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4400000005

第5章 序“纯粹哲学丛书”(3)

由此我们看到,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作为“现象学显现学”,乃是精神——通过艰苦卓绝的劳动——“开显”“自己”“全部内容”的“全过程”。黑格尔说,这才是“真理真之所以为真(Wahrheit)”——一个真实的过程,而不是“假(现)象”(Anschein)。

于是,我们看到,在康德那里被划为“不可知”的“本体自身”,经过黑格尔的改造,反倒成了哲学的真正的“知识对象”,而这个“对象”不是“死”的“物”,而是“活”的“事”,乃是“精神”的“创业史”,一切物理的“表象”,都在这部“精神创业史”中被赋予了“意义”。精神通过自己的“劳作”,把它们接纳到自己的家园中来,不仅仅是一些物质的“材料”“质料”,而是一些体现了“精神”特性(自由无限)的“具体共相理念”,它们向人们——同样具有“精神”的“自由者无限者(无论什么具体的事物都限制不住)”——“开显”自己的“意义”。

就我们现在的论题来说,可以注意到黑格尔的“绝对哲学”有两方面的重点。

一方面,我们看到,黑格尔的“自由无限绝对”都是体现在“必然有限相对”之中的,“必然有限相对”因其“缺乏”而会“变”,当它们“变动”时,就体现了有一种“自由无限绝对”的东西在内,而不是说,另有一个叫“无限”的东西在那里。脱离了“有限”的“无限”,黑格尔叫做“恶的无限”,譬如“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一个数的无限增加,等等,真正的“无限”就在“有限”之中。黑格尔的这个思想,保证了他的哲学不会陷于一种抽象的概念的旧框框,使他的精神永远保持着能动的创造性,也保持着精神的历程是一个有具体内容的、非形式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的“绝对”并不是一个普遍的概念,而是具体的个性。这个“个性”,在它开始“创世”时,还是很抽象的,而在它经过艰苦创业之后“回到自己的家园”时,它的“个性”就不再是抽象、空洞的了,而是有了充实的内容,成了“真”“个性”了。

另一方面,相反的,那些康德花了很大精力论证的“经验科学”,反倒是“抽象”的了,因为这里强调的只是知识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又是建立在“感觉的共同性”和理性的“先天性形式性”基础之上的,因而它们是静止的,静观的,而缺少精神的创造性,也就缺少精神的具体个性,所以这些知识只能是“必然”的,而不是“自由”的。经验知识的共同性,在黑格尔看来,并不“纯粹”,因为它不是“自由”的知识;而“自由”的“知识”,在康德看来又是自相矛盾的,自由而又有内容,乃是“天国”的事,不是现实世界的事。而黑格尔认为,“自由”而又有内容,就在现实之中,这样,“自由”才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形式。这样,在黑格尔看来,把“形式”与“内容”割裂开来,反倒得不到“纯粹”的知识。

于是,我们看到,在黑格尔那里,“精神”的“个性”,乃是“自由”的“个性”,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经验心理学所研究的“性格”——可以归到一定的“种”“属”的类别概念之中。“个体”、“有限”而又具有“纯粹性”,正是“哲学”所要追问的不同于经验科学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黑格尔哲学被批评为只讲“普遍性”、不讲“个体性”的,比经验科学还要抽象得多的学说?原来,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许诺,他的精神在创业之后,又回到自己的“家园”,这就是“哲学”。“哲学”是一个概念的逻辑系统,于是在《精神现象学》之后,尚有一整套的“逻辑学”作为他的“科学知识(Wissenschaften)体系”的栋梁。在这一部分里,黑格尔不再把“精神”作为一个历史的过程来处理,而是作为概念的推演来结构,构建一个概念的逻辑框架。尽管黑格尔把他的“思辨概念总念”和“表象性”抽象概念作了严格的区别,但是把一个活生生的精神的时间、历史进程纳入到逻辑推演程序,不管如何努力使其“自圆其说”,仍然留下了“抽象化”、“概念化”的痕迹,以待后人“解构”。

尽管如此,黑格尔哲学仍可以给我们以启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既是“先经验的先天的”,同样也是“后经验的总念式的”。

