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5500000001

第1章 禅海钩沉(1)

中国禅学之发展

本校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十二月邀请北大文学院长胡适之先生来校作学术讲演,讲演题为《中国禅学的发展》。讲演计分四次:(一)《印度禅》,(二)《中国禅宗的起来》,(三)《中国禅宗的发展和演变》,(四)《中国禅学的方法》。首次讲演时,本校文学院长黎锦熙先生曾作简单之介绍词,大致谓:“今天本校举行第五次学术讲演,请胡适之先生来讲这《中国禅学的发展》。胡先生大家都知道,用不着我来介绍。今天所讲的题目,为《印度禅学》,此题不但与哲学和宗教有关,对于中国文化史和社会研究都有关系。胡先生前几年在欧洲得到很多关于佛教的新材料,像巴黎图书馆、伦敦博物馆所藏的敦煌石室写本中,对于中国的禅学都有新的发现;胡先生还有新的批判。希望同学们注意!”(按:胡先生讲演,原分四次,惟首次讲演,实包含导言和印度禅两部分。兹为清醒眉目计,吾将胡先生全部讲演词,分为五项,汇志于下。)导言黎先生,各位同学!今天兄弟是来还债的。以前李校长和黎先生同我说了多次,叫我来讲演,我因为功课忙,时间不容许,虽然答应了,终没有办到,所以欠下这债来。到了这学期,定要我来讲四次,除了一次是原本,其余三次,好像是加了三倍利息似的,所以这一回,我可以说是受到黎先生的重利盘剥了!

关于这回所讲的问题,预备分作四次讲,因为问题所包,很不简单,分作三四次讲,或者比较详细或有趣味一点。

《中国禅学之发展》这个题目,中国从来没有人很清楚地研究过。日本有许多关于禅学的书,最重要的,要推忽滑谷快天所著的《中国禅学史》,因为就材料而言,它在东方堪称为最完备、最详细的。这书前几年才出版。

凡是在中国或日本研究禅学,无论是信仰禅宗,或是信仰整个的佛教,对于禅学,大都用一种新的宗教态度去研究。只是相信,毫不怀疑,这是第一个缺点。其次则缺乏历史的眼光,以为研究禅学,不要注意它的历史,这是第二个缺点。第三就是材料问题。禅宗本是佛教一小宗,后来附庸蔚为大观,竟替代了中国整个佛教,不时髦的竟变成了时髦的。不过中国现在所有关于禅宗的材料,大都是宋代以后的。其实禅宗最发达的时代,都当西元7世纪之末到11世纪——约从唐武则天到北宋将亡的时候,这四百年中间,材料最重要,可是也最难找。正统派的人,竟往往拿他们的眼光来擅改禅学的历史。我十几年前研究禅宗,只能得到宋以后的材料,唐代和唐代以前的很难得到。我想:想得到唐以前的材料,只有两种方法:(一)从日本庙寺中去找,因为日本还保存着一部分唐代禅学。(二)从敦煌石室写本中去找,因为三十年前所发现的敦煌石室里,有自晋到北宋佛教最盛时代的佛经古写本。现在这些古写本,世界上有三个地方保存着:一部分在北平图书馆,一部分在巴黎图书馆,一部分在伦敦图书馆。在北平图书馆的,都是不重要的东西,是人家不要的东西;重要的东西,还是在伦敦和巴黎两处。从前的人,对于材料的收集,都不注意,这是第三个缺点。

我研究禅宗,不能说完全没有上述的缺点,不过民国十五年(1926年)我到巴黎,即存心搜集材料,我在那里发现了一些新的东西,从晋到北宋这一部分材料,都曾经找到,非日本与中国图书馆所能及。回国后七八年,我所找到的材料,只有一部分整理出版。当时日本人很注意研究禅学的,对于搜集材料方面,也走上这条道路。近几年来,日本也发现许多材料。所以现在研究禅宗,比较便利多了。

这个禅宗的问题,我也曾在北大及燕大讲过,不过都不是有系统的演讲。将中国禅学的发展,作有系统的整个的演讲,此还是第一次。从前许多大师,对于禅宗的材料,都爱做假。所以经我揭穿之后,有许多人不高兴。不过我不是宗教家,我只能拿历史的眼光,用研究学术的态度,来讲老实话。

