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6200000046

第46章 灾难剧(1)

灾难剧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电视剧题材不断扩展,类型也在不断丰富。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电视荧屏却始终不敢直言灾难。直到1996年电视剧《一级恐惧》的出现,才冲破了“避说灾难”的禁忌。此后,荧屏上先后出现了一批灾难剧,如《抗洪英雄高建成》(1998)、《惊涛》(2002)、《生命烈火》(2003)、《让我们记住》(2003)、《21天》(2003)、《唐山大地震》(2005)、《唐山孤儿》(2007)和《震撼世界的七日》(2008)等代表性作品。由于近几年频发的自然灾难引起人们的关注,灾难剧也逐渐形成气候。

第一节灾难剧的极端艺术情境与叙事结构

一、灾难剧的极端艺术情境

我们认为,极力营造“极端艺术情境”是灾难剧区别于其他类型剧的独特之处。所谓极端艺术情境,是对情境的一种冲突化和极端化处理,是一种“对日常生活中非常态的情景或人物心态加以艺术加工精心营造的艺术氛围”。从某种角度看,灾难剧是一种极力展示极端艺术情境的艺术,其影像的震撼性很大程度上源自极端艺术情境的建构。

(一)极端艺术情境下的非常态建构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中虽然会有无法预料的重大变故,但整体还是呈现一种平淡庸常的状态。文艺作品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往往设置出与日常生活不同的情境,让受众在其间感受体悟日常生活中极少出现的情境,即“非常态性”。正如被称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雕像拉奥孔一样,它所呈现的并不是拉奥孔和儿子们的日常状态,而是拉奥孔父子被毒蛇缠绕即将死亡的瞬间,正如维吉尔诗中所写的,“这时他向着天空发出可怕的哀号,正像一头公牛受了伤,要逃开祭坛,挣脱颈上的利斧,放声狂叫”,观者能从中体会到拉奥孔父子在死亡即将来临时的那种恐惧,从而更能彰显拉奥孔父子体现出的人性之伟大,这是日常情境无法拥有的利剑般的力量,它披荆斩棘,迅速地在极端艺术情境之下展示出人性内涵的丰富性。“我们之所以总是向着‘最好’或‘最坏’延伸,是因为故事——若要成为艺术——并不是讲述人类体验的中间地带。激励事件的冲击给我们创造了到达生活极限的机会。它是一种爆炸。”《一级恐惧》、《21天》、《震撼世界的七日》、《唐山大地震》、《唐山孤儿》、《生死一线》等灾难剧将人物或者推向死亡的临界点,或者导向绝望的悬崖,剧中所设置的极端艺术情境犹如晴空霹雳一样,极大地彰显了人性的多义性,给人一种震撼之美。

实际上,通过设置极端艺术情境而彰显人性的多义性,不独在电视剧中有体现,在电影中也时常能够看到,比如苏联电影《第四十一个》。影片中玛琉特卡与奥特洛克,他们原本是两个阵营的敌人,他们之间本应该是你死我活的对峙,但是当面临“鲁滨逊的孤岛”这样的极端艺术情境时,男女主人公的信仰被人性中的“爱的力量”动摇了,一对青年男女在远离战争的孤岛上成了亚当和夏娃,唯一的联系就是“爱情”,人性中最本真的一面也在这种极端艺术情境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但是,当奥特洛克奔向他的战友时,对玛琉特卡而言,奥特洛克就无可回避地成了“第四十一个”。这种安排便如同希腊悲剧中的命运,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再比如《泰坦尼克号》、《2012》、《大地震》等灾难电影,也都是通过设置灾难这样的极端艺术情境,来表现灾难发生瞬间的人性,从而使作品拥有了撼动人心的力量。

在极端艺术情境下,故事情节、环境和人物关系都达到了极端的程度,不是最好就是最坏,不是生就是死,不是重聚就是离别,不存在“中间状态”,所以,处于极端艺术情境下的人物形象根本没有任何的选择余地。譬如,电视剧《生命烈火》中的江萧内心里充满着活下去的渴望与“非典”进行斗争,她试图用铁的意志去抗击“非典”疫情,最终活下去的强烈欲望没能抵挡死亡的命运;《震撼世界的七日》中的刘所长在地震第一时间赶到当地中学后,他耳边满是学生的呼救声,把那些幸存的学生及时救出是派出所所长的职责所在,刘所长只能舍小我而取大我,最终没来得及将自己的儿子救出。在灾难剧中,极端艺术情境的实施者由希腊悲剧中的神变成了自然灾害,灾难剧“以劫难的前因后果为主轴,描述人性贪生惧死的面貌,表现人类的柔弱无能。此时此刻纵然你有通天之术,也不能改变灾难于万一;即使你是语能服众的名嘴,也无法说服行凶的命运,要它在受难人群中轻饶一人。唯有在无助、无奈、无望与无可遁脱的逃避中恐惧、惊叫,直到死亡。”