“绝对精神”作为纯粹的“自由”,起初只是“形式的”、没有内容的、空洞的、抽象的;当它“经历”了自己的过程——征服世界“之后”,回到了“自身”,这时,它已经是有内容、充实了的,而不是像当初那样是一个抽象概念了。但是,此时的“精神”仍然是“纯粹”的,或者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了内容的“纯粹”,不是一个空洞的“纯粹”,因为,此时的经验内容被“统摄”在“精神理念”之中。于是就“精神理念”来说,并没有“另一个在它之外”的“感觉经验世界”与其“对立相对”,所以,这时的“精神理念”仍是“绝对”的,“精神理念”仍是其“自身”;不仅如此,此时的“精神理念”已经不是一个“空”的“躯壳形式”,而是有血肉、有学识、有个性的活生生的“存在”。

这里我们尚可以注意一个问题:过去我们在讨论康德的“先验性先天性”时,常常区分“逻辑在先”和“时间在先”,说康德的“先天条件”乃是“逻辑在先”,而不是“时间在先”,这当然是很好的一种理解;不过运思到了黑格尔,“时间”、“历史”的概念明确地进入了哲学,这种区分,在理解上也要作相应的调整。按黑格尔的意思,“逻辑在先逻辑条件”只是解决“形式推理”问题,是不涉及内容的,这样的“纯粹”过于简单,也过于容易了些,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纯粹”;真正的“纯粹”并不排斥“时间”,相反,它就在“时间”的“全过程”中,“真理”是一个“全”。这个“全总体总念”也是“超越”,“超越”了这个具体的“过程”,有一个“飞跃”,“1”+“1”大于“2”。这就是“metaphysics”里“meta”的意思。在这个意思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真正的、有内容的“纯粹”是在“经验经历”之“后”,是“后经验”。这里的“后”,有“超越”、“高于”的意思,就像“后现代”那样,指的是“超越”了“现代”(modern)进入一个“新”的“天地”,“新”的“境界”,这里说的是“纯粹哲学”的“境界”。所以,按照黑格尔的意思,哲学犹如“老人格言”,看来似乎是“老生常谈”,甚至“陈词滥调”,却包容了老人一生的经验体会,不只是空洞的几句话。

说到这里,我想已经把我为什么要支持“纯粹哲学”研究的理由和我对这个问题的基本想法说了出来。最后还有几句话涉及学术研究现状中的某些侧面,有一些感想,也跟“纯粹性”有关。

从理路上,我们已经说明了为什么“纯粹性”不但不排斥联系现实,而且还是在深层次上十分重视现实的;但是,在做学术研究、做哲学研究的实际工作中,有一些因素还是应该“排斥”的。

多年来,我有一个信念,就是哲学学术本身是有自己的吸引力的,因为它的问题本身就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涉及现实的深层问题,所以不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孤芳自赏或者闲情逸致;但它也需要“排斥”某些“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譬如,把哲学学术当做仕途的敲门砖,“学而优则仕”,“仕”而未成就利用学术来“攻击”,骂这骂那,愤世嫉俗,自标“清高”,学术上不再精益求精;或者拥学术而“投入市场”,炒作“学术新闻”,标榜“创新”而诽谤读书,诸如此类,遂使哲学学术“驳杂”到自身难以存在。这些做法,以为除了鼻子底下、眼面前的,甚至肉体的欲求之外,别无“现实”、“感性”可言。如果不对这些有所“排斥”,哲学学术则无以自存。

所幸尚有不少青年学者,有感于上述情况之危急,遂有“纯粹哲学”之论,有志于献身哲学学术事业,取得初步成果,并得到江苏人民出版社诸公的支持,得以“丛书”名义问世,嘱我写序,不敢怠慢,遂有上面这些议论,不当之处,尚望读者批评。

同类推荐
  • 人生十修

    人生十修

    本书中,星云大师鼎立推荐了佛家的十修偈语,大师就普通大众所关心的财富、教育、健康、家庭、成功等人生课题展开的的真理和智慧。书中,作者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地引领读者亲炙大师真诚与慈悲的人文关怀与生命关注,而透过本书精辟而又易于为普通人接受和理解的分析,又可提供给现代人更宏观的视野以及更深层的省思。
  • 道德经通解(平装)