关于这个总题目——《中国禅学之发展》,我分作四次讲:

(一)印度禅;(二)中国禅宗的起来;(三)中国禅宗的发展和演变;(四)中国禅学的方法。现在先说印度禅。

一、印度禅

我何以讲印度禅呢?禅学来自印度,虽然中国禅学与印度不同,不过要懂得中国禅,须知印度禅。所以先讲印度禅,做一个引论。

关于研究印度禅的书籍,有以前香港大学校长Sir Charles Eliot 所著的Hinduism and Buddlism,但是不幸书还没有完成,他就死了。至中国方面,我几年前有一篇文章,即《从译本里研究佛教的禅法》,收在《胡适文存三集》中。

在禅宗未起以前,印度便有“瑜伽”,梵文为yoga。此字是印度文与日耳曼文的混合语,在英文中,为牛轭,引申起来,是管束的意思。即如何才能管束我们的心,训练我们的心,使心完全向某一方面走,而能于身体上、精神上和知识上发生好的结果。

在印度未有佛教以前,即两千五百年前,已有许多人做这种“瑜伽”。释迦牟尼想到名山去学道的时候,遣人出外导道者二人,即为瑜伽师。古代“瑜伽”的方法,在印度很流行,佛家苦修,即用“瑜伽”的方法。后来佛教走上新的道路——智的道路,于是“瑜伽”遂变成了佛教的一部分。但无论任何修行的人,都免不了“瑜伽”的方法。后来佛家给以名字,便是“禅”。

“禅”字起源很早,在小乘大乘以及各种小说里,都有“禅”字。记得小的时候,看《水浒》,看见花和尚鲁智深打了一根八十二斤的禅杖,禅读作单,后来才知道是读错了,其实并没有错。因为禅字的原文,是Dhyana,音近单。(按:“禅”纽字古音多读入“定”纽。)佛教有三大法门:(一)“戒”,(二)“定”,(三)“慧”。“戒”是守戒,最低限度为十戒(按:根本五戒,沙弥加五为十戒。),后又有和尚戒(比丘僧具足二百五十戒),尼姑戒(三百五十戒),居士戒(即菩萨戒,重十,轻四十八)等。从戒生律,于是成为律宗。所谓“定”,就是禅,也就是古代“瑜伽”传下来的方法,使我们必能定住,不向外跑。第三部分为“慧”,所讲“慧”,就是了解,用知识的了解,帮助我们去定。从表面上看,禅在第二,其实不然,禅实在能包括定慧两部分。如果说禅是打坐,那禅很浅,用不着多说。因为要用慧来帮助定,定来帮助慧,所以有人合称慧定。在中国禅宗,慧包括定,慧的成分多,并且还包括戒,在印度,则定包括慧,定的成分多。

现在讲印度禅,先讲方法,后讲目的。

安般法门

关于印度禅的方法,计有五种:第一个法门最浅显,便是“调息”,佛书中叫做“安般”法门,“安”是“入息”,“般”是“出息”。“安般”的意思,就是用一定的方式——手和脚都有一定的方式,如盘膝打坐,使人坐着舒服,以调和呼吸。这种调息的方法,又可分为四项:(一)“数”,就是从一到十地来回地数着自己的呼吸,以避免四围环境的扰乱,使心能够专一。(二)“随”,便是心随鼻息跑,所谓“念与息俱”,使心不乱。(三)“止”,就是看鼻息停止在什么地方,中国道家向有所谓“祖息丹田”,即此。(四)“观”,就是客观一点,把自己的元神提出来,看看自己到底怎样。比方牛在吃草,牧童却站在旁边看;又好像一个人站在门口,对于过路的人,某是张先生,某是李小姐,都能认识。总括一句,以上都是安般法门,共方法有“数”“随”“止”“观”。

如果一天到晚老是打坐,容易出乱子。譬如在打坐的时候,忽然想到某人欠我的债,或恋爱的事情,或可恶的人与可恶的事,心更不定了,在这个时候,非数息所能为力,所以还要旁的方法来帮助,即靠慧——智识——来帮助。

