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3000000029

第29章 中国的金融对外开放 资产价格与金融安全(6)

7.1.5实践中的困惑:美国、日本危机中的货币政策

在1929年美国资产价格泡沫破裂之前,美国中央银行实际上已经认识到了这些泡沫投机,但对于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政策则陷入了困境。当时美国著名的中央银行家斯特朗1924年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们在股票市场有过危险的投机行为,而且有证据显示,投机扩散到商品领域。在一些地方出现过失控的房地产投机,但是这些是我们无法直接影响的…,我们最好把它当作一个心理问题来处理,在投机行为头上悬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就是说,不断提高贴现率”,1927年在美国国会作证时,他有这样的陈述“国内有一些人担心股票市场的投机,以及用来支持这种投机的信用数量,与此同时,批发价格水平在下降……这归因于棉花与谷物价格的下降。我们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投机在不断的加剧,联邦储备体系应该通过某种方式来抑制投机。但一方面,我们面临显著的农产品价格下降的信号,现在,如果增加市场的信用,或者降低利率来提高这些产品的价格,对投机活动会有什么影响呢?”。1990年代中后期,美国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面临同样的困境,2002年在一次会议上他认为“那种认为及时的、不断增加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防止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泡沫的看法几乎肯定是一种幻想。关键的政策问题是:如果低成本、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无法抑制泡沫,是不是有其它的选择,至少可以有效的限制泡沫的规模,同时又不至于对经济造成很大伤害?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这种政策,尽管将来有一天我们或者其他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经历了泡沫经济的破裂,这一时期其货币政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2年9月到1987年2月,为应对日元升值引起的经济压力,官方利率分5次从5%降到2.5%;第二阶段从1987年春到1989年春季,虽然感到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带来问题,如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但其内部并未形成一致意见,货币政策一直没有改变;第三阶段是从1989年中期以后,逐步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有人认为,正是第三阶段日本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刺破了资产价格的泡沫。日本银行其后的一任行长在1994年解释了日本中央银行当时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急剧上升的资产价格不能像商品价格那样受到同等的重视,但另一方面,资产价格又是无法忽视的”,“我们还是不知道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之间的联系”另一位日本央行副行长进一步这样解释。

实际上,从上面的事件可以看出,虽然日、美两国的货币当局均已认识到资产价格出现了过度的泡沫,但在泡沫面前均存在干预还是不干预的政策困境。

7.1.6中国的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应对

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并不是中国经济主要的调控工具,而较为重视财政政策。真正将货币政策纳入宏观调控日程是在我国中央银行不再执行“一身二任”职能即1984年正式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之后。并且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建立的更晚,而且在2006年之前绝大多数股份是非流通的,因此多数时间资产价格并不是货币政策关注的目标。当然,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这种状况将会改变。不过,要全面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作用,我们首先看一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引入及演变。

1)中国经济改革与货币政策演变

(1)以控制总量为基调,反复变动的货币政策(1984—1990年)

①1984年1月—1986年2月的货币政策。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使我国农业摆脱了长期徘徊的局面。农村改革的成功,对城市改革产生了强烈冲击。从1984年开始,国务院相继颁发和批转了一些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包括从10个方面给企业放权让利,关于外贸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改进计划体制的暂行规定等,这期间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增加了活力,企业投资欲望十分强烈。银行则实行了“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强调1985年各地信贷规模以1984年末实际数为基数,结果刺激了各地年终突击放款,使信贷和各层次货币超经济增长异常严重。针对1984年严重的货币和信贷膨胀态势,1985年政府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防止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通过实行信贷紧缩又同时控制现金投放,才使经济有所降温。

②1986年3月—1987年12月的货币政策。这段时间货币政策的特点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放松信贷控制,经济升温;二是信贷短暂收缩,经济增长仍高。从1986年3月至1987年9月的19个月中,虽说货币政策还在强调“紧与稳”,但“紧中求松”和“紧中有活”的运作结果,实际上使信贷控制总体放松。加之1985年并没有真正压缩投资,消费继续膨胀,结果使经济升温。货币政策的松动,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也造成了物价上涨。1986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上年上涨6.9%,在此基础上,1987年又上升了7.3%。面对经济升温较快,货币发行和信贷增加较多的新态势,中国人民银行从1987年9月开始相继采取了诸如开办农村信用社特种存款,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和中央银行贷款利率等经济降温措施,使信贷规模扩张态势得以控制,但由于收缩时间较短,历史积弊一时难以解决,仍存在不少发展中的问题。进入1988年后,由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货币政策亦再次放松。

