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0500000005

第5章 青春时代(3)

在袁隆平看来,粮食作物是陆地上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水稻则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这个地球上,玉米种植面积数第一,水稻种植面积数第二。可以这样说,在日常生活中,人和稻米是须臾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稻米养育了人类。

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就从这一年的春季开始,袁隆平选择了水稻纯系选育和人工杂交试验的科研课题,其试验场就设在学校分配给他的半亩自留地上。

从此,袁隆平踏上了一条崎岖的探索之路。

4.探索杂交试验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杂交有没有优势?这种优势能否为人类所利用?袁隆平向这个课题发起了挑战。

早在1926年,美国人詹斯首先揭示了水稻的杂种优势现象。此后,詹斯的理论虽然被美国遗传学家辛洛特和邓恩否认了,但是他的理论依然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20世纪30—50年代,印度人克丹姆、马来西亚人布朗、巴基斯坦人阿乃姆、日本人冈田正宽和奈良芳次郎等都先后开展过杂交水稻的研究。尽管上述学者的研究均未能取得成功,但是勤于学习又精通英文的袁隆平还是受到了这些国外科学家的启发,决心继续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以便通过杂种优势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960年春天,袁隆平在他那半亩试验田里把稻种播了下去——与其说播下的是种子,还不如说播下的是希望。每天早上起来,袁隆平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试验田里看水稻,看看水是否合适,瞅瞅秧苗是否萌出了新芽。他像呵护一个新生命一样,用他的用心与专心做着这一切。一切都是在默默无闻中进行着。几天以后,秧苗出水了,绿莹莹的、嫩生生的,似乎向他伸展着一只只嫩绿的小手,可爱极了。看着那可爱至极的秧苗,袁隆平有些兴奋。但是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还只是开了个头。从此以后,他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而后为它们一个个安家,目睹着它们拔节、分蘖、抽穗,由嫩绿而变为深绿……

袁隆平在安江农校试验田里他认真地观察着每一株水稻的成长。有一次,一个偶然的发现使得他的眼前为之一亮——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俏丽而挺拔的株形,手掌般的稻穗,那样生动、那样鲜活地呈现在他的眼前,它像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位巍然挺立的俊美少年!他发现了它,如同发现了一座金矿,真是快活极了!当时,他并没有想到,这个偶然的发现竟然影响了他的一生。

他将这株“鹤立鸡群”的水稻结出的170粒稻种精心收集起来。次年,将它们播种在瓦罐的培养土里,栽插在窗前的试验田里。他看着它们一天一天地生长,如同注视着共患难的手足兄弟,感到一种心灵相通的愉悦。

然而,其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那株原本优势很明显的种苗,其后代的性状竟然发生了分离,居然没有一株能赶上前代的。秧苗长势七长八短,抽穗后穗短粒小。袁隆平凝视着变异的稻株,突然眼睛一亮,灵感顿时涌上心头:那“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品种间的杂交优势现象,很可能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啊,那正是一株天然杂交稻啊!”

袁隆平的脑海中不停地呈现着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面对自己的感受,面对自己的想法,袁隆平开始明确了自己该走的是怎样的路——一旦目标确定,袁隆平就会沿着这条路坚持往下走,向那目标坚定地进发。

目标一旦确定,他便开始对那些变异的植株进行仔细的调查:高的、短的,早熟的、晚熟的……一株一株地记载,反复地统计、运算,证明这“杂种第一代”完全符合孟德尔学说的分离规律。

就在苦苦思索之中,他想到,第一年选育的那株“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稻并非纯种,所以第二年出现了分离。倘若按那株杂交稻的产量来推算,那么亩产可以达到600公斤,这便是水稻杂交的优势。

想到这里,他眼睛又是一亮:啊,水稻杂交是有优势的!

水稻杂交有优势,这是袁隆平从实践中得出的一个突破性的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就是这一株偶然发现的天然杂交稻,带给袁隆平以灵感和机遇,他的成功之路将从这里开始!