不净观

第二个法门,叫做“不净观”,所谓“不净观”,就是用智慧想到一切都不干净。譬如当我们想到某某漂亮的小姐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到她身上如何的不洁净,鼻子里都是鼻涕,嘴里都是唾沫,肚子里都是腥血不洁之物;并且到她死后,桃色的脸庞也瘦成白皮夹腮了,乌云般的头发也干枯了,水汪汪的眼睛也陷落了;到了尸体烂了之后,更是怎样的腐臭,怎样的变成骷髅。如此,我们也就不想她了。漂亮的小姐、金钱、地位,都是如是观,自然都会消除净尽。

第三个法门,叫做“慈心观”。所谓“慈心观”,便是训练你自己,不但要爱朋友,还要爱仇敌;不但爱人,还要爱一切物。如当不安定的时候——生气的时候,一作“慈心观”,便会不生气了。但有时还不能制止,所以又有第四种方法。

第四个法门,就是“思维观”,就是凭我们理智的了解力,来解决一切。常言道,“无常一到,万事皆休”,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任何物件,都是不能永久存在的,人不过是九十几种元素所凑成,将来也要还为元素的。比方有人骂我是反动派,反革命,走狗,当我们听到,自然很生气,非要和他拼命不可。要是拿我们的思维力来一分析,骂到底是什么呢?不过是由空气传来的一种音浪,对于音浪,何必生气?至于骂我的人呢?依着化学的分析,也不过是几分之几的氢气氧气等等的化合物。而被骂的我呢?也是和骂我的人一样,几种元素的化合物而已,等到死后,大家都物还原所。如此,则所有骂詈,不过是一种气体的流动,两个机关打无线电而已,有什么了不得?到此地步,就无人无我,四大皆空了。

以上均就智识略高的人说,至于智识太低的人,怎么办呢?就有一种“念佛法”,即第五法门。所谓念佛法,就是想到佛三十二种庄严相。“念”便是“想”,后来又念出声来,变成“念书”的“念”,从心中想到口头上念。从最低的数息,到最高的无常哲学,都是方法。一大部分属于慧,用慧补助定,用定帮助慧,便是“瑜伽”。上述五种方法,都是禅学的方法。现在讲印度禅的目的,即禅学的境界。此种境界,由各人自己去认识,其实都不一样;至于印度禅的究竟,谁也没有做到。

四禅定与四念处

记得清初有一个大学者颜习斋,是保定府人,最初当蒙馆先生,学做圣人。他有一篇《柳下坐记》,叙述他自己在柳下打坐的情形。300年前的圣人,在保定府打坐,到底到了什么境界呢?他说,在一个夏天,他坐在柳树之下,看着那柳叶,直变成了美丽的绿罗,太阳光从绿罗似的柳叶透过来,都成了一颗一颗的珍珠。他听到苍蝇嗡嗡的声音,就好像听到尧舜时代所奏的九韶之乐一样。像他这样,可算到了他自己的理想境界,却是到不了印度禅的究竟境界。印度禅的境界,到底怎样呢?计算起来,略有几种:第一是“四禅”,也叫做“四禅定”。即最初用种种法门帮助你消除种种烦恼欲望,到无忧无欲的境界,便是初禅;但初禅还有思想,还要用脑,再把一切觉观都除去,自然得到一种欢喜,便是第二禅;但第二禅还有欢喜,连欢喜也不要,只有一种心平气和,舒舒服服的“乐”的境界,便是第三禅;到了舒舒服服的乐都没有了,即得“不动处”,只是一种“调”,即安稳调适,便到第四禅。

第一禅还用思想,第二禅还要高兴,第三禅还觉舒服,第四禅则只有调和,要如何便如何,驾驭我们的心,好像马师之御良马,随所指挥,无不调适。

四禅之外,还有四种境界,即“四念处”。此四处:

(一)为“空无边”,就是想到空处。如眼是空的,鼻是空的,一一的想,想到只有空,譬如藕,只想其孔,越想越大,全不见白的藕了。想到全世界,也作如是观。

(二)为”识无边”。“空无边”还有想,便是一种印象,想到未了,不但是空,连这空的印象都没有了,便到“识无边”处。

(三)是“无所有”,一切皆无所有了。

(四)是“非想非非想”。既到“无所有”处,你也没有了,我也没有了,连想都没有了,连“没有想”也没有了,此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常言说,“想入非非”,不是想,也不是非想,此理难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四禅是一种说法,四念处又是一种说法,并不是先经四禅,而后到四念处。

