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7500000019

第19章 当个有文化的唐朝人(3)

您说这些都没听说过,看着怪眼生的。那好,再拿一本你熟悉的教材过来吧,这个您肯定一看就乐了,张嘴倒背如流啊:

“一一如一,一二如二,一三如三……四四一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对啦,《九九乘法歌》也是唐代儿童要学要背的重要内容,这个发明得非常早,在春秋战国已经见诸文献了。不过要提醒您,您要是按现代习惯从“一一如一”开始背到“九九八十一”,那在唐朝真的算“倒背”,因为唐朝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一路从大往小背的,好玩吧?

您说这不习惯,您就喜欢从小往大里背。小心,看先生的棍鞭戒尺“嗖”的一下就抽过来了——别躲啦,躲也躲不过去,因为在唐朝“体罚”这种事太常见了,学堂里很少有哪天听不到淘气学生的号哭声。

打手心打后背还算轻的,真遇上脾气暴躁的启蒙教师,惹恼了会当众把您的裤子下衣扒掉,手持荆条鞭棍发狠往你屁股大腿上死劲抽,抽到你两腿上到处都是血痕才过瘾。一般家长也不会为这事找上学校来闹,因为社会上普遍认同“不打不成器”的教育理念,反倒是溺爱孩子护犊子才会被邻里指摘。

话说某一天,某个学堂先生正在这样扒了下衣体罚学生呢,旁观有个淘气鬼偷偷拿手机拍下照片发送了,然后——然后这一幕场面被画到敦煌石窟壁上供后人观赏,直到如今笔迹仍在,那倒霉孩子就在那里被静静地鞭打了一千多年。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唐群.唐代教育研究.西安:西安出版社,2009

您有自己的书房了!不过房里没有线装书!

【中古书籍】

穿越回唐朝立志要做个文化人的您,在接受启蒙教育以后,很快表现出不错的读书天赋,这让您的家长也很高兴。一咬牙一跺脚,父母决心下血本培养您读书考科举将来去做官,于是在各个方面都为您创造着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某一天,家里通知你,专门腾出了一间清静屋子给你作为“书房”,已经布置完毕,以后你可以安安静静地在那里写字念书诵习典籍了。

您高高兴兴地跟着仆人走到书房前,推门进去,满以为能看到书案上摆好的笔墨纸砚香炉花瓶,书架上排列整齐的大量线装书册,没准儿还有红颜知己磨墨铺纸、清秀小婢红袖添香……这种对于风雅文人生活的想象,很可能在您第一眼看到那大堆“书籍”的时候,就一下子破灭了。

家里为您准备的书房里,到处放置的是一袋袋、一堆堆、一轴轴、一柱柱类似于考试卷子的东西。一踏进这地方,您仿佛又回到了高考前那魔鬼几年,没日没夜疯狂地做模拟题的苦逼日子里。而且环顾整间房,连一本长得像您预想中的“书”那样子的东西都看不见——这不但是要考试,还是闭卷考不让抄书呢!头皮发紧要炸毛了吧?

拍肩,放轻松,别妄想过度。这房间满堆的圆柱体纸卷就是唐朝的“书”啦,不信您取过一卷来展开看看,上面写的都是“五经正义”等知识内容,而不是“已知XYZ”等考题。至于您所熟悉的、在所有“古装剧”里从大禹治水到溥仪退位四千多年间持续出现一成不变的那种“线装书”,在唐朝那是基本看不见的。

您失望了吗?还想着轻轻开启纸匣,优雅地取出一册麻线装订的蓝皮书,矜持地翻开薄薄的泛黄的纸页,凝神诵读纸上那些从右至左竖印在朱丝栏里的墨字,嗅着满页书香,不时呷一口清茶,魂游宇内,神交古人?可惜呀,至少“翻书页”这种乐趣您在唐朝很难享受到,改成“卷书轴”比较可行。

您问为什么唐朝没有“线装书”?那咱们得从头说起了。来来,书案后面有坐垫,还有可供倚靠的“凭几”,您不妨盘腿坐下来,听我慢慢讲。

我国最早的书籍是什么样子呢?您肯定知道“甲骨文”吧,那些是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头上的,算是最早的汉字书。之后是“金文”,一个个铸刻着文字的青铜金属器具有了书籍的属性。差不多同时“简牍”也出现了,是用竹子或者木头削成的薄片,窄的叫“简”,宽一些的叫“牍”,文字就写在这些竹片木片上,然后用皮绳串联起来,读的时候展开,读完了卷起捆上放好。这种一卷一卷的“简牍”是南北朝造纸术大规模应用之前,我国最普遍常见的书籍。

