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1800000008

第8章 从质疑到蔑视(3)

对于中国陷此窘境的原因,他们的看法是:“清国本是文学无双之国,却无以治国之论。因此近世之风则是有志者无一不是为己者,一味贪求中举。为中举煞费苦心于制科时文,成为虚鹜徒劳的弊端。既是尊从优雅艺文,又何必耗资如此之大,将自己陷入到虚文卑弱的地步,照此下去岂能治理国家,以致被长匪苦害,外来夷狄控制。清国危如累卵,实在可怜。”(纳富介次郎:《上海杂记》,冯著附录,第311页。)他们认为,窥上海可知全豹,“清国之病不止在腹心,而且现于面目,溢于四体,一指一肤莫不所痛。如此,以上海一处而推十八省,可知其大概。当今上海之势,内有长毛贼之威迫,外受制于洋人,只是在城内喁而手足无措。县城前虽有数千商船云集,看上去极为繁荣,但是不能自取其税银,而全部由英法两国收取。”(峰洁:《清国上海见闻录》,小岛晋治监修《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第11卷,东京:まゆに书房,1997年,第30页。)由此,他们发出感叹说:中国“外面洋夷猖獗,内有长毛贼煽起动乱,灾难并至。即使有善人,又该如何收拾此局面?我等到清国看到的景象是,对外出借土地,开放五个港口,唉!殷鉴不远。近在一水之外,真叫人可怕”(日比野辉宽:《赘肬录》,冯著附录,第346页。)。

在千岁丸上海行的各种见闻录中,高杉晋作的《游清五录》颇有影响,那么,他主要关注和思考了什么呢?

高杉晋作(1839-1867)是吉田松阴的得意门生,长州藩尊王攘夷和倒幕运动的领袖之一。千岁丸来上海时,受长州藩主之命,以幕府官员“御小人目付”犬三郎随从的身份来华。

高杉来华前已是颇有影响的尊王攘夷派志士,对西方列强的殖民行径深恶痛绝,认为幕府的开国政策是旷古耻辱并痛加鞭挞。他说:“初米夷请通商与我,一言未发,而系军舰于码头;一戟未战,而轰大炮于内海;骂官吏、劫人民,其猖獗惨毒,虽天下愚夫愚妇,知其请通商也真非请通商,其志在并吞,而欲夺我神州矣。然而虽庙堂之士,固非不知彼志欲夺我神州也。而因循姑息,破锁国之禁,为开港之盟,遂使我神州陷于米夷之诡术,受千万年未受之耻辱,是果有深谋远虑然乎?亦或惧米夷之猖獗乎?予于此耶不能无恨矣。夫天运循环,虽神州元气之地,不能无盛衰。若使丰公、时赖生于今日,则岂忍受千万年未尝受之耻辱、陷于米夷之诡术也?予唯待豪杰之奋起而已矣。”(《读米人彼理日本纪行》,东行先生五十年祭记念会编:《东行先生遗文·诗歌文章》,东京:民友社,1916年,第3-4页。)在1858年的《对策》中则写道:“顷者墨夷朵颐我神州,军舰泊伊豆,使节盟武城,岂非开辟以来之一大怪事耶?神州天地之正气所钟,而勇武卓绝于海内矣。故北条时宗歼蒙古十万于九州,加藤清正败明兵百万于朝鲜,织田信长放邪苏伴天连于海外。犬羊腥膻未能尝逞跳踉,非其勇武卓绝于海内,宁能如此耶?而方今升平三百年,上下文恬武嬉、兵革日衰,士人不精武技,陷花法;儒臣不读孙吴,而雕风月;黎民不视干戈,于是乎我勇武之卓绝,亦不足以恃也。”(东行先生五十年祭记念会编:《东行先生遗文·书翰》,东京:民友社,1916年,第20—21页。)高杉认为,日本开国后面临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样的危机,“夫丑虏之寇神州也,西入崎港,东袭虾夷岛,需薪水、掠人畜,遂至开互市于横滨,其猖獗蹂躏,视我国犹无人国,是我将践明清之覆辙。”主张“攘夷之第一策在一天下之人心。天下之人心一,则虽百万之丑虏,不足惧矣”。否则,“祸患起内外,神州亦有如明人之失台湾、舟山,清人之受毒烟矣”。(东行先生五十年祭记念会编:《东行先生遗文·东行遗稿》,东京:民友社,1916年,第49页。)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便是高杉上海行时的心境。

