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700000014

第14章 《努力周报》的启蒙(4)

无疑,清朝时期进一步扭曲了民众的主奴双重人格,为民时无条件俯首帖耳,为官时乱施淫威,但始作俑者并不是清朝。当政者把一切资源都拿来用于维护统治,导致社会是非颠倒,民众良知泯灭、信心黯淡:国人“信”儒教是为了做官,“信”道教是为了长生不老,“信”佛教是为了保佑平安。在一个连信仰都是假的庸俗的国度里,企盼涌现素质高的民众和敢于站出来“负责任”的知识阶层,很大程度上的确是一种奢望。在一个权力绝对主导型的社会里,大概变革的初始激活力量还得从权力集团中找寻,也就是由既掌权又有良知的少数人,做出一两件鼓舞人心的事情,带动社会良知的复苏和社会风气的改善,直至建立起多数人的信心和共识,社会的进步才有希望。包括《努力周报》在内的论政和启蒙,作用就在于影响当政者,唤醒麻木的国人,所以是不可能一两个回合就见成效的。

署名“陶因”的《中国社会紊乱的原因及挽救的办法》首先罗列了思想界对中国社会紊乱原因的四种总结:民族衰老了,由衰而亡,不可救药了;民智太低,教育不良;法制不良;偶然的原因导致混乱,比如不幸出了袁世凯,胡乱任命武夫,豢养军代,结果养痈遗患。陶因认为除了“衰老说”外,其余三种说法还都有几分道理。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第一,中国古来“学者完全趋重精神方面”,以为社会是可以按照思想家的主观设计任意改造的,“换一句话说就是社会的现状都是我们意识的制作品”。因此,空头思想家泛滥,托古改制成风,反而经济领域的工作没人重视,结果社会长期限于农牧状态;第二,传统思想中的“多子主义”,上至王公,下至乞丐,无不“如醉似狂的粗制滥造,所以弄成人口充斥,人浮于事。”

高一涵在《国民应该起来制裁这制造革命的国会》中对比了英国政治相对平静,法国则风起云涌的原因,强调国会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性。“在英国的政治进化史上为什么看不见掀天动地的大革命?皆因人民的意志可由议会转到政府。法国为什么突然发生了1789年的空前的大革命?皆因自1614年到1789年国民议会中断,政府和人民之间没有方法可以沟通意志。英国人看出这个秘密,所以自此而后,极力的使议会接收人民的请愿事件。”作者列出了英国众议院19世纪上半期诸时段接收请愿书的数量:1827~1831年24492件;1838~1843年94292件;1844~1848年68501件。作者反观当时的民国国会竟然残酷殴打请愿者,不胜感慨。作者引用了学生的《告诉书》,揭露司法被践踏的丑恶现实:“巡警或用长杆,或用皮带,或用刺刀,向‘请愿人’扑杀;以致‘请愿人’或伤头面,或伤耳目,血肉横飞,悲惨已极!对于奔跑之‘请愿人’……向前追击,有颠仆者,更被其拳足交加,以致脏腑受损;而落后之人,更被其捉入门内,施以毒打,然后放出。”作者还引用了参议员李素致参院同人书:“议员对于请愿者有相当受理。……乃警士横加干涉,学子备受赶击。刀砍杠伤,如捕盗犯。

人孰无情,何能堪此!”二、启蒙的新局面: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努力周报》创办的初衷是要论政,但科学与人生观问题论战开始后,论政便退居到第二位,启蒙成了周报的中心话题。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也叫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这场论战,是《努力周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启蒙的重要标志,也是周报后期的最重要的启蒙内容。促使周报战略转移的重要因素,就是政治的乌烟瘴气非但没有随着周报的批评而有改善,北京政局反而越来越坏,军阀政客变得越来越无耻,越来越肆无忌惮,标志性事件就是北京政府不顾舆论的强烈反对,任命彭允彝为教育总长,引发蔡元培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是1923年1月17日辞职的,2月4日的《周报》上胡适是这样记述的:在这个猪仔世界里,民众固不用谈起,组织也不可靠,还应该先提倡蔡先生这种抗议的精神,提倡“不降志,不辱身”的精神,提倡那为要做人而有所不为的牺牲精神。先要人不肯做猪仔,然后可以打破这个猪仔的政治!