③1988年1月—1989年8月的货币政策。1988年初,经济界对经济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而在实际工作中则放弃了稳定经济的方针,结果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愈来愈突出。这些问题主要是:a.物价高涨。全国零售物价指数1988年8月比上年同期上升23.2%,物价明显失控,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b.经济继续升温。1988年1—8月份全国工业总产值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7.1%,明显超过潜在生产能力水平。c.信贷政策非但没有收紧,反而逐步放松。同年8月份,银行贷款总规模比1月份增加了1361亿元,折合年增长率为28.17%。同时,城镇居民储蓄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大大下降,8月份比1月份增幅下降近10个百分点,储蓄出现负利率。

这一时期出现的高通货膨胀迫使政府下决心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于是,货币政策运转又进入一个新的紧缩时期。1988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治理整顿经济环境、经济秩序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为适应这一要求,从9月份开始,货币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诸如国务院颁发了《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控制货币稳定金融的决定》《关于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等等。人民银行也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并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2%调至13%。以上措施的陆续实施,对于经济降温和降低急剧上升的通货膨胀率,稳定人心、稳定社会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一是物价明显回落。1989年3月之后,物价涨幅逐渐缩小,到当年12月份,零售物价比上年同月涨幅由年初的26.7%降至6.4%,下降达20.3个百分点。二是过高的工业增长速度迅速回落。由于银行严格控制贷款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于1989年1—8月间,月环比负增长的有5个月,工业增加过快的势头得到控制。三是货币、信贷投放大大减少。1989年现金投放呈逐月降低趋势,月均增长水平仅为1.5%,折合年增长率为19.54%,大大低于1984—1988年年均增长32%的水平;同时,全年月平M1的增长率也是1984年以未的最低点。

④1989年9月—1990年12月的货币政策。这一时期,针对前一段紧缩时期的问题,在紧缩政策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了紧缩力度,以期促进经济逐步回升。1990年人民银行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为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变化,采取了适时发放启动资金,为清理“三角债”发放清欠贷款,两次下降利率,增加技改贷款,大力整顿金融市场等措施。采取上述举措,使市场逐渐活跃,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回升。到下半年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基本恢复正常。而与此同时,又成功地控制了物价总水平的异动。故而,1990年货币政策的成效是显著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1984—1990年货币政策的运作变化,均是以银行贷款规模、人民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长率、货币供应量(M1)等作为判断松紧指标。实际上,这一阶段货币政策的松紧变化又可划分为七个具体时段。第一时段:1984年1月—1985年2月;第二时段:1985年3月—1986年2月;第三时段:1986年3月一1987年9月;第四时段:1987年10月—1987年12月;第五时段:1988年1月—1988年8月;第六时段:1988年9月—1989年8月;第七时段:1989年9月—1990年12月。

上述七个时段中,第一、第三、第五为膨胀期,这期间货币政策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执行的是“松”的方针;第二、第四、第六为紧缩期,这期间迫于通货膨胀的事实或威胁,实行“紧”的货币政策,由于经济和其他方面的不同背景,紧缩时间长短不等;第七时段,是在坚持紧缩方针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紧缩力度,由于经济环境和运行机制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期间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M1)、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2)以治理通货膨胀为基调,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1—1996年)

1991年是我国“八五”计划的第一年。整个“八五”与“一五”以来的七个五年计划相比,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运行问题最多、治理整顿力度最大,而经济波动幅度却最小的一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之所以能在1996年实现“软着陆”,与政府相关决策决策和中央银行正确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是分不开的。

①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八五”期间,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年平均增长22%,金融机构发展迅速,金融服务项目增加较多。

