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0700000005

第5章 杭州艺专(1)

1.当今最好的老师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成立于1928年,前身为国立西湖艺术院,是时任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大学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倡导下,由留法归来的、先后担任过北平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国民政府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林风眠主持。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成立之时,蔡元培在开学典礼上特别谈道:“自然美不能完全满足人的爱美欲望,所以必定要于自然外有人造美。艺术是创造美的,实现美的。西湖既然有自然美,必定要再加上人造美,所以大学院在此地设立艺术院。”虽然经费有限,但是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校舍租的却是西湖中心景区地段,风景异常幽静。

校长林风眠曾先后赴法国、德国研修绘画艺术,认为“艺人之眼光当不能以国门为止境”。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二十八岁)的林风眠,当时竭力要把这所艺术最高学府办成培养未来大艺术家的摇篮,以推行新艺术运动的基地。

1935年,朱德群踏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当时中国有四所艺术专科学校,各自设定的绘画专业课程大相径庭。有的是专学国画,譬如由李可染主持的徐州艺专。刘海粟任校长的上海艺专和严志开校长的北平艺专,则将国画和西画分成两个系,每个学生只能任选其一。唯独由学贯中西的林风眠任校长的杭州艺专,只设笼统的绘画系,虽然主要在学西画,但是同时必修中国水墨画,双管齐下。

当时中国美术界根本谈不上什么艺术思想,有的只是派系纷争。林风眠任北平艺专时,曾想聘用具有革新精神的齐白石先生来校任教,却遭到国画教授们的拒绝:“如果他从前门进校,我们就从后门离校。”

这样的现实令林风眠痛心疾首,在他看来艺术家最大的天职就是创造,无所谓派别,也无所谓中西,无论中国画还是西洋画,完全可以交互使用彼此的手法,不必也不该画途自禁。“我们假如要把颓废的国画为了适应社会意识的需要而另辟新途径,则研究国画者不宜忽视西画的贡献;同时,我们假如又要把油画脱离西洋的陈式而成为足以代表民族精神的新艺术,那么研究西画者亦不宜忽视千百年来国画的成绩。”

杭州艺专学制六年,前三年系预科,以素描为重点,先画两年石膏,再画一年模特儿。预科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坚实的基本功,考核成绩合格升入本科后,才正式学习油画。

除了素描,学生们还学习水墨画、水彩画、艺术史、艺术史、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和一门外语。学校开设英语和法语,由于大家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前往世界艺术中心巴黎深造,所以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修法语,朱德群也不例外。

林校长既要求学生进行扎实的基础训练,也鼓励他们自由地探索各种形式的绘画语言,广泛地接触前卫的艺术流派和美学思想。杭州艺专的图书馆里不仅有古今中外各种名著,还订有许多外国杂志和画册,学生们可以随意借阅。艺术陈列馆展示有大量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各种风格流派的绘画作品应有尽有。印象派、野兽派成为许多人久谈不倦的话题。莫奈、塞尚、凡高等不为一般人知晓的名字常挂在学生们的嘴边,而毕加索、马蒂斯的画风受到普遍的推崇。

重技也不轻道。学生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之外,林校长还竭力主张学生们要多读书,不光要读文学名著,还要读哲学、历史书籍。他认为,仅有高超的绘画技巧是不够的,还须有丰厚的文化知识充实心灵,增进艺术的感受力,以便能够在表现对象气韵生动的同时,求得情感与理智间的平衡。

这一切令初入校门的朱德群大开眼界,既兴奋好奇又跃跃欲试。

当时高等学校每学期的学费只要三四块银元,可是杭州艺专的学费高出五六倍,要二十块银元。穷人家的孩子入不了门。学校条件非常好,不说校舍坐落的西湖美景,就是学生宿舍都特好,两人一间,窗明几净,房中还有个特制的大长条桌,专供学生课余在宿舍练习画画;寝室兼画室。同时林校长提倡到大自然中去面对活生生的对象进行写生。为了方便学生写生,学校还特意建立一个小小的动物园,养有鹭鸶、白鹤、羊、鹿等多种动物。

朱德群每天早晨在鸟语花香中醒来,他带着对这个新环境的欣喜,不是马上起床,而是伸出左手,摸到放在床旁边凳子上的砚台,握住徽墨,开始蘸水磨墨。“我的左手特别能耐,运篮球是一流的,磨墨的效率也是超常的。待磨墨好,立即起床盥洗。接着就是练习书法或者临摹水墨画。上午八点到十二点,下午的课比较多样,有水墨画、水彩画、艺术史等。等下课之后,我就背了个画架和小凳,到西湖边去写生了。”