胡适后来(10月21日)在《周报》上撰文回顾说,就是从那时起,觉悟到应该向国民思想上多下功夫,然后才可以谈政治的变革。胡适对人生观的关注,可以说有一段时间了。《周报》兴办之前的1921年6月3日胡适日记:“拟定在保定讲演的题目:《文法的研究法》《诗经的研究》《新诗的运动》《科学的人生观》《中学教育与中学学生》《思想革新的几个条件》,定明天早七点十分去。”显然此时胡适就意识到科学的人生观的重要性,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看法。8月3日胡适在安庆讲演《实验主义》和《科学的人生观》,据胡适日记,《科学的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是“主张随时随地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来应付人生种种问题”,包括:“消极方面”的“不武断”“不盲从”,和“积极方面”的“疑问”“研究事实:指定疑难所在”“提出假定的解决法:应用学问与经验”“选择适当的解决”“证实:行!”1922年3月25日胡适在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演说《科学的人生观》,胡适当天日记:

科学的人生观即是用科学的精神、态度、方法,来对付人生的问题。科学的精神在于他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有五点:

(1)特殊的,问题的,不笼统的。

(2)疑问的,研究的,不盲从的。

(3)假设的,不武断的。

(4)试验的,不顽固的。

(5)实行的,不是“戏论”的。

……

科学的方法,应用到人生问题上去:

(1)打破笼统的“根本解决”,认清特别的、个体的问题。人生问题都是个别的,没有笼统的问题(例如婚姻、家庭……),故没有笼统的解决。

(2)从研究事实下手,不要轻易信仰,须要先疑而后信。

(3)一切原理通则,都看作假设的工具;自己的一切主张,都看作待证的假定。

(4)用实验的证据来试验那提出的假设;用试验的结果来坚固自己的信心,来消除别人的疑心与反对。

(5)科学的思想是为解决个别的问题的,已得了解决法,即须实力奉行。

科学的人生观的第一个字是“疑”,第二个字是“思想”,第三个字是“干”!实际上,胡适所强调的“科学的人生观”,包含这样一些要素:

(1)强调的是科学的精神,这种科学的精神也就是新文化运动高潮中所宣传的“赛先生”。新文化运动中宣传的“科学”,主要不是宣传自然科学知识甚至常识,而在宣传一种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宣传的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在胡适看来,新文化运动时期被推到前台的最有影响力的“赛先生”,应该是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

胡适为来华访问讲学的杜威充任翻译,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实验主义的旋风。按照胡适的概括,实验主义就是“拿证据来”,就是怀疑的态度,批判的精神,就是不武断,不盲从,把一切好听的理论都当做待证明的假设。胡适大概遗憾于“中国的文艺复兴”被他所谓的政治因素干扰,未能深入进行下去,所以要不失时机地继续宣传包括以怀疑和批判为特征的“赛先生”在内的新思想、新文化。

(2)胡适所谓的“人生观”,不仅是一般意义上所谓关于人生的价值、目的、意义之类的哲理,还泛指人生道路、人生态度、人生追求。

(3)胡适的“科学的人生观”,就是独立思考、怀疑精神、真诚信仰基础之上的积极的“入世”态度和活动,创造出一番人生的事业和辉煌。所以也可以说,发起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是新形势下的新文化运动,是以“赛先生”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启蒙,而胡适的“科学的人生观”事实上包含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健全的个人主义”和实验主义,所以此时的“赛先生”虽然是舞台上的主角,但很多时候是携着“德先生”一起登场演出的。

《周报》高度重视这场论战。论战最主要的背景就在于从欧洲到中国,兴起了一股否认科学的浪潮。欧洲的一批哲学家痛感科学技术枉自发达,不仅没有使人生观有质的提升,发而引发了死伤几千万人口的欧战。欧洲对科技作用的反思,触动了一向喜欢反思和自我否定的梁启超的神经,他在结束访欧旅程后所发表的《欧游心影录》中,认为科学不仅没能给欧洲带来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欧洲人就像沙漠中的迷路者,盲目尾随黑影以为向导。结果黑影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梁启超不愧是善于思辨的人:“读者切勿误会,因此菲薄科学。我绝不承认科学破产,不过也不承认科学万能罢了。”但胡适却认为梁启超身份特殊,影响很大,所以其一番怀疑科学的高论,“在国内确曾替反科学的势力助长不少的威风”。胡适认为,欧洲的几个玄学家吃饱之后没事可干,尽可以对科学说些风凉话,丝毫无损于在欧洲已经处于深固不摇地位的科学,但在中国则不同,因为中国的科学基础太脆弱了,中国太需要科学了:中国此时还不曾享着科学的赐福,更谈不到科学带来的“灾难”。

