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500000007

第7章 市井写真(6)

不论酷暑严冬,她每天站在路口,向路人乞讨募化,凡愿捐助者,她每次只讨要一文铜钱。几年间,老妈妈已募化到几百串钱,于是她用这些钱建了这座小亭。

我曾跟随家人或与小伙伴们一起,走过古城的许多村巷,也跟我们萃文村一样,家家户户都饮用玉河水,清晨、傍晚到河里挑水,白天在河里淘米、洗菜。

而巴坞街一带,玉河水从街子东面流过,被密集的商铺和民居院落挡住,居民不便于去玉河里挑水,因此这里有相距不到百米的两处三眼井,足够片区的居民饮用。三眼井,第一口井饮用,第二口井淘米、洗菜,第三口井用来洗涤衣物。木氏府署光碧楼迤南班满一带,玉河水没有流经那里,但有水源丰富的白马龙潭,还有着名的光碧巷三眼井。

听老人们说,光绪年间大研六坛村民集资重修玉泉龙王庙,不但在龙潭中央建起远近闻名的得月楼,也使玉水龙潭、玉河水系,以及桥梁涵等建筑物,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时隔四五十年之后,我读初中时的班主任李植元老师,也着文谈及此事。半圆形的玉水龙潭,龙王庙前半圆形的陆地,水为阴,陆为阳,构成一幅阴阳图,得月楼基座呈八卦形,以寓意“阴阳定八卦”。龙潭南边长堤上,有座九孔桥,乃九宫之象征,以寓意“八卦定九宫”。龙潭水从九孔桥奔流而下,玉河水从双石桥下分流,双石桥为两孔石拱桥梁,经大石桥梁,亦为两孔石拱桥,其下万字桥梁、南门桥、玉龙锁脉桥梁,三座桥梁皆为单孔桥,五座石桥共七孔,是为七星,以寓意“九宫挂七星”。两孔桥梁双石桥、大石桥,桥梁边各有两个字纸炉,单孔桥梁万字桥梁、南门桥梁、玉龙锁脉桥梁,桥梁边各有一个字纸炉,加之雪山书院内的字纸炉,共八个字纸炉,是为八斗,以寓意“七星挂八斗”。石拱桥旁的字纸炉,形状像石雕的香炉,顶呈屋顶状。幼年时,我们写过字的纸,即使是巴掌大的一小片,家人们都不让扔掉,凡废弃的字纸,都要收集起来,拿到大石桥旁的字纸炉里焚烧,直到化成灰烬后才能离开。

古城里,每个村巷有每个村巷的汉名,但仍保留着原来的纳西名字,这些纳西村名、巷名,有的一目了然,有的却很难理解它的含义。我大姐家在吉沙沙(汉名兴文村),她家有几个与我同龄的小孩,还有菜园和许多果树,我常去大姐家玩耍。我曾问过几位老人:这里为哪样叫“吉沙沙”?老人告诉我说:吉沙沙是坞北大河的下游,虽然在忠义坊附近分流成两河,一往东,一往西,因上游河床较宽,水流量大,而吉沙沙一带,河床较窄,且弯子多,忽隐忽现,忽曲忽直,涨水的时候,河水常常漫出河床,故名“吉沙沙”,意为水流充沛,河水漫溢。又如“阿溢灿”,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但我觉得“河右边的村落”这一说法较为可信。

杨柳泛绿的春天,骄阳似火的夏日,我们常赤着双脚在玉河边玩打水枪游戏(将一节竹筒在结节处烙一小孔,再拿一节竹竿在尖端处包上布条,用来抽水排气,这样就做成一只像今天常见的打气筒模样的水枪),看谁的水枪喷出的水柱最高、最远,直到弄得个个都全身淋湿。玉河上的许多石拱桥,桥两边都有石砌的围栏,供过路人歇息。我们玩累了,就坐在卖豌豆桥或四方街东面不远处的大石桥上,一边让暖和的太阳把衣服晒干,一边欣赏南来北往的行人,男的,女的,有的背着竹篮,有的拎着提篼,赶街的,购物的,人人都是步履匆匆,只有我们几个小孩才这么自在悠闲,无拘无束,尽情嬉笑。我们坐在石桥上,透过河畔依依的垂柳,凝望河水流来的远方,玉龙雪山时而白云缭绕,时而璀璨晶莹,时而腰缠云带,那变化万千的云影雪色,常令我们联想翩翩。我们每个人都会讲述从大人们那里听来的故事,有的说纳西族的保护神阿普三多是玉龙雪山的化身,有的说雪山是一位背着十三口宝剑的勇士。虽然都没有见过金沙江,更没有到过虎跳峡,但我们都知道玉龙太子和金沙姑娘的故事。而我却想起多少年前那位只身去玉龙雪山成仙的木老爷,想象着雪山上“仙迹崖”等仙人遗址,心想玉龙雪山深处一定会有仙人居住。为此,我常常一个人冥思苦想,想象着雪山深处那无人知晓的奇花异卉、走兽飞禽和那美丽无比的仙境。那时我还没有见过戴着法冠、摇着扁铃做法事、念诵经文的东巴祭司,也没有从唱谷气调的歌手们那里,听到过《游悲》、《鲁般鲁饶》之类美丽动人的歌谣和传说故事,但也许从那时候起,在我童年的心灵深处,已经孕育着我们后来创作《玉龙第三国》的灵感。

