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000000009

第9章 中国思想家的精神

它供给了种子,由那里就生出了后来的成长与发展,它又尽了肥沃土壤一样的使命,在那里面,许多种类的外国思想与信仰都种了下去,而且成长、开花、结果了。

为了方便起见,中国思想史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时期。

耶稣纪元前的一千年为上古时期。伟大的中古佛教及道教时代,以及一直通过了纪元后一千年的全部时间,都为中古时期。而近世这一时期,则为中国理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远从第10世纪大规模的刊印书籍,以及第11世纪、12 世纪新孔子学派起来的时代起,一直延长到我们这个时代。每一时期,都占了将近千年的光景。

中国思想史的上古时期,可说是古典时代。从那时传下了一些前于孔子的古典作品,诗歌的,历史的,关于行为轨范的,关于宗教崇拜的;此外当然还有许多大哲学家的作品,如老子及孔子、墨翟,一直到孟子、庄子及韩非——这可称之为中国学术的《旧约全书》时代。这个上古时期,不独为所有后来各时代的中国思想史确定了一个主要的模型,而且也提供了许多灵感和智慧的工具,使中国中古及近世思想家们,可以用来作凭藉,去为哲学及文化的复兴而努力工作。简单说来,古典中国的理智遗产,共有三个方面:它的人文主义,它的合理主义,以及它的自由精神。

其所以成为人文主义的,是为了它始终而且明显的注意人类的生活,人类的行为,以及人类的社会。举例说来,当孔子被人问应当如何事鬼神时,他就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又被问关于死的意见时,他就说:“未知生,焉知死?”这种对于人生的执着,就成了一个特点,使中国古代思想与印度、波斯,甚至伊色利(Israel)的古代思想,截然不同了。中国古典时期的思想家,主要的是道德哲学家、教育哲学家、社会哲学家以及政治哲学家。古代中国曾建立一个伟大的文明,而且又产生了许多关于人性,关于道德行为,关于法律及政治组织的种种成熟的学说,但对含有“乐园”意义的“天堂”,看作“末日裁判”地方的“地狱”,则一无所知,并且对于生死问题,也从来没有耽于玄思默想过。

其次,中国古典思想之所以成为合理,成为唯理智主义的原因,是由于他对于智识、学问和思想的重视。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时,中国思想的派别很多,从孔子的明显的唯理智主义的态度(孔子曾明白承认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一直到老子更明确的、唯理智主义者的(Rationalistic),但几乎是反理智主义者的(Anti-Intellectualistic)态度。老子这么吟咏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在这两极端之间,可以寻到那时中国思想上一些其他的伟大学派。他们的不同之处,是在于对那比较吃力的学习及研究过程的注重程度,各有不同。这一类的差别,在两种不同的性情之间,本是些很自然的差别。这两种性情,威廉·詹姆斯氏曾把一个称之为“软心肠的性情”,把另一个称之为“硬心肠的性情”。中国思想从未诉之于超自然或神秘的事物,以作为思想或推理的基础。从这一点看,一般说来,中国思想是始终唯理的。而且,它的所有正统学派,对于知识和考察,都十分重视。再从这一方面看,它确是偏重于唯理主义者的态度。

人文主义者的兴趣,与合理及唯理主义者的方法论结合起来,这一结合,就给予古代中国思想以自由的精神。而且对于真理的追求,又使中国思想本身得以自由。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又说: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讲到他自己时,他又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中国道德与理智力量仅次于孔子的孟子,也曾经更有力的表示过这个自由的精神。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种人文的、合理的及自由的精神,就是古典时代对于理智生活留传下来的最大的遗产。也就是因为这个精神,所以方能使得那个时代多样的理论、社会及政治作品,现在读起来,还是和我们现代的作品一样。

这里就是孔子和他自己国家统治者的谈话:

鲁定公问:“一言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之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定公又问:“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善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为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从这样一个人道的、合理的、客气的,然而在精神上又是这么坚定的,这么自由的回答里,我们可以了解二十五个世纪以来,孔子对于中国人的控制力量的所自来了。

下面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段问答: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问。

