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8300000015

第15章 台湾“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6)

五是恐惧意识。恐惧意识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近现代台湾居民经历的两次恐怖统治。日本强占台湾后,强行掠夺当地的各种资源,疯狂抢夺民众的劳动成果,残酷剥夺人民的基本权利。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同胞进行了英勇地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殖民当局。日本殖民当局为了巩固统治基础,严厉镇压台湾人民的反抗,由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后藤新平制订“匪徒刑罚令”。根据这一“法令”,在治理“匪患”的名义下,把任何不满和反抗日本侵略的言行,都以“匪徒”罪名定罪,予以严惩或杀害。日本殖民当局的残暴统治,是社会恐怖意识形成的直接原因。台湾光复后,回到祖国怀抱的台湾同胞竟然又处于国民党当局的白色恐怖之中。国民党当局为保证“反共基地”台湾的安全,贯彻“反共路线”,镇压台湾人民的反抗,强化对岛内民众的专制独裁统治,于1949年5月20日起实施“戒严”,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实行“军事戒严”和高度集权相结合的专制独裁统治。“戒严体制”违反“宪法精神”,按照“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和一系列***律令,白色恐怖笼罩全岛,人权、自由、民主和生命保障等基本权利被剥夺。专制统治导致台湾社会严重缺乏安全感,在民众中形成和流行恐怖意识。恐怖意识和悲情意识一起,使得台湾社会极易形成“被迫害心态”。两岸交流的30多年来,由于政治结构性矛盾的存在,由于两岸政治敌对关系没有解决,两岸交流交往中常常受到“恐惧意识”的影响,因为两岸“非文化差异”的存在,运作程序和信息公开程度不一样,部分台湾同胞总以“权益、尊严”为由,担心“上当、受骗、被迫害”,人为地增加两岸交流的困难。恐惧意识成为台湾文化中特有的内容,“差异”特征十分明显。

六是自大意识。自大意识是岛民心态的特点之一。台湾文化中的自大意识比较明显,“台湾文化过去‘在异族压迫统治下’难以形成可观的‘历史发展’,广大民间风俗习惯,各次文化层,几乎全被汉文化的次文化特质所充塞,这是台湾人丑陋面的主要‘力量’。但是,台湾人社会的民主法治观念、科学思想、理想追求、人格尊严等现代人、现代社会的‘普遍信念’,绝对比原乡大陆进步、高明。而此一‘比较之异’,正是‘台湾文化’所以是‘独立文化体系’之证,也是信心之所系”。这里所说的台湾人引以为傲的“普遍信念”,只是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崇拜和对中华文化的轻视,充分体现出台湾文化中的盲目自大意识。正如台湾媒体所说,台湾虽说有一定程度的软实力优势,但面对大陆强大的的硬压力和正在迅速增长的软实力,台湾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少;台湾虽说在西方一些政治势力的“双轨政策”中有空子可钻,但又找不到维护台湾“绝对安全”的保护伞;台湾可以大打“民主牌”和大谈“普世价值”,但又存在许多难以启齿的诟病。正如有人所说,台湾一些人确实是口气狂放又底气不足,自大自豪又自信不足,自恋自夸又自卑有余,充满优越又肤浅、偏执,自视清高又见利忘义,喜好炫耀又患得患失,自诩领先又缺乏实力,自我夸张又自强不足,好为人师又孤陋寡闻。此类矛盾心态在两岸关系上表现为:“一国两制”是“矮化台湾”,两岸两会的“18项协议”是“亲中卖台”,两岸经济合作是“中共统战”,台商投资大陆是“掏空台湾”,大陆优惠台湾是因为“台商先优惠大陆”,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造成台湾贫富差距”,两岸贸易“图利台湾大财团”,台生在大陆学习和就业是“大陆抢台湾人才”,陆客赴台旅游是“暴发户摆阔”,《两岸投保协议》是“不平等、不安全、不民主的丧权辱国条约”,等等。确切地说,台湾文化中的盲目自大意识,限制了台湾文化的发展,削弱了台湾文化的优势,也成为两岸文化“差异”的要点。