杭州艺专的学习氛围很浓,浓得每个人都是画疯子,最有意思的是男女同学都不准有任何接触。在一个画室画素描,男女座位绝对泾渭分明,连话都不能讲。如果有人谈情说爱,轻则记过,重则开除。人们会奇怪,林校长是从浪漫的巴黎美院出来的,为什么有那么重的封建礼教色彩。原来在朱德群入学前,杭州艺术发生过一起震惊全国的桃色案件。两位女生同时喜欢上一位老师,争风吃醋,结果一位女生将老师和他爱的女生捅死在洗澡间里。这起凶杀案震动社会,严重影响学校,所以才有如此严厉的校规。

这条禁令倒给学生赢得更多时间和精力在绘画学习上。

在朱德群的印象中,最深的还是林风眠校长。“当时我进校,林校长才35岁。广东客家口音,性格很内向,是个思想型的艺术家和教育家。个头虽然瘦小,但是在我们这些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眼里,他是座高不可攀的大山,根本说不上话。但是我们知道他的油画和水墨山水花鸟都很有成就。听说有一幅标题为《摸索》的油画,很有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院》的气派,把耶稣、荷马、但丁、雨果、托尔斯泰、蔡元培等思想家都画上去了,灰黑的色调营造出精深和博大的氛围,感性地表现了人类思想精英们对人性的思索。”

1979年,林校长来巴黎东方美术馆开个展,朱德群宴请他,才耳提面命听他讲艺术追求和教育思想。他推崇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主张兼收并蓄、中西并存、容纳各种传统和现代流派。他主张学生在年轻时打好绘画基础,然后再去创新。这些教育思想都是当时他们在杭州艺专所实践的。他对艺术的看法,也影响了朱德群等一代人。譬如,他常引用蔡元培的话,要“以艺术代替宗教”。当时朱德群他们学画,美院想到要成为大画家,发疯似地画,就是对艺术有种宗教式的感情。林校长还从托尔斯泰的《艺术论》中得出结论,艺术是感情的产物,一方面创作者在画的过程中要满足自己情感的释放,一方面以其作品慰藉人类的心灵。他有一句广为传播的名言:“艺术的美,像一杯清水,使人清新凉爽,像一杯醇酒,使人苏醒恬静,像人间一个最深情的淑女,使悲哀者得到慰藉。”

林风眠在上世纪70年代定居香港后,朱德群应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之聘,出任他们的毕业班考试的特请校外评审,常去香港,每次总要去看望林校长。朱德群的学生刘国松在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当主任,居然不知道林风眠就住在香港。“他听我一说,要我带他去拜会。我让他实现了这个愿望。可见,林校长是一位典型的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艺术家。有一次我在香港开画展,我把林校长请去参加开幕酒会。记者得知林风眠大师来了,骚动不已,全部拥过来。因为林校长从不抛头露面。林校长感到很不自在,我马上为他解围,带着他匆匆离开了展览会场。”

在杭州艺专就读时,林风眠校长在水墨画方面的创新,不仅影响了朱德群这些弟子,而且在中国美术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他把自然和心灵视为创造艺术生命的两个源泉,常常借浓丽的水墨,表现自己对大自然视觉感受的颖悟力,颠覆了传统水墨画略施淡色的刻板方式,复兴被多数文人画家所丢弃的人类视觉灵魂——色彩。他喜欢方形构图,创造各种意境,例如在暮色里跳舞的白鹤、灿烂的瓶花、轩昂的松林、优雅的仕女、静谧的睡莲、有趣的橘色鸟。评论家说林风眠的水墨与油彩、力量和柔情、诗人般的气质与清醒的理智,在探索中凝为一体,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正因为杭州艺专有这样一位校长,这所学院成为中国近代艺术杰出人才的摇篮。

林风眠校长在师资力量上也是综合众家之长。教西画的有吴大羽、方干民、蔡威廉等留法的教授;教水墨画的有当时中国画坛的佼佼者潘天寿、红薇老人张光、李苦禅等。

当时众多杭州艺专学生说起吴大羽先生,都是充满崇敬与感恩。吴冠中称吴大羽是“杭州艺专的旗帜”,这话很真切。吴大羽是向中国引进西方现代艺术的一面旗帜,而且也是中国画家摆脱传统临摹式传承,建立独特艺术个性的一面旗帜。那时的中国思想界总是把中西对立起来,不是国粹就是全盘西化,而吴大羽教授却说:绘画是世界语言,东西方艺术都是这个世界语言中的词汇,可以自由组合。

