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500000016

第16章 工贸寻踪(2)

离开塔城关,沿着“之”字形的山路下完陡坡,走不多远,从山边高大茂密的树林里传来了水流的巨响声。走近时,只见一道道流水从山脚岩缝里涌出,汇成一股水量丰沛的小河,咆哮着流入金沙江,全长不足半华里。河水清澈凛冽,饮一口,沁人心脾,旅途的劳累和烦热顿消,令人神清气爽。这条水名叫“响水河”,其宗村里的人畜饮水和农田用水,均从水源处开沟引出。其宗村子不大,村中核桃树高大繁茂,村外江边有几块巨石,江水汹涌,水势稍缓处有双槽的猪食槽船摆渡。马帮从村边穿出,眼前又是一条大河从西面河谷流出,名叫腊普河。

顺河进去,地形逐渐开阔,有腊普、启别、里塔城等村寨,据说是维西县重要的大米产地,农耕发达。后来从有关的书刊得知,那里在古代曾是吐蕃屯兵的地方,设置过神川都督府。但是我们没有顺河进去,而是过河从达摩寺半山的凹处翻过,继续沿金沙江北上。一路上人烟稀少,即便碰到村落,也只是一两户、三五户人家而已。两侧大山高耸,峡谷显得愈来愈狭窄,中间的江面也愈来愈窄,有的地方,用力甩一个石头就能打到对岸。一种体形很小的山蝉,叫个不停,使人心烦意乱。偶尔还听到一种不知名的鸟在“苦啊!苦啊……”地叫,马帮中有的劳都(马帮雇佣的赶脚夫——编者注)学着鸟鸣声叫,引得这种鸟叫得越发起劲和急切,似乎想与对方一比高低。马帮虽然浩浩荡荡,但听了山蝉和此种鸟的鸣叫,一阵莫名的惆怅与凄凉便涌上了我的心头。从其宗村北上约十公里,便走出了维西县界,进入德钦设治局治下拖顶土司阿兀本登的辖区了。沿途见到几处白浪翻滚、响声如雷的险滩恶水,还不时见到一两个用石块和卵石筑砌的碉堡,可以想象古时丽江木氏土司开疆拓土在这一带征战的惨烈。

拖顶在路西的山脚下,面对金沙江,居住着十多户藏民,都是历史上土司奴隶的后代。房屋的结构是清一色的藏式建筑,先用掺石的黄土夯筑好墙体,然后在墙内立柱,拼装各种部件,在顶部装上横木,铺上竹条或栗树条,再填上黄土夯筑,并灌上水将上层的黄土搅成泥浆,凝固后抹平,使它没有裂纹和不漏水为止,便成为屋顶。土司的房屋比其他房屋高大宽敞,分上下两层。上层有平台可走动,平台有护墙,可在平台上远眺,观赏四周山色、奔腾的金沙江,有事时则成为防御工事。土司阿兀本登在这一带有相当的势力,南来北往的客商马帮,都要去拜会他,送上厚礼,否则在北去的路上就会遭土匪抢劫,轻则财物损失,重则丢掉性命。有的客商则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他,攀干亲家,以求得到他的庇护,保旅途平安。我们自然无例外地去拜会他,并送上厚礼,他也热情地用酥油茶、糌粑、核桃、扁米招待我们。看上去,他为人也还和气,完全不像传说的那样可怕。村前是一片狭长的旱地,种着苞谷,村中林木稀少,与我们经过的塔城、其宗地截然不同,显得有些枯燥。从村的西北角涌流出一条大河,水势湍急,水量很大,叫作九巴洛河。这是我们从丽江到此地所经过的众多河流中最大的一条河流。河的北面是一列高山,临江处悬崖绝壁,没有顺江而上的路,看来我们又得翻越座座高山了。

经霞若到奔子栏

离开拖顶,沿着九巴洛河向西北进发,一路上河谷忽而开朗,忽而树木荫翳,有许多小河、溪流从两旁的山箐、山沟里流出,汇入到九巴洛河。在深箐里、大河边的核桃树、漆树绿荫中,零零星星地点缀着三五户、十来户不等的人家。沿途土壤肥沃,水稻和苞谷长势喜人,约行30华里即抵达霞若。

