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9300000007

第7章 台湾问题的宪法学思考(7)

“台独”分子的“制宪台独”主要表现在“台湾宪法草案”、“台湾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宪政政策白皮书”三份文件中。“台湾宪法草案”由第一次“人民制宪会议”通过,民进党以此为蓝本形成第二次“宪改”的提案。该草案共分十一章一百零八条,第一条即明确宣布“台湾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国名为台湾共和国”,第四条规定“台湾之领土包括台湾本岛、澎湖群岛、金门、马祖、附属岛屿及国家权力所及之其他地区”,草案还主张“总统”直选,建立以“总统”为核心的政治体制,设立单一“国会”,废除“五权宪法”等。“台湾共和国宪法草案”由所谓第二次“人民制宪会议”在前述“台湾宪法草案”基础上完成。该草案共十二章一百一十三条,较“台湾宪法草案”增加了序言和第九章“族群”,并宣称“制宪”的目的是“创建独立自主的现代国家”。1999年通过的“宪政政策白皮书”集中体现了民进党的“制宪台独”主张。该白皮书要求“确立台湾的‘国家’地位”,更加“明确化台湾的主权独立国家地位”,主张将“中华民国”区域限定在“台、澎、金、马”地区,“建立台湾的主体性”,将制定于大陆、并适用于全中国的1946年“宪法”,彻底转变为适用在“岛国台湾”的“新宪法”。

除民进党极力主张“制宪台独”外,“台联党”等“台独”组织也抛出各自的“制宪”方案。“台联党”首脑人物黄昭堂多次召集或出席“制宪”会议,并亲自草拟一份所谓“台湾共和国宪法草案”,包括序言和正文八章,共六十八条。在序言中,黄氏认为,台湾一直处于“殖民地”的独裁统治之下,因此要制定“宪法”,建立一个“台湾共和国”。“草案总纲”第五条宣称,“台湾共和国的领土是台湾本岛与其附属诸岛及澎湖诸岛……”黄氏的“草案”同民进党版“草案”在本质是相同的,都意图以“制宪”为手段实现其“台独”图谋。

在积极推动“制宪台独”的同时,“台独”分子还一再试图撇清“制宪”与“台独”之间的关系。如林浊水认为,“国号、制宪跟统独基本上都是不同层次的问题,甚至是三个层次的问题”,并假意提出所谓“台湾正名公投制宪是否等于台独建国”的问题。尽管“台独”分子作出种种辩解,但他们所谓“制宪”与“台独”之间的关联已十分清晰。

(二)“修宪台独”

就宪法学的一般原理而言,修宪权并不是无限的,必须以制宪权为基础,若将应称为自身存立之基础的制宪权加以变更,则属于所谓的自杀行为。因此,修宪不应触动宪法的基本价值和精神,否则便不是宪法修改,而是宪法破弃。“修宪有界限说”也为台湾地区绝大多数学者和司法界认同。

台湾地区的“宪法”实践虽然接受“修宪”有界限说,但在“宪改”过程中却采取极端的“修宪”无界限说,将“修宪”当做“制宪”,对1946年“宪法”进行随意的拆解和废除。截至2007年年初,台湾当局已经连续发动七次“宪改”,以修改“中华民国宪法”为名,行制定“台湾宪法”之实。

第一,大量冻结1946年“宪法”条文,使1946年“宪法”几成具文。在宪法正文后增列增修条文(或称修正案),是各国修改宪法时采用的通行做法,通过修正案废止某些宪法条文的适用也并无不可。但台湾地区“宪法”增修条文对原“宪法”条文的冻结,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因为每个“宪法”增修条文均会冻结十几条,甚至几十条原“宪法”条款。经过七次“宪改”,1946年“宪法”的大多数条文被冻结,因而仅存一个空壳,并沦为台湾地区政治体制的次要法源。

第二,“五权宪法”被破弃。“五权宪法”思想是孙中山先生宪法思想的精髓,也是1946年“宪法”的制宪指导思想之一。然而,在“台独”分子眼中,“五权宪法”是“外来的政治制度”,要反抗“外来政权”,必须先推翻“外来的宪法制度”。经过多次“宪改”,台湾地区已经形成“总统”、“立法院”和“司法院”三权分立的模式,“五权宪法”遭到破弃。

