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6000000007

第7章 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

修辞手法即修辞格,简称辞格。它是在修饰、调整语言,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中形成的。它是修辞范畴的特有现象,是修辞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熟练地掌握修辞手法,有助于说和写。也就是说,当你要说、写时,要选用合适的修辞格。选用什么样的辞格合适,也应视语境(题旨情境)而定。

下面,就常用的修辞手法,逐一介绍。

比喻,俗称“打比方”。即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或通俗浅显的道理,来说明比较复杂、抽象的事物或深奥难懂的道理。

一个比喻,通常由本体(被比喻的对象)、喻体(做比喻的事物)和喻词三部分组成。

例如:

又如:

月亮桂在天上,星星眨着小眼睛,像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挤在妈妈的身旁。

诗人用孩子挤在妈妈身旁(喻体)来描绘星星围绕月亮(本体),启发读者联想,从而对所描绘的对象产生更具体、更亲切的印象。

比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明喻——就是明显的打比方。在本体和喻体之间常用“像”、“好像”、“活像”、“如同”、“如”、“好比”、“好似”、“仿佛”、“犹如”、“似”等喻词表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关系。如:

A.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布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前面。四周的山把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陆定一《老山界》)

这一句疾浅显的比喻,写出了夜晚的安静,极富革命浪漫主义。

B.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这一句中,把“我”渴求知识的心情比作“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这就把抽象的事物讲得通俗易懂,具体形象。

C.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朱自清《春》)

这一句中,作者用喻词“像”连结本体“春天”和喻体“刚落成的娃娃”,把抽象的事物,讲得具体形象,生动感人。

D.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作者把高出水面的叶子,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形象生动地描摹了荷叶的美好姿态。

明喻,有时可以省略比喻词,采用并列对举的形式。如:

A.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

B.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

C.灯不拨不亮,眼不擦不明。

D.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暗喻——也称隐喻。是把本体直接说成是喻体的一种比喻方法。虽然它不点明是比喻关系,然而比喻的关系却隐在其中。暗喻往往以判断句式出现,常用判断词“是”,或用动词“变成”、“变为”、“成了”、“成为”、“当作”、“叫做”、“等于”、“成”,“叫”、“做”等作喻词。它比明喻更加突出了“本体”与“喻体”之间相似的地方。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比喻。它的典型格式是;

“甲是乙”。例如:

又如:

A.现在,**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不正是一支叫人惊喜的路标么?

其中说“**”是“路标”。比喻隐含其中,喻词为“是”。是暗喻的基本型。

B.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这一例中,说“浪花”形成“白莲”。喻词是动词“形成”,仍为暗

喻。

C.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孙犁《荷花淀》)

这一句中,用“成了”为喻词,用“长城”作比,形象地表现出白洋淀秋天收割芦苇的景象。

有些暗喻省略了喻词。例如:

A.边防战士,守卫边疆大门的一个铁闸。(其中“战士”同“铁闸”之间省去了“是”)

B.“旗帜——火把”、“笔——刀枪”、“诗歌——大炮”。(其中,三个破折号便相当于三个“是”字。)

暗喻有时同明喻合用。例如:

C.缟似雪,泪成雨,花作丘。(其中,前一个分句为明喻,后两个分句均为暗喻。)

借喻——是比暗喻更进一步的比喻。是最简练的一种比喻。其特点是本体事物和喻词不出现,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公式为:乙(代甲)。例如:

A.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老舍《济南的冬天》)

“空灵的蓝水晶”是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水天一彻的世界,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B.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欧仁·鲍狄埃《国际歌》)

“毒蛇猛兽”是借喻,指的是所有剥削者。

C.唐朝诗人李贺赞美端砚的诗句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就是直接用“紫云”喻美丽的端砚石料。

D.房价不会跳水,只是在做俯卧撑(网络语)

“俯卧撑”是网络热词,用来比喻事不关己的心态,充满戏谑的意味,这里指房价的起伏徘徊,如俯卧撑一般。

以上所讲明喻、暗喻、借喻,乃比喻的三种最常见最基本类型。其实,在实际语言中,比喻还有各种灵活的用法。还有许多变化形式(叫做比喻的变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引喻——先引来类似事物做喻体,而后引导出现本体。引喻一般无喻词,往往各自成句,或各自成段地排列成结构相似、互相映衬的平行句式。其中,起引导作用的部分称喻体,被引出的部分称为本体。通常是喻体在前,本体在后。若本体移到喻体前,中间加个“像”字,就变成明喻了。例如:

A.草堆上落火星大火烧,红旗一展穷人都红了。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此例,二句并列,前一个分句是喻体,起引导作用;后一个分句

B.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到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鲁迅《藤野先生》)

这一例句中,即用“北京的白菜在浙江”和“福建的芦荟在北京”,这些物以稀为贵作喻体,引出“我在仙台的颇受优待的理由”这个本体。

倒喻——本体和喻体次序颠倒的比喻。其格式是:“喻体像本体”。例如:

革命精神!

