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3300000026

第26章 论坛:中国科技:战略导向与体制改革(2)

现在社会上讨论更多的,尤其今天上午大家议论集中的是相对宏观的管理体制问题。说到科技的宏观管理,总体一个感觉就是太分散了。我们国家有科技经费的部门,包括了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院,还有财政部、教育部、发改委,另外就是科协、工程院、国防科工局等,涉及到十来个部门。但是从职能来讲,按照《科技进步法》,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是肩负着宏观管理、统筹协调的职能。但真正协调起来很困难,因为各部门都是兄弟单位,甚至有些单位领导人的个人级别比科技部还高。要从职能上要加强统筹管理和总体牵头,目前还缺乏一个相应的手段,特别需要一个更高层面的协调和组织。我们有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每年开两次会,一般开会只讨论一、两件比较具体的大事,对整个科技重大决策进行系统谋划和统筹协调还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所以宏观管理分散、多头管理是非常突出的问题。这种状况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科技经费使用缺乏统筹,效率不高。具体到一个单位或者一个专家,可以从多个部门去拿经费,把题目改换头面,到处去申请。但是客观来说,因为单个课题体量不够,需要多个项目经费的支撑。这也反映出各个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项目安排很容易形成低水平的重复,这样经费使用效率、成果转化效率都有问题,造成有限的资源、有限的科研经费,不能有效地集中起来使用到国家目标或者重大的科技的方向上来。除了经费上的分散,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政策协调困难,而相对于经费对创新的直接支持,政策对创新的作用更广泛、长远,意义也更大。目前科技政策越来越多地是创新政策,很多政策涉及到财税、经济和人事部门,而这些权力部门都强调已有的规定和各自的利益,宁可抱残守缺,不敢冒一点风险,更不愿放弃一丝利益,政策突破十分困难,突出地表现在项目经费管理和成果转化激励等方面。

科技部作为几个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管理部门,目前绝大部分都是项目经费,这些年试图拿一些经费去稳定支持创新基地、支持优秀的团队和人才,但操作起来很困难。主要原因是经费管理办法是财政部定,如果不按项目去执行,就通不过。而且具体到一个课题,买一只笔、做几次试验、出几次差,预算都要写得清清楚楚,这种经费管理方式显然不符合科技创新的规律。像管工程项目一样管科技经费,看起来很科学、精细化,但实际上反而造成了一种浪费。这个问题涉及到科技经费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很多经费政策科技部门掌握不了,也协调不下来,这是制约科技经费管理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还有一个是科技评价制度问题。大家都感到现在评价太多,评价的导向太功利化、短期化。比如有的地方政府对科技投入,希望马上就能有产出。科技不是今天投入一千万,明天就产出二千万、三千万,但有些地方就这样要求。还有的单位简单地考核文章数量,这样管理操作最简单,投入产出好计算,但给科技人员形成了直接的压力。所以在科技评价的导向上也有调整的问题。从宏观到微观,根本问题是怎样按照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办事,如何结合中国的国情发挥自身优势,探索一个有效的科学管理的模式。美国的很多东西我们学不来,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制度优势,关键是把按照科技规律办事和按照中国国情办事更有效的结合起来。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如果不继续把我们的制度优势发挥好,单纯地强调自由探索,按照美国的套路走,我们很难改变被动落后的局面。

我还要强调一下未来科技体制改革的取向问题,只要我们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的改革方向不变,科技与经济社会结合这个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就不会变,也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科技更好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我个人不太赞同所谓几张皮的提法,科技和经济,就像一个人有两条腿,上边是合在一起的,下面有各自的功能,比如基础研究就不能按经济规律去要求,它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是科技与经济社会结合也就是要与应用相结合,这个改革方向没有问题,也不能变。