第三,“宪政改革”将“中华民国宪法”“台湾化”。从第一次“宪改”开始,“宪法”增修条文的适用范围就被限定在所谓“自由地区”,并将大陆人民和“自由地区”人民分开规定,这实际上是以法律形式肯定“中华民国”治权限缩、两岸分离的状态。1946年“宪法”规定的地方制度也多被修改,尤其是第四次“宪改”将台湾省精简,被“台独”分子当作台湾“国际法人格主体”凸现的重要步骤。

目前,由于1946年“宪法”的多数条文已被“宪法增修条文”废止或冻结,因而1946年“宪法”在台湾地区实际上已经停止适用。“台独”分子正是利用“宪改”,将一部制定于中国大陆,拟适用于全中国的“宪法”“台湾化”。揭开“宪政改革”的面纱,我们可以发现,一部借“中华民国宪法”之尸,显“台湾宪法”之魂的“新宪法”已经浮出水面。

(三)“释宪台独”

客观而言,“台独”分子通过“制宪”和“修宪”途径实现“台独”存在诸多困难。首先,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不支持“台独”分子,“台独”活动没有“国际空间”;其次,岛内政局复杂,各政治力量相互交织,形成能付诸“公投”的“制宪”或“修宪”提案十分困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台湾主流民意不赞同“台独”,而是希望维持两岸现状,保持台海局势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台独”分子可能通过第三种“宪改”方式,即“释宪”来实现“台独”,学理上可称为“释宪台独”。“释宪台独”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危险性和可能性,是一种需要特别警惕的“台独”活动。考虑到台湾地区的“释宪”体制是司法机关“释宪”体制,因此,“释宪台独”是指具有“释宪权”的司法机关通过极其隐讳的方式,在司法个案中对台湾地区“宪法”进行解释,通过大量法律辞藻的包装,最终宣告“台湾独立”。

根据1946年“宪法”及其增修条文,台湾地区“司法院”掌有“宪法解释权”。而司法权的“贵族”特性可以使“台独”分子绕开主流民意。按照宪法学界的主流通说,司法权的中立性、消极性和对法官待遇的制度性保障,使法官蜕变为与民众保持一定距离的“贵族化群体”。司法权的“贵族”特性给了“台独”分子可乘之机,使他们可以绕过“公投”、“制宪”、“修宪”等机制,通过“贵族化”的司法途径实现“台独”野心。

台湾地区法律对“公投”、“修宪”、“国土变更案”等可能产生“台独”效果的途径,设置了较高门槛,“台独”分子必须先取得“立法院”的特定多数支持,并聚合多数民意,才能通过上述途径实现“台独”。但反观“司法院大法官”解释机制,其程序则要简单得多;更为重要的是,“司法院大法官”借司法权的“贵族”特性,已经严重脱离台湾主流民意,“台独”分子完全有可能通过“大法官”,以“释宪”这种相对简单的方式背离主流民意,最终实现“台独”。

如果说“制宪台独”和“修宪台独”已经引起大陆足够重视的话,“释宪台独”这一极端隐秘的“台独”形式尚未为人关注。但是,“释宪台独”并不是我们的主观臆断,而是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其一,台湾地区学者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宪法解释”学理论体系,足以为“释宪台独”提供理论基础;其二,“释宪台独”理论性强,宪法学素养不足的人难以察觉,尤其是大陆尚缺乏严格意义的宪法解释,“释宪台独”的适用空间更大;其三,“司法院”在台湾地区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借司法的权威性建立起自身权威,“大法官”俨然以“宪法守护神”自居,也曾多次介入政治纠纷,充当政治争议的仲裁人;其四,已有台湾学者开始研究通过“司法院”对两岸关系进行定位的可能性,还有学者曾研究过台湾在国外司法案例中的“国家”地位问题;其五,国际上亦有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国家统“独”问题的先例,如两德统一中,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六,目前,“司法院”已作出关于两岸关系的“解释”数十例,涉及“领土争议”、“九二共识”的性质、台湾省之地位、“福建省”之地位、大陆人民出入境限制、任职限制等敏感问题。在个别案件的触发下,统“独”态度暧昧的“司法院”“大法官”可能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台独”分子想干,但不敢干、干不了的事情。