在《外情探索录》开篇《上海总论》中,高杉写道:“上海为支那南边之海隅僻地,尝为英夷所夺之地,虽津港繁盛,皆为外国人商船多之故。城内外多为外国人之商馆,故繁盛。见支那人居所,多为贫者。其不洁之事难以言表。或终年居于船中,唯富者被役使于外国人之商馆。”(田中彰校注《开国》,日本近代思想大系1,第244页。)指出了“繁盛”的上海的另一面,即富在洋人、贫在中国。“熟观上海形势,支那人尽为外国人之便役,英法之人步行街市,清人皆避傍让道。实上海之地虽属支那,谓英佛属地,又可也。”指出了租界上洋人与中国人权利和地位的不平等问题。“看其兵法,似威南塘兵法而非者。铳队以金鼓为令,为操引操进,其余无变化。铳炮尽中国制,而甚不精巧,兵法与器械皆无西洋,唯阵屋用西洋。归路访南大门卫士阮松,寻练兵之事。笔话付别录。阮松云:向者请英法兵防长毛贼,近日又使我兵卒学西洋兵铳,因贼惧不能近。由此言,支那兵术不能及西洋铳队之强坚可知也。”(田中彰校注《开国》,日本近代思想大系1,第273-274页。冯著附录,第447-448页。)描述了中国军备松弛的现状。他进而写道:“思考支那为何如此衰微,毕竟在于其不知将外夷防止于海外之道。不能制造凌驾万里海涛之军舰运用船及防敌于数十里外之大炮等即为据,彼邦志士所译《海国图志》等也绝版,徒然以僻陋秉性而倡导固陋之说,因循苟且,虚度岁月。”(田中彰校注《开国》,日本近代思想大系1,第226-227页。)

那么,中国何以至此?高杉认为“君臣不得其道”。他与顾麐笔谈时有如下记录。高杉:贵邦尧舜以来堂堂正气之国,而至近世,区区西洋夷、蛮夷之所猖獗则何乎?

顾麐:从是国运陵替,晋之五胡、唐之回纥、宋之辽金夏,千古同慨。

高杉:国运陵替,君臣不得其道故也。君臣得其道,何有国运陵替?贵邦(清)近世之衰微,自为灾而已矣,岂谓之天命乎?

顾麐:甚是,甚是。(田中彰校注《开国》,日本近代思想大系1,第278页。冯著附录,第455页。冯著附录“顾麐”作“顾麟”。)在与苏州司马温忠彦就儒家的“格物穷理”进行笔谈时,高杉不赞同温司马对东洋为“本”、西洋为“表”的解释,而是主张“内”与“外”的对立统一,“取舍折中之道”。而“不研穷其至理,则不能治天下也,不能齐一家也”,结果只能是“口虽唱圣人之言,身已为夷狄之所奴仆矣”。(田中彰校注《开国》,日本近代思想大系1,第279页。冯著附录,第457-458页。笔谈中记录温忠彦的情况如下:“姓温,名忠彦,晋之太原人。由乙榜,官苏州司马,昔珂笔秘增,曾与朝鲜贡使姜星沙、李藕船为笔墨交,道及贵国文治,为东诸侯领袖,钦佩已久。”(同上《开国》,第278-279页,冯著附录,第457页。))

上海之行对高杉晋作的影响是深刻的。1864年4月他赋诗一首,回顾了那次考察的心境:“单身尝到支那邦,火舰飞走大东洋。交语汉鞑与英佛,欲舍我短学彼长。”(《狱中手记》,东行先生五十年祭记念会编:《东行先生遗文·日记及手录》,东京:民友社,1916年,第127页。)回国后,他还力主发展海军与欧美对抗,甚至不经藩主同意擅自签约购买一艘蒸汽船。然而,随着对西方认识的加深和“攘夷”的挫折,他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1866年正月的致友人诗写道:“识者谋航海,义人议锁邦。思之亦思是,我眼忽眬眬。”(东行先生五十年祭纪念会编:《东行先生遗文·诗歌文章》,东京:民友社,1916年,第8页。又有“识者谋航海,义人欲锁邦。思之亦思彼,吾眼忽眬眬”之作。见上书,第9页。)表明他所坚持的攘夷信念已经动摇,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幕府。

“千岁丸”的上海之行,是日本隔断与中国200余年人员交往后的一次准官方代表团的实地访问考察。对日本人说来,此次直面中国的印象是冲击性的,传统的仰慕型“文化中国”的“想象”为现实所粉碎,中国已成为与日本大同小异的、某些方面甚至还不如日本的老朽贫弱国家。

二、中国对策论的主张和较量

两次鸦片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人心中传统的中国形象,仰羡中华的意识消失殆尽。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中国的“殷鉴”下,日本应如何应对西力东渐,以避免重蹈中国的覆辙;对中国应采取什么态度和对策,是亲近还是疏远?是合作还是对抗?事实上,直到甲午战争爆发,日本思想界围绕对华政策选择的争论始终没有止息,但其总体趋势变动所表现的基本特征是:对华态度渐次由等视向轻视、敌视、蔑视转变;行动主张由合作向别离、挑战转变。思想界的中国对策论则与日本政府采取的对华政策及行动,构成了相互刺激和影响的互动关系。