    道德经通解(平装)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道德经》一书的心得的总结,以讲座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道德经》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语言生动,说理明晰,既能帮助当代读者读懂《道德经》,也能帮助人们将其中的精华运用到生活当中。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交往理性与权力批判(曹卫东学术文集)

    交往理性与权力批判(曹卫东学术文集)

    《交往理性与权力批判》既是作者对法兰克福学派发展沿革的小记、对哈贝马斯个人及其思想关键词的剖析,也同时阐明了作者自身如何从理论和思想上向哈贝马斯靠近,涵盖作者同哈贝马斯的个人交往、哈贝马斯与中国学界的交往、国人对哈贝马斯思想理论的接受过程,等等;此外作者还专门梳理了著名的“1968”学生运动的历史细节,重点凸显了在此运动中法兰克福学派与学生的各种互动及交锋。
热门推荐
  • 泣黎

    泣黎

    太苍山中一位师祖最小的一个徒弟,做出了一个很大的决定。“师祖,我想下山了。”“去吧,你应该去完成你使命。”“谢师祖成全。”这个最小的徒弟带着师祖给他的几样东西,去世间闯荡了。
  • 淘宝万界

    淘宝万界

    亿万文明结晶汇聚于此,诸天万界之物皆为我用。“英雄救美”却意外坠楼,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平行世界?更让他意外的是这个世界不仅时间线跟原时空对不上,而且世界背景也很诡异?不过还好在统爸面前,一切魑魅魍魉都是渣渣!系统:宿主请注意,距离下个文明等级晋升还剩3小时,晋升失败则全体抹杀!......
  • Ban and Arriere Ban

    Ban and Arriere B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水浒之晁天王

    穿越水浒之晁天王

    一朝穿越入乱世,皇帝昏聩,奸臣当道,我辈男儿何苦受他人摆布,自当揭竿而起匡扶乱世平定天下,开万世太平。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给年轻人的寓言

    给年轻人的寓言

    《给年轻人的寓言》是编者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寓言海洋中,精心撷取的几朵美丽的浪花,希望对年轻人能产生智慧的启迪。《给年轻人的寓言》在编写过程中,并没有满足于仅仅作简单的汇总工作,而是尽量以一个年轻人的身份和视角对寓言进行了解读。对内涵相当丰富的寓言进行解读,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不同的理解。因此,希望各位青年读者能在阅读的同时充分动用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在欣赏寓言的同时,充分领略生活的真谛。
  • 深红的奇迹

    深红的奇迹

    一份跨越时间的奇迹,一个层层封锁的深红牢笼。借助来自十年后的书信,挣脱来自各个动漫世界的枷锁。面对强大且无法抵抗的幕后黑手,化身为鬼族的少年,有将会在这深红的牢笼下引发什么样的奇迹呢?
  • 狂妻万万岁

    狂妻万万岁

    新书《毒医兽妃:妖孽邪王,抱不够》已发。 凤家嫡女,天生废材。被迫嫁给傻子冲喜。当来自21世纪的第一杀手附身于此,天地间风起云涌。她冷情冷心,却独独对他放下戒备。本以为是个喜羊羊却没想到,原来是只伪装起来的灰太狼!!
  • 快穿女配倒追男二

    快穿女配倒追男二

    林婧姝是个学霸,同时她也是渣。林婧姝死了,被男朋友捅死了。……许多个世界以后……林婧姝:前面的男二,我觉得你长得不错,有兴趣谈恋爱吗?
  • 猜谜俱乐部

    猜谜俱乐部

    著名科学家霍金说过:“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你就会比别人更接近成功。”思维能力在人的成功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少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什么岗位,面对什么问题,拥有活跃的思维,都是你能否快速走向成功的最关健因素。全面开发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其重要性远排在教授具体知识技能之上。本选题的内容都是为全方位训练学生思维专门设计的,涵盖了逻辑学、心理学、概率论和博弈论等多种知识,本丛书极具代表性和独创性,内容丰富,难易有度,形式活泼,能帮助青少年快速掌握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让你越玩越聪明,越玩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