七是“台独意识”。台湾文化一直是“台独势力”极力渗透的领域。在李登辉和陈水扁主持的“台独执政”期间,为制造“台独”的社会和文化基础不遗余力,重点就是台湾人已经形成“独立于中华民族之外的台湾民族”、“台湾民族”创造了“独立于中华文化之外的台湾文化”、“台独文化已经成为台独建国的重要基础”。“宪政改革”开始后,在李登辉的配合下,“台独”借助多元政治、打着“民主”旗号完成“台独合法化”,活跃在台湾政坛。与之同时,李登辉当局利用公共权力,从理论到实践开始全面灌输“台独意识”。陈水扁执政后,作为台湾地区的第一个“台独政权”,把“台独”主张“制度化和政策化”,把台湾社会作为“台独的政治试验田”,把“台独意识”向社会和文化的各个角落渗透。经过李登辉、陈水扁和泛绿阵营的长期煽动和灌输,围绕“台独意识”产生的“异化的意识”也最多,已经引起社会思想的混乱。在嫁接“台独意识”后,“祖国意识”被异化为“主权分裂,治权分离”、“一边一国”、“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和“台独国家认同”等“异化意识”;“台湾意识”被异化为极端化的“新台湾人”、“新兴民族”、“本土化”、“本土意识”、“台湾主体性”、“台湾主流意识”和“台湾共识”等“异化意识”;“和平意识”被异化为“中共打压台湾国际生存空间”和两岸“恐怖平衡”等“异化意识”;“发展意识”被异化为ECFA不是灵丹妙药、“台商投资大陆是掏空台湾”和两岸经济合作“图利台湾大财团”等“异化意识”;“民主意识”被异化为“省籍对立”、“主权在民”、“住民自决”和“民粹主义”等“异化意识”;“反共意识”被异化为“国共之争已经结束,台湾问题不是内战遗留问题”、“民进党不反共,与中共打交道没有历史包袱”和“民进党愿意与中共讨论两国关系”等“异化意识”。“台独”势力制造的“台独和异化意识”,对台湾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台独文化”与台湾文化、大陆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自台湾问题形成60多年来,台湾文化、性格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政治力量的引导下出现了一些变化,在对岛内朝野之争和统独力量演变发生作用的同时,也对“民族、文化、历史、政治认同和统独选择等“国家认同”、和平统一产生一定的影响。充分认识台湾文化的演变及其内涵,承认“台湾意识”中的合理成分,认清不同时期的执政当局向社会灌输的意识的意图,有利于掌握台湾文化的特征,有利于了解台湾同胞的“所思所想所求”,有利于缩短两岸在相互认知上的距离,当然也有利于改变对于两岸文化“差异”的认识,进而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增加台湾“一个中国认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和深化、和平统一的完成打造信念、情感和思想基础。

4.宗教文化“差异”

在研究两岸文化“差异”时,在宗教文化上应该说是有很多一致性。在分析两岸文化“差异”对于“中华文化认同”、台湾“国家认同”的负面影响时,要看到两岸宗教文化的正面影响要多一些。从台湾宗教分为“制度化宗教”和“普化宗教”两大类看,从台湾社会信仰的“万能神”、“分掌神”和“专门神”等神灵看,两岸并无差别,“差异”只是在宗教普及和狂热的程度上。两岸宗教都受制于中华文化中的儒佛道为核心的宗教文化。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以“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与“和贵中庸”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体系,也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基础和重要构成。道家作为先秦诸子百家的一个学术流派,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建立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事物的规律性、人类行为的准则。佛教在魏晋南北朝传入中国后并在中国发展起来,在隋唐时期进入鼎盛时期,形成多种佛教宗派,基本教义有“四谛、缘起、五蕴、无常、无我”等。佛教的主要宗派禅宗,把中国传统哲学中诸如孟子和庄子等人的思想融入佛教,把宗教进一步精炼化、哲学化、世俗化,认为人性即佛性,佛性不在身外,只有向自己的内心中去求,成佛只能靠自己的觉悟和修行。三类学说长期论战,最后走向融合,宋明理学完成了道、佛入儒,完成儒道佛的合流。

儒道佛三教的冲突与融合的发展历程,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也增加了中华宗教文化的文化、思想和哲学内涵。一方面中华民族尤其是大部分汉族确实没有虔诚和狂热的宗教信仰,造成了一定的文化缺憾;一方面也证明了文化多样性的生命力,中华文化以伦理道德的发达来规范人的行为,并以最大的包容对待一切宗教,使佛教中国化,甚至于同化了最顽强的犹太教。因此,中国没有形成政教合一、教为政先的主宰社会的宗教信仰,在宗教领域也没有出现教规森严、互相敌视、不共戴天的宗教现象,只是在儒道佛的冲突和融合过程中,在多民族广地域的中华大地,各种宗教和平相处,盛行“多神思想”和“多神崇拜”。两岸宗教文化和活动都在这一范畴内展开,台湾宗教文化始终没有离开中原的轨迹。