五神通

所谓四禅和四念处,都是解放人的心灵,以便得到神通。神通计有五种,合称“五神通”。所谓“五神通”:

(一)天耳通——就是顺风耳。比方在南京开的五中全会,我们在这里就可以听到,可不是用无线电。

(二)天眼通——就是千里眼。上观三十三天,下观一十八层地狱,一切都可看见。想到那里就看到那里。

(三)如意通——就是想变什么就变什么,好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一样。

(四)他心通——就是他人心里所想的,都可以知道。

(五)宿命通——不但知道现在和未来,而且知道过去无量劫前生的事。

总起来说,印度的禅,不过如此。此是粗浅的说法。从数息到空无边处,都是“入定”,都是用一种催眠方法,达到“入定”。

再讲两个故事。

定·慧

印度相传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在西历纪元3世纪(晋朝),即已有人译成中文。这个故事的目的,在教人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情。

同类推荐
  •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从老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老子看世界的眼光;从庄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庄子浪漫的人生态度。希望张莉、陆杰编写的这本《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能够让读者窥到实现这两方面愿望的路径,对道家智慧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体悟,希望它能成为一阵清风,为忙碌、紧张、疲惫的人送去些许清凉。
  • 查拉图斯特拉如此说+善恶彼岸(英文版)

    查拉图斯特拉如此说+善恶彼岸(英文版)

    《查拉图斯特拉如此说》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被称作“哲学小说”的书。此书成书于1883—1885年间。就是在这部书里,尼采写道:“上帝死了!”,并且同时还说自己正在研究“快乐的科学”。《善恶彼岸》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此说》的思想的更加聚焦与延续,只不过,思想更犀利,目光更睿智。它们可说是姊妹篇。所以,现在把它们两本合而为一出版,是个非常不错的主意。而且,这样还可以用比较低廉的价格,给读者提供尼采更多的思想内容。本英译本是尼采自己认可的最权威版本。
  • 天堂的钥匙:《塔木德》精要解读(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10)

    天堂的钥匙:《塔木德》精要解读(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10)

    《塔木德》(Talmud)一书是犹太人继《圣经》之后最重要的一部典籍,又称犹太智慧羊皮卷,或犹太5000年文明的智慧基因库,是揭开犹太人超凡智慧之谜的一把金钥匙。与《圣经》、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伊斯兰的《古兰经》,并称为影响人类文明的巨著,是真正的传世经典。本书是从国内最权威的羊皮卷《塔木德》和最新编译的《塔木德启蒙书》一书中精选出来的智慧格言,帮助青年读者树立真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真正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随身携带本书,就没有人能够伤害你,也没有任何事可以困扰你。真正的智慧是如此简单强大。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 当下的觉醒

    当下的觉醒

    生活之中,困难总是难免的,痛苦也是免不了的。用佛教智慧启迪人生,以佛的智慧看待人生。明了如何面对人生之顺逆,如何看待生活中的种种修行。以淡泊之心,看待生活,乐于活在寂寞之中。面对金钱等的种种诱惑,以佛教智慧去面对,超然于物外,终不为富贵所累。
热门推荐
  • 你好厉先生

    你好厉先生

    本书又名《小江她娇俏可爱》一点也不像个霸道总裁的霸道总裁甚至还嫌弃自己年纪大的厉峥和他娇俏可爱三天两头换墙头的小娇妻的故事。正经文案:江惟安前十八年的时间里,一直拿厉峥当亲哥哥。虽然、大概、也许、有可能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别的心思。但她不敢说,并且依据自己的高智商推测出厉峥有喜欢的人。直到十八岁生日那天,厉峥表白了。江惟安:hello?你不是喜欢一个叫安安的小姑娘吗?我猜是不是傅以安姐姐?厉峥:???
  • 遗忘日记之孟如君

