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500000041

第41章 广播电视艺术的“传—受”关系(3)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把“场”理论发扬光大,提出“文学场”、“新闻场”、“电视场”等概念。他认为,“一个场就是一个有结构的社会空间,一个实力场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有在此空间起作用的恒定、持久的不平等的关系,同时也是一个为了改变或保存这一实力场而进行斗争的战场。”“场”是一个由许多位置组成的网络式空间,位置是由社会不平等的资本分配决定的,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权力。在这个空间里,“场”通过它的能力重新结构着“场”内的一切,包括人的行为和思想方式。然而,被结构的行为或思想在“场”的作用下也产生了新的结构能力,进而去结构其他的、接下来的行为和思想,形成了文化的再生产。

布尔迪厄1996年在巴黎电视一台所作的两次演讲,出版为一本不足5万字的小书《关于电视》,将其重要的场域理论运用到电视新闻的解读上,提出了“新闻场”的概念。“新闻场”是“场域”概念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化,是建立在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基础上,对新闻界内行为和结构的分析。不同于前人学者们拒绝媒介,选择站在媒介之外批判媒介的策略,布尔迪厄利用电视来为电视解惑,有力地揭露出电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两个基本功能:反民主的象征暴力和受商业逻辑制约的他律性。他将电视“新闻场”视为整个社会文化、话语权力、资源分配情况的缩影。他指出,“新闻场”与“政治场”和“经济场”一样,比起“科学场”、“艺术场”,“新闻场”更会受制于商业逻辑的裁决与考验。布尔迪厄用一种批判的观点来论述电视传播中存在的“新闻场”,强调电视是受到收视率控制的,实际上也就是受到经济利益的控制。历数电视种种不为人们觉察的现象,他给出了极端的结论:上电视的代价就是自主性的丧失。

就心理学与社会学中这两种有关“场”的著名理论而言,无论是勒温的“心理场”还是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都是以整个社会系统为研究范本。广播电视特殊的属性和功能就是将整个社会“浓缩”成一个小型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同样存在与我们人类社会相似的组织、循环、信息和资源的互换。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是由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双向通道构成的,通过这种互动传播模式,双方得以达成信息的相互交流并获得满足。结合物理学意义的“场”以及社会科学中的“场”研究,我们可以给“传播场”下一个这样的定义:传播场是指信息传播者通过媒介发出信息,信息通过媒介传播后所形成的受众范围和影响力。传播场以传播者为中心,依靠传播效果构建而成,既与传播者有关又与传播效果有关。在传播场中,存在不同的位置,比如媒体机构、编辑记者、节目制作人、受众等,决定这些位置的是他们对经济、文化、技术资本的掌握;这个场里的角力与斗争主要是围绕收视(听)率展开的,斗争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控制广播电视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但同时,这种斗争又必须遵循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因为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体,广播电视的传播对象是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受众,广播主要运用声音传播,电视则视听元素结合,广播电视这些视听传播的方式比起传统的平面媒体来也就显得更为复杂和多元。

众所周知,戏剧(主要是舞台剧)由于其观众和演员之间的直接观演以及封闭在同一时空内的审美交流,戏剧场的存在以及剧场效应的体现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广播电视节目来说,由于广播的声音的单向度以及电视屏幕的间离和视听语言的运用,其传播场的存在以及场效应的大小都曾受到质疑。

事实上,广播电视完整展现了节目的人际传播,除了信息含量丰富的口语传播外,同时参与传播的还有大量的形体语言,如表情、姿态、动作、眼神及语气、语调之类的副语言行为。从节目现场的人际传播,到通过广播电视媒介的大众传播,就决定了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传播形态不止某一种样式,而是包含两种同时进行的传播样式:从现场的人际传播到节目与受众间的大众传播。

比如,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传播,因为广播电视媒介的参与和介入,基本上都经历了双重层次的传播。即原有节目(如歌曲、戏曲、相声等)经编导的编播、主持人与嘉宾及现场观众(如果有的话)之间的第一层次的传播;再由编导、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作为整体的传播者,向收音机和电视机前收看(听)节目的受众进行的第二层次的传播。

在传统单向的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中,广播电视的制作者决定着传播信息的方式和内容,受众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被置于整个传播过程的末端,掩盖了传播中作为主体的受传者的心理需求及其人格和人性的丰富内涵与愿望。随着传播理念的变迁,受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来源渠道的多样化,广播电视的传播模式从传播者单向传播向传播者和受众交互传播转变,处于传播过程末端的被动的信息接受者,通过多种参与手段而变成信息的传播者,或者通过积极的反馈作用于传播者,从而使得广播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的“传—受”关系可以随时转换,其所传递的信息也是趋于多向度、深层次,以至于处于不断的交流往复之中。