灾难剧的极端艺术情境具有假定性的特征,这种假定性主要集中表现在偶然性上。譬如,《震撼世界的七日》中的司机姜辉,他只是去北川送货,之后就打算赶回家给妻子过生日的,没想到却在即将起程时遭遇了地震,被压在了饭馆下。在灾难剧中,地震、火山、洪水、泥石流、空难、海难、疾病等情境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而剧中人物往往都因为一个偶然因素,毫不知情、毫无准备地与灾难狭路相逢。因为灾难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面对命运之神的安排,剧中人物常常无可逃脱,让观众不由得感慨灾难的无情与命运的无常。

(二)极端艺术情境下迸发的人性力量

日常生活情境中的人往往不会时刻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季节的变迁,而灾难如同一把利剑,会迅速地切断人们同此前平静生活的所有联系。“人在生活的常态下更多地表现出对神圣的或现实的规则理智的或无意识的遵循,这些规则包括社会习俗、宗教观念、法制规则、伦理道德等,发自人性本真的欲求被压制了,一旦一种外在的或内在的因素切断了人与外在规则的关联,使个体处于一种非常态的环境或心态下,这一极端情景就为人性的本真状态的出场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因此,在灾难所设定的极端艺术情境下,身处其中的人们会本能地迸发出对生命的渴望、对爱的渴求,这种人性的力量如同火山喷发一般,在短时间内把人性中最本原的一面集中地体现出来,丰富和深化了灾难剧的表现内容。

首先,对“生”的渴求是灾难剧重要的表现内容。“凡是研究生物学的人都知道生物的原始需要只有两种:一种是保存个体的生命;一种是保存种族的生命。生物的一切活动都是针对着这两个目的。人类原来也是如此。”通过极端艺术情境,灾难剧将人对生命延续的本能进行了典型化表达。在《震撼世界的七日》中那些被困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救我!救我!”的呼喊声和那不断被更新的灾难救援史上的存活时间纪录,都鲜活而残酷地表现出了人在极端艺术情境下对生命的渴求以及人在对抗自然过程中的执著精神。正是凭借这种对生命渴求和珍惜的本能力量,人类才能战胜无数次的灾难,创造了奇迹般的生存图景。《一级恐惧》中,村长赵小驹的儿子赵明放寒假回家却正巧赶上十八里坡发生瘟疫,赵明因擅自外逃被父亲打断了腿,只能躺在床上,但是心里还是无法理性地面对灾难,所以怂恿一直深爱着自己的农村姑娘祁才女去鼓动村民外逃。在这里,赵明内心生存下去的本能诉求和外在的现实产生了冲突,在冲突过程中作品将他那种渴望生存的欲望进行了具象化表现。

其次,灾难剧重点表现了对“爱”的渴求。以《唐山孤儿》为例,无情的地震过后,唐山一片废墟,佑宁兄妹三人都成了孤儿。佑宁为了母亲的嘱托,努力寻找弟弟和妹妹,这种寻找就是一种对亲情极度渴求的表现;而找到弟弟妹妹后,既要照顾已经失去双脚的佑杰,又要接受佑聪成长的烦恼,同时自己又背负着家庭、事业和爱情的三重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佑宁顶住了压力,在她的照顾下两个弟妹健康成长。这种在极端艺术情境下,主人公对亲情的渴求在屏幕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大。另外,爱情作为各种艺术形式的基本主题之一,在灾难剧中也有展现。当面对死亡这一极端艺术情境之时,男女两性之间的爱情就显得更加刻骨铭心。《惊涛》中的李桂林与楚天洁的爱情就反映了人们心中那份对爱情极度渴求的原始状态,即便是灾难也剥夺不了人的这份情爱。正如《泰坦尼克号》一样,在船之将倾的恐惧时刻,生的渴求和爱的力量在激烈地交锋,当爱战胜了求生的欲望,杰克和罗丝都想把生的机会留给对方,他们之间的爱情就拥有了庸常人生所不可能具备的惊天动地的力量。