“无以异也。”梁惠王答。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王曰:“无以异也。”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人且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下面又是孟子告诉齐宣王的一段话: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从这类的讨论中,我们不禁要觉察到人文主义的精神、合理的精神以及自由政治批判的精神。这种精神,就使孟子成为人类历史上民主政治的最早也许是最大的哲学家。

这个古典时代三重性质的遗产,就成为后来中国各时代文化与理智生活的基础。它供给了种子,由那里就生出了后来的成长与发展。它又尽了肥沃土壤一样的使命,在那里面,许多种类的外国思想与信仰都种了下去,而且成长、开花、结果了。它给中国一个理智的标准,可以用来判断及估计一切外国输入的理想与制度。而一遇到中国思想变得太迷信,太停滞,或太不人道时,这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理智遗产,总归是出来救了它。

虽然当中曾经有过一千年的时光,一般人都集体改信佛教,也还并没有能根除这个遗产。曾经有过一个时期,好像中国的合理性及人文主义,已经被一个中古时代思想的洪流所淹没了。这个中古思想,就是由印度及印度化思想信仰统治下所产生的。成千成万的男人女人,都出了家去当和尚和尼姑。宗教热就像浪潮一样的冲进了中国。作为对于佛教神圣献祭的最高形式,一个虔诚的和尚,可以欣然烧掉一个手指,一条膀臂,或者甚至他的整个身体。上千万的信男信女,有时甚至是宫廷中的人物、也都蜂拥到山上去,目击而且悲泣一个高僧的自焚。

正是为了这样的出世态度和这样非人道的狂热,才又把中国震动得恢复了知觉,恢复了理性,恢复了人性。在历史上那几次政府迫害佛教举动的背后,永远的有中国文明对于要使中国“蛮化”的这潮流的一种反抗态度存在着。

举例来说,公元845年对佛教大迫害时,上谕里的主要意思是说:“中国政府不能把中国人民弃之于对一个外国舍生宗教的崇奉了。”这就是中国人道主义对于使中国思想文明印度化的一个革命。

中国反抗佛教的最大代表,及大声疾呼得最厉害的领袖是韩愈。

他指出过,中国思想的最高理想,是说一切的个人道德及理智培养,必须有一个社会的目的,而这个目的呢,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有一切志在由苦行及逃世以自救的个人教育,都是反社会的,因之也是非中国的。

韩愈为这个反抗提出了着名的冲锋呐喊,所谓:“人其人!”那就是说,使和尚尼姑们一律恢复人性和人的生活!他对于佛教的严厉批评,特别是他对于皇家的庇护佛教的攻击,就使他在819年遭到了贬斥。然而,在精神上,他却是第11、第12 世纪中新哲学运动的创造者。这个运动,后来就产生了“唯理哲学”(理学)的复兴与形成。

这次现世的及创造性的哲学运动的复兴,就为中国思想的第三或近世时期开了先河。那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复兴时代。在近世中国哲学前九百年的发展当中,古典时代的人文主义唯理主义,以及自由精神,又重新像花一样的放开了来。

“唯理哲学”的最初阶段,道院的苦行及学术性的冥想,仍然继续存在。这些是从中古宗教时期接受过来的。不过就一般而论,理智自由精神已经产生了许多敌对的思想派别,而其中有几派,曾经较为彻底的脱去了中古势力的牢笼。推想已变为有条理得多,科学得多;道德教训也变得更人道些,更合理些。

12世纪中,朱熹学派曾特别注重对于知识采取唯理主义的态度。这一派的口号是:“致知在格物”。主张“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主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这种严格唯理主义者的精神及方法论,在中国思想里,就产生新的唯理主义。可是因为没有对于自然本身实验及处理的传统和技术,终至于这种科学的思想,并没有能够产生一种自然科学,可是它的精神,却渐渐在历史及哲学的研究中被觉察出来了。过去三百年,它曾经在对于古典着作的研究方面,产生了一个科学的方法论。

他曾经展开了对于书本的批评,“高级”的批评,以及对于古代着述的哲学态度。那些图谋推翻传统注疏的学者们,现在却选了一个新的工具,这就是一个新的方法论。这样,他们可以凭借历史的证据及演绎的推理法,去扫除一切主观的解释和传统的权威。固有的唯理主义,现在变成科学性的了。而理智自由的精神,也就寻到了一个有力的武器。