朱德群入学第二年,就由吴大羽教授教素描,每周至少有两天能见到他。他给人的印象很高傲,戴着高度近视眼镜,却目空一切。在教授中,吴大羽最具有艺术家的不凡气度。同学们私下议论:可能吴大羽太有才气了,二十多岁就画了《岳父》等大型历史画,名满画坛。他很严厉,不好亲近,可是对他认为有才气的学生特别亲切和热情。在他课堂里,画得好的学生身边经常能看到他在边上谆谆教导,不知疲倦,而对于他认为没有前途的学生连正眼也不看一眼,很冷淡。想来也是,艺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学的来的。即使再用功,很爱绘画,如果没有才气和天赋,那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有人极力主张在艺术院校设立师范部,不能成为好画家的同学就去上师范,也许是一位很出色的美术教师。

朱德群说:“我天天出去西湖边写生,风雨无阻。而且西湖边到处都是亭台楼阁,即使下雨也有地方躲雨。我积攒一星期,就将写生拿给吴大羽先生看,他非常高兴,一张张给我指出哪些画得好、哪里有问题。我在他的鼓励之下,两年画了五百多张写生画。他很擅长言语,有诗意,有哲理,我现在还背得出吴大羽先生当时对我说的一句点出印象主义精髓的话:‘绘画即是画家对自然的感受,亦是宇宙间一刹那的真实。’他解释说,莫奈画了很多张胡昂大教堂的油画,有早晨的、中午的、下午的、傍晚的,都是一刹那的光与色、时与空的宇宙真实。要能抓住这个一刹那的真实,就要画家与自然融合,进入物我两忘的创作境界。这些教导,我深深铭记于心,对我后来画抽象画,也是座右铭。”

吴大羽先生在训练学生基本功上也有独特的一套:重整体,重结构,亦重视表现天然情趣。他对学生说,画画的才气在于两个方面:画出对象的生命力,露出作者独有的感受力。在教学方面上他强调启发诱导,不喜欢动手改学生的作品,尽量发现学生的个性。他还有一句话让学生倒背如流:先有扎实的基本功,之后再扔掉它,走自己的路。他说的扔掉,就是在古典基本功中脱颖而出。

朱德群回忆:“吴大羽先生对我的素描、水彩、油画的批评和指点,都用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画家作比较,如莫奈、毕沙罗、梵高、塞尚等,从理论到画作,既理性又感性。我记得他教我,‘不要太注意透视,要多注意光线颜色的对比’,‘作画最要紧的是忠实对自然的感觉,渐渐领悟出对自然的最有个性的表现力’。他特别推崇塞尚,说他是现代绘画之父。引起我对塞尚的特别兴趣。我从那时开始就陶醉在塞尚的作品中。我在上海偶尔买到三本由日本出版的塞尚画册,如获至宝。人物、风景、静物俱全。我爱不释手,几乎天天拜读。读通塞尚,就掌握了通向现代西方艺术的钥匙,看野兽派和立体主义就知其所以然了。许多来巴黎的画家,老是进不了西方现代艺术之门,对现代艺术作品总是误读,就是因为没有拿到现代艺术之父塞尚给的钥匙。我来法国后,专门去了塞尚迷恋地画到去世的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艾克斯。我到那里一看,那强烈阳光下的岩石和树林,给人一种全新的感知方式:热气流使空气微微颤动,透视被模糊了,最突出的感受就是色彩的对比,就是强烈的平面感!现代艺术的发祥,原来是普罗旺斯地区的天空。”

吴大羽先生还关注学生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成为好画家,还有个培养艺术意志的问题。吴大羽先生在看朱德群作品时,发现他有取巧的表现,狠狠批评朱德群说:“作画要诚恳老实,不要卖弄小聪明,不要出风头!你们在校六年,能够画出一张完整可看的画就够了!”这对心高气傲的朱德群是当头一棒,也是他一生长鸣的警钟。即使在他后来在巴黎,在画出完整可看的画作时,他依旧会想起这句教导。

除了吴大羽这样优秀的先生,李超士不仅是最早前往法国深造的中国画家,还是将粉画艺术传入中国的第一人;方干民、蔡威廉、李开渠等教授都是在法国留过学的新艺术追求者。

国画主任潘天寿也是位艺术奇才,他从未研究过西方现代艺术,作品中却体现出西方现代绘画的造型要素,因而被后人誉为“中国的塞尚”。

同类推荐
  • 洛克菲勒:神秘的亿万富翁

    洛克菲勒:神秘的亿万富翁

    《图说世界名人:洛克菲勒(神秘的亿万富翁)》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传奇的一生。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的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投身慈善事业,致力于消除贫困、疾病,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希拉里成功日记