与简牍并行的还有一种“帛书”,把字写在平展吸湿的布帛上,重量比竹木要轻得多,携带方便,但是布帛也比竹木贵得多,所以只有重要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或图画才会做成“帛书”,日常应用性文书大部分还是写在简牍上。

霹雳一声震天响,汉朝有了造纸场。

我们都在课本上学过,东汉蔡伦造纸,但其实蔡公公只是“改进”了造纸术,从出土文物来看,西汉武帝年间就已经有“纸”这种东西了,不过产量少、质量差、使用不普遍。后来造纸术稳定地发展进步,但旧的习惯并不容易改变,一直到南北朝时期,竹木简牍的书籍还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着,被轰下台鞠躬谢幕要到隋唐时代了。而且就算到了唐以后直至清朝,虽然一般性书籍都是纸质的了,但特别严肃隆重的场合,比如皇帝皇后即位、册封、下葬、祭天等,仍然还用玉或金做的简牍来写字,这也是当时人“崇古”心理的一种反映吧。

竹木简以“卷轴”形式存放,是受制于材料本身“零散串联”的特性。而等大家都习惯于书籍的这种存在形式以后,虽然竹木片换成了纸张,人们仍然还是按老规矩把纸卷起来存放,这就是您穿越到唐朝以后,所能见的这些“卷轴式”书籍了。

现在我们拿出一卷书来仔细看看吧。您身边的书架上,有一束束平着堆放的卷子,也有一些盛装书的布袋,袋口开着,露出五支或者十支书轴。这种专门装书的袋子叫“帙”,形容书籍多的成语“卷帙浩繁”到现在还很常用哦。

露出袋口的书轴上,吊系着标签,您拈起一个标签来看,入手沉甸甸的,据说皇室藏书里有很多标签是用象牙做的呢——标签上写着“尚书正义卷四”,这是标明这一卷书的内容和次序。因为卷轴书打开查看比较麻烦,也容易弄坏纸面,所以为了便于快速查找书籍内容,在书轴头上系签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把这卷书抽出帙袋,您看,最外面一层粘裱着布帛或硬纸,这个叫“褾”,作用类似于我们给课本包上的书皮,既能保护书籍也能装饰外观、彰显个性。书皮外沿还要连上一条丝带,用来把整卷书捆缚住,以防止纸张随便散开损坏掉。

解开系带,右手捏住书皮首端,左手把书卷慢慢往左展开,一行行竖写的工整字迹依次序展现在您眼前。如果这卷纸是黄色的,那么可能纸张经过了“入潢”这道工艺,就是把纸浸入到黄檗汁液里染泡再晾干,可以有效地防止虫蛀腐朽。敦煌的唐代纸卷能经历一千多年不坏,也得益于这种工艺。此外,我们现在还经常使用的“装潢”这个词,来源也是卷轴书的外观处理程序。

纸卷完全展开以后,在末尾那里,您终于能看到“书轴”的全貌了。这一般是根不太粗的木杆或竹筒,纸卷的末端裁成梯形,粘缠在这根轴杆上,收起书时以它为轴心向前卷动。普通廉价书籍也就粘一根硬木杆随便用用,稍微讲究点的,会给轴身两头另装上“轴头”,用木头雕出好看的形状,涂上油漆啥的。因为两端的“轴头”是始终突出在整卷书之外的,把它们搞得讲究些,整卷书就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轴、卷、褾、带、签,这都是卷轴式书籍的组成部分。隋唐皇室藏书非常追求外表华丽精致,比如唐代“经、史、子、集”四库的藏书,“经库书: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也就是用镶嵌金宝的白色象牙做书轴,书皮连着的系带是黄色的,象牙标签染成红色。另外三库的藏书则是:“史库书:钿青牙轴,缥(青白色)带绿牙签;子库书: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签。”把您手里这卷书仔细卷好、扎紧褾带放回帙囊里去,顺手再取一柱更厚的卷子出来吧。这次当您展开书看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困难,那就是——遇到了一位话唠的作者,这卷书的字数太多、粘在一起的纸太长了!您双臂伸展到最大程度,也没能把卷末的文字显露出来让自己看到,这怎么办呢?