需要强调的是,并非美和善的正面力量才是灾难剧所要展现的人性内容。人不是神,我们都希望追求自我的满足,这是人性中最本真的一面。我们欣喜地在电视剧《21天》中看到这样的情节:上调干部王贵生由于升迁前被安排到隔离楼领导抗击“非典”而耿耿于怀。他害怕死亡,见家对面来了一个疑似病人,就想方设法让那人搬走。王贵生之所以刚开始在领导面前答应接受任务,就是想通过抗击“非典”立功来往上爬。这是人性最真实的表现,也是该剧与其他灾难剧相比成功的一个关键。只有展现真实的人性,才会赢得观众的青睐。由此,我们说,一味地想在艺术作品中塑造灾难中大公无私的人物形象是不合适的,也是极不真实的。因为,并非身处灾难中的人就能自然而然地拥有一种向上的力量。人追求自我的满足,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人性最本真的力量,正是由于这种力量,人类才会不断地进步。对人性中这一面的展现,也是今后灾难剧创作时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极端艺术情境下体现的性格交锋

在灾难剧中,人性的勇敢与懦弱、高尚与无耻、舍己为人与明哲保身等价值观会产生激烈的交锋,这种巨大的碰撞如电光火石般划过观众心灵的夜空,引发观众的思考。例如《一级恐惧》,剧中同为卫生防疫站医生的季香和申有楚的观念在灾难时刻就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冲突。女医生季香认为在瘟疫的救治过程中能多救一个就多救一个,而市委书记的儿子申有楚则认为职位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同时,季香也与容圆市长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季香认为应该把疫情及时上报,让外界专家一起来面对灾难;而面对市里招商引资的大好时机,作为市长的容圆一心为城市经济发展着想,不愿对外界公布疫情。当季香不断打电话催市政府将疫情上报让外界专家共同面对灾难时,市里却一直使用缓兵之计并在互联网上进行辟谣。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在此时发生了巨大的冲突,人物性格也跃然纸上。

灾难剧中的性格交锋,在熊熊烈火、洪水肆虐、残酷地震、疯狂疾病等极端艺术情境下得以放大。在《震撼世界的七日》中,汶川大地震让庄西伟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女儿、失去了生活的唯一精神支柱。在这样的极端艺术情境下,他来到救灾捐款处拿出为女儿上大学准备的辛苦钱,这些钱都是零散而皱巴巴的,但里面却饱含着对灾区人民的关爱及对灾区重建的希望。每一分钱都凝聚了他无私的大爱。再联系到之前他冲开消防员的阻挠,不要命地冲进屋里找钱的情节,观众才理解了他这种“守财奴”形象之外的博爱精神。与此对比,那两个被抓住的小偷则显得更加猥琐。这种在平常看来不足为奇的偷盗行为,在灾难时刻,放在整个人类面临死亡威胁、无数生命还被埋在废墟下的背景之下,他们发灾难财的行为就愈加让人憎恶。

总之,极端艺术情境的设置是灾难剧叙事区别于其他电视剧类型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正是通过这种对极端艺术情境的设置,才更为极端地展示人性的力量、人物性格的交锋,从而体现灾难剧所独有的美学意蕴。

同类推荐
  • 关于他人的痛苦(2018年版)

    关于他人的痛苦(2018年版)

    《关于他人的痛苦》是苏珊·桑塔格继《论摄影》之后又一本关于摄影的专著,也是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这本书聚焦于战争摄影,探讨影像反映出的人的痛苦与观者之间的关系。惨不忍睹的影像尽管能唤起观者的悲悯之心,但人们的无能为力感更让这些在生活中无孔不入,又格格不入的影像显得多余而荒诞。若不经思考而直接相信影像之内容,我们的道德判断力只会愈来愈弱。桑塔格以纯文字书写影像,为观者提供思考空间以正视“他人的痛苦”。
  • 如是东方

    如是东方

    中国古建筑体现了明确的礼制思想,注重等级体现:形制、色彩、规模、结构、部件等都有严格规定。本书属于“中国古典建筑美学通识类读物”,内容通过普及中国“府+院”为特点的中式建筑为核心,结合作者个人成长及设计经历,详细介绍北方合院建筑特点,并结合目前中国著名建筑遗产,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居的融合与碰撞,将专业建筑欣赏普及化。
  • 教你学习曲艺

    教你学习曲艺

    分3章:演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各类演讲妙语译析、有关演讲的名言集锦。
  • 钢琴欣赏十八讲