霞若坐落在几条河流的交汇点上,有十来户人家隐在绿荫中。自西而来的主河道北,分布着一些梯田,种着水稻。从北面山沟里奔流而下的小河和短岩上跌落的小瀑布,使整个村庄终日回荡着“哗哗”的流水声。河里游鱼很多,在阳光照射下,要是你注目观看,还可以在流水中看到翻动的游鱼的影子,但是却看不到垂钓的人影。

这一段河谷,青山绿树,蝉唱声声,蓝天白云,风景优美,在风声水响中,显得十分幽静,我仿佛是到了别一洞天。只是由于我们的到来,马蹄声、马铃声,间或夹杂着劳都们的吆喝声、山歌声,暂时打破了这里的幽静。

从霞若起我们攀登格里雪山。这是一座季节性的雪山,经过时,雪已消融净尽,山坡相对较缓,有大片草场。我们在山上露宿、放牧,第二天才又继续翻越,抵达奔子栏。

奔子栏地处金沙江燥热河谷,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是进藏马帮必经的一个坡地小镇,并有小型冲积坝子,物产丰饶,可种植水稻、西瓜、棉花等作物。这里有几家丽江束河人开设的皮匠铺,还有剑川人办的细木雕刻作坊、油漆作坊。剑川白族的这些传统手工艺,也传授给了当地藏胞。奔子栏居民家家户户都有神龛,雕刻精致,进入其中,令人惊叹,不失为藏区民居一绝。奔子栏和中甸尼西的木碗,工艺精湛,在藏区颇有名气,历久而不衰。

马帮必须在奔子栏补充给养。我们采购了一些粮食和酥油等食品后,继续向德钦进发。

越白马雪山到德钦

我们离开奔子栏时,正是初夏,田野绿波起伏,柿树高大葱郁,石榴花开得一片火红。慢慢登上白马雪山,气候渐凉,到了垭口,寒风嗖嗖。举目四顾,雪岭连绵,云杉、冷杉盈满山间,各种杜鹃花漫山遍野,万紫千红,争奇斗艳,仿佛到了杜鹃花的世界,沿路还不时地见到一些珍禽异兽,旅途虽然艰辛,却也乐趣盎然。

德钦(也称阿墩子),是设治局所在地,又叫升平镇。德钦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那里有南来北往的马帮,显得特别热闹。马蹄声、马铃声、吆喝声、喧闹声,加上犬吠声,此起彼伏,互相交错,合成一首马帮交响曲。德钦县城,好像被挤压在大山深处,而街上的房屋铺面似下关客栈的样式,临街一面是商店铺面,后边接着住房客厅、旅店和马厩,再往后就是菜园,看来是当地商家吸收了汉族客栈的长处,为适应客商食宿、关马的需要而建的。由于气候高寒,所以房屋比较低矮,且清一色都是土房。所有室内摆设,井然有序,讲究卫生,火塘清洁,炊具擦得铮亮。升平镇人热情好客,彬彬有礼,说话抑扬顿挫,分外悦耳。升平镇的妇女在生意场中十分精明干练,她们担任“牙佣”(中介人,推荐货物者——编者注),代办货物。客商住进店后,主妇就安排伙食住宿及其他一切事务,免除了客商的许多辛劳。每当冬春季节,有川、藏、青、甘的藏族人蜂拥而来,前去朝觐太子雪山。他们还带来大批的山货药材,德钦人称之为“阿觉娃”。升平镇妇女为“阿觉娃”充当“牙佣”,抽取相应的介绍费,凭此维持一家几口人一年的生活。

我们去时,许多商号在这里设有转运站,马帮的生活补给都很方便。这个边地城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成千上万的马帮夜以继日、络绎不绝,货源又畅通无阻,不能不说得益于升平镇那些精明勤劳的妇女。