(袁鹰《井岗翠竹》)

有时,“似的”一类喻词单独使用,把喻体和本体连结起来,使喻体与本体构成偏正短语形式,形成一种简捷的倒喻。

例如:

B.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似的果子。

(峻青《秋色赋》)

此句中,“一颗颗红玛瑙似的果子”便是偏正短语形式的简捷的倒喻。这种形式的比喻,更能突出本体的形象感。

较喻——是一种“喻中有比”的比喻,其特点是把被比喻物(本体)和比喻物(喻体)放在一起相比,既显示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又突出本体和喻体在和程度上的不同。较喻有三种类型:强喻型、弱喻型、等喻型。强喻型是本体在程度上超过喻体:弱喻是本体在程度上不及喻体:等喻型是本体与喻体在程度上大致相等。

1、强喻:你的心眼比针尖还小。

2、弱喻:人们看惯什么阔人的通电,什么会议的宣言,什么名人的谈话,发表之后立刻无影无踪还不如一个屁臭得长久。

(鲁迅《林克多“苏联见闻录”序》)

3、等喻:那海岛上的女孩,与那阴霾严毒的气候一样反复无常,不可捉摸。

(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

由此可见,喻中有比的“较喻”,不是位于比喻和比较之间的独立概念,而是比喻的一种,所以必须是比喻。

较喻是一种比较性质的明喻,其结构形式不说成“甲像乙”,而说成“甲比乙更怎么样”。如:

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B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句A中的本体是“死(是意义与价值)”,喻体分别是“泰山”和“鸿毛”,按常规本可说成“……死,有的像泰山一样重,有的像鸿毛一样轻”,但作者为了强调不同情形的死其价值和意义有天壤之别,故用比较级设喻,“……死,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这样说来,反差更为大而显,上人们深思应该如何面对生与死。

博喻——顾名思意,即一连使用几个喻体来描述同一本体。例如:

A.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鲁彦《听潮》)

上例用“细雨”、“朝雾”、“暮烟”三个喻体描绘海浪的形态,引起读者的联想,是春雨,是晓雾弥漫,是暮烟霭霭,给人以沾衣欲湿、虚幻迷离的感觉。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

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郁达夫《故都的秋天》)

这一句中,为突出本体即“南国之秋”、“北国之秋”的特征,作者一口气便说出了四个比喻。

C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上例中,用“牛毛”喻春雨的细密,人们不是常说“牛毛细雨”吗;用“花针”喻春雨的晶莹透亮;用“细丝”喻春雨的轻柔。三个喻体合起来,写出了春雨的多、柔、细、密的特点。

反喻——即用否定语气构成的比喻。采用的是“本体一不像(不是)——喻体”的格式。强调的是本体和喻体的相异之处。有以反托正的作用,具有更为明显的表达效果。例如:

A.打江山不是容易的,并不是别人做好一碗红烧肉放在桌上,等待你坐下去狼吞虎咽。

(姚雪垠《虎吼雷鸣马萧萧》)

这一句中,作者用“别人做好一碗红烧肉放在桌上,等待你坐下去狼吞虎咽”的容易来反托“打江山”的艰难不易。

B.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郁达夫《故都的秋天》)

这一例句中,也是一连两处使用反喻形式,意在由此而反衬出秋的特点;朴素自然,无令人陶醉之处(“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

综上所述,不管哪种形式的比喻,要用好它,必须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但在某一点必须极为相似。

其二,要用具体的熟悉的事物去比抽象的陌生的事物,否则会收不到比喻的效果。

其三,要注意感情色彩。选用什么事物作比,能够反映出作者思想感情的倾向性。因此,运用比喻应做到爱憎分明,褒贬得当。否则,就不是好比喻。

其四,本体和喻体的美丑要一致。要用形象美的喻体来比喻形象美的本体,用形象丑的喻体来比喻形象丑的本体,而不能相反。

同类推荐
  •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灾害,一个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害,一个我们潜意识里不愿多提的词。我们不愿说,并不代表它就会消失,听那电视中的新闻,看那报纸上的文字,总会被提到,提到它在某个角落里继续存在的身影。本书为我们例举了一百场危及世界的灾害。
  •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这里浓缩了中国社会近六十年的风雨变迁,描绘了那个激情年代的人生百态;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细细品读这些珍贵的独家资料,在流金岁月中慢慢感悟人生,接受时代洗礼!
  •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针对孩子学习的心理特点,从中外成功的家教中,精心萃取了让孩子从小爱上学习的有效方法,总结出培养孩子爱学、乐学、善学的91个妙招。这些妙招,招招受家长欢迎,招招让孩子受益。可以说,本身是一本通俗简明、易学活用的家教方法全书。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我就想做班主任