一个办法是右手把卷头向内折,在无书轴的条件下把纸在手中卷起来,也就是“左手拉,右手卷”,这还挺考验技术的。另一个办法是使用“书几”或者叫“卧读书架”,这是专为读卷轴书设计的一种工具,形状有点像烛台,方座立柱上一根横木,两端各有一个圆托,圆托里侧则为短柱,柱上两个可以启闭的小铜环。若展卷读书,便可启开铜环,放入卷轴,慢慢转动,解放双手。这是精巧雅致的文房器具,也相当昂贵,普通读书人就别指望了。

过长的书卷还有个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如果你一次读不完这么多字,念到中间某处就得停下,过一段时间回来重新往下读,寻找这个“中断点”得花不少时间。想想我们现在读的这种“册页式书籍”,你可以在中断点夹一片书签,或者把书页折个角做标记,“卷轴书”可没法夹签也没法折角。

总之,随着社会文化累积越来越丰富,长篇大论的文章和大部头书籍不断涌现,传统的“卷轴书”已经显示出不太适应发展变化的一些缺点。这样,唐朝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书籍形式,它们是现代“册页书”的前身,不过跟我们在电视上熟悉的那种“线装书”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一种叫“经折装”,样子比较像清宫电视剧里大臣们给皇帝上的“奏折”,虽然展开来也是一长条纸,但是折叠起来一面一面翻看的,页面大小固定,往里夹书签也有了可能性,封面封底可以粘裱上硬皮,存放和保护都容易。“经折装”这种形式到现在还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您走在繁华大街上,手里经常被硬塞入的小广告,或者一些产品的说明书,往往就是这种折叠免装订的印刷品。

另一种叫“旋风装”,这个也分几种,技术细节各不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既在整体上保持了“卷轴”的一长条形状,中间又粘连了很多可以单独翻动的册页。从中也能看出来这是一个从“卷轴书”向“册页书”过渡的东西。

一页一页单张成书的灵感来自哪里呢?现代学者大部分认为是随着佛教从印度半岛传入的。佛教发源地没有纸张,和尚们开始是把经文写在一种宽大的“贝多树叶”上,一张张写满字的树叶摞在一起,上下各用一块木板夹住,就成了一部经书,这种叫“梵夹装”。这种图书形式也启发了唐及以后的中国书籍,使人们认识到书籍并非只有“卷轴装”一种方式,纸张也可以像贝多树叶一样单独成页、装订成册。当时最早的单独书页也被叫作“叶子”。

不过尽管说得热闹,您游目四顾,看看自己的书房,很可能连一本“经折书”“旋风书”都找不出来。当时社会上的绝大多数图书,特别是儒家经典,都还是传统的卷轴式,那些形状奇怪的异端书,基本全集中在佛经等宗教宣传品上。

那么到底是什么时间、什么原因促成了我们现代的“册页书”全面取代“卷轴书”呢?这个简单地说,是雕版印刷术的功劳。

对啦,您可以再看看自己书房里的典籍,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手抄本。唐朝手抄书的行业特别发达,无论是官府组织的,商人书坊雇佣的还是私家写本,社会上有一大批“佣书人”“抄书手”专门从事这个行业,从侧面也反映了稳定富足的社会中文化事业飞速发展、对书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但是抄书行业再怎么发达,依靠手抄来复制传播的书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于是印刷术也就悄悄地萌芽并传播开了。

我国是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国家,但是具体的发明时间则有多种说法,目前比较稳妥的是说隋唐之交时期,从文物来看,最晚到唐高宗和武周年间就肯定已经有雕版印刷品在民间流传了。

同类推荐
  •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历史(两汉卷):秦至东汉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历史(两汉卷):秦至东汉

    本套书旨在帮助青少年轻松了解中国历史,选材上以历史大事件为主,兼有一些充满话题点的趣味历史;叙述上简单生动,让青少年有兴趣阅读;内容与中小学生课堂教学结合,是不错的历史辅助读物。本书为两汉卷,作者以轻松的笔调引领读青少年者走进历史现场,亲历汉王朝四百年的沧桑历程,再现汉王朝的风风雨雨。书中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科技等方面,不仅为青少年读者还原历史的真实与人物的生动,呈现一幅鲜活的两汉画面,还引领青少年多方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学习相关知识,从中受到启迪。趣看两汉:一代暴君秦始皇功在千秋?西楚霸王自刎乌江,咎由自取?官三代汉武帝败家?汉朝女人专权,都是“明君”?
  • 三国之项氏天下

    三国之项氏天下

    千年之后的项羽的狂热粉竟然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了几千年最动荡的三国后期并且最难以置信的就是还成为项家的五世孙,主角说“嘿嘿,有了金手指,名臣武将,当然了还有美人……都只属于我六世项王的!
  • 寒鸳记

    寒鸳记

    傲娇腹黑王爷vs铁石心肠女官冷傲俯瞰江山皇帝x疏离独想辞官小姐在司空王朝中,这名为‘南空’的国家,已是暗波涌动,可是偏偏男主又遇那个扰乱心弦的人......一朝被封女官,辞官之路路漫漫,心念全家归隐,她的背后又有谁的助力?!林瑾鸳旧时于司空寒的改变,性子为何大改,不同往前?一切的一切,都无法平定眼前的危机,还一江山为聘礼!
  • 重回五代