广播电视艺术传播明显具有这样一种双重性,其“传—受”关系也具有某种可转换性。惟其如此,广播电视艺术传播得以以信息、内容为经,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为纬,构建出一个广播电视艺术传播场的脉络。其中,电视进行一种涵盖了语言、表情、姿态、动作、心态、氛围的整体传播,而受众的接受也是一种瞬间全盘吸纳的状态。在广播电视节目编排、现场感的营造以及传播交流的过程中,各种信息多向流动,不同思想相互碰撞,人的情绪、气氛处于相互的激发、生成中,整个节目随着传播的进行而形成一种信息“场”。“场”中不同位置的各种力量发生作用,推动“场”的运转。传播的“行动”贯穿于整个节目流程,从而使传播场始终处于能量的吞吐变化过程中。

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录制过程中,主持人及现场观众进入演播室的那一刻,就已经排除杂念,集中精神期盼嘉宾和他的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嘉宾出场,演出开始,传播场初步营造出来。灯光、舞台、舞美、黑暗的观众席,这一切都让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以及场外观众在同一时间达成马丁、埃斯林所谓的“集体体验”,“不再是一群孤立的个人,而成为一种集体的意识”。舞台上嘉宾和主持人的情绪传递给观众,现场观众的反应又像冲击波一样反馈到舞台,掌声、沉默,都激发或削弱着嘉宾的热情和表现力,嘉宾和主持人、观众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多角度的信息和情感的传递。局部的心理和情绪因为共鸣迅速席卷全场,每个人都处于同一氛围中。

一般来说,在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传播过程中,即使是不在演播室的受众,也可以通过传统信件、热线直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在线等方式全方位地、随时地参与到节目的传播过程之中。不管是节目的前期策划、节目录制,还是节目评论、观众调查反馈,受众都可以把自己的观点、意见通过大众传媒传达给现场或者场外观众,实现“人的延伸”。原本处于传播过程末端的信息接受者,转而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并且由于这种“传—受”关系的转换有较高的自由选择度,“传—受”双方处于平等对话、交流的地位,从而可以大大地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

广播电视艺术传播由于电子传媒屏幕的阻隔,面对不再集中的广播电视受众,现场信息能否完全传达给电视机和收音机前的受众,广播电视各类文艺节目能否再现或还原应有的对话状态,场外的受众能否进入传播场,真正构建起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诸如此类的质疑可能是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的。但实际上,虽然不一定有直接的交流反馈,但广播电视已经把收视(听)的受众和参与节目的各个元素都整合在一个巨大的场中,却已是不争的事实。

生活即内容。这种“场”信息结构是对生活原生态的记录。事件的氛围、环境,人的行为、心态及心理变化,以及极富人文信息和戏剧化的细节,都在这个“场”中呈现出来。在这个连续性、完整性、过程性的“场”信息结构中,揭示出人的本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符合人们的欣赏心理与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律,展现了生活自身的逻辑和美感,尊重观众的思考和判断的权利;同时在这个充满动感的纪实中,人们获得深层次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达到了人本化的传播效果。

传播场,是一个有着自身运行法则的小世界,但它并不是孤独的存在,而是与其他场共存于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它们之间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在受到其他场的影响时,传播场内部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个变化将改变场的运转及传播的效果。在商业社会中,广播电视艺术传播场就直接受到“经济场”的控制,“经济场”通过收视率控制传播场,把商业逻辑强加给广播电视节目生产。收视率的高低直接与广告收入和商业利润挂钩,成为决定节目能否生存的重要指标。

因此,广播电视艺术传播场,可以理解为一个不断变化的权力场。其中每一个位置上的占据者都通过各自掌握的资本,对抗或者适应外来场的影响,争夺有限的媒体资源,控制传播内容,掌握舆论影响力的控制权。

同类推荐
  • 舆梁:新语堂舆论引导手记

    舆梁:新语堂舆论引导手记

    王汝堂编著的《舆梁》所界定的“舆论”,就时代而言,更多的是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信息社会;就事件来说,主要聚焦的是“非理性舆论”事件。力寻的也是针对当今时代“非理性舆论”的破解之道。此书在写作中尽可能不引用或少引用各种参考资料,力戒纸上谈兵、空谈误国之弊。虽使用嘈嘈切切之假语村言,但轻拢慢捻的皆为新语堂处理或研究过的本真之事。
  • 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立足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社会变革与思潮激荡的背景,以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主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与否定篡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潮的交锋进行梳理、介绍、分析和评论,努力体现党性和科学性、理论性和可读性、论辩性和资料性的统一,是一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力作。
  •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国际传播受众理论、方法和实务的专门著作,也是一本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有三大特点:一、对中外国际传播受众的概念、特点、研究演进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二、详细介绍定量与定性受众调研方法,并对互联网受众测量和调研方法进行了创新性探讨;三、总结归纳国际传播媒体受众工作的特点、原则和反馈等管理机制,并对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动向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对于从事或有志于从事受众研究、国际传播受众研究、国际传播研究或相关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实务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均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本书旗帜鲜明地提出党报品牌这一中心概念,从党报品牌定义、内涵,当前党报品牌的现状,存在问题,党报品牌建设指导思想和道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在党报品牌建设这一课题的特殊性、深刻性、系统性、实用性四个方面系统展开论述,力求有所突破。本书材料丰富,论述充分,言之成理,颇有创意。总体来看,刻篇论文立论正确,结构严谨,论证周密,表述清晰,文献综述丰实,引用资料规范,显示了作者较强的独立科研水平。
  •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浙江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媒介地理思想、试图建立媒介地理学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运用媒介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天学地学人学同源”的思想,坚守“天地人媒”整体互动、和谐平衡、共存共荣的研究方针,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中外媒介地理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媒介地理学中的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和尺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媒介地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描述和阐述,为科学了解、认识、研究和实践媒介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理论视维。
热门推荐
  • 孩子,为你自己读书