我将再叙两个轶事,以结束这个简略的中国思想史叙述。中国现存的最老哲学家吴敬恒,曾经告诉我一个故事。他早年的时侯,去见江阴南菁书院的山长黄以周。当他走进山长室时,他看见墙上挂着山长自己用大字泼笔写着的对联。那对联上八个字说:“实事求是,莫作调人”。

数年前,当我浏览我父亲未刊行的着作时,我寻到七十年前他在上海龙门书院所作的许多卷札记,每页顶上都用红字印着一段格言。

其中一部分说:“学生研究任何题目时,都必须有先用怀疑的精神。”

以怀疑态度研究一切:实事求是,莫作调人。这就是那些中国思想家的精神,他们曾使中国理智自由的火炬,永远不息。也就是这个精神,方使中国的思想家们,在这个新世界上,新时代中,还觉应完全的自如与合适。

同类推荐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

    本书详细阐释了包容这一人生大智慧的深刻内涵,及其在为人处世、婚姻家庭、成就事业、面对成败、化解苦难等方面的广泛运用。阅读本书,你将明白:包容是灵活处世的哲学,是审时度势的大智慧,是成熟人生的自我完善。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第1期):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第1期):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书以2016年第七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论坛与会论文为基础汇编而成。书中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进展”为主题,按照各篇文章所论的侧重点,分为五个板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梦研究”“‘四个全面’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从不同层面和角度,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反映了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成果,展现了当时的学术研究进展。
  •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美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带领我们走进美学的神秘殿堂。对于何为美学,如何认识美,美感来自何处这些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与读者促膝闲谈的方式,使读者学会审美地观看世界,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领域生活中的美好,让审美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
  • 中和论道·第一辑

    中和论道·第一辑

    “道”曾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揭示终极的本体存在。《礼记·中庸》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者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贵和尚中形成了中国儒释道文化“有容乃大”的和谐包容性格及其源远流长。在现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碰撞的今天,更需研究中西文化深层交流以及传统文化的创造性更新与转化的问题。本书便是此项探索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书分专题探讨了笛卡尔、海德格尔、阿伦特哲学的核心思想;也探讨了《论语》中的人生智慧,儒家道德形而上学;并对希伯来文明中的《约伯记》、希腊文明中的《俄狄浦斯王》、屈原《天问》、《离骚》中的苦难、悲剧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本书是多位专家学者针对上述问题的演讲及师生互动问答的汇集,形式新颖,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是有兴趣探索中西文化、哲学、宗教比较及会通问题的读者喜闻乐见的入门书。
热门推荐
  • 盛唐风月

    盛唐风月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开元四年,大唐帝国如日中天,京兆长安恰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都市,没有之一。姚崇、宋璟、李白、王维、张旭、吴道子、颜真卿、公孙大娘、裴旻、郭子仪……当此一时,盛唐的天空群星璀璨。生逢盛世,作为一介江郎才尽泯然众人矣的神童,杜士仪担心的不是天下大势,而是如何在这第二次人生中活得更精彩。盛唐风月,有的是雄风傲骨,有的是自信从容,有的是出将入相,有的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八年笔耕,九部作品,继《朱门风流》、《奸臣》、《冠盖满京华》、《富贵荣华》之后,2013府天新作《盛唐风月》,带你领略一个真正的盛世大唐!
  • 百夜奇谭Ⅰ:艾泽拉斯陈年情事

    百夜奇谭Ⅰ:艾泽拉斯陈年情事

    红酥手贱的故事,看过的十个人里,四个人觉得虐心,三个人觉得温暖,两个人被逗笑,还有一个人说他没看懂。那些故事的情节、人物和自己完全不同(有许多完全不可能发生在现实世界),可是不知怎么的,就有一种被写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觉。就像是有一段只模糊记得的前尘往事,却被红酥手贱打捞、还原。而今每篇故事都配上作者手绘插图,对照阅读,让读者作者在创作时想象的画面。图上都有作者红酥手贱钤印。故事戛然而止,它给我们一个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它写了越想逃、越逃不脱的命运,也写了本来要哭、却又笑起来的明媚。25个故事中,有奇幻,也有推理,令人胆寒,也令人热血沸腾。故事每篇都不同,化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作者涉猎之广,令人惊叹。
  •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它是世界情报组织的开山鼻祖。破解超级机密,使盟军反败为胜;“月亮女神”一纸密码改变二战进程;风靡世界的007詹姆斯·邦德就是它的代名词; 它是“鼹鼠”最活跃的谍报机构,叛徒层出不穷;它也是最笨拙的情报组织,北极行动损失惨重,黄金计划成为世人笑柄。迷雾重重,鲜花与阴影相伴,揭秘世界情报机构的开闪鼻祖。
  • 吃鸡小萌妻:老公大神,求带飞

