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500000037

第37章 作为艺术传播的广播电视(2)

三是广播电视艺术的传播融入大量的非艺术内容。先民时期的艺术内容由于其功利性质,诸多非艺术内容掺杂其中。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传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纯粹性。然而,到了电子传媒时代,似乎又出现了某种返祖现象,即在广播电视艺术传播中,非艺术内容的成分在不断增加。于是,广播电视的艺术标志有时显得异常模糊,其艺术身份也遭到某种质疑。一部广播剧、电视剧,可能其艺术标志比较明显。但是一台文艺晚会,除了歌舞之外,还有小品、杂技、相声,甚至新闻专题小片,那么,如何轻易地对它们进行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呢?这就是广播电视艺术传播的一个难以解开的结。

当然,广播电视艺术传播还具有其他不同于传统艺术传播的特点。广播电视艺术传播除了带给时代以不同的艺术体验之外,还深深地影响到世人的观念与思维。

第二节 广播电视中的艺术类型与传播艺术

正如火车一样,有人认为广播电视也是运载工具,只是所载的内容有所不同而已。鲁道夫·阿恩海姆说:“电视是汽车和飞机的亲戚,它只是一种文化上的‘运输工具’。”自然,电视是一种文化工具,当作为文化一部分的艺术进入一种新的载体之后,不仅形式发生了改变,就连内容的本身也会有某种质变,“媒介即讯息”,无疑就是最好的注脚。

我们注意到,广播电视尤其是电视的工具性给传播对象带来巨大的传播效应,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文化魔性,于是,吸引了许多传统艺术类型争先恐后地进入这一传播载体,演绎一场传统艺术的广播电视狂欢。下面,我们且以电视为例,对这种狂欢做一阐释。

广播电视艺术是当代社会一门新的艺术类型,并且呈现出一种浩荡的发展态势。在这种发展态势面前,一些曾占据重要地位的艺术类型(像文学)如今却是黯然失色。然而,任何艺术门类都不会没落和衰亡。于是,传统艺术类型为了求得生存的空间,也纷纷放弃昔日的高傲,进入电视,寻找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时,我们认为传统艺术的电视化也是电视作为文化运载工具的需要。电视必有承载,方能体现其作为文化工具的意义。传统艺术积蓄起来的大量财富也成就了电视巨大的承载欲望。

实际上,广播电视集聚了很多的传统艺术类型,换言之,许多传统艺术类型在广播电视中可以找到自己的替身或影子。就连电视的近亲——电影,迫于世俗的压力,也寻求向电视靠拢的契机,出现了所谓的电视电影。再比如,文学,在电视艺术中体现为电视散文、电视诗歌,这是比较直接的;还有比较间接的,如电视剧,国外就叫做电视小说。音乐,有对应的MTV。舞蹈,有对应的电视舞蹈。戏剧戏曲,在电视中有对应的电视戏剧戏曲,还有各种综艺性节目。绘画,有电视美术片、动画片。电影纪录片对应于电视纪录片。可能只有雕塑与建筑较为特殊,由于尚未找到合适的途径,二者在电视上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对应类型,但它们已成为电视的传播内容却是不争的事实。电视在发展,传统艺术类型的电视狂欢仍在继续。这种狂欢使得传统艺术类型在电视化过程中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导致类型拼贴,令人眼花缭乱,也是许多电视艺术很难凭借传统艺术分类方式进行归类的原因。

比起电视,传统艺术类型融入广播的势头可能要弱一些,但是在广播中,我们仍然能找出许多融入其中的传统听觉艺术,如音乐、文学等。

传统艺术以广播电视为载体进行了一回艺术文类的狂欢,但是不能误以为广播电视艺术传播就是传统艺术的表现。事实上,传统艺术融入广播电视之后,有着自身的诸多特征,甚至已经面目全非。无论是电视还是广播,传统艺术的融入,经历一个从粗放到精细,从简单到繁复,从单一到综合的过程。例如,中国早期的电视剧就是以直播的形式将舞台表演通过荧屏传送给观众,除了陌生化技术的观赏价值外,其实看电视与现场看戏无甚区别,电视在这里是典型的文化运载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越来越不甘心充当工具的角色,也参与艺术的建构,而且分量渐重,也就是说,传统艺术类型电视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已逐渐异于母本,表现出电视的诸多特征。广播也一样。音乐是广播中最为重要的艺术类型,但是与传统音乐相比较,广播音乐已经有了诸多自身的特征。小说进入广播,演绎成广播剧,但是广播剧不再是传统的小说,也不是传统的说书艺术,它有了广播自身的特色。

