和信息传播效果,继而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范围内赢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每天读点社会学

    每天读点社会学

    最近,社会学被越来越频繁地提及,社会学家的身影也总是出现在公众面前。虽然社会学现在备受关注,然而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它。人们第一次听到“社会学”这个名词可能会觉得很“玄”,不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即使有不少自认为了解社会学的人也对它充满了误解。
热门推荐
  • 瑾若初然

    瑾若初然

    “芳华兽皆为雄兽,性安,独居,身形与凡人无疑,尤善植奇花异草珍药,濯然而名,花同华,故名芳华兽。芳华兽,少言,神色多寂寥。肤白如凝脂,终年异香,眉眼下有朱砂痣……瑾初,这一次换我来承受!”
  • 正派系统

    正派系统

    江湖冷、刀锋寒、人断肠。人道十年磨一剑,出鞘之时必定光寒十九洲。我却十年磨一事,事成之后,天下坏人皆畏惧。开启正派系统,举头三尺有神明,人人头顶有罪恶。
  •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侯府小哑女

    侯府小哑女

    燕云歌自末世而来,重生侯府,她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每天吃好喝好乐无忧!然而……她爹一门心思造反,她哥一门心思造反,她嫁个男人,还是一门心思造反。燕云歌掀桌子,这日子没发过了!
  • 弹琴唱歌跳舞

    弹琴唱歌跳舞

    一九九七年的时候,五月和小伍都在一架游轮上跳舞。小伍多才多艺,偶尔也客串弹琴唱歌,五月则只顾混时间,只想付出一点小小的劳动换取地中海上逍遥的时光。她们的豪华游轮那个夏天一直在欧洲,在碧蓝的爱琴海上,像一片漂浮的大陆,一切应有尽有,快乐也无边无尽——因为根本没有烦恼的理由。五月刚大学毕业,踏出校门一看,原来经济很好,好像随时找得到工作,于是决定干脆休息一阵子,就当是毕业旅行。
  • 创世神戒

    创世神戒

    创世神界一名失意的天道掌控者,为了追寻更高境界的天道,历经无数次轮回感悟,追寻天道,置自身于棋中,而下出前所未有的天道大棋局。在这一世他成为大陆叛徒的儿子,和身受剧毒的母亲相依为命,艰苦残蜷在这个弱肉为食的修真大陆——东胜圣洲。为了解救母亲,他前往天雪山,命运使然,经历了天命的召唤,燃起了追寻天道的火焰,从此走上了前无古人的修神创世大道。
  • 凤袍在身:请君入怀

    凤袍在身:请君入怀

    金牌律师夜半魂穿,哪有这么不靠谱的,一觉穿越到容颜惊世,天赋异禀的幼女身上?听说这个幼女是嫡出,被姨娘打骂,奴仆也敢嫌弃。十二岁被姐姐亲手扼杀算不算渣爹关小黑屋间接造成?几位风流公子什么意思,权臣世子又是什么图谋,我还是安心做帝后的好。掌绝世炼丹炉,驭顶级神兽,上位面数一数二的高手,居然来自下位面的无名小国?
  • 将女有谋

    将女有谋

    一穷二白官二代遇上了耿直正义富二代。大婚前夜,偷天换日。堂堂的将军之女在朝夕之间成为了见不得光的黑户……她成了逃婚的罪人,成了家族不愿启齿的耻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陛下,夫人又跑了

    陛下,夫人又跑了

    一场意外把一个平凡的女孩带到一个架空的乱世,有人对她说:“阿冉,我可以放弃所有,但我不能失去你。”待他转战千里,独霸一方后,宫人对她说:“姑娘,陛下把您册封为美人了!”张冉:男人果然都是大猪蹄子,说好的可以放弃所有,结果你成王了就把我封为妾!某人:果然是笨蛋,真好骗,让你整天跟着你闺蜜和我作对!宫人:陛下,您别得意了,夫人又跑了!谁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后宫里就一位女主人,偏偏只封美人不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