我们试睁开眼看看:这遍地的乩坛道院,这遍地的仙方鬼照相,这样不发达的交通,这样不发达的实业——我们那里配排斥科学?至于“人生观”,我们只有做官发财的人生观,只有靠天吃饭的人生观,只有求神问卜的人生观,只有《安士全书》的人生观,只有《太上感应篇》的人生观——中国人的人生观还不曾和科学行见面礼呢!我们当这个时候,正苦科学的提倡不够,正苦科学的教育不发达,正苦科学的势力还不能扫除那迷漫全国的乌烟瘴气——不料还有名流学者出来高唱“欧洲科学破产”的喊声,出来把欧洲文化破产的罪名归到科学身上,出来菲薄科学,历数科学家的人生观的罪状,不要科学在人生观上发生影响!信仰科学的人看了这种现状,能不发愁吗?能不大声疾呼出来替科学辩护吗?

实际上,《努力周报》正式拉开科学与人生观论战序幕之前,交战双方的代表丁文江和张君劢私下里已经有了思想交锋的“热身赛”了。丁文江和张君劢原本也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但1923年3月间两人曾经就人生观问题有过一场长达一个小时的辩论。张曾在《清华周刊》上发表有《人生观》的演讲,两人的辩论自然就围绕着人生观展开。张的观点是“人生观不是可以用科学方法研究的”,而丁文江则认为“科学方法是绝对不受限制的”。张说,“我做我的人生观,并没有反对科学的意思,但是听了你这番话,真正出乎意料之外。我倒要做篇文章反对反对科学。”丁文江把辩论的情况写信告知胡适,称“我想我们决计不能轻易放过他这种主张”。1923年4月15日周报第48期刊载了丁文江的《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劢的〈人生观〉》(4月22日周报第49期续载)。周报的确高度重视这场论战,不仅把文章置于头版头条,而且特意在头版刊登编辑部的启事“‘这一周’时评暂停”。

张君劢的《人生观》的主要观点是:人生观之特点所在,曰主观的,曰直觉的,曰综合的,曰自由意志的,曰单一性的。惟其有此五点,故科学无论如何发达,而人生观问题之解决,绝非科学所能为力,惟赖诸人类自身而已。而所谓古今大思想家,即对于此人生观问题有所贡献者也。……自孔孟以至宋元明之理学家,侧重内心生活之修养,其结果为精神文明。三百年来之欧洲,侧重以人力支配自然界,其结果为物质文明。……

同类推荐
  • 乔治·斯沃德的勇士叙述

    乔治·斯沃德的勇士叙述

    古代游吟诗人是如何将冗长的口头叙述作为史诗进行记忆的?这是一本人类学、语言学和世界文学专业读物。是斯坦福学者关于印第安口述历史的研究专著。长期以来,口头传统就是任何知识代代相传的单一途径。乔治·斯沃德,一个印第安部落的勇士,在与白人的历次战争中,屡受挫败,接受了白人的任命,担任负责维护部落日常治安的警察队长。目睹了部落发生的重大变化,这位后来做了教堂执事的印第安勇士,执意要将周遭事实与自己的想法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我将为你们介绍古老的习俗与仪式,我将写下所知的一切。”
  • 浙江省“科研兴校”百强

    浙江省“科研兴校”百强

    本书介绍了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台州、绍兴、嘉兴、湖州、衢州、丽水、舟山和义乌12个科研兴校的城市。
  • 制度与人的发展研究

    制度与人的发展研究

    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的发展理论为指导,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梳理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国家理论和人的解放学说,立足中国发展变革的现实,对制度、制度与人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钱学森之问,使得教育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找准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作者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和案例,结合我国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和普遍认识,结合自身理工科学术背景,采用工程过程、方法,结合人从婴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提出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主要目标、体系框架、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工程中的作用,并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 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书中通过案例全面分析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在家庭、学校、社区、同辈群体中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的获损情况,提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方治理的建议,从实质上推动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问题的解决。
热门推荐
  • 金点子故事

