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4000000003

第3章 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历程(2)

值得一提的是嵩阳书院有重要景观《大唐嵩阳观纪圣德盛应以颂碑》,它是由李林甫撰文的,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在嵩阳书院还有稀世珍宝——汉封将军柏,嵩阳书院原有古柏3株,西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时,见柏树高大茂盛,封它们为“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三将军被毁于明末,据鉴定,将军柏是原始柏,有近4500年的年龄,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柏树。将军柏还有一段“先入为主”的传说: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正月,汉武帝刘彻到这里游览,他一进头道门,看见一棵柏树身材高大,枝叶茂密,不禁赞叹不已,说道:“朕,遍游天下,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柏树呢!”汉武帝面对此树仰望再三,感叹之余,信口赐封它为“大将军”。封罢大将军,汉武帝在群臣的呼拥下,朝院内走去。登上阅台,来到正中院,迎面又看见一棵大柏树。这棵柏树,要比大将军大几倍,汉武帝心中颇为懊悔。但金口已开,没法更改。

他指着面前的大柏树说道:“朕封你为二将军。”当时随从宫员感到武帝对二将军柏加封的不合情理,想向皇帝建议,但不敢直讲,只好从侧面向皇帝提示说:“这棵柏树比前院那棵柏树大得多呀!”汉武帝固执己见,大发雷霆斥责道:“什么大呀!小呀!先入者为主。”吓得随驾官员们连忙叩头称“是”,谁也不敢再强辩了。众人簇拥着皇帝,继续往前走,来到藏书楼前,又见到一棵更大的柏树,汉武帝犹豫了一下,心想:怎么一棵比一棵大?但我已赐封在先,岂能改口!只能按先来后到次序加封。武帝面对柏树说:“再大你也是三将军了。”群臣们面面相觑,再也不敢作声。

三棵受封的大柏树,因皇上封的不合理,都感到不是滋味。三将军柏认为自己是嵩山地区最大的柏树,封为三将军不太合理,又恼又怒,一气之下,枝叶枯萎,一命呜呼!现在游人已看不到它了。二将军柏觉得自己比大将军大几倍,竟然被封为二将军,实在委屈。它虽心怀不满,却不敢直说,后来,把肚皮气炸了。现在该树干下部还有裂迹。大将军感觉自己实在不称职,深感受之有愧,没脸抬头见人,因而经常低着头弯着腰,不敢见游客。

久而久之,慢慢地变成了现在这样子的弯腰树。后人写诗一首:大封小来小封大,先入为主成笑话。三将军恼怒被气死,二将军不服肚气炸。大将军羞愧低下头,金口玉言难评价。

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当时被称为嵩阳寺,是佛教活动场所。到唐代又被改称为嵩阳观,到了五代后周时期又被改建称太室书院。宋仁宗时期,定名为“嵩阳书院”。宋代理学的“洛学”创始人程颢、程颐(二程)兄弟都曾经在嵩阳书院讲学,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大量学生慕名而来。此后,嵩阳书院称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据记载,在嵩阳书院讲学的还有范仲淹、朱熹、李纲等人,而且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中的一部分就是在嵩阳书院完成的。

二程曾一起拜师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为后来程朱理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4、睢阳书院

睢阳书院,又被称为应天府书院,或称应天书院,由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创办,士人不远千里往这里投奔。北宋政权建立后,实行开科取士,这里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科举中第者竟多达五六十人。

宋真宗时,追念宋太祖应天顺时开创宋朝,1005年将其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改名为应天府。1009年,当地人曹诚在戚氏旧居建筑学舍150间,聚书1500余卷,并把自己修建的学舍捐给政府,朝廷大为赞叹,正式赐额为“睢阳书院”。范仲淹来睢阳书院求学,后娶妻生子,在商丘落户,并担任睢阳书院掌学主教。商丘旧名睢阳,故也称睢阳书院,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睢阳书院改为府学,官府拨田10顷,充作学校经费。

庆历三年(1043年)改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开封和西京洛阳国子监同为当时的最高学府。靖康之耻时(1126年),金兵南侵致使中原沦陷,应天府书院被毁。于是中国书院教育中心随之南移,应天府书院没落。历朝虽有人重修书院,但最终未能成功,今天应天府书院只剩下残存的建筑,供人瞻仰。

5、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是湖湘地区引人瞩目的儒学传播基地,建于湖南衡阳石鼓山,因此而得名。起初唐朝刺史齐映在山的左侧建立合江亭。唐宪宗元和年间,李宽曾在石鼓山读书。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州人李士真在这里建立书院,招收生徒讲学。 第二年,朝廷赐“石鼓书院”敕额。南宋孝宗时修复石鼓书院,在旧址的基础上复院扩建,规模更大,朱熹曾为之作《石鼓书院记》。

石鼓书院从唐朝一直到民国时期毁于日军炮火,历经近1000年,苏轼、周敦颐、朱熹、张栻、湛若水等人都曾在此执教,使石鼓书院成为远近各方的士子们向往和云集的学府,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古代书院的楷模之一,对湖湘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创建历史渊源