由此,袁隆平萌发了利用这种杂交优势提高水稻产量的设想。

然而,袁隆平的设想与传统的经典遗传学观点相悖。美国著名的遗传学家辛洛特和邓恩合写的《细胞遗传学》一书,明确地指出了水稻杂交无优势。比如,美国哈佛大学的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明确写道:“稻麦等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杂交无优势。”所以,当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时,遭到了某些权威学者的反对乃至嘲笑。

“没有错误的实践,只有错误的理论。”这是袁隆平的观点,这个观点的烙印清晰而又深远。于是,袁隆平根据自己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现实状况,反复思考着。他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对于“自花授粉杂交无优势”的观点,他大胆质疑,勇敢挑战,毅然坚持将“水稻杂交优势利用”作为自己的科研目标。

总之,就是从那株“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稻开始,袁隆平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科研命题:要在实践中学会利用水稻的雄性不育系,学会利用水稻的杂交优势。

不久,袁隆平设计的一整套培育人工杂交稻的方案诞生了。他准备先培育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然后通过“三系”配套进行循环杂交,完成不育系繁殖,然后进行杂交制种并用于大田生产。

恩格斯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论述: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形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的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以及这一物质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袁隆平用他的实践经验,证明了恩格斯的这一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面对权威,袁隆平用他的实践支撑起了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观点改写了美国哈佛大学的《遗传学原理》教科书。当然,某些遗传学权威的结论也将在袁隆平的挑战面前不得不进行修改。

在用实践挑战权威之后,紧接着,袁隆平用实践挑战饥饿——

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中国处于一个极度饥荒的年代。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加上政策失误,使得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普遍的饥荒。

饥饿之风很快刮进了湘西,刮进了黔阳城,也刮进了安江农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天只能靠五六两口粮度日,没有副食,没有油水,整天饿得饥肠辘辘。袁隆平也饿得浮肿起来,无力走动,无神看书,更谈不上带学生去游泳,坚持将每天的主课讲完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那个以瓜菜充饥的饥荒年代,袁隆平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曾经被下放到艰苦的农村去锻炼改造。在农民的集体食堂里,他和当地农民一样吃的是一锅跟猪食差不多的红薯藤煮的汤;饭是双蒸饭,用水蒸两次,称之为“增量法”。可是饭粒虽然看着很大,但就是不饱人,吃下去一会儿又饿了。当时,袁隆平跟所有的人一样,想的就是什么时候能吃上一顿饱饭就好了。

学校划给袁隆平一块山坡“自留地”,作为自给自足的菜田,以补充国家计划供应之不足。袁隆平与另外一位单身教师李国文合作,将他们的山坡地经营得绿油油的。春季里,鲜嫩嫩的卷心菜、菠菜、小葱使人垂涎欲滴;秋季里,红薯、白菜、白萝卜、红萝卜,还有香芋,令人羡慕不已。

湘西一带耕地少,当地农民惜土如金。香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周期很长,半年多才能收获。袁隆平学着当地农民的样子,在香芋地里间种豌豆、豆荚,待豌豆熟了,豆荚败了,香芋也就可以收获了。香芋的叶子很宽大,好似荷叶,割下叶片,用盐水腌制几天,就是具有湘西特色的美味咸菜。

5.苦中作乐

袁隆平经营“自留地”有妙方,宿舍里的“存货”多种多样,加之他性格随和,谈吐风趣,在冬天的夜晚,许多教师都乐意到他的宿舍去“会餐”——当然,不仅是物质的会餐,更是精神的会餐。

冬季天寒夜长,饥饿来得特别早、特别快,人们难以入睡。教师们聚在一起,少不了要谈吃的,他们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记忆中或向往中的美食。在每次“精神会餐”中,袁隆平都会描述两道保留菜谱,一是川味鱼香肉丝,二是麻婆豆腐。他总是称赞川菜口味好。当然,由于教师多数是湖南人,所以湘菜“好吃”的声音总占上风。然而,每晚参加“精神会餐”的,多是湘西的农家子弟,所以大家说得最多的还是农家饭菜。

说的人,在每一个细节都要停顿片刻,不愿快说,以吊大家的“胃口”——画饼充饥的年代、画饼充饥的生活、画饼充饥的夜晚,大家说得不亦乐乎。

同类推荐
  • 戊戌变法思想家梁启超

    戊戌变法思想家梁启超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很好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萧红,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极端的苦难与坎坷,唱响了搏击与抗争的强音。本书笔触细腻,感情充沛,对萧红境遇的记述让人唏嘘不已,读后使人同情,但更多的是崇敬。
  • 黄金荣全传(上)

    黄金荣全传(上)

    众所周知,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是“上海滩的三大亨”,他们各有各的招数,叱咤风云,闯的猛,玩的火,斗的凶。真是极尽19世纪末到20世纪30.40年代上海滩的黑白世界。大凡黑道枭雄总爱“狐假虎威攀高枝,借腹怀胎自发家”,总热衷“借高枝扶摇直上,会做人扬名江湖”。他们在自己羽翼未丰之时,总要为自己寻找理想的靠山,躲避官兵的清剿,防备百姓的报复,还有仇家的追杀,但是,他们决不甘为人下之人,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在自己的靠山的地盘上建立起自己的霸业。
  • 名人传记丛书:莫扎特