水楼不远处有座木板桥,桥边有棵老桑树,秋夏之交,桑树上结满大颗大颗紫黑色的桑葚,令孩子们馋涎欲滴,但那是河道两旁树上的果子,谁也没有爬到树上去采摘,任一颗颗熟透的桑葚被清风吹落。我们常坐在木板桥上,一边赤着脚戏弄水花,一边仔细观察河底飘摇的水草丛中有没有鱼儿悠游。玉河里的确有很多的鱼,那是一种叫“面鱼”的细鳞鱼,与龙王庙龙潭里看到的鱼完全一样。

我们经常从玉河边走过,常会看见几条大小不一的细鳞鱼从眼前游过。听大人们说,这些鱼大都躲在水楼和磨坊底下的洞穴里,白天很少出来活动。在古城里,各村都有几个钓鱼爱好者,每当闲暇,或逢年节庆(端午节、火把节等),就相约着到城附近农村的水塘、沟渠里垂钓,经常是满载而归。鱼篓里装满了巴掌大小的鲫壳鱼,拿回家来一放进水缸里,不一会就又活蹦乱跳起来。玉河里虽然有许多细鳞鱼,但很少有人在河里垂钓。

记得有位老人,大人们都喊他“桑叔近”(桑家的小叔),古城里的大人小孩都知道他。老人年近花甲,一只脚已经残疾(不知道是他幼时得了小儿麻痹症还是后来受过伤),行动却相当灵活。我常看见他一只手拄着拐杖,一只手拿着鱼竿,腰间系着鱼篓,一个人在水楼附近的玉河里钓鱼。听说“桑叔近”还是一位放鹰高手,每当放鹰季节,他就架着黄鹰,拄着拐杖,领着猎犬,到深山老林里放鹰撵山,而且每次都有收获。一位身体残疾的老人,拖着一条瘸腿,但显得异常乐观。他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因为病痛而倒下,虽然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每一天他都过得十分开心。

夏日的正午时分,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到叫“阿溢灿渴”的菜园附近坞白大河里游泳。河东岸是一畦畦的菜地,河西是一座座临河而建的民居院落,走在街上的行人看不见我们这些在河里游泳的孩子们。虽然大人们一再叮嘱孩子们要爱护水源,爱护玉河,但允许我们在中午的这段时间在河里游泳。在古城里,有许多有关爱护玉河的村规民约,这是祖祖辈辈一代代传下来的规矩,虽然没有刻在石碑上,但铭记在每个人的心里。然而每天吃过早饭到太阳落山前,居民们可以在河里淘米,洗菜,洗衣,但绝对禁止往河里扔东西,倒垃圾、污水及各种污物。白天里,木板桥旁,石拱桥畔,不时传来有节奏的捣衣声,河边的青石板也已被妇女们捣衣的棒槌磨得十分光滑。

玉河水日夜不息地流淌,而且水源十分充沛,加之那时古城里人口也不算十分密集,不会因白天孩子们游泳和居民洗衣、洗菜而污染了河水。等到太阳落山临近黄昏,第二天天刚蒙亮直到太阳升起,家家户户就来玉河里挑水。这时节,坞白大河两旁,从桃源巷口到狮子山腰,从卖鸭蛋桥到黄山街最高处接风楼,从卖豌豆桥到科贡坊巷“赐进士第”门前,条条五花石板路上,只见挑水人来来去去,清亮亮的水珠从桶里溅出,使湿漉漉的石板路就像水洗过一样。

在我们桃源巷和科贡坊巷,有好几家靠磨小麦做干揽皮为生,也有酿酒、磨小粉、磨豆腐、做鸡豆凉粉的,还有专门磨面粉的人家(将小麦水洗晒干后,再背到水磨房里磨成面粉)。这些人家,不但清晨、傍晚一趟又一趟地来玉河里挑水,白天还要端着一大筲箕一大筲箕的大麦、小麦、大豆、豌豆、鸡豆等到河里洗干净。勤劳、节俭,是纳西族妇女的美德。巷子里,即使不做豆腐、凉粉等活路的人家,也都有一架手磨,平时磨点苞谷、豆子、饲料之类,偶尔也煮一锅鸡豆凉粉,虽然一出大门就到街上,但只要自己家里能做的东西,就很少出去购买。