    吃鸡小萌妻:老公大神,求带飞

    自从霍总裁迷上某位吃鸡女主播后,直播间就一直哀鸿遍野。比如:某日,暴雨天。霍总裁在直播间送出一百个火箭,弹幕刷屏:“下雨了,要我接你吗?”胡琴冷冷表示:“不用了,我有伞。”“不,你有老公!”“……”粉丝:喂,120吗?这里有人直播撒狗粮,求带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把心快递给你

    把心快递给你

    她和他的交集,从快递开始。从此,俩人都将心一并快递给了对方,再也无法退货。
  • 耳食录

    耳食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代风流

    时代风流

    那年他十七岁,上高中。他们学校是本省名校,听说是中国第一批西式学校之一,光绪三十一年创办的中学堂。又听说,他们学校的毕业生,有几位学部委员,还有几位在北京工作,有的还经常出入中南海,甚至陪同毛主席周总理接见过外宾。有一次,一位校友回母校视察,街上还站了岗。他们学校的教学水平是没的说的,老师都是百里挑一的名师。比如他们的语文老师,原来在南京大学,知道吗,南京大学解放前叫中央大学,1957年出了一点事情,下放到一所山区小学,他们校长费了好些周折,才把他弄到学校来。
  • 金动天下

    金动天下

    秦朝,丹凝与丹霄姐弟俩因战争失散,丹凝辗转进宫当职,为了偿还吕不韦救命恩情,她冒险出宫帮吕不韦医治怪疾,因此被吕不韦爱上并强占为妻,但她一直未曾放弃寻找弟弟丹霄。丹霄孑然飘零,先是在酒坊做工,与酒坊老板女儿李诗缨互生爱意,后奔赴咸阳开了玉馆,又与花魁连羽桐,铸剑师的孙女虞清音(虞姬)产生剪不断的爱恨纠葛……与丹凝重逢后,丹霄心疼姐姐遭遇,故而要向吕不韦和嬴政复仇。时势造就了丹霄的命运,他的野心和才华促使他背地里运筹帷幄,运用货币金钱的力量谋势养兵,成了亲王嬴政的心腹大患。咸阳城百姓称颂丹霄为“金大人”,却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 廉吏传

    廉吏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妃归来:帝君请恭候

    魔妃归来:帝君请恭候

    她原是叱咤风云、名震四方的魔域之主,却因一次蓄谋已久的围剿,最终画上了句号。当时隔一年,帝都某处别墅里,一双合上的双眼再度悄无声息地睁开之时,逝去的王者,终将重临于世势必手刃仇敌!她生在帝都风氏战神家族,身份尊贵,本该受到世人尊重却不幸遭人算计,终成众叛亲离、名声败坏彻底沦为帝国笑话!当两个八竿子打不着一块的人变成同一个人时……也许正常情况应该是重复一下生前秒天秒地秒空气的人设。但现实却是——风宛云的奔溃日常:现在她很茫然,甚至有点绝望……谁来救救她,这里到底都是些什么鬼啊啊啊啊!霸气凛然、主宰全场?过去式,不存在的。假装无辜,做朵娇滴滴的小白莲?嗯,这个可以考虑考虑。什么?你说我怂?!这不屁话吗!人不怂点还能健康茁壮成长活了这么久吗!来自风氏家族第一怂的悲痛呐喊。然而,当风宛云以为,只要不沾是非便可剧终全身而退。却不知从何时起伪装变得不堪一击,更是不知,那本该一别过后两相忘的身影,竟会一朝不由分说地强势闯入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