1.中日“连横论”

中日连横论是幕末至明治初期日本社会很有影响的战略性主张,中日唇齿关系论、对华亲善论等亦可归属同一范畴。值得注意的是,连横论者往往又被视为“早期亚洲主义”者。

鸦片战争后盛行一时的中日连横论可以通过当时有关人物的思想主张、有关团体的活动、新闻导向及“热点”窥之一斑。

第一,个案人物的思想主张。

会泽安(1781-1863)是早期亚洲主义萌芽期的代表人物,早在1825年发表的《新论》中就提出“中日唇齿”相依的主张,认为“若夫未尝沾染回回逻马之法(指伊斯兰教与基督教)者,则神州(指日本)之外,独有满清。是以与神州相为唇齿者,清也。夫方今天下形势,大略如此焉。”(会沢正志斎:《新論》。瀬谷義彦、今井三郎、尾藤正英編:《日本思想大系53(水戸学)》,岩波書店1973年,第398页。)显然,他是从地理、文化相近产生利益连带关系的角度,阐述中日合作对抗西方的必要性的。

佐藤信渊(1767-1850)在1849年写成《存华挫夷论》,对亚洲人和欧洲人的本性作了区分,认为“亚细亚洲人崇礼行义,各自确然守其境界,侵伐他国、夺取他人之物之念寡,故而远涉海外以利欲为业者稀。欧罗巴人好利恣欲,欺夺之念深而贪得无厌”。因此,“欧罗巴人之心全同豺狼,不可不严备者也。”(瀧本誠一編:《佐藤信淵家学全集》下巻,岩波書店,1927年,第863页。)基于这种认识,他写道:满清亦夷狄也,英吉利亚亦夷狄也。然愚老欲挫英吉利亚而存满清者,以满清之一统中华,仁明之君数世继出,行奉天意之政,使中华之人民大量蕃衍,及古之三倍,故我有赏其功之意。且满清为当今世界之大邦。然不像古忽必烈那样凌驾我邦。且近来侈然自大而不务外详攘之武事。故英夷侮之而率舟师来侵伐,战而屡屡大败,江南四省流血而满清不能自卫,只好割地赔款乞和。如此以往其国益式微之时,西夷贪得无厌之祸,将东渐而至本邦。故愚老欲盼满清君臣苦心积虑,赈贫吊死,上下同甘共苦练兵数年,乃起复仇之义兵,征伐英夷而大破之,收复失地,完全攘除于东洋,若此满清可永为本邦之西屏。(鸨田惠吉编:《佐藤信渊选集》,读书新报社出版部,1943年,第355-356页。)不难看出,佐藤对满清统治下的中国情感极其复杂,敬慕、蔑视、怜惜、利用等思虑混杂在一起,但从大处着想,还是希望中国有所振作,以成为日本的“西屏”。

横井小楠在听到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进逼北京的消息时忧心如焚,认为“支那与日本为唇齿之国。唇亡齿寒,其覆辙就在眼前。非坐视旁观之秋”(横井小楠:《国是三论》(1860年),《渡边华山高野长英佐久间象山横井小楠桥本左内》,日本思想大系55,岩波书店1971年版,第449-450页。)。

平野国臣在1863年的《制蛮础策》中主张,中日“两国相与合力,一其志,断然扫夷不予之以寸尺之地,逐诸洋外”(井上哲次郎、上田万年监修:《勤王志士遗文集》2,大日本文库1941年,第125页。)。

德川幕府高级海军将领胜海舟在1863年的日记中写道:“当今亚细亚几无人有意抵抗欧罗巴,此乃胸臆狭小而无远策之故。以我所见,当以我国出动船舰,前往亚细亚各国,向其统治者广为游说。”在《解难录》中,胜海舟建议,中、日、朝应建立三国同盟,“合纵连横共抗西洋”(松浦玲:《明治的海舟与亚细亚》,岩波书店,1987年,第102-103页。盛文一引证。)。

进入明治初年,右大臣岩仓具视也认为:“清国占据亚细亚洲之大部,土地辽阔,人口众多,无以伦比,与我国为唇齿之邦,近来虽政纪废弛委靡不振,但因与我国关系颇大,故应厚和谊以建久远之基。”(岩仓公旧迹保存会:《岩仓公实記》下卷,岩仓公旧迹保存会出版,1947年,第235页。)