台湾宗教本身是随大陆移民进岛时传入,与少数民族的一些原始宗教活动一起,在大陆流传的宗教和各种神灵崇拜在岛内逐渐兴起。当汉文化在台湾流行过程中,大陆宗教也得到传播。从传播之初,就体现出“多神崇拜”的特点,东南和华南沿海一带的宗教和信仰门类都在台湾形成和开展活动。随着郑成功在台湾推广汉文化,明末清初一批明朝遗臣在台湾致力于“文化拓垦”,缩短了台湾与大陆在文化上的差距,儒道佛为核心的宗教文化在台湾也正式确立。总之,随着社会的演进和文化的发展而进一步传播,在移民社会组成的台湾,宗教活动成为其他方面无法相比的社会活动。

外来宗教有过四波,一是17世纪荷兰、西班牙相继占据台湾后,开始了西方各教的传道活动。二是鸦片战争后,天主教与基督教在台湾再度传播。三是日据时期,采取了“独崇神道”、排斥“异端”政策,中国宗教和西方宗教都被禁止,日本“神道”大行其道。四是台湾光复后,在中华宗教活动得到恢复与发展的同时,随着美国对台湾影响的加强,基督教、天主教获得快速发展。1987年7月台湾解除“戒严”后,采取一系列“解禁”措施,其中被禁30多年的“一贯道”也解禁,使其再度受到人们关注而迅速扩展。可以说,台湾宗教已经进入狂热期。两岸宗教文化,在主体文化、宗教信仰、神灵崇拜和算命、看相、阳宅、风水、卜卦、扶乱等宗教习俗上,同根同源同脉,宗教文化“差异”没有像其他方面那么强烈和明显。

一是台湾宗教更加普及。台湾地区的宗教信仰几乎没有什么限制,信教的善男信女众多,宗教文化和活动很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台湾地区核准登记的宗教有12家,民间信仰和祭拜的神灵有300多家,无论是寺庙教堂等宗教场所,还是宗教教职及工作人员,或是正式登记的宗教信徒,从人均拥有量上远远超过大陆。此外,台湾绝大多数成年人和一些非成年人,则属于非正式信徒和宗教活动自由参加者。至于,社会活动和家庭活动中的宗教仪式和民间信仰则更多。

二是台湾宗教更加富有地方特色。从妈祖信仰在台湾的发展历史来看,台湾民众中信仰妈祖的人越来越多,祭奉仪式也愈来愈复杂。妈祖庙规模不一,从民间信仰的小寺小庙到壮观的宫院,均带有浓厚的乡土意识,从而使民间宗教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民间信仰的神明中,信仰妈祖的群众占约70%。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仅台湾大甲一地的进香团便从数十人发展到五万多人,构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民间信仰群体。历经了几个世纪,台湾民众对妈祖的虔诚信仰从未改变。

三是台湾宗教具有强烈的寻根意识。台湾作为移民社会,移民的宗教信仰和活动,与对故乡的怀念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台湾最先出现的神灵崇拜,很多都是移民家乡的宗教文化。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台湾民众的寻根谒祖、祭祀神灵的活动,已表现出强烈的寻根意识,表明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包含对大陆和故土的深深依恋之情。在台湾的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中,在台湾民众到大陆从事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时,拜祭神灵和祖先时寻根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和内容。

同类推荐
  • 打造新世界:费城会议与《美国宪法》

    打造新世界:费城会议与《美国宪法》

    《美国宪法》——划时代的宣告,美国大选——万众瞩目,“杨照公民课”系列新作,带你一览无余!从2004年起,杨照持续开设“现代经典细读”课程,希望经由这些现代经典,让活在当下社会的人,有机会摆脱许多理所当然产生的麻木,重新思考、认知。《打造新世界》是系列课程的第二种。本书中,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美国宪法的条款,讲解了以这套宪法为依据的美国政治制度是怎样、如何运作,并讲述美国宪法制定背后的思想渊源、历史情境、现实利益考量和斗争妥协,宛如讲故事一般。讲故事的同时,作者也分析了这套背景下诞生的美国宪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它和传统欧洲民主思想的差异,以及美国宪法和美国的现代民主精神如何互相成就。
  • 要为人民用好权

    要为人民用好权

    本书从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对权力要有敬畏之心、让人民监督权力,以及为人民谋利益等四个方面,围绕“要为人民用好权”这个重大主题,深入探讨了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 论美国的民主(全集)

    论美国的民主(全集)