    我就想做班主任

    “我就想做班主任”,这是全国知名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天使教师于洁做了20多年班主任还要继续做班主任的回答。这份态度、这份坚持、这份笃定、这份幸福,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翻开本书,动情的细节描写,深刻的教育思考牵出一个班主任老师应该关注的方方面面:教育的初心、班级的管理、教师的修炼、学生的沟通……19年坚持做家校联系单,12年教育博客保持更新,坚持给学生写信超过40万字,自己制作印刷学生成长纪念册……于洁老师把自己的生命之根深深地扎在教室里,用大量生动感人的教育案例和深刻的教育思考诠释了一个真正幸福的、有成就感的成功班主任是什么样的。这是一本值得所有班主任品读、思考的书。
热门推荐
  • 狩猎者游戏

    狩猎者游戏

    看巫蛊高手如何利用动物作案;看众目睽睽下如何实施完美绝杀;看传国玉玺、乾陵金简等被史海淹没的千年遗码;看女真和契丹两个失落民族的绝密档案;看大辽和大清难以置信的血统怪圈;看蒋介石、汪精卫、婉容、溥仪等历史名人的家族秘史;看操盘者滴水不漏令人拍案的狩猎计划;看超越心理极限的紧张情节;看突破想象空间的诡秘场景;看颠覆逻辑思维的反转结局。
  • 你的名字有余生

    你的名字有余生

    初识,她对他说,初次见面,请多关照!郑敏敏:我可以知道你的名字吗?余生眉头一欣,淡笑着走开。后来,她发现他的小秘密。余生:我不希望任何人知道它。郑敏敏:可以,但你要做我男票。有一天,他对她说,我不该告诉你我的名字。她却微微一笑,说: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我的余生里有你的名字。喜欢我就宠我
  • The Middle Class Gentleman

    The Middle Class Gentle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夫人眼里有星辰

    夫人眼里有星辰

    “王爷,王妃打了皇上的宠妃”“无妨,你去召集人手为王妃加油打气”“王爷,太后要将王妃凌迟处死”“你去让太后知道凌迟处死是什么滋味”“王爷,凤桑国太子要纳王妃当…当侧妃”“立刻召集五十万大军灭了凤桑”蓝韵,蓝家嫡女,从小到大被视为废材,一朝逆袭归来看废材逆袭狂打脸。不论她惹下了多大的祸,身后永远总有一个人为她默默的收拾残局、把她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的邪魅王爷。
  • 晨光有你最好

    晨光有你最好

    他为别人做的戏,却将她引入了局。只可惜,他们都过了可以为爱情放下一切的年龄。时隔多年,回想往事,那些撕心裂肺的痛楚和意乱神迷的旖旎,经过岁月的洗涤,化为了吉光片羽里模糊的痕迹。现在,简佳晨终于可以对他说:“我们结婚吧。”俞清元一把抱住了她,泪如雨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伪爱情书

    伪爱情书

    我已经三十岁了,爱情还没有真正萌芽。它还会不会健康地成长?这是一个问题。我是在和老同学郑杰一同去十路汽车站的路上。不合时宜地想到这个问题的。郑杰真是不错,一而再地为我牵线搭桥,都有点婆婆妈妈了。我们非常入俗地站在汽车站旁的广告牌下,等候。幸亏是晚上,不易被人发现。本来说好七点四十的,都七点五十二分了,仍不见对方露面。我有点嫌烦了。我刚想把这层嫌烦的意思捅破,郑杰发现目标了。我不得不佩服他超凡的识别力。他并不认识被介绍的女子。甚至不认识那一方的介绍人。
  • 菊与刀

    菊与刀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其造就了一场极度惨烈的世界大战,但也造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伟大的经济奇迹。日本为什么会成为令人发指的侵略者? 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国家,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鲁思·本尼迪克特编著的《菊与刀》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 婚君

    婚君

    齐光是一名昏君,女昏君。他从小就知道她是天之娇女,眼光高于顶,对于情爱从不在意,但是他也知道总有一天她一回头就能看见他。
  • 无限之秦龙道

    无限之秦龙道

    仗剑江湖行,纵死侠骨香。问道天地间,漫漫长生路。
  • 帝玉封神

    帝玉封神

    得‘帝玉’者,便能掌控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可倒转乾坤,时空穿梭,改变过往未来;一切规则尽归于其中...得帝玉者便是世界之主,再无神衰之日,身躯永生不朽,神识不死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