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700000017

第17章 《努力周报》的启蒙(7)

中国的古史全是一笔糊涂账。二千余年来随口编造,其中不知有多少罅漏,可以看得出它是假造的。但经过了二千余年的编造,能够成立一个系统,自然随处也有它的自卫的理由。现在我尽寻它的罅漏,刘先生(顾颉刚论辩的对方——引者注)尽寻它的自卫的理由,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即使不能遽得结论,但经过了长时间的讨论,至少可以指出一个公认的信信和疑疑的限度来,这是无疑的。顾颉刚说,他本人古史研究的核心思想,即中国人所知道的中国历史观念,是“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顾文提出了支撑核心思想的三个主要观点:(1)“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2)“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3)“我们在这上,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顾举例“禹”的来历及禹与尧舜的关系:“禹,《说文》云,‘虫也,从肉,象形’。肉,《说文》云,‘兽足蹂地也’。以虫而有足蹂地,大约是蜥蜴之类。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顾认为,东周初年仅有有关禹的说法,到了东周末年《论语》上便有了尧舜的线索,《论语》之后“尧舜的事迹编造得完备了,于是又有《尧典》、《陶皋謨》、《禹贡》等篇的出现”。“从战国到西汉,伪史充分的创造,在尧、舜之前更加上了多少古皇帝。于是春秋初年号为最古的禹,到这时真是近之又近了”。

第10期杂志卷首刊登了钱玄同的《答顾颉刚先生书》,对顾的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使用了一连串的褒奖之词,如“真是精当绝伦”“唯有欢喜赞叹”,并“希望先生用这方法,常常考查,多多发明,廓清云雾,斩尽葛藤,使后来学子不致再为一切伪史所蒙。”钱玄同举例谈了对古史迷雾的同感,“我从前以为尧舜二人一定是‘无是公’‘乌有先生’。尧,高也;舜,借为‘俊’,大也……只是理想的人格之名称而已。”杂志上也刊登了不同意顾、钱的文章。刘掞藜、胡堇人的文章不是从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出发,而是担心人们信仰动摇,“因为这种翻案的议论,这种怀疑的精神,很有影响于我国的人心和史界,心有所欲言,不敢不告也”。顾颉刚针对刘、胡的观点,进一步阐释了相关主张。讨论的双方书来文往,表现出很严肃、认真的态度。

1923年2月22日《读书杂志》(第18期)刊登了胡适关于古史讨论的总结性文章《古史讨论的读后感》,首先肯定古史讨论“要明白古史的真相”的宗旨,重申他本人笃信的“寻找证据”的方法,因为“只有证据的充分与不充分是他们论战胜败的标准,也是我们信仰与怀疑的标准”。胡适说,如果翻案是有充分理由的,那这种翻案无疑是属于侦破了几千年的“大骗案”,“对于人心只有好影响,而无恶影响。即使我们的证据不够完全翻案,只够引起我们对于古史某部分的怀疑,这也是警告人们不要轻易信仰,这也是好影响,并不是恶影响。……

这回的论争是一个真伪问题;去伪存真,决不会有害于人心。……又如穷人拾得一圆假银元,心里高兴,我们难道因为他高兴就不该指出那是假银元吗?上帝的观念固然可以给人们不少的安慰,但上帝若真是可疑的,我们不能因为人们的安慰就不肯怀疑上帝的存在了。上帝尚且如此,何况一个禹?何况黄帝、尧、舜?”胡适也高度评价了顾颉刚研究成果的非凡意义,并告诫人们应该对之抱正确的态度:顾先生的见解“真是今日史学界的一大贡献,我们应该虚心地仔细研究他,虚心地试验他,不应该叫我们的成见阻碍了这个重要观念的承受”。刘在杂志上的文章提出了研究古史的原则,即“总须度之以情,验之以理,决之以证。”胡适对此提出疑问:“‘断之以证’固是很好,但‘情’是什么?‘理’又是什么?”刘曾说,“但是我们知道文王至仁”,“我们也知道周公至仁”,胡适则指出“至仁”乃是后世的传说,本不足以作为原则去轻易相信的。至于“度之以情”,胡适担心“从小就灌饱了无数后起的传说,于今戴着传说的眼镜去读诗,自以为‘度之以情’,而不知只是度之以成见呵。”胡适进一步指出,“至于‘验之以理’,更危险了。历史家只应该从材料里,从证据里,去寻求客观的条理。如果我们先存一个‘理’在脑中,用理去‘验’事物,那样的‘理’往往只是一些主观的意见。”对“断之以证”,胡适指出,“在史学上证据固然最重要,但刘先生以情与理揣度古史,而后‘断之以证’,这样的方法很有危险。”