    名人传记丛书:莫扎特

    名人传记丛书——莫扎特——当人类还是细胞时就在聆听他的音乐:“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人生路漫漫:南怀瑾家族三代的人生浮沉(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人生路漫漫:南怀瑾家族三代的人生浮沉(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在本书中,作者倾情讲述了南家三代人百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包含从未披露的家庭生活细节,以及旁人无法得知的家族事迹。
热门推荐
  • 蒙牛攻略

    蒙牛攻略

    蒙牛大胜局书系以实例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从蒙牛的管理模式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以及营销策略与品牌攻略等几个方面入手,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蒙牛速度”背后真正的奥妙。例如:无论是创立之初精妙绝伦的比附策略,还是后来蒙牛酸酸乳与超级女声的完美结合,抑或是体现出蒙牛管理迈向标准化的三权分立、矩阵式变革,更毋庸说闻名于业界的“蒙牛商学院”,提倡大公有制的草原精神,更有贯穿了蒙牛的整个发展过程的牛氏魅力……从多个角度,深入挖掘了蒙牛的独特魅力,希望能使读者对蒙牛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全新的视野以及获得一种全新的感悟。
  • 轮回再临二次元

    轮回再临二次元

    永恒的尽头是归于虚无,命运的轮回必将终结!当叶风发现自己拥有了矢量操控能力的时候,吓得他急忙脱下检查。作为穿越者,不搞事怎么可以? 但是,美国队长是什么鬼?什么?还可以回魔禁?我看看……“你就是我的servant吗?”叶风:“……”这又是到哪了啊!…… 目前确定:漫威,型月,魔禁,斩赤,re从零。幻想乡待定。 已建群:583058204,欢迎大家加群讨论和提意见
  • 有爱无爱一身轻

    有爱无爱一身轻

    这是一本应对2008—2010年中国婚恋震荡危机的人生指导书。它集中反映了70,80后人群当下最热门、最聚焦和最棘手的婚姻、恋爱和家庭问题,分析爱情困惑,指点婚恋迷津,解决家庭危机,指导他们重新认识爱情、婚姻、家庭,重新了解、理解伴侣与自我,重新踏上情感路途,重新寻找与塑造更美好的爱情,婚姻和人生。
  • 北风那个吹

    北风那个吹

    1974年的寒冬腊月,月亮湾闻名遐迩的“铁姑娘”牛鲜花遇见了“臭名昭著”的文艺青年帅子。在监管教育帅子的过程中,牛鲜花被他的多才多艺和顽皮率直所打动,冰封已久的心河悄无声息地开始融化……见知青点的战友像候鸟一样纷纷回城,帅子苦思冥想干出了一件影响他终生的蠢事,险些成了废人。这时,牛鲜花吐露心扉,毅然与他结婚。后来,帅子带着牛鲜花和两个女儿回到城里。帅子初恋女友刘青婚姻不幸,把一切怨恨痛苦都归结到牛鲜花身上。她死缠烂打,胁迫帅子跟她南下广州经商,并设局把自己和帅子生的傻儿子扔给了牛鲜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传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Devil'  s Ford

    Devil' s Fo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科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科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对于中国当代科幻而言,越拉越多的迹象已经表明,最优秀的那批科幻作品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作为一部新世纪十年中国科幻小说的结集,辑录在这里的作品便代表了当代中国科幻的创作实绩,它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家的一次集中展示。小说集不仅选编了刘慈欣、王晋康、韩松等科幻巨星的代表之作,还囊括了如江波、迟卉、飞氘、陈楸帆、拉拉、夏笳等实力派科幻名家的经典篇章。23位作家个个重要,23篇小说篇篇精彩,选取的作品注重多样性,力图展现各类不同的风格与样式,从中我们既能体会到作者们汪洋恣肆的创造力与奇思妙想,也能深刻地感受到他们深沉的人文思考。
  • 命中注定:天降宝贝娇妻

    命中注定:天降宝贝娇妻

    六年前,一场陷害,她背井离乡;六年后,重登巅峰,她携子归来。她誓要夺回她所失去的一切,不过……她家宝贝好像有点破坏她禁欲女神的形象。宝贝,不要追在男人的后面,逼他娶你妈咪!“雷先生,听说你是我爸爸,求求你娶了妈咪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名言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名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