其次,是关于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有一年麦肯锡公司给英国的科技体制做了一个诊断,最后的结论是,政府把钱给大学,然后由大学来转化成果,这个模式基本是不成功的。我们国家科技成果转换难,最主要症结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开发是一个主体,应用转化是另外一个主体,这自然是产生了转化难问题。大家没有听说过企业自己搞出的科技成果有转化难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根本的问题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还不够强,企业在创新投入方面还远远不够。这背后是一个市场环境问题,如果在一个市场中,非创新企业能获利甚至可以获得暴利,那么企业就没有冒风险、搞创新的内在动力。

另外一方面,是成果转化上的激励政策不落实。有一些成果持有者是国有单位,政策上规定转化后20%的收益或者更高可以奖励给主要发明人人,湖北规定70%可以给个人。但是有一个坎绕不过去,那就是把职务发明成果转化收益激励个人,涉及到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把国有资产给个人,在有些部门看来是大忌,搞不好就是流失,实际操作时也不批准。解决这下问题,我认为可以考虑两条思路:一是能不能把包括职务发明在内的无形资产不作为国有资产,而是作为法人资产,交给单位自主处置,跟一般的国有资产管理有所区别;二是技术成果等资产仍然按照国有资产来管,但只备案、不需审批。目前中关村也在试这方面的政策,希望有所突破,特别是在操作层面要有具体的实施办法。

最后,是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这方面我主要谈与前面两个问题有关问题。我认为目前大家有一个误解,就是现在有大量好的成果转化不了,重点放在转化的环节上,但问题是我们真有这么多好的成果吗?现在大家关注的几大新兴产业,我们核心技术到底掌握了多少?我看现在不是金子被埋在土里,而是金子太少。解决这个问题还得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办,如果科技人员没有一个潜心研究的好环境,就没有好的成果出来。只强调后端转化,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首先要解决有可转化的成果的问题,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所以,我认为当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是核心技术的突破,否则就不会有创新的产业。现在有的地方一哄而上,用招商引资的做法、追求规模的思路去搞新兴产业,这样做未来的后果很难想象,风险也很大。归根到底,首先要有成果出来,之后才有转化和产业化的问题,而目前大家对技术突破的关注很不够。

侯万军:今天说几点感想。第一,关于奥巴马十次谈到中国的感想。奥巴马在选举前就提到中国,上台之后的第一个国情咨文就两次提到中国,第一提到高铁,第二提到数学,印度和中国的数学,是教育。从此之后美国的高官不断有赞美中国的词汇,我们听起来舒服的话主要是围绕科技和教育。朱棣文十一月底来中国见我们中央领导的时候说:“我非常羡慕中国这么多年持续大规模的投资教育”,他说“我甚至有点嫉妒,因为在美国太难了,美国有国会和反对派,美国要做一件事太难了”。他看了很多地方,大大超出了想象。他在美国确认我们的计算机在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性能最好的时候,美国人一点也不怀疑。回去以后他又讲了我们有可能被中国超过。还有位美国的记者写了一篇东西,中国经济增长变为世界第三也好,马上成为第二也好,对美国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中国对教育、科技的支持和发展。美国有危机感,我们更要有危机感。现在说中国是第二的位置,中国下一步转变发展方式等等,越来越依赖科技,科技已经深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小到手机,出门坐车都带着电脑,等等。以前,如果在二十年以前、三十年、四十年以前,科技似乎与普通老百姓距离很远,现在不管你知道不知道,天天在跟它们打交道,科技对国家的贡献是越来越强,越来越大,这是我第一个感想。