二、西渡澜沧江,越梅里雪山,进入西藏南缘

过溜索渡澜沧江

从地理环境看,这里的一座座高山逶迤南下,一条条大江奔泻其间,是典型的横断山脉地区。我们刚越过云岭山脉的白马雪山,眼前又是怒江山脉的梅里雪山。澜沧江夹在两条大山脉之间,日夜呼啸奔腾,又无舟船之便,形成不可逾越的天堑。古书上说“三渎南流,溜筒以济”,看来溜筒江(澜沧江在德钦过溜处一段的别称)的溜索已有千百年的历史了。溜索用藤篾扭编而成,跨江固定在两岸岩石中的巨木桩上,两条粗大的篾绳相互向对岸倾斜,一来一往。溜索上覆着用栗木制成的半圆形溜梆,溜梆两头边上有孔,穿上皮绳。过溜时,将人、骡马、货驮用皮绳捆牢,司溜工猛地一推,即飞速滑到对岸。人过溜时,双手十指合拢,紧握溜梆,保持平衡,不使溜梆倾斜。如果溜梆倾斜,皮绳就会被溜索割断,人畜和货物便葬身于狂涛恶浪之中,万无生还的可能。另外,头部一定要偏离溜索,以免被溜索划破脸部,甚至划断耳朵。过溜,确确实实是件令人魂飞魄散的事,那些平时性怪难以驯服的骡子,也吓得屎滚尿流,到了对岸都还瑟缩发抖,不能起步。我看着惊险万状的过溜情景,心里阵阵发慌,全身的神经都绷得很紧。伙伴们相互鼓励,鸣枪壮胆。轮到我过溜时,溜工先把我从头到脚打量一番,见我穿着讲究的氆氇楚巴,外罩黄咔叽外衣,内着白绸衬衫,腰别手枪,身躯又较弱小,虽身着藏装,料我是个汉人。这人十分有趣,他对着我微微一笑,随即抓了一把已经霉臭的酥油擦在皮绳上,然后用皮绳使劲把我捆牢,还多绕了几道,将我的衣服弄得油渍斑斑。我无可奈何,只好任其摆布。正在惊疑之间,他顺势把我一推,从溜索上溜过江,急速的风“嗖嗖”从耳边吹过,确有魂不附体之感。

将到对岸,溜梆停滑,坠在半空,只见江水汹涌澎湃,响声如雷。我仿照先前过溜的人,倒转身子抓住溜索,将脚也跨在溜索上,恰似猢狲倒挂,双手顺溜索前移,对岸众人也用力齐压溜索尾部,始达对岸,解绳下溜。我站在大江之滨,仰望太子雪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如今,事隔半个多世纪,回想起来,犹如梦幻一般。曾写七绝一首以记之:

江岸峣峰一线天,怒涛骇浪涌浓烟。

架空溜索凌云路,顷刻惊飞万丈渊。

过溜非常惊险,但古代人民群众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在滚滚滔滔的大江上架起溜索,为两岸人民的交流和贸易往来带来诸多方便,这是一个不可等闲视之的人间奇迹。我也曾到过怒江地区,怒江上的溜索不少,他们往来如同儿戏,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不言而喻。怒江水流湍急,比澜沧江更甚,我曾询问,如何把粗重的溜索拉过江对岸?傈僳同胞告诉我:怒族、傈僳族从五六岁起就佩带弩弓腰刀,长于射箭。他们先把细丝拴在箭羽后部射往对岸,继而将麻线与丝线连接,又将麻绳与麻线连接,最后接上溜索。丝线阻力小,在对岸的人先收丝线,而后麻线、麻绳,最后依靠众人之力将溜索拉过江,悬于两岸。在古代就能出现这一惊险的交通工具以造福于民,令我万分敬佩。

丽江大商号的老板,不少人都曾在此过溜,目睹了人马落江的惨剧。仁和昌的老板赖耀彩曾发誓要在澜沧江架一座钢索桥,此举在1946年得以实现,取名“普渡桥”。设治局局长陈纪曾告诉我:造桥工地上,赖耀彩大爷同民工一起风尘仆仆,毫无大老板的架子。通桥那天,其子赖敬庵撰联一幅“俯瞰骇浪惊涛,勿忘过去;缅怀丰功伟绩,珍视未来”贴在桥头。马帮早在两岸等候,只待典礼结束就首批通过吊桥,以图吉利。通桥典礼由赖大爷、桑树林、陈纪主持,丽江来的张大喇嘛为通桥诵经,将一把一把的青稞、小麦等洒向大江,祝福过往马帮和群众来往平安,马帮客商鸣枪庆贺,接着一队队马帮通过索桥,走向远方。