中日唇齿论或连横论,主张相似,但论者的主观动机未必相同,这一点留待后述。相比之下,中村敬宇提倡的中日亲善论洋溢着正直的善意,尤显难能可贵。

同类推荐
  •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阅读、教师继续教育和教育思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给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理性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师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对当下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详述了自己不要孩子的理由,通过对生命、成长、教育、社会、伦理、环境等问题的讨论,试图以这本书满怀诚意地探讨现代人的母题之一——生育。全书分为“上篇:人生神圣”、“中篇:内心惶惑”和“下篇:外在恐慌”三大部分。上篇主要叙述作者对于生命创造的敬畏,“被生者”的权利和个人生活的转变。从中篇起,作者开始向繁育子女的传统观念发起挑战,批评生养关系中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孝道的荒诞、经验主义对自由的限制和家庭角色的错乱。用自己和朋友的经历来谈父母的职责、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爱人。在下篇里,挑战延伸到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教育体制、环保现状进行批判。
  •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研究本土媒介的产业化,推介国际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先进理念,见证中国传媒经济学科建设的历程。本土化: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国际化: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人文化: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专业化: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不断在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常用的命令、指令、议案、决案、布告、通知、指示、请示;条例、制度;计划、总结;函电、传真;会议文书;社交文书;涉外工作文书。介绍了各文书的概念及写作要点,并附有大量的例文。特在第十一章对公文的处理作了全面的介绍,在第十三章介绍了新兴的各行业岗位职责写作,全书涉及面广,因而具有全面性、指导性、借鉴和实用性,实是公务员必备之工具书。
  •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

    本书系作者在《有效教学十讲》基础的最新学术成果,以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阐述了现在及未来的教学走向——卓越教学。作者以教育学为思考的立足点,同时又有课程学、学习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视野,且长期深入一线,坚持做课堂的考察,所以,其著述颇受一线教师欢迎。
热门推荐
  • 逆思维心理学

    逆思维心理学

    本书教你打破惯性思维,学会逆思倒想,你定会摆脱平庸,创造奇迹!
  • 凤临天下:绝世腹黑七小姐

    凤临天下:绝世腹黑七小姐

    萧涵涵地球一名职业杀手,一次坠崖穿越到天玄大陆,故事将从此开始……
  • 快穿红包群

    快穿红包群

    /缘更~/楼锦书不知被谁拉进了一个红包群,结果抢个红包就绑定了个系统,从此开始穿梭各个位面……
  • 我的功法都满级

    我的功法都满级

    这是一个平行世界里无限升级功法的故事,别人练功要苦修,我只需要看着你们苦修!
  • 寒舞九天

    寒舞九天

    这是一个只存在于幻想中的武侠世界。人类虽不可摘星夺月白日飞升与天道争锋,但却可以在有限的岁月里绽放最璀璨的光芒。这个世间有北地刀客一刀纵横数地难寻敌手,也有最强剑仙持一剑居一山因情自困三十年不入尘世。就在这样一个众星璀璨的时代之后,有一位少年为了一个承诺带着他的剑横空出世。于是这个天下便又多了一个令人口口称颂的传说故事。一人一剑舞动九天风云一壶清酒踏歌负剑而行
  • 西游伏魔天师

    西游伏魔天师

    经过数百年的战乱,唐太宗平定东土建立大唐。此时大唐立足未稳国力衰弱,外有突厥吐蕃虎视眈眈,内有群盗肆虐鬼怪横行。大唐皇帝一边请高僧玄奘前往西天取济世真经,一边发放招贤令招募天下能人异士共治乱世。天赋异禀的少年万胜从小就能看见常人无法看见的鬼怪,他博学众门派之长,伏魔除恶安邦,扬大唐国威于三界,为天下苍生万民造福。纯爱版简介:这是一个纯情少年随身带着美女师父,收复美艳狐狸精,调教刁蛮大唐公主,俘获天界仙女芳心的纯爱故事。修仙版简介:梦中修仙,天才悟道胜过凡人百年修行。热血版简介:那突厥蛮子,你有种……下马过来!深刻版简介:取经并不能救大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一般有钱

    我一般有钱

    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获得系统之后的故事。
  • 多愁多思

    多愁多思

    随手散文练笔。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和感慨。我希望看到自己的进步
  • 在唐朝开网吧

    在唐朝开网吧

    黎川穿越唐朝,捡了一个系统,开了一个网吧,一不小心还火了,于是就经常出现以下的情况:李二:程咬金,你他娘的又抢朕的亚索!整个唐朝都开始打起了游戏,只是打着打着,突然把突厥打没了,又顺便把吐蕃打趴了……ps:本书是欢快娱乐文,不研究历史,不接受反驳,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