胡适对证据的态度是:证据由何而来,何时寻出,何人寻出,寻找证据之人有无作证人的资格,即便具备证人资格,是否能排除作伪证的可能性?胡适对古史讨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发表较为系统的看法,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把他本人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的“输入学理”、“整理国故”落到实处,也就是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评判历史典籍的真伪,并在此基础之上评估其现代价值。总之,是要在新的形势下科学地研究学术,还历史本来面目,把民族自信心建立在历史真相之上。胡适敏锐地认识到古史讨论对启蒙的意义,“这一件事可算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件极为可喜的事,他在中国史学史上的重要一定不亚于丁在君先生们发起的科学与人生观的讨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读书杂志》1924年2月22日第18期发表了胡适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在当时引起了一番争论,颇热闹过一阵子,也给近现代文化史留下了一小段佳话。胡适的文章是应清华学校胡君敦等四位即将出国留学的青年的请求而写的。胡君敦等人想在出国之前的较短时间里打下一个关于国学的常识性的基础,请胡适开列一个需读的基本的书单子。胡适为他们开出一个“国学书目”,洋洋洒洒,分“工具之部”“思想史之部”和“文学史之部”三部分,合计近三百种。胡适在《读书杂志》上说,这个书目并不是针对“国学有根底”的人开列的,而只是为“想得一点系统的国学知识的人设想”的。

胡适的“书目”在《读书杂志》上列出后,引起了不同的看法。《清华周刊》记者致信胡适,觉得胡适所列的书目似乎仅指“思想史与文学史”,难道能“代表国学吗?”所以“我们以为先生这次所说的国学范围太窄了”;还觉得若仅就思想史和文学史而言,胡适的书目又“谈得太深了,不合于‘最低限度’四字”;请求胡适另拟一个“实在最低的国学书目”,对各个专业背景的人“都应该念,都应该知道”。胡适回信说,之所以仅列思想史、文学史书目,在于这两个领域是国学的最低的基础。胡适也承认列的书目“不知不觉的放高了,放宽了”,但也不是要求短时间内都读完,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读。胡适又为学生开列了一个新的书目单子,计39种。大约在胡适第一次开列书目的的同时,《清华周刊》也邀请梁启超撰写了《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梁的文章写成于4月份,其时胡适的两份书目都已开列过了。梁启超也开列了两份书单,一是内容较多的,二是比较简略的。在第一份书单中,梁启超把所列书分为四大类:“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韵文书类”“小学书及文法书类”“随意涉览书类”,总计127种。在第二份书单中,梁启超大约也是效仿胡适的做法,开列了“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计25种。大概梁启超此时对胡适有些成见,所以特意写了一篇《评胡适之〈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并把此文列为读书书目的“附录”。

在《评胡适之〈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中,梁启超不留情面地批评胡适所列的第一个书目:“胡君这书目,我是不赞成的,因为他文不对题。”“第一在不顾客观的事实,专凭自己主观为立脚点”,胡适正在做哲学史和文学史研究,所以就把有关的书开来给青年看,“殊不知一般青年,并不是人人都要做哲学史家文学史家。”“胡君第二点误处,在把应读书和必备书混为一谈。结果不是个人读书最低限度,却是私人及公共机关小图书馆之最低限度(但也不对,只好说是哲学史文学史家私人小图书馆之最低限度)。”梁启超对于胡适轻视史书,最不能容忍:

我最诧异的:胡君为什么把史部书一概摒绝!一张书目名字叫做“国学最低限度”,里头有什么《三侠五义》、《九命奇冤》,却没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岂非笑话?若说《史》、《汉》、《通鉴》是要“为国学有根底的人设想”才列举,恐无此理。若说不读《三侠五义》、《九命奇冤》便够不上国学最低限度,不瞒胡君说,区区小子便是没有读过这两部书的人。我虽自知学问浅陋,说我连国学最低限度都没有,我却不服。梁启超的结论是:“总而言之,胡君这篇书目,从一方面看,嫌他挂漏太多;从别方面看,嫌他博而寡要,我认为是不合用的。”凭心而论,胡适与梁启超都是既博览群书,又有思想创建的国学大师,所以他们开列的书目总体上是没有大问题的,所差别的,仅是侧重点和繁简程度不同而已。从启蒙的角度看,为年轻人开列必要的书目,有助于比较准确地把握国学的基础和重点,避免走弯路,有助于年轻人能头脑清醒地自主辨别东西方文化的长短优劣。

同类推荐
  • 黄侃:士气为先

    黄侃:士气为先

    本套丛书包括晚明至民国的国学文化名人:徐渭、章太炎、袁枚、辜鸿铭、郑板桥、刘文典、李贽、李叔同、黄侃、林纾。尽管时代有所差距,但人物个人相近,徐渭的佯癫真狂、李贽的赤子童心、郑板桥的傲骨奇才、袁枚的悠游随性、林纾的忧国忧民、辜鸿铭的中西撞击、章太炎的怪异大成、李叔同的看透红尘、黄侃的苦读乐道、刘文典的狷狂骨气,将一众文化怪杰集聚一堂,“旨在使人们从庸俗的文化认同中走出,增强一种独立的人生品格,以史为鉴,去创造别一类的生活。”
  • 东宫·西宫(王小波作品)

    东宫·西宫(王小波作品)