    钢琴欣赏十八讲

    《钢琴欣赏十八讲》从17世纪巴洛克时代开始,记述了钢琴音乐三百年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性格各异,但彼此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钢琴音乐史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现象,一种是传承,另一种则是颠覆。这两种现象影响了音乐的发展轨迹,也正是在这样的矛盾当中,音乐才层层演进,成为今天我们听到或看到的模样。
  • 画皮

    画皮

    集市。群众演员上场。群众演员统一穿带帽兜的长袍。有人提着鱼。有人提着肉。有人提着蔬菜水果。还有一些人提着日常物什。群众演员们在舞台上走来走去。疯子也在场上,似乎睡着了。陈氏上场,身后跟着王生。陈氏(停住)咸鱼!(仔细打量咸鱼)好新鲜的咸鱼啊!王生掩鼻,退后了两步。陈氏多少文?卖咸鱼的12文!陈氏12文?打劫啊?卖咸鱼的(拿着成鱼当成刀状,威胁陈氏)把你的银子全拿出来!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传奇人物,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丈夫、父亲、儿子、情人、良师、益友、犹太人、世界公民、社会良心、和平主义者、业余小提琴手、统一场理论的独行侠……总而言之,是“生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个古怪天才”。本书将通过爱因斯坦的自述和其书信,真实地反映他的生活经历、事业理想、喜怒哀乐、特立独行及其辉煌的一生。
  • 洞玄灵宝玄一真人说生死轮转因缘经

    洞玄灵宝玄一真人说生死轮转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沉思录(译文经典)

    沉思录(译文经典)

    马可·奥勒留(121-180),古罗马皇帝,斯多葛派学者,被誉为“哲人皇帝”。马可·奥勒留在处理政务、征战四方的闲暇采用箴言形式,随时记录下自己与心灵的对话,一共十二篇,著就这部《沉思录》。在这部作品中,他探讨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宇宙自然与人生的关系、理性与欲望的关系、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展现了他对日常生活的思考。信奉斯多葛学派哲学的奥勒留,认为世界处于永恒变化的过程中,所有一切都微不足道、变动不居、转瞬即逝,他提倡仁爱和善良,强调抑制欲望,主张接受命运的变幻、尽可能用美好的方式度过一生。
  • 黑宙之狼灵三世

    黑宙之狼灵三世

    每一个宇世,都有三个宇宙,分别对应“赤”“紫”“黑”。宇宙至高为“灵”,每一个宇宙都有对应的两位至高,即为创世灵与毁世灵。顾名思义,一个创世,一个毁灭...创世灵与毁世灵如同水火,每一次意外的碰面,都会发生大规模的斗争。它们永恒的生命里,每一次的斗争都要持续数亿年。而黑色宇宙的两名至高,却如同亲人般,相互依靠..
  • 闪婚娇妻:总裁大人请离婚

    闪婚娇妻:总裁大人请离婚

    一不小心订下半年的假结婚合约,到期了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帝国集团继承人,却追着她要负责。她终于忍无可忍:”总裁大人,请离婚!“他挑眉:”看来我没有说清楚,结婚合约的期限是——一辈子。“
  • 情歌手

    情歌手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感情认真你就输了

    感情认真你就输了

    原本就是一场交易的婚姻,却没想到自己先失去了心。谁先付出了真心,那么谁就输了。付出真心,却被当作是了代替的对象。千方百计下要逃离,他却是千方百计的追逐。最后到底是谁先失了心,谁是最后赢家。
  • 十二楼

    十二楼

    民国时期,苑家阿囡——一个聪明美丽的上海乡下姑娘的坎坷人生。卖花老板家的阿囡遇到了上海来的大学生罗白棠,两人互生情愫,本来是一段美好的开始,谁知道又来了练家大少练意长。美丽的卖花女从此开始了命运的浮浮沉沉,展开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三人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情感纠葛?又是什么情感使得两人相拥离去?
  • 不问过往,不惧前行

    不问过往,不惧前行

    与张小蔓的心灵对话:Q:众生皆苦,有没有人会被命运额外眷顾?——如果你活得格外轻松顺遂,一定是有人替你承担了你该承担的重量。Q:没有遇到喜欢的他/她,该不该将就?——人这一辈子,大多时间是在等。当时间把喜欢的一切慢慢变成不喜欢的,也就到了我们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Q:是年轻时迷茫,还是永远都在迷茫?——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