    金点子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进击的群星传承

    进击的群星传承

    李林在一片废墟中醒来,在联邦、帝国、虫族的多方势力交错中,他如何找到一条属于一条属于人类的道路?新群:244356619欢迎加入~
  • 富县军事志(公元前330—公元2005年)

    富县军事志(公元前330—公元2005年)

    本志主要记述富县军事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重点记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富县的军事活动。
  • 学做发言人的体会与思考

    学做发言人的体会与思考

    自“非典”以后,我国真正进入了发言人制度化进程。以此为展开,毛群安先生从当前政府传播现状入手,通过对政府与媒体的深入分析以及对发言人制度的介绍,为我们讲述了新闻发言人的作用与责任。结合他自身丰富的工作经历,毛群安先生通过对他所感受到的问题与挑战的分析,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新闻发言人这一特殊工作岗位,并对传播学的运用有了新的思考与感悟。
  • 积跬古鉴

    积跬古鉴

    当你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历史上许多成大事者,他们早期的生活充满了挫折、坎坷与艰辛。但他们能知难而进、励精图治,最终成就了大业,名垂青史。而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会因为希望和梦想的破灭而颓废泄气,一蹶不振;他们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他们会把所有的错误与不幸归咎于恶劣的环境,对世界充满怨恨,责难周围的一切而怨天尤人。于是我们在自怜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 29岁秀秀的艰难结婚史

    29岁秀秀的艰难结婚史

    80剩女的艰难寻婚之路,刻画剩女的内心,展现当代青年的恋爱观、人生观。一对感情深厚的姐妹因男人而翻脸;两个步入社会努力奋斗的青年因高房价而变得生活艰辛;美女小惠终因游戏人生而被生活所戏。
  • 李宗吾别集(套装共两册)

    李宗吾别集(套装共两册)

    本套书包括《考试制商榷》和《社会问题之商榷》共两册。十四年暑假,叙州联立中校毕业,永宁道公署科长何觉民为主试员,年假该校毕业,我复为主试员,考了几场。一夜学生多人,手持木棒哑铃,把我拖出寝室,痛打一顿。其时秩序非常之好,全场静静悄悄,学生寂无一语,我也默不一语,惟闻乒乓之声。学生临走,骂道:“你这狗东西,还主不主张严格考试?”我睡在地下,想道:“只要不打死,又来!”后来伤好了,我特做一篇《考试制之商榷》,说明考试之必要,由教育厅印发各县讨论,后来我又把他刊入《宗吾臆谈》。一切说法,暗中以我的厚黑哲理为根据,不过莫有提明厚黑二字罢了。不经这一打,我这篇文字,是不能作的,对于该生等,不能不深深感谢。”《社会问题之商榷》李宗吾对五大社会问题的观点,包括一、公私财产之区分;二、人性善恶之研究;三、世界进化之轨道;四、解决社会问题之办法;五、各种学说之调和。
  • 刘家有男初长成

    刘家有男初长成

    一觉醒来,穿越到东晋义熙十四年,成了太尉刘裕的次子。匈奴赫连勃勃趁火打劫,磨刀霍霍正准备南下。鲜卑拓跋氏雄踞北方,虎视眈眈黄雀再后。其他诸如氐、羌等异族也各怀鬼胎。刘裕僭位在即,看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收复华夏旧地,不必再等三百年!!!
  • 索命剑

    索命剑

    穿越异界,魔兽横行,开始了修炼斗气的道路。五年后,胸无大志程默阳决定开始出去闯闯,并带着他老师路长风任务区西北省边境城送行,主要的还是泡泡贵族妹妹,开开心心的在这个世界上平安的过下去。而此刻,魔兽大军再次侵入,这一次是传说中的龙神率领,而这一次程默阳才知道,原来以前一直认为是斗气等级很低的老师路长风竟然是这片大陆上传说的剑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天神帝

    逆天神帝

    千年古墓坍塌,情势危急,齐浊皓躲入了古墓中的一口神异棺材中!无意识的,齐浊皓陷入了沉睡,他做了一个十分怪异的梦,无数的奇怪讯息留在了他的脑海!而当齐浊皓醒转过来,并且从棺材中爬出来之后,他赫然发现,他竟然被神异的棺材带到了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鸿武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