第二个感想,从输变电等大项目思考科技体制改革也是有益的。科技投入上,如果资金是分散的,技术是分散的,市场是分散的,就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我们的创新应在什么地方呢?集成创新,这是我们的优势,资金、技术、市场和政府找到最佳的平衡,这是我们成功的地方。电力前期面临生死危机,有一个巨大压力。通过这几件事情也启发我们,中国的科技到现在,我们应该感到自豪,但是下一阶段要有危机感。如果总是引进,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永远是末端,没有抓住核心技术的有效开发,就很难真正发展起来。中国的科技体制发展,大的方面,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科技是生产力,但是怎样弄,从体制方面没有弄,所以这个问题没有破题,中国的科技发展是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生产力得到了释放,市场、技术、资金的盘子在那里摆,要科技的支撑。现在都是就事论事谈问题,谈核心引领好不好,当然好,但很多问题没有谈到。现在有一些迹象,技术创新联盟已经有一些了,支持创新工程、品牌建设等一些问题提出来了,还有去行政化的问题,刚才有同志谈到的,大学里面讲去行政化里谈得比较多,现在科研单位也提出来了。我们从战略体制方面,核心问题还是人的问题,使人的生产力得到解放,这样人、技术、资金结合起来。当然,一旦放开,可能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倒闭了,这些经费就是打水漂的经费,没有关系,但是和你技术、资金结合起来,你失败了,没有关系,可以加入别的团队,不可能要求国家拨20亿,每个成果都能转化。

另外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特别是公共科技资源的整合。这可能属于政府要做的,建立一个共享的平台和公共的科技资源,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民营企业发展的公共平台,科技人员的身份问题,我是企业人员,和事业单位有巨大的差别,企业确实吸引不到这些专家。身份不解决的话,作为一个技术研究人员,我到企业和到科研单位本质上没有区别的话,没有吸引力就走了,这是人员的通道,所以要有一个平台共享公共资源。我觉得这是真正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

胥和平:今天讨论科技体制改革和未来发展趋势,其实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过去10年,确实取得了很多成就。至于未来,怎样往下走,实际上不清楚。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刚才有同志提的问题非常尖锐,下一步科技成果依托什么力量组织起来?高铁还是要做的,大飞机还是要做的,重大工程要做的,这没有问题,中国有这样的传统,更重要的是怎样依靠市场的力量,建立整个中国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大家没有破题,没有解决,感叹的都是这个事。

从战略上讲是什么问题呢?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中国的经济体量上来了,科技体量也上来了,科技成果也出来了,你可能PK世界经济前列的最后三五个国家,战略和体制的问题现在连为一体了。我们倒退回去十年,二十年,科技改革其实问题很大,思路很清楚,门一打开,鼓励人们下海办公司就完了,就这么简单的思路,这样钱也多了,体量也大了。现在研发投入大概其是5800亿了,每年是20%的增长,弄下去二三千亿,中央政府五六千亿研发投入,七八千亿的科技经费。往前走怎么搞呢?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大思路。我们一直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经营创新体系,但还没有完全到位。我想的问题是这样,当作为一个在全球能跟别人PK的大国,体量大的时候,支撑的东西没有建立起来。

同类推荐
  • 转型期执政党的整合功能

    转型期执政党的整合功能

    “政治前沿新知识文库”以“资政”为视角,聚焦于“国家治理”中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与政党权威、文化、政治与网络、国际问题与国际战略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将各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与“国家治理”实践中的重要政治、政策问题结合起来,以中高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读者对象,致力于更新其执政理念,提升其执政能力,努力打造一项影响深远的出版工程。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看西哈努克亲王、斯诺、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等来自123个国家的至少601位老朋友“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有的一直是朋友。有的本来是朋友,却突然形同陌路;有的本来是对手,后来却成了朋友。翻开本书,通过“老朋友”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称谓,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大国政治的曲折历程。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Ⅳ(第14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Ⅳ(第14卷)

    本卷是经典著作研究第IV卷,收录关于经典作家民族学笔记以及相关著作的研究文章,展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本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民族学笔记和相关著作本身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对民族学笔记和相关著作中包含的理论和观点进行的专题性研究。
  • 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本书从“毛泽东关于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概念的提出、产生的根源、发展脉络与最终形成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对于读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权的独特性和优越性等方面有着特殊意义,能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加深对开国领袖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 中华廉政文化里的生活之道

    中华廉政文化里的生活之道

    在《之江新语:生活情趣非小事》一文中指出,“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本人的品行和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希望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培养和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生活习惯,努力过好八小时之外的业余生活。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总经理如何管控财务