②在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八五”时期,中央确定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方针。为落实这一方针,中央银行谨慎操作货币政策,避免了由于操作不当带来的经济起伏过大的问题。当时,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从1992年上半年开始,许多地方把“抓住机遇”当成了过分追求高速度、上项目、搞房地产投资等,致使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是宏观经济环境绷得很紧,投资和消费需求同时膨胀,财政困难加剧,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是物价上涨过快,1993年物价涨幅比上年高出13.2个百分点,1994年高达21.7%。三是货币供应量超常增长,全社会信用膨胀,国民经济运行超越了潜在的增长能力。1993年上半年货币发行量比发生高通货膨胀的1988年同期还多投放近440亿元;当年投资率比上年高出7个百分点,高达43.3%。四是社会乱集资、乱拆借、乱贷款、乱提高利率,即“四乱”现象愈演愈烈,资金大量流向沿海,流向城市,投入开发区,导致金融秩序混乱,有些地区出现了支付难。五是房地产热急剧升温,各地盲目开发、上项目,导致良田撂荒,农民务农积极性大大下降,农业的基础地位遭到削弱。针对宏观经济失衡的状况,1993年6月,政府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先后采取了16条以抑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综合治理措施。从整顿金融秩序人手,主要运用金融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一是“约法三章”,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坚决查处“四乱”等违法行为,堵住资金流失的“邪门”;二是适时增加贷款,调整信贷结构,保证资金重点需求,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开放资金投放的“正道”;三是两次调高存贷款利率,重新开办保值储蓄,稳定居民的心理预期,促进货币回笼。这些措施,使当时经济、金融秩序混乱的局面得到控制,并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同类推荐
  • 晚清绅商的现代转型(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晚清绅商的现代转型(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大头思想食堂由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起,致力于为中国的有产阶级提供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思想食粮。思想食堂采取线下授课的方式,每半月邀请一位大咖来给会员们分享,课程内容涵盖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国际关系等范畴。思想食堂系列图书是大头思想食堂内部演讲稿首次公开,每本书独立主题,让你一手掌握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等知识。《晚清绅商的现代转型》中,雷颐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晚清绅商的生存状况,结合当时的政治、外交,交代绅商的发展高潮与困境,窥探绅商的转型阵痛。你想知道的现代商业史,都在这里了。
  • 现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

    现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

    《现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扼要介绍现代与当代五十本西方经济学代表性论著,涉及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转型经济学发、制度经济学等六个主要领域,内容包括作者简历,主要思想、学术贡献等。
  • 不懂法律,就当不好经理

    不懂法律,就当不好经理

    竞争的压力和市场的发展,不仅要求企业经理要懂得法律,而且要求企业中的各类人士也要懂得法律,只有这样,法律这一武器才能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另外,企业只有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营造出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才能够理直气壮地挺直腰杆干事业。本书立足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全方位解析了企业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的要点和关键之处,对企业常见的法律问题作了浅显易懂的阐释。着重论述法律策略,其目的是要让读者掌握如何有效防范和系统规避企业经营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本书的编写力求语言简练、朴素,简而不繁,各个层次的读者在读后都会有一些收获。相信本书将为您的企业发展助一臂之力,成为您开展各种商务活动的一份重要参考资料。
  • 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

    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

    这本《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由刘忠生著:现代金融体系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并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系统的核心和动脉,它的稳定与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历次金融危机使人们看到金融灾难对国家经济的破坏性影响,而金融安全也因此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资本市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直接的、有效率的融资平台,而且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其本身也是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资本市场出现为标志,金融交易日益表现出不同于实体经济的特点,同时仍然保持对实体经济的巨大影响,资产价格是资本市场运行状况最直接的反映,但其却不断表现出泡沫膨胀和破裂的过程。
  • 创新驱动力

    创新驱动力

    “互联网+”、大数据驱动创新战略的最前沿成果“中国数谷”如何创造五个“中国第一”奇迹从理论到实践,勾勒真正的大数据时代 柳传志、龙永图作序推荐 。人类正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发展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创新、转型、创业是政府、企业,甚至个人的必然选择,也是当下最大的机遇所在。在新常态经济的要求下,在先进的数据理念的指导下,贵阳,抓住了这一时代机遇,站在了大数据发展的风口浪尖上,成为大数据实践的最前沿阵地,并创造出一系列重要成果。
热门推荐
  • 杀手轻狂:白痴九小姐