    孩子,为你自己读书

    读书,是一件苦差事。大多数孩子都在抱怨,读书苦、读书累,甚至常常感到迷茫。其实,孩子有这种想法,大都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读书,或者说认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性。在这种状态下,孩子产生厌学、叛逆的行为,从而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不已。 《孩子,你在为谁读书》针对孩子的读书问题阐述了科学的观点,告诉孩子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为你自己读书!孩子在学习上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成就明天的辉煌。《孩子,你在为谁读书》旨在从读书志向、兴趣、方法等引导孩子如何读好书。
  • 有忧无解

    有忧无解

    生活平淡而规律的唐明明,偶然间买了一件二手衣。谁料这二手衣原本的主人是本世纪天才通灵者圭子的,跟随这件圭子的二手衣而来的阳锦明,默默守护唐明明,在她没有忘记前缘深受遗憾困扰的时刻,给了她一颗圭子留下的解忧胶囊。解忧胶囊带着明明回到了分手前,但是,过去的风景还能再来吗?
  • 画墨离华

    画墨离华

    他宠她她就可以随意任性;他陪她她就可以任意生气;他爱她她就可以做任何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她爱她所以,她配得上他。一切的阴谋终将大白于天下,一切的算计都会尘归尘土归土。岁月静好,等一人。定一生。缘分,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也是,最真实的东西。属于你的终究,属于你。不属于你的,计划再完美,也没用。经历让我们成长为更出色的人。回过头,没事,我陪你!
  • 言总,你的老婆又跑了!

    言总,你的老婆又跑了!

    “我遇见你,我记得你,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恋爱,你天生就适合我的灵魂。”乔木觉得这句话天生就是用来形容她对言子禹感情的。连“我只喜欢你”都远不能表达心底的悸动和爱慕。可就是这样喜欢,乔木眼睁睁的看着他娶了别的姑娘……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 我绑架了全球女妖精

    我绑架了全球女妖精

    秦元获得绑架妖精系统之后,系统会随机绑架来各种女妖精。“叮咚,绑架狐狸精成功,魅力+1,容貌+1,财富+100万,寿元减少十年。奖励透视瞳术!”“叮咚,绑架白兔精成功,魅力+2,容貌+1,财富+100万,寿元减少十年。奖励妖界之牙!”“叮咚,绑架猫妖成功,魅力+1,容貌+1,财富+300万,寿元减少六年。奖励猫妖相术。”无数的美女妖精被绑架而来,而这些妖精来了之后就不想走了,都说秦元身上阳气好得很。
  • 穿越火线之我的热血青春

    穿越火线之我的热血青春

    (日更一万,都市超能电竞流,非传动电竞,入坑需谨慎……)那一年的火线,刚刚发布,我考上了大学!那一年的女神,还没嫁人,吊丝还在跪舔……那一年的我,年少无知太轻狂……那一年的外挂,泛滥成灾,人心流失!带着外挂举报系统,重回那一年!从此,世界,由我改变,人生,不留遗憾!热血不灭,青春永存!火线不倒,陪你到老!纪念那一年,纪念我们逝去的青春!
  • 鬼幽毒医:拐妻四小姐

    鬼幽毒医:拐妻四小姐

    死,有何可惧?活着,也许才最是卑微。身处末世,强大如你,却也俱焚。老......(衲)……
  • 家庭理财万事通

    家庭理财万事通

    想结婚,有房子、有车子吗?想生孩子,有奶粉钱吗?一不小心出了点事故怎么办?生了一场大病怎么办?你老了怎么办?有养老的钱吗……人生中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结婚、养孩子、教育、养老……这些花销在现在或者未来都需要用到。只有先解决好金钱问题,你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 倾南凤歌

    倾南凤歌

    银面遮覆倾城颜,铁甲披身伪儿郎。一朝国破,七年前血流成河之景深刻骨髓,远离故土七年,成为他国军中一名普通士兵,只为来日重回简宫,报她国破家亡之仇。只是不经意间,她身边却多出一人,待她如宝,携她共创盛世安歌。她是他荒凉孤寒的生命中唯一的暖阳,他寻她七年,再次相逢两不识。以一病弱之躯,宠她入骨,护她顺遂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