    总经理如何管控财务

    本书主要介绍总经理应该如何管控财务,作为一个总经理要学会管控财务,这包括两方面:其一是管好财务的人,其二是管好财务的事。只有做到这两方面,才能控制好企业的财务风险。总经理要了解财务人员的职能,做好企业整体的规划和统筹。制定符合企业的财务战略,控制好作为源头的市场和经营环节,从而让企业发展没有后顾之忧。
  • 繁花浮生乱

    繁花浮生乱

    她的一生,将倾尽一世的焚心爱恋,付诸了那一场年少的繁花之焰中,却是烧成了炙白色的冷灰,随着乱世的烽火与宫阙的诡谲,轻轻地飘散在了漫漫的无情冷风中,坠落入泥地,化作低贱又卑微的尘埃……身已灭,心已死。浮生图录,京华若梦,命若蒲萋,疏雨惜寒,零落萧尘,春凄西冷,孤锁宫柳,乱花残尽。醉魂惊梦愁风起,寒鸦染烟倚轻楼。
  • 你是我最倔强的决定

    你是我最倔强的决定

    谢小北十三岁那年,生活中突然多了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哥哥谢斯南,同时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妹妹宋宜冰。宜冰和斯南的到来为这个家带来一些冲击,谢小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谢小北以自己的坚持温暖了谢斯南,却不知道宋宜冰对谢家愤恨已深。这时候,早知道对方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谢小北一点点喜欢上了谢斯南,但是由于害怕让妈妈容雪失望,一直隐瞒。两个人任性出走,加上宜冰间接怂恿,容雪死于一场突发的心脏病,从此两人的感情更难以坚持,他们究竟何去何从。
  • 希望日志

    希望日志

    我是生活在慧光星的一个普通的智慧生命。我们称自己为“人类”。在这里,我每天努力工作,认真生活。可有些人说我是疯子。我不是,我没疯……
  • 快穿之魔王攻略

    快穿之魔王攻略

    【可盐可甜真·(流氓)大魔王X孤苦无依真·(颜控)小幽灵】 绝宠1∨1 慕白本以为惹上的上一个性格暴戾的大魔王,没想到接触下来发现他虽然看着清清冷冷,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骨子里明明就是一个大流氓,每个位面都过分的粘人不说,还老是想着要她负责!明明慕白只是想拥有一副自己的身体,勤勤恳恳的完成位面(攻略)任务,为何后来画风就变成了…… 慕白表示,这不是我心中大魔王啊! 不过长的真的很好看,还很撩人。 被某人认为凶残至极的大魔王叹了口气:“你就不能主动一点吗……”
  • 锦绣农女巧当家

    锦绣农女巧当家

    前世老处女,工作狂,一不小心过劳死,却穿越重生到古代一处架空王朝,作为起点超级低的苦逼穷酸小村姑,上有尖酸刻薄后奶奶,泼辣蛮横二婶子,下有弟妹两粉嫩团,这就算了吧,偏偏还有个花花公子盯着要她做小妾?丫的,这日子可怎么过?幸好上天待她不薄,送她一口成长灵田,从此发家致富打坏蛋,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 本书已入包月,包月用户可全本免费看哦!
  • 爆笑满园:娘子矜持点

    爆笑满园:娘子矜持点

    为嘛人家穿越都是权倾朝野大富大贵,她穿越就是个穷山沟沟屁娃子?不过她不怕!养鸡种菜她都行,更何况还捡到个俊美小帅哥!管他是谁家小少爷,一起发家致富奔小康才是正道!我养鸡来你赚钱,我种菜来你赚钱,我包果园来你赚钱……妇唱夫随把钱赚,扑倒相公把家还!“娘子,你矜持点,人家好怕怕……”某相公故作娇羞地说道。(轻松,温馨,1v1)
  • 艾青这十年

    艾青这十年

    练手~~~~~~~~~~~~~~~~~~
  • 上神漫漫追夫录

    上神漫漫追夫录

    故梦别寒,一揽秋水,卿卿子衿。梧桐叶声,春风又来,君可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