那时,我家是巷子里用水量较大的一户人家,母亲在家里又酿酒,又磨小粉(豌豆干粉),还喂了三四口肥猪。姐姐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挑水活全靠她一个人承担。而那时她在县民教馆办的民众班读书,一大早就要去上学,后来又考上县立中学简师班。因此,她只能利用晚饭后天黑前的这段时间,把家里的大缸小缸、大桶小桶挑满。纳西人家喜欢养花,无论院落大小,家家都有很多花卉盆景,浇一遍花水就要好几桶水。每天,家家户户都需要大量的生产生活用水,这些水要一挑一挑地从玉河里挑来。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玉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古城居民,使下游万顷良田得到灌溉。每年冬腊月,玉河下游受益各村寨的农民就会来清挖河道,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拿着锄头、撮箕,背着尖底竹篮,把河床里的树枝、瓦片、淤泥清挖干净,使河水变得更加清莹澄澈,畅流无阻,让每一块田地都得到河水的滋润。这期间,玉河东、中、西三河会轮流断水两三天,附近的居民就要去其他两条河里挑水,有的去白马龙潭或阿溢灿水井里挑水。离我家不远的坞白大河河堤下边,阿溢灿菜园附近,有一口十分清亮的水井,平时很少有人去那里挑水,清挖河道期间,这水井就成了附近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

玉河水潺潺流淌,日夜不息。白天,杨柳轻拂水面,偶尔有几尾细鳞鱼在水草丛中游来游去,河堤上不时传来有节奏的捣衣声。夜晚,月光洒满银辉,照在水面上,照在石板路上,忙碌了一天的纳西妇女们,又借着如水的月光来玉河里挑水。在我的心里,玉河是一首最动听的歌,是一幅最美丽的图画。但听老人们说,龙潭也曾经干涸过,玉河水也有过断流,经常教育我们要爱护玉河,节约用水,说,如果没有玉河,不但我们这些住在城里的人没有水喝,住在下游的农民也种不出粮食来。因此,要爱护水源,保护山林,不但不能采挖山石树木,还要多植树。我还听说,有一次,国民党护卫营在象山上砍树,老百姓十分愤恨,有人还编了段顺口溜,痛骂那个国民党军官的恶行。

读丽江先辈文人的诗文,其中有些作品描写了龙潭干涸,玉河断流的景象,使我更深切地感受到玉河是古城之魂、生命之源的真正含义,也知道当时干旱求雨的一些情况。清末纳西族诗人杨超群在《甲寅玉河水涸》中写道:

活泼源泉地,如何竟改容。

石唯形皓皓,水失响淙淙。

鱼泣依无藻,人愁旱及农。

何当霖雨至,膏泽万家浓。

又一位纳西族诗人杨品顾在《丽江竹枝词》中写道:

玉泉逢旱祷敦敦,丈八柳龙飞舞回。

文笔峰头见云帽,齐欢雨脚下山来。

在古代,我国各民族都有逢旱求雨的习俗。这些不同的民风民俗,表达了各族人民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安居乐业的愿望。听老人们说,古城南郊坞岗灿村(今庆云村)有座靴顶寺,寺里有一尊靴顶老爷铜像。过去,每遇旱情,邻近各乡镇的群众都来靴顶寺求雨。大旱之年,还要举行盛大的迎神游乡。

届时,村里的执事人员一个个头戴柳条帽,抬着靴顶老爷神轿,舞着用柳枝条扎成的长龙,从象山脚下的龙王庙出发,经过古城五花石板铺成的街道,游到狮子山南麓的白马龙潭。一路之上,观者如云,人们提着水桶,拿着铜瓢,将一瓢瓢清水如滂沱大雨般泼洒在柳龙和神轿上,以祈求风调雨顺。这种集庙会于求雨中的民俗活动,好多年才举行一次,因此常常是万人空巷,热闹非常。我没经历过这么盛大的求雨活动,但一年一度的三月龙王会,其办会初衷也是旨在祈愿风调雨顺,活水满潭,玉河长流。

民俗,是人们在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世代沿袭与承传的习惯性行为模式。在古城里,每到中元节,家家户户都要在玉河里放河灯。河灯,形状像一朵莲花,在纳西人的观念中,莲花是圣洁、吉祥的象征。中元节放河灯,一是送祖,让满河的河灯照亮祖先返回祖源故地的路;二是祈福,祈求平安吉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农历七月十四日的夜晚,玉河两岸,大、小石桥上,已经站满了放河灯、看河灯的人。夜幕降临,明月升起,玉河上漂起一只只河灯,一只接着一只,一串连着一串,清莹澄澈的玉河,顷刻变成一条光芒四射的灯河……放河灯,看河灯,那欢乐的情景,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同类推荐
  • 唐末大盗贼