台湾当局已经通过“宪法”和“法律”进行了长时间的“台独”活动,“宪法”和“法律”已成为“台独”分子谋求“台独”的工具和幌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台湾问题是一个宪法问题,并拿起宪法这个武器,运用宪法学理论,揭露“台独”分子所谓“宪改台独”的真相。

二、台湾问题的宪法属性

政治是上层建筑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表现为围绕国家政权所展开的各种行为。政治活动的主体,包括国家、阶级、政党、利益集团和政治人物,往往采取各种手段为其特定目的服务。我们说台湾问题是政治问题,也是从这个意义而言的。政治与法律的最大区别在于,政治的主要特征是非程序性和非理性,而法律要求人们服从合乎正义和理性的规则。探寻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规律可知,政治问题法律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结晶。我国已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依法执政已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形式,因此,在强调台湾问题的政治属性的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到台湾问题的法律属性,特别是要认识到台湾问题的宪法属性。

第一,台湾问题实际上是新中国制定的宪法有效适用于台湾地区的问题。根据宪法学原理和我国立宪实践,宪法是立国的基础,也是新政府实施有效统治的根据。而要一部宪法有效适用于某一地区,需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其一,基于该宪法建立的政府在这一地区建立起有效统治;其二,该地区的人民认同这部宪法的正当性和效力。依此理论对照台湾地区的实践,我们可见,现行的1982年宪法并未有效施行于台湾地区,原因有二:其一,中央政府尚未在台湾地区建立起有效统治。众所周知,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相对于大陆而言,台湾实际上是未解放地区,台湾长期游离于中央政府的有效统治之外,政治体制与政治运行状况与大陆迥异。其二,台湾地区的大多数人并未认同1982年宪法的正当性和效力。由于大陆民主法治建设起步晚、底子差,在特殊历史阶段又曾发生过一些践踏民主法治的事情,加之两岸长期隔离和台湾当局及“台独”分子的肆意歪曲,使大陆地区一些违反民主和法治原则的事情,在传入岛内过程中被过度渲染,因此,台湾地区部分人对大陆施行的社会主义宪法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和偏见,岛内学界视施行于大陆的社会主义宪法为“语义宪法”,甚至声言不讨论所谓“共产党国家的宪法”。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谈不上认同1982年宪法的正当性和效力了。不仅1982年宪法如此,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也是如此。可以说,新中国制定的宪法从未有效施行于台湾地区,这是两岸关系在宪法和法律上的真实写照。因此,台湾问题是否得以真正解决的标志是现行的1982年宪法是否有效适用于台湾地区。

同类推荐
  • 民主社会主义评析

    民主社会主义评析

    本书是对“民主社会主义”进行的分析、研究和评判。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民主社会主义的渊源及其在我国的蔓延。在这部分里作者对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的蔓延进行了回顾,并指出批判民主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任务。第二,民主社会主义是一股饭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潮。作者通过重新阐述马克思主义若干重要原理,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种种反马克思的本质进行了批判。第三,民主社会主义是作若干改良的资本主义。作者通过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深入分析,指出什么事真正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等重要问题。
  • 党员学党建(十九大报告学习版)

    党员学党建(十九大报告学习版)

    《党员学党建》紧扣时代的脉搏,突出主旋律,抓住广大党员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新时期对党员的素质要求,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对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党的路线方针和执政理念做了系统阐释。作为一种创新探索,作者力求把党建读物写得好看、好读,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党建学习阅读氛围。本书适合于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等各种学习活动,更是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读书月”活动的理想读本。
  • 践行群众路线的楷模:孙建博

    践行群众路线的楷模:孙建博

    第二十四个全国助残日到来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2014年5月16日上午在北京会见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各位自强模范再接再厉,希望广大残疾人从自强模范身上汲取力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更加坚强地为实现人生梦想、为实现我们的共同梦想而努力,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在新的征程中不断迈上新台阶。
  • 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