    重回五代

    来到这最乱的五代十国,成了墨家传人倒也罢了,最离谱的是,这一世的身份竟然是一位漂亮姑娘!变身文,慎入。单身向。己有完本作品《水浒武松传》。
  • 征唐攻略

    征唐攻略

    当铁骑踏越山川原野,当刀锋临至头颅之上,盛唐不再,只剩一个外强中干的乱唐,胡人犯边,藩镇作乱,宫闱祸乱,阉竖掌权。有一人举于流民之间,一念扶唐,一念逆唐。李隆基,勿逼我反!他是一代诗仙李白之子,从一开始就只想守卫这片汉土,却在一夕之间,将那唐旗插在了九州之外的土地上。殿上之君,殿下之臣,吾该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生命的橄榄绿

    生命的橄榄绿

    当把我们的性别淡化,扔进同一个深渊里,一个隐忍克制,一个风趣不娘;在兵荒马乱的世界里分则各自为王,合则天下无双。我们对人格独立、势均力敌的爱情向往,便是对世人定义中的弱者形象的反叛。阻击手VS谈判专家。
  • 魔门三傻

    魔门三傻

    一代圣君转世到了魔门姜家,却成了女娃。更诡异的是同胞三兄弟一个傻,一个精,一个呆。自转世以来,圣君(姜冰冰)活的那叫滋润。随身三个小跟班,逛青楼、抢新娘,好不自在!老二狗蛋,笨嘴拙舌,很是悲催。自姜冰冰出生以来,说话句句不中听,办事件件不靠谱。本身挺聪明的娃,现在闹得人人都以为他是傻子,哎!老三铁蛋,溜须拍马,八面玲珑。马屁拍的好,冰冰老大高兴,大家就都高兴。老四钢蛋,从小木讷,呆萌可爱。跟着老大混,顺着老三说,离老二远一点,是他魔门行走的万能公式。看魔门三傻如何大闹修仙界!
  • 征战全球高武

    征战全球高武

    当幻想变为现实,你将作出怎样的选择?李铭:我用我的负重前行换来你的岁月安好。
  • 食界传说

    食界传说

    有一个少年名叫锅净,他每顿饭都要吃一大锅,吃完后还把锅洗得干干净净。有一个帅锅叫拎壶冲,他爱喝酒,一天到晚拎着个酒葫芦摇摇晃晃往前冲。有一个姑娘穿红衣,经常拿着平底锅追打拎壶冲,她不是红太狼,她叫椒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越颜倾国妃:宛姬吟

    越颜倾国妃:宛姬吟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个普普通通的十七岁网络写手宛和,在完结自己小说的那天,被一个奇怪的老妪带到一个奇怪的地方,告诉了她那些只可能发生在小说情节里的故事。她就这样被迫穿越了,而且是穿到自己的小说里,演绎着那些已经变成文字的故事。从此,宛和由一个成天幻想的写手变成了主角,情伤、复仇、悲恸、死亡、堕落、轮回,每一件事,每一次经历都是她脑海里的记忆,都是她已经发表的小说里的情节。可是,从她穿回来的那一刻起,命运轮盘又开始转动,她记得的那些,都已经成了过去式,她只能顶着一个自认为不属于自己的身份,南蛮王妃,在神魔中小心游移……ps:若是本文到了可以入V的时候,玖玖会入的,请亲们淡定……
  • 凯旋刀

    凯旋刀

    北宋时期,江湖传说一把削铁如泥的凯旋刀,得刀着得天下,不知轰动了多少武林门派,也不知留下了多少恩怨情仇·····
  • 修罗幽蓝

    修罗幽蓝

    一场意外,神界修罗族少主幽蓝和天族,龙族少主天漠,敖嘉一起被卷入神魂珠中,流落人界四大陆之一的青龙大陆。为重返神界,幽蓝踏上修仙之路。拥有极品灵根的幽蓝本该一路坦途,只是灵根却被神魂珠中的极光所毁,青龙大陆更是龙族死敌青龙大神的所辖之陆,坦途变死路。幽蓝一路披荆斩棘,历经万难,当她带领众人终于踏入神界后,未料一个惊天阴谋正在等她的开启。
  • 商场巨头异界纵横

    商场巨头异界纵横

    商场巨头死后意识飘落异界,原本平静的生活一息间惨遭巨变,继续沉浸过去?还是昂然抬头面对?选择,责任,无奈!唯有无所畏惧的爬到众人仰视的高度,才有不断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谁人挡我?那便战!神如何?魔亦何如?唯有守住自己那一方热土便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