    唐末大盗贼

    大唐覆灭,群雄争霸。叶升,一介盗贼,他将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这战乱的年代中,一步步崛起,走向自己的人生巅峰。
  •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历史有时候前进,有时则会退后,有上升,则有下降。细碎处的故事,空白处的讲述,才能真正反映历史的原貌。这本书,充斥了这样的故事和讲述。诸如“当牛记者碰到强人的时候”、“戴大头巾状如印度兵的中国士兵”、“懂兵法的和会打仗的”、“对毒与赌的另一种期待”……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正史省略的故事,但正是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一样的故事,让你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并带你看到纷扰世界中另一番景致。
  • 珠海传

    珠海传

    二十四个故事、十二位珠海面孔……作者以行走的方式和不失考据的小说笔法,将碎片化的城市与人物巧妙地连缀在一起,勾勒出珠海的城市肌理与人文脉络,以哲学的思辨探寻珠海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讲述了中国的近代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晚清七十年——侵略、反抗与近代化探索相互交织;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博弈的十年;国共两“兄弟”的合作与内战三部分,能让读者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本书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作为中华儿女,了解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大事,体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 文国战场

    文国战场

    本作品讲述主角穿越到东汉末年统一三国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无限大叔在异界

    无限大叔在异界

    大叔我只想回家买菜做饭带孩子,你们却逼我在夕阳下打响指!
  • 青天衙门小江湖:捣蛋女捕快

    青天衙门小江湖:捣蛋女捕快

    看过捕快吗?看过女捕快吗?看过不按常理出牌的捣蛋女捕快吗?随我来看看吧!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妖孽王爷的糊涂妃

    妖孽王爷的糊涂妃

    明明穿越过来是个大小姐,却不得已下嫁给王府为妾,好在命运不是不眷恋她,原来王爷是个美男子,她心里刚乐开了花,就发觉这王爷却对她的不客气,都说美女蛇蝎心肠,原来美男也一样,不过,她看上他了,未来再凶猛,她也要把他搞定,妖孽王爷,等着瞧!
  • 谁杀了潘巾莲

    谁杀了潘巾莲

    西门清娶现在这个老婆之前,只上过一次发廊当时,他做梦都没想到,现在他因此可以天天上发廊了每天,西门清送送老婆,接接老婆,然后在老婆的发廊里逛一逛,就算上了发廊其实,对西门清而言,去发廊也并不是什么好事,主要是西门清有过敏性鼻炎,闻不惯那里的味道,还有,就是那些女孩子身上的香水,一飘进他的鼻子里,他身上某个地方就像着了火着了火,他的眼睛就会不停地往女孩子身上看看女孩子,在老婆的光天化日之下,总是以躲躲闪闪的方式进行就这样,一次二次虽然做得还隐藏,可是时间一长,老婆潘巾莲就发现了个中猫腻于是,从某一天起,潘巾莲就免掉了西门清去发廊的义务。
  • 天文百科知识博览

    天文百科知识博览

    《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天文百科知识博览》是一本献给天文爱好者的书籍,也是同青少年朋友分享天文科普知识,掌握各种天文观测常识,了解最新天文探测成果的书籍,内容主要包括宇宙、太阳、太阳系外天体、星系、星云、银河系、银河外星系、恒星、行星、太阳等等。《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天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超越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繁华落尽,梦依然

    繁华落尽,梦依然

    我们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只是习惯了在每一个黎明看朝阳升起,看浓雾缭绕的城市的街景,在极目远眺的视线里找寻着目标,在每一个夕阳,静静地走在羊肠小径上,感受这又一次夕阳落下的唯美……
  • 末世之我不想当最后的大boss

    末世之我不想当最后的大boss

    一个经历了无数次重生的亡者,与地狱做伴,只为探求重生的真相。浩瀚星海,一个从尘埃里走出来的“大人物”,我的目标可是征服眼前这个宇宙。
  •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个皇后我不当

    这个皇后我不当

    意外穿越,竟拥有了不死之超强魂魄,王馨听从仙界老祖的劝说,修仙觅路!王馨说:开什么丹田、识海,凝什么心力啊,你有我的本事大么?萧逸:......王馨说:《虚无功》《大衍数》《涅盘功》......这都什么东西呀,有我力量大么?萧逸:......王馨说:这个皇后我不当,我要......回家!萧逸:你不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