传统艺术类型的电视化或广播化,其实就是电视或广播元素融入传统艺术并构建新文类的过程。这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文类融合的需要。艺术的电视化或广播化已不是单纯的传播学行为,因为电视元素或广播元素的渗入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形态与本质。当传统艺术类型电视化或广播化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一种新的艺术类型便诞生了。

然而,传统艺术类型电视化或广播化之后,各自的生存境遇并不一致。有的如鱼得水,如电视剧、广播音乐;有的还在蹒跚迈步;有的却是举步维艰。

这当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大抵是文化血型的问题。当传统艺术类型与电视文化的血型吻合时,那么就可能有一个理想的际遇。当然,有些艺术类型的电视化或广播化之所以不成功也是由于实践者的方法不当或时机不到所引起的。

除此之外,我们在广播电视的艺术传播中还会发现另外一种艺术性的媒介表现,一些并非艺术文类的传播,如广告、某些意见性的广播或电视专题节目,都表现出非常强的艺术特征。以电视广告为例。许多优秀电视广告,尽管一般都不长,15秒或30秒的广告却演绎了一段精美的叙事。如某手机广告有一段叙事,说通讯不发达,楼下的一声暗号,或石块砸破玻璃的巨响,都可能成为热恋男子从女友家中约出情人的花招。有了手机,一条短信,就让一对情人牵手桥头,自以为瞒天过海,不料想女孩的父亲早已站在窗前用摄像手机录下他们的身影。尽管只有30秒的时长,事情却叙述得一波三折,饶有趣味。

有些广告在镜头运用、色调搭配、配乐及音响、同期声的取舍方面都颇为讲究,一切都显得异常唯美。然而,这一切唯美表现与真正的艺术传播却有着本质区别,即:艺术传播追求审美愉悦,其意义指向一种人文精神与人性关怀,而广告虽然有时也带给受众审美愉悦,但其意义则指向一种物质欲望,旨趣完全迥异,这也成为艺术与非艺术的一道分水岭。一些意见性专题节目,尽管有着浓厚的艺术成分,但是最终并不是为了给受众带来审美愉悦,只是为了让受众在愉悦中接受传播者的意见与观点,追求一种传播的艺术性。

事实上,艺术传播中的艺术被传播者与接受者当做一种本体来对待,而传播艺术中的艺术是传播者从方法论角度进行考虑的。艺术作为方法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广播电视在艺术传播时如何讲究艺术技巧,二是指艺术传播技巧已经泛化进入广播电视中非艺术类型信息的传播领域。不过,艺术传播与传播艺术,虽然只是字眼相同,顺序不同而已,但是两个“艺术”的内涵截然不同,后者更近似“技巧”之义。

第三节 广播电视艺术研究的传播学视角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电视文艺,我们可以看到广播电视艺术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传播的内容,从而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传播过程、传播方式、传播效果和传播意义。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有个著名的5W公式,即“who”(谁),“says what”(说什么),“in what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对谁),“with what effects”(有什么效果)。因此,传播学的研究分为五个方面: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本书略去媒介分析不说,就控制、内容、受众和效果分析这几个方面,谈谈传播学尤其是大众传播学理论对广播电视艺术研究的借鉴意义。

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传播。“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这种研究叫“控制研究”(control studies)。控制研究“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电视文艺的传播是大众传播的一部分。因此,广播电视艺术的生产和传播绝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由一定的体制和制度来限制和规范的。例如,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广播影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舆论称之为“十条禁令”,就是为了净化荧屏,规范电视的生产和传播,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涉及电视文艺,如涉案剧。由此可见,我们有必要对广播电视艺术进行控制分析。

广播电视艺术生产和传播处于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中,受各种制度、法律、法规、政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性控制是最突出的,上述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指导性文件就通过政策的引导使电视传播不至于偏离国家意识的轨道。同时,广播电视艺术的生产也在整个社会的监督之下。这里的社会监督有社会团体监督和受众的监督。比如,一部有关家庭暴力的电视剧播出以后,生产者和传播者就不能忽视妇联组织的意见。如果妇联认为该剧有损女性的形象,或造成家庭和社会的不稳,那么该剧的传播就会有麻烦了。受众是广播电视艺术的消费者,也是广播电视艺术的传播的监督者。