    杀手轻狂:白痴九小姐

    她,“暗夜之子”,慈云寺得道高僧荣膺大师的关门弟子。从出道开始一直保持任务失败零记录的王牌杀手,某年本应休息旅行,却为了那个意外,成功退隐。相依相伴三千日,不似亲人更是亲人,那个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她的好姐妹,怅然离世,她心灰意冷,举枪自尽……她,南宫家族的“白痴九小姐”,一个“一直在倒霉,从未被超越”的人。出生之时天生异象,百鸟朝拜!原本是祥瑞之昭,却为她带来了许多厄难。出生百日,君主忌惮,一顶“毁家灭族”的帽子,默默的扣在了她的头上。父亲想亲手结束她,所幸还有一个疼爱她的母亲,舍身相护!刚从亲父手中逃生,却因长老百日之宴上的一句天赋空白,又将她打入地狱,流放易丰,永世不得返回王城!刚脱狼窝,又因生病误医,从此痴傻度日。最后居然因为堂哥堂姐的一个赌约,命丧黄泉!当她成为了她,过去种种尽成空。一个个谜题,接踵而至;一个个阴谋,浮出水面;一只只传说中的魔兽,找上门来;一件件不可思议的事件,接连发生。且看她,年少轻狂不知愁,红衣翩跹,白衣娴静;如何走出那条辛酸血泪巅峰路。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杀手轻狂:白痴九小姐》——————心儿·推荐处——————【心儿新坑】《相公,我家有田》:【随身空间种田文】天才少女一朝穿越,落入贫穷农户家;原想平生就这样种种田,喝喝茶;看看夕阳梦里花,可凡事总有意外……——————【完结文】:《鬼君的替嫁王妃》:她,风离王朝第一古武世家沐家唯一的庶出小姐,天生根骨奇清,却不是个练武之才;无法修习家族传统功法,被时任家主弃若敝履!她,风离第一名姬;“天山七绝”大打出手,竞相争夺的不二弟子。……她,那个玄天大陆信若神明的存在;浮生若梦,甘入轮回。一袭白衣,红妆素裹;忘却前世,只为今生寻伊人;翩翩佳人,花落何方,折煞谁家少年郎。
  • 复活之君临仙极

    复活之君临仙极

    新书已上传 陈君临像往常一样睡觉,醒来却发现身处在异兽满地走,仙妖满天飞,名叫神荒大地的异域世界!好不容易修炼到天下第一,又遇到异族入侵,最终被异族之祖打成重伤,化尽自身修为与寿命,形成一个大阵,封住两界通道!当他再次睁开眼时,发现自己回到地球上,而时间……只过了六年!
  •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作者以调侃、风趣、幽默的文笔,书写百家讲坛那些人和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和悬念:学者怎样上电视?如何从"学术人"变成"电视人"?学者是否应该明星化?上了"魔鬼的床",主讲人被"截短拉长",是否还张扬个性?易中天、于丹等人是怎样被发现,并被拉上"魔鬼"之床的?阎崇年、王立群、纪连海等人一讲成名,生活和心态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写了阎崇年青灯独对,坐拥书城五十载,厚积薄发,面对台下一名观众,一举成名;性情中人易中天妙语如珠,机智洒脱,哪怕是与央视名嘴对话,照样挥洒自如,机锋迭出;于丹为人谦和冲淡,洞察人世,掩不住顽皮活泼,骨子里侠气激荡;老夫子王立群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他用苦难来磨砺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成就了自己;纪连海懵懵懂懂,总是被好运眷顾,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嘎小子,成为名动一时的中学老师……《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不仅对十大主讲人做了精彩的描述,对栏目的一些运作内幕,如何在大学里"选秀",如何"修理"大腕主讲人,都有细致生动的解读。
  • 地中仙

    地中仙

    初次和司泠相遇,是在地府的奈何桥旁,作为一名阿飘,纪茹很是狼狈的扑倒在司泠的脚下。纪茹发誓,自己绝对不是因为看他而绊倒了。而那个清冷如仙的男人却连看都没看她一眼,只是一摇折扇,就那么走了。从那以后,纪茹决定了,追他。不投胎了。从此,地府每天都开始上演一部女追男隔座山的戏码。直到后来,纪茹才发现,这个男人,根本早就对她心怀不轨。简单来说,这就是一本男女主边捉鬼,边谈情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一家三口穿越古代,穿越过来就遇战乱,只能带着油带着酒,浪迹天涯一起走。冷了,没法加外套;饿了,没地买面包;遇到抢劫要人命,没有医院给看病。就这样,即便哭着去逃荒,仍要笑着相信未来能绽放。
  • 昔已眠

    昔已眠

    我怎么那么爱你我还是抵抗不了你的声音我必须控制我自己不去疯狂的找你我怎么能不恨你因为爱恨在一起才能远离你不然只爱着你——薛之谦,伊一《了表心意》
  • 绯色幻梦

    绯色幻梦

    沉浸在梦中的美好,构想在梦中的精彩,那现实是否能一样不负等待?我们从过去走来,带着上一代的遗存和退却的色彩,拿起画笔犹豫着要重填怎样的颜色,与其期待一个云端的梦,不如缔造一个可控的未来。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Charmides and Other

    Charmides and Oth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