    本书包括王小波《他们的世界》——第一本中国男同性恋研究的专著,王小波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和其他四部未竟稿。电影《东宫·西宫》由张元执导,胡军、赵薇、司汗等人主演,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是第一部反映SARS病毒入侵人类的中国灾难文学的力作,因具有“备忘录”和“启示录”的双重意义而格外受到关注。作者不是为了简单地宣传铁腕治非典的官员、抗击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为找到对付病毒而呕心沥血的科学家以及为公众讲述抗击SARS一线真相的新闻记者,而是把他们还原成具有职业守精神的普通人,力图传达的是危机中人性的美丑以及更深层的生存境况,用文字做成警钟,提醒人们“悲剧常常重演”的危险存在。
  • 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

    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

    没有女人天生是母亲。洞幽察微的生育记录,道出女人的焦虑与煎熬。感谢时代,生育终于也和婚姻一样成为了可讨论的问题。怀孕生子不仅区分了男人和女人,也区分了女人和女人。怀孕生产后,女人对于存在的意义的理解发生了巨变。她体内存在另一个人,孩子出生后便受她的意识所管辖。孩子在身边时,她做不了自己;孩子不在时她也做不了自己。人类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经历从出生到独立这一异常艰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征用某个女人的一段生命。《成为母亲》忠实地呈现了这段生命。它是一种寻常生活从不可见、不可感,向激烈的热情、爱与奴役转变的过程,它还是一种束缚,一种妥协。身为女人,成为母亲是什么感受?照顾一个幼小的婴儿又是什么感觉?而当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意识,母亲又作何感想?英国作家蕾切尔·卡斯克记下了自己那一年包含多重面向的的经历:个人自由、睡眠和时间的终结,对人性和艰苦工作的重新认识,追寻爱的真谛,游走在疯狂和死亡之间,对婴幼儿的情感体验,对母乳喂养的思考……
  • 陆费逵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陆费逵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陆费逵谈教育(名家谈教育)》共收陆费逵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45篇。前面部分的文章均为陆费逵先生以一个教育家身份所撰写的关于教育的心得文章,主要收录了能够代表陆费逵教育思想的全部重要文章,如《灵魂与教育》《论人才教育、职业教育当与国民教育并重》《学然后知不足,做然后知不能》等;后面部分的文章是陆费逵所写其他方面的文章,包括他回忆《辞海》的编纂、青年时期,及谈孝道、勤俭、实业、读书等方面的文章。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杯酒承欢

    杯酒承欢

    《都市快报》副刊的情感编辑吴锦欢虽然名声在外,却一直不能受报社重视,事业和感情都毫无起色,生活境遇与当全职太太的姐姐吴锦承相去甚远。有一天,姐姐突然回来,变成了弃妇,把儿子送寄宿学校,与前夫争夺财产,40岁的年纪还要找工作,离开职场十多年以后,一切重新开始。而吴锦欢一路跌跌撞撞,无意间邂逅高富帅,经历着不痛不痒的恋爱,却不小心卷入了一桩杀人案:一个曾经找她咨询过的读者,因为不堪忍受丈夫的家暴,失手将其杀死,被判死刑。锦欢得知以后,四处奔走,想要为她翻案。
  • 交个朋友吧英雄

    交个朋友吧英雄

    因太过自闭导致穿越瓦罗兰?回家条件竟是获得英雄友情?肖恩:“打打杀杀多不好,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新书稳定更新中,求推荐求收藏。
  • 不止是错杀

    不止是错杀

    罗伍像个木头桩子似的也不知道站了多久,如果说人真的有七情六欲,那么此刻都被拧成了一个死结套住了他的脖子,紧紧的。张晓红,他的前妻,死了,就躺在他的脚下,后背插了一把水果刀,鲜血已经浸透了衣服,正滴滴答答往地板上漫延。凶手是我吗?罗伍脑袋里不断盘旋这句话,一遍又一遍,打也打不住。那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狠狠拍打了几下自己的额头,震荡感让他慢慢找回了知觉。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

    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

    由连山编著的《心理学与口才技巧》全面系统地揭示心理学在口才技巧中的运用,比如,怎样赞美别人而不显阿谀奉承;怎样拒绝别人而不和对方交恶;怎样说好难说的话,应对尴尬场面;怎样打动别人,让别人按你说的做;怎样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等等,指导读者把握好沉默的分寸,把握好说话时机、说话曲直、说话轻重和与人开玩笑的分寸,把握好调解纠纷时和激励他人时的说话分寸,懂得怎样问别人才会说、怎样说别人才会听。同时还向读者展示了同陌生人、同事、老板、客户、朋友、爱人、孩子、父母沟通的艺术,在求职面试、谈判演讲、尴尬时刻、宴会应酬、探望病人及应酬亲友时的说话艺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梦员工读本

    中国梦员工读本

    本书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细致地阐述了“中国梦”“企业梦” “个人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着重讲述了奉献精神、优患意识、诚信品格、忠诚爱岗、团结协作、感恩成长、学习创新、执行力、落实力等员工修炼铁律,是一本适合新时代、新形势下企业员工精神提升的规范性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