    遗忘日记之孟如君

    孟如君是个安静的女子,一直都是。只是从2002年,他离开之后更加安静了。他,是周睿,如今,她已经跟另外一个男人结了婚,深知自己不能再继续昏沉下去。一段失去的感情,她却将自己的心固执的留在那里,不肯离开,让这副没有灵魂的空壳在漫无边际的云翳之下放肆飘忽、游荡。但是,这种日子已经很久了,不能再继续了。
  • 傲娇王妃:摄政王爷要点脸

    傲娇王妃:摄政王爷要点脸

    他,是万人之上的摄政王!她,是丞相的嫡女!他,高冷至极,唯独对王妃宠入骨!她,沉着冷静,唯独在王爷前似孩童!“不好了!王爷!王妃把四公主打了!”有人通报道。谁知摄政王连头都不抬一下,直接说:“让她打!旁人不得阻拦!”“不好了!王爷!王妃把苏王府拆了!”又有人说。“带帮人陪着王妃一起拆!”“不好了!王爷!王妃与司徒公子离京了!”这摄政王哪还坐的住!直接用轻功飞出王府!
  • 明末之君临天下

    明末之君临天下

    1643年的深冬,北方流贼肆虐,鞑虏铁骑无人可挡,整个大明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风雨飘摇的大明即将迎来它的末日。就在这一年,朱志明穿越明末,附身在大明永历帝朱由榔身上,由此拉开了一场驱除鞑虏、兴办工业、发展科技,带领大明重新走上世界之巅的大幕。
  • 汉皇刘备

    汉皇刘备

    21世纪一个平凡的灵魂,无意间穿越千年,成为了少年刘备。历史上,和曹袁的官宦世家比起来,明显先天不足,草根出身的刘备,依然在年过花甲之时建立了蜀汉,开创数十年之基业。那么,后世跨越时空而来的灵魂,在成为刘备后,他会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带来什么呢?能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存活下去吗?能继续成为一代雄主吗?能一统天下,再造大汉吗?希望本书能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三国,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刘备。期待大家的支持,谢谢。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感谢美工醉爱荼蘼!书友交流QQ群108714372
  • 吴兴华译文集(上)

    吴兴华译文集(上)

    吴兴华翻译过许多外国著名诗人的作品,如拜仑诗钞、济慈诗钞、叶之诗钞,还有未发表的但丁的神曲的部分章节等。可能也有西洋诗的影响,他自己的诗不论在意境上、文字上和旧诗、西洋诗存在着深缔的因缘,是一种中国古典和西洋现代之间的有机融合。这本译文收录了《运命》《捡东西》《危急时期的祈祷(选译)》《达·芬奇轶事》《富兰克林散文书简选》《危机》《城市里的一周》等文章。通过本书中的内容,可以从侧面解读吴兴华的深刻蕴涵。
  • 顾我依然不忘你

    顾我依然不忘你

    “我认输了。”原来,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努力就会得到的,他,就不是。于是她决定放过自己……三年后,再次相遇。“林总,我们不熟。”“认识了十年还不熟吗?”“林总,放过我吧!我爱不动了。”“没关系,这次换我来爱你。”
  • 重生之格桑花开

    重生之格桑花开

    前世,她是被生父,闺蜜,未婚夫害死的宁氏大小姐宁夏,在临死时才明白母亲,外公皆被眼前慈爱的父亲所害,而她宁夏在死后,竟被他们洗胃,截肢,她死也不会放过他们,重活一世,她竟变成了狠毒闺蜜桑哲哲同母异父的妹妹桑叶,进入桑家这个大家族,她步步为营,一步步将害她一家的人送入无底的深渊……
  • 书仙门第

    书仙门第

    我在书中沉睡了百年,醒来后又在这繁华的世界流浪,直到遇到你我才知道这百年来我在等待着什么。
  • 精准表达

    精准表达

    精准的表达显示一个人学识的广博、语言的隽永、举止的优雅和应变的灵活,它往往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拥有精准高超的表达技能是每个人渴望的目标。本书将告诉你如何掌握这些技巧,让你一步步实现目标,从此冷静自信地站在所有人面前,流利自如、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生活与工作的舞台上优雅地左右逢源,在社交场、情场、职场、商场等人生各种场合挥洒口才,展现风采,大显身手。精准的表达,精彩的人生。掌握精准表达的诀窍,跨出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