    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

    本书从“毛泽东关于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概念的提出、产生的根源、发展脉络与最终形成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对于读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权的独特性和优越性等方面有着特殊意义,能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加深对开国领袖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热门推荐
  • 重生名门太子妃

    重生名门太子妃

    前世,霍思锦女扮男装周旋于官场,只为了那一句“我若为帝,必娶你为后”。然而,到头来不过是虚妄,狡兔死走狗烹,而她霍思锦就是那只惨死的狗。霍思锦发誓,这一世,她一定要做个女人,而且还要做倾国倾城的女人。某狡兔:补充一点,是做我的女人。霍思锦:你不怪我前世害死你?某狡兔:狡兔三窟听过没?
  • 故事会(2016年4月上)

    故事会(2016年4月上)

    朋友看了这期杂志的样刊,说她最喜欢《喊夜》这个故事。我问为什么,朋友说,她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因为那种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她也感受过。
  • 帝后芳华

    帝后芳华

    万年前的神魔大战,众神陨落,万年后魔族再现。一场旷古爱恋,一场血雨腥风,而他,能否携手于她,重回众神之巅,俯瞰这山河万丈?“小漓儿,你救了我,我以后就是你的人了”欧阳云逸的脸上憋出一抹粉色。“我欧阳云逸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死鬼”“死鬼~”不就是比这个嘛?她暮漓会输?“夫人,为夫知错了”“不许叫我夫人”“好的,夫人”“你知道你的行为叫什么吗?”暮漓“不知”“叫,强,抢,民,女”“那你可知你的行为叫什么?”欧阳云逸挑挑眉“叫,不,请,自,来”欧阳学着暮漓的语气回道
  • 相遇在对的季节

    相遇在对的季节

    有时候老天爷总是毫无理由地把我们连在一起,这就形成了无数次的相遇,有的人被连起来是快乐,有的人是悲伤,但更多的,还是纠结,可是谁不希望自己会在对的季节遇到对的人呢?
  • 沉迷现实无法自拔

    沉迷现实无法自拔

    怎么回事?玩游戏居然玩到沉迷现实!是主角飘了,还是游戏不够好玩。全浸入式网游《天堑》正式开服,请到游戏里,享受现实的魅力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闲碎录

    闲碎录

    破碎的灵感妄作诗看尽的是世事唏嘘抒发的是痴愚呓语写录者是冥顽不灵
  • 重生珠圆玉润

    重生珠圆玉润

    灵魂互换,千金变千斤。真相大白,亲人变仇人。改头换面,复仇女王变身纯情公主,她发誓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 炮(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炮(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炮》一书由原来的《炮》和《鞋》两小书组成。《炮》以书中其中一篇文章名为书名,也做了新版的书名。《炮》一书分为七个部分“炮的来历”、“大战葫芦口”、“ 炮上了太行山”、“ 一炮打下了二十四个炮楼”、“ 炮变成了神话”、“ 炮又上太行山了”、“炮和人民见面了”,是作家苗培时为建国初的小朋友们写的一本书,生动描绘了建国前在河北地区八路军抗击日本侵略者时,获得了一门神勇无比的大炮,战士们利用这门大炮打击日本鬼子,震慑了无数伪军,这门炮一时名声大噪,成为神话。
  • 玲珑神妃

    玲珑神妃

    “王爷,王妃请示神谕,说帝都近日将有血光之灾。”“嗯,这城确实平静了太久,杀点人,热闹一下。”“王爷,王妃要开坛做法,广招信徒,可是山路崎岖……”“通知全城百姓,谁敢不去,诛九族。”“王爷王爷不好了,王妃说她另有所爱,所以逃婚了!”“哪家的小兔崽子敢招惹本王的女人,阉了!”“阉……可是王爷,王妃爱上的是一个女人啊。”“卧槽,女的也不行,都给本王滚开!”某王爷气急败坏,一阵风似的跑了,发誓要追到那个祸国殃民的小神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