翻越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是怒山山脉的最高海拔地段,海拔6740米,主峰称太子雪山,高耸云天,白雪皑皑。主峰之下,两条巨大的冰川,闪着熠熠耀眼的光芒,俯首大江,山峰错落,壮丽而又神秘。它是藏区最负盛名的八大神山之一,前来朝山的藏族身背行囊,满身灰尘,磕着等身长头,在他们的身后是行路艰难的万水千山。我非常佩服这个民族对神灵的虔诚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怒江山脉是澜沧江和怒江的分水岭,山间森林茂密、浓荫蔽日,山路崎岖难行,马帮清脆的铃声在山林里回荡,密林深处不时传来雪鸡和各种山鸟的鸣叫声,云杉林的树枝上不时可见一只只小松鼠跳来窜去。遥峰积雪,林静谷幽,真是如诗如画。行进在傍山小路上,我忽见深谷山腰的大树上挂着一具骡子的骨架。锅头阿兀丕楚告诉我,那是马帮在破雪行进中滚落下去的骡子,这是雪山上常有的事。

走完了一天的行程,我们在梅里西坡的山腰露宿。锅头和劳都们个个精神抖擞,放下背上的步枪,便挽起袖子,按骡子的先后次序下驮,并将鞍鞯、货驮码放整齐。顷刻间在空旷的山间林地上,只见群骡翻滚,搓擦背上的汗水,不断地打着响鼻,发出阵阵嘶鸣。锅头带上一个劳都到附近林中打柴,他叉开双脚,挥动“咚布”(一种锋利的砍刀),手臂粗的干柴几下就砍回一大堆。三个大石头搭起火塘,架上大铜锅,便生火煮茶。大家围着火塘席地而坐,掌勺的锅头分别给每人的碗里盛上香喷喷的酥油茶,各自抖上青稞炒面,先来一顿下马饭,以解疲劳。接着,劳都们都即刻起身去照料各自的马匹,逐一检查骡蹄,喊着骡子的名字,为其搓揉脊背,亲昵地与之说话。他们在骡群里穿行,察看有无毒草,因毒草特别翠绿,新骡子往往容易误吃上当。

每个劳都随身备有盛放糌粑、酥油、盐和茶的羊皮口袋,还有小块红糖,以备寻找丢失的骡子远离骡群时急用。

各家骡群,一旦散开,就混杂在高山林地草甸间。傍晚,在劳都们的呼唤声中,骡子都翘着尾巴,扬鬃奋蹄,飞奔而回,各归其所。就是驻店外出放牧,也会各归各店,不会弄错。

傍晚时分,焖好了锣锅饭,煮了腊肉,林间草地上弥漫着炊烟和腊肉的香气。

同类推荐
  • 混在六扇门的前朝太子

    混在六扇门的前朝太子

    他是已经覆灭的北宋王朝的太子。却阴差阳错的成了大明王朝六扇门一个快乐的小捕快。他想一生一世一双人,江湖朝廷夫妻并肩行。可没料到身不由己,被迫享尽齐人之福。历史被一只蝴蝶扭曲成麻花辫子之时,第二只蝴蝶的到来,又回掀起怎么样惊涛骇浪,亦或是简单的水波涟漪。大明朱二世:我那个儿子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这个皇帝还给你们赵家如何,你想不想当太子,想不想当皇帝。曹(赵)月:不,我不想。
  • 血腥的盛唐(全7册)

    血腥的盛唐(全7册)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史学巨著。全书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为止,即“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354卷,约300多万字。其中尤以隋唐五代为重心,占了全书内容的五分之二,是书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 赘婿也疯狂

    赘婿也疯狂

    李哲来到了武朝,成为了江府中的上门女婿,赘婿的日子不好过,上辈子厌倦了尔虞我诈的李哲,却对此甘之如饴。没事整几个发明创造,让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滋润一些,这也就行了。至于什么逐鹿天下、唯我独尊的事情,他连想都不去想。何必让自己这么累呢……
  • 一代枭雄韩复榘

    一代枭雄韩复榘

    本书搜集了韩复榘的幕僚、亲属及了解韩复榘的当事者回忆40多篇文章,从亲历、亲见、亲闻的各个角度,真实、生动地记叙了韩复榘投身军旅后的生涯,包括他扶摇直上、叛冯投蒋、主鲁治鲁以及抗战后被蒋介石枪毙等主要经历和活动。本书向读者提供了血肉之躯的封建军阀——韩复榘的原型。
热门推荐
  • 谁说8090不靠谱

    谁说8090不靠谱

    他们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生代群体,这注定了他们与以往的任何一代都不同。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他们都已经长大,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作为80后、90后独生一代,你如何处世?作为父母,如何调教80后、90后的孩子?
  • 张灯记