    希拉里成功日记

    希拉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结合体,少有人能真正读懂她,她也不奢求他人的理解。不管外界有怎样的毁誉,都不能妨碍她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追求成功,诠释辉煌。 《希拉里成功日记》为我们揭秘了大人物希拉里的苦乐喜悲,讲述了一段启迪小人物的励志人生。 《希拉里成功日记》由张佳秋编写。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4)》本书分为鲁班、爱德华·琴纳、威廉·赫谢尔等部分。
  • 毛泽东与蒋介石

    毛泽东与蒋介石

    本书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对毛泽东与蒋介石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不断将他们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识,比较到七十年代他们相继去世。
热门推荐
  • Lysistrata

    Lysistrat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撩心,总有男主想反攻

    快穿撩心,总有男主想反攻

    闾小鱼,人如其名,鱼的记忆……某鱼每完成一个任务记忆就会被格式化,有关于上一个世界上一个任务所有记忆都会被清零,以至于那些曾经被某鱼攻略的男主,个个都来向她反攻,争当某鱼的最佳男主……太渊大陆权倾朝野的摄政王:“你为什么总看不见本王为你痴,为你狂,为你疯魔成性?”二十一世纪霸道冷魅的暗夜之主:“是不是非得逼我拔掉你深上的芒刺,才能有机会慢慢将你驯服?”医毒双绝的倾世毒尊:“但凡本尊看上的,你以为你还能跑得了?”被美男环绕的某鱼内心360度崩溃……总有一堆美男,无处安放,怎么破……?在线等,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嗜命公园

    嗜命公园

    新开的公园,总感觉一切都是那么奇怪。但是又好像一切都正常。
  • 万人中央

    万人中央

    我在万人体育场读诗给你听我在万人的工人体育场,把多年来的诗,朗诵给你们听,今夜的星光璀璨,好似台下万人瞩目的眼光,我带你们回忆过往,你们心中静止的马开始奔腾,逝去的青春与未来的向往交织在脑海,以诗的形式展现,你们静静的听我在朗诵,那年如诗的日子。
  • 汾水长流(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汾水长流(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1954年,晋中平原汾河沿岸的杏园堡农业社遇到灾害。在年轻的党支部书记郭春海带领下,群众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渡过灾难。副社长刘元禄一心想发财,对抗灾多方阻扰。富农兼商人赵玉昌乘机伙同已被拉下水的刘元禄一起倒卖粮食,鼓动社员闹退社。郭春海依靠贫下中农克服干扰,及时提出了抗旱办法,以互助互借解决了群众的缺粮困难。后来,农业社战胜了天灾人祸,生产获得了大丰收。在党支部多次帮助下,刘元禄仍执迷不悟,他竟与赵玉昌合谋,给贫农积极分子王连生栽赃,破坏生产,企图借此打击郭春海,搞垮农业社,但他们的阴谋被揭穿,副社长刘元禄被撤职,赵玉昌被逮捕法办,王连生受到群众拥戴,并被选为副社长。
  • D之复合

    D之复合

    日本文学史上最经典的复仇大戏,悬疑宗师松本清张真正的巅峰之作,让您窥视人性中最复杂、最深沉、最可怕的一面。复仇注定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在毁灭对手的同时,复仇者自身也会走上不归之路。我是潜匿在你身边的复仇鬼,为了让你偿还罪孽,不惜赌上自己的灵魂。我要让你在深不见底的恐惧泥潭中受尽折磨,在惶惶不可终日的噩梦中走向毁灭。我会为此付出代价,会在悔恨和无助中迷茫摇摆,会被罪恶缠身直至万劫不复。我深知这一切,但我仍然孤注一掷。来吧,让这场盛大的复仇剧上演,你我之间漫长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书写,慢思考

    快书写,慢思考

    《快书写,慢思考》是一本教你用自由书写解放头脑的创意思考书。每个人都会遇上大脑死机的时候!当逻辑思考无法帮你解决问题时,“自由书写”就是破解僵局的好方法──只需针对眼前的主题,以最快的速度不停书写,完全不要去管逻辑或用词是否正确。这样一来,大脑来不及整理你写出的东西,你便能专注于问题,得到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想法。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弃妇的小日子

    弃妇的小日子

    她被婆婆以夫君之名休弃,抱着襁褓中的女儿离开。她忘掉身份重做农妇,借精致糕点“梨花醉”赢得了尊重!他是大宅院在外经商的少爷,一场意外,她为了五十两银子嫁给了他,他为了传宗接代答应族长贴告示娶了她。新婚夜,抬眼的一瞬间,她被他的容颜吸引,下定决心夫唱妇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