    《论美国的民主(全集)》不只是泛泛地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还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美国民主的成因和发展,阐述了作者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涵盖面极广,相当于一部关于美国的“小百科全书”,论述内容包括美国地理环境、种族状况、移民对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缺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制度的比较等,还分析了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哲学观念、宗教思想、文学艺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社会学著作。
  • 蓝色战略2:南海篇

    蓝色战略2:南海篇

    “政治家”与“政客”的一个最大区别在于:在面对对外事务时,政治家往往是把一切分内之事都做好之后,再由军方去完成剩下的部分;而政客则必然是把一切都搞砸了以后,才把一个烂摊子丢给军人。菲律宾前领导人与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种种恶劣表现,可以说是对上面这句话最“完美”的诠释。媒体上很多学者、专家都在很认真地讨论中国与这两个国家之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而其实真正出问题的不过是这两个国家的内部。
  • 斯大林与冷战

    斯大林与冷战

    本书以苏联为基点研究战后斯大林时期苏联与冷战特别是与冷战起源的关系,论述了苏联走向冷战的历史过程和苏联在冷战中与美国进行的激烈对抗和尖锐斗争,分析了苏联的冷战基础、冷战政策和冷战行为的特征。本书认为,冷战是一个互动的双向过程,它起源于参与冷战的两个行为主体,不仅美国而且苏联都是冷战起源的源头。本书引用的材料绝大部分来源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档案馆新近公布的档案文献。
热门推荐
  • Fate命运再次转动

    Fate命运再次转动

    英雄都是有时间限制,如果你能改变这个世界?你会如何去运用你的力量?
  • 山隼金羽

    山隼金羽

    作者简介:刘长庆,一九六五年生于内蒙古牙克石市博克图镇。父母早亡,身为长子,十五岁就顶替去世的父亲上了铁路,后为火车司机。好不容易熬出点人样,却又娶了青梅竹马、突发精神病的女孩为妻。我感谢自己的一双眼睛,让我自连环画时代起就与书籍建立了一种嗜其如命的铁血联盟;我还感谢多舛的命运,它让我对生命的每一次透支过后都留下了对文学深刻的思考。于是,饱含心血的《草地狼》《穿越丛林的铁路》《红刺儿》《山隼金羽》等作品相继推出。无论是爬格子还是敲键盘,我渐渐地用铅字的回报构建起了自己的精神乐园和文化品性。现为内蒙古作协会员,呼伦贝尔市作协理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毒妇难为

    毒妇难为

    她是相府嫡女,本该众星拱月如霓虹初升,却因顾婉容的出现失去所有,直到临死她才明白,当年的接连失利不过是有心人的蓄意为之。重生一回,她必将前世之债一件件地全数讨回!害我母者,反噬其母;害我兄者,断其手足!害我声名狼藉者,你便好好活着,看我一次次将你踩入泥底!
  • 爱了就是爱了0a

    爱了就是爱了0a

    曾经易杨和刘欣研许诺共度一生,但因为误会,两人从此成为路人。七年后他成为风云人物,设计引她前来,即使知道她身边已有要珍惜的人,那又如何,他定使出浑身解数,让她再次爱上自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之穷尽一生的爱

    穿越之穷尽一生的爱

    【雅贤殿出品】冥彦说:“你在,就是我的晴天!”我傻傻地笑了.翰文杰说:“我想给我的灵魂找一条出路,而你就是我的出路!”我依旧傻傻地笑了。冷肃晨说:“当我转身的刹那,才发现你一直在原地!”我幸福地哭了。此文有冰山男,有腹黑男,有风流男,有温柔男,有神仙男,有妖娆男...
  • 我竟然成了鱼妖

    我竟然成了鱼妖

    一片广阔的海域,一群诚心向佛的信鱼,追逐着那遥远的成佛之道。鱼小波懒散地看着身边修炼着佛法的傻鱼们,不屑地翻了个身,尾巴甩出一粒黑色的小球,吞进了嘴里,享受着被妖气侵染的快感……“一群傻鱼,天天就知道修炼佛法……”“鬼才信佛呢,想让我修佛的话,除非来个母鱼跟我交配……”
  • 冰帝的都市生活

    冰帝的都市生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地球上出现了拥有奇特能力的人类——异能者,和一些超自然生命——妖。
  • 九重天上梦醒时

    九重天上梦醒时

    自盘古开天地后,地有九州四海八荒,八荒各有神灵,而九重天上是他们集聚之地,那时升仙的生灵稀少,然福生就是其中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