    张灯记

    张灯结彩,添丁发财。赛灯会,美人来,凤凰落地,姻缘难谐。伶仃孤女潭小灯,努力求生存,惊艳赛灯会,却骤然发现,自己不过一枚玩物,如何才能拨云见日,觅得真正的守灯人?
  • 谋略三千只为芳心

    谋略三千只为芳心

    季晓婷父死母不祥。别人在起跑线上有房、有车、有存款。最不济也是有父有母有亲人,衣食温饱,不成问题。而她未满十八就要自给自足。励志要输在起点,赢在终点。钓个金龟婿一步到位。没有想到小人屡屡作祟,每到她即将得手的时候,就出来作乱。抱着我是弱鸡,我是野草,姐惹不起,总躲的起的心一路避让。奈何你躲山,山却来就你。使出浑身解数与小人斗志斗勇。一路下来,竟让腐女进化成了德智体的美少女。大彻大悟,起点上输了――跑道上加把劲――终点照样赢。
  • 拉萨热度

    拉萨热度

    我立即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翻身起床,叫起阿汉,简单说了一下,就向刚才的地方跑去。我在心里默念不要有什么意外。但我和阿汉一会儿就傻了眼。我们远远就看到前面灯火通明,急救车的声音还在不远处响着,警车停了一大片。我想过去,阿汉从后面拉住了我。他向我摇了摇头,拽住我转身回去。第二天早上天刚朦朦亮,我和阿汉就出了门。卖报纸的一上街,我们马上迫不及待地买了一份。翻开,头条上一个骇然入目的报道:昨晚一男子在XX街被人刺穿心脏,经抢救无效,已于今天早上五时许在XX医院身亡。警方怀疑是仇杀,并在现场找到了一些物证。
  • 我最想学的销售心理学

    我最想学的销售心理学

    "本书巧妙地将心理学与推销学融为一体,并综合消费学、人际学、口才学等知识,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读心术、说服术、倾听术、掌控术、暗示术、攻心术、博弈术等各种销售中的心理策略和战术,并结合诸多生动活泼的营销案例和小故事加以说明,旨在帮助每一位推销员掌握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巧妙利用心理学的技巧在推销中百战百胜。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战争中强调心战为上,对于销售来说也莫不如此。先读顾客心,后学生意经。读懂了顾客的心理需求,天下就没有难做的生意。突破了顾客的心理防线,就能把任何东西卖给客户。"
  • 初长成

    初长成

    在我十八岁那年的冬天,一个雪后初晴的午后,母亲午睡醒来,说,我梦见春泥了。当时我正坐在窗前看外面的雪,不由转头道,我也正想春泥呢。说罢,我和母亲相视而笑,母亲掀开被子坐起来,揉搓着双腿,说,梦里面春泥还是那样新鲜,葱苗一样。我起身给母亲倒了杯温水,顺势坐在她身边,并不回话,又把目光望向窗外,我还是相信,春泥仍如当年般站立在那里,释放着芬芳。六年前,这个小镇迎来了入冬以来最凶猛的一场雪,不只挡住了门,还差一点爬上窗台,径直进到屋子里面来。父亲早早起床,从厨房的后窗跳出去和邻居们一起清理院内的积雪。
  • 太上黄箓斋仪

    太上黄箓斋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夺舍了吕布

    我夺舍了吕布

    虎牢关下,吕温手持方天画戟,大喝:“这一世,我便以吕布之名横击诸天!”
  • 交错纵横

    交错纵横

    许殁域因好奇而接触到了一桩案件,耐人寻味的案发现场,藏于夹壁内的一张20年前的旧照片,隐藏在图片里的密码。这是一桩陈年往事的旧案还是来自于凶手的连环血案?根据现场搜集的线索,然后顺藤摸瓜……但随着唯一的相关人物神秘失踪,让线索再次中断,所有的案件,是否与失踪案有关?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这一切的一切正等着许殁域揭开迷雾般的真相。
  • 几世姻缘几世休

    几世姻缘几世休

    天生神女VS清冷战神青颜一直自认自己是个十分端庄矜持的人,至少表面上一直是,然而就在一个寻常的不能再寻常的早晨,她居然破天荒的非礼了一个男人。若是非礼上普通人那也就算了,偏偏被她非礼的是个超级难搞的主,然后……然后……她就把人家给……逼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