传播学中有一个“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是由传播学者卢因提出来的。传播学用这个理论来说明大众媒介内部是如何组织信息生产和传播的。

同类推荐
  •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以美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理论为基础,以“权利贫困”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机会、参与和机会的失而复得为分析工具,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如下议题:第一,不同形态的贫困家庭“社会权利贫困”状态以及动态演化过程;第二,现有社会体系对贫困家庭的“社会权利”机制性排斥的表现和状态;第三,现有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或方向;第四,贫困家庭和社会的连接及社会扶贫机会的增加。全书动态地分析城市贫困家庭的不同贫困状态,亦即贫困、致贫、脱贫和返贫以及其演变过程,最后着眼于已有的城市贫困家庭的相关政策,如低保、医疗、就业、教育等政策的完善和再建构。
  • 农民道德常识读本

    农民道德常识读本

    《意见》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结合起来,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并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大城市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加强农村基层工作队伍建设,发挥乡镇党委宣传委员和大学生村官、文化协管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担负起重要职责、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 进退博弈

    进退博弈

    进退之间方显英雄本色,博弈之道尽现历史风云。
  • 阿诗玛:彝族民歌(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诗玛:彝族民歌(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诗玛》是一部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被撒尼人民称为“我们民族的歌”,少女阿诗玛善良漂亮,可恨的富翁抢走了她逼迫她嫁给自己的儿子。阿诗玛不为财富所打动,严词拒绝。哥哥阿黑勇敢机智,与富翁斗智斗勇,救出了阿诗玛。返家途中,阿诗玛被洪流吞没,灵魂化作回声,永远留在人民身边。阿诗玛的传说已经成为撒尼人民日常生活、婚丧礼节以及其他风俗习惯的一部分,在人民中间广为传唱。它是民族的文化之根,是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研究的最宝贵的资料。
  • 怎样做记者

    怎样做记者

    这本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案例实用,语言生动,观念颇多创新。全书五十多万字,分《学会经营自己是成长的金钥匙》、《学好采访是记者的第一基本功》、《新理念是写作的灵魂》、《内参报道是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阿拉德无尽战意

    阿拉德无尽战意

    万年雪山之上,一条常年盘踞的冰龙缓缓睁开眼睛。天界大海之中一座岛屿表面风平浪静,海底深处方圆全是妖兽的尸骸。一个矮小的老头走进了一座宏伟宫殿,有人在这里等着他的到来……人类的结局最终走向何处,阿拉德的命运是否能够被重新改写,剑气冲天战意无尽……
  • 格林沃克

    格林沃克

    为了活下去,墨言麒接受神的试炼,前往魔幻与科技的世界格林沃克开始冒险之旅。
  • 凤倾帝华

    凤倾帝华

    一朝穿越,沦为乞丐还有一群视自己为宝的他们身份低微,被随意践踏乞丐又如何?我照样能为你们闯出一片天!
  • 游历在蜀山世界

    游历在蜀山世界

    一朵命运长河拍打的浪花,一场如梦似幻的游历,一种平凡中掀起高潮的期待。来吧,让我们一起再次进入蜀山的世界!
  • 见空华

    见空华

    女强,古代架空,(伪)正剧向,微悬疑。缘生故如幻,不实为空华。在这场纷华靡丽却又魑魅横行的幻梦之中,繁花凋零之日,亦是长夜将明之时。——————————小剧场:明乘风(女主):装x如风,常伴我身。哎(无辜地摊手),谁让我家的郡守大人老是撞上妖魔鬼怪呢?郡守大人:……明卿开心就好。经常性被殃及池鱼的众人:(控诉的眼神)不,我们一点都不开心!一周不定时掉落三更以上
  • V家日记

    V家日记

    那些在我们眼中的虚拟歌姬,她们一定是真实存在于另一片未知的天空之下的,那么她们的喜怒哀乐又是怎样动人的一副画卷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闺训千字文

    闺训千字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来啦老弟

    穿越之来啦老弟

    天呐,果然穿越了,明朝?跟电视剧演的怎么不一样?让我当老大?那我就勉为其难吧。吃了一坨屎,就成了武林高手?这也太扯淡了吧?都市小混混林昆,偶然穿越回了明朝,意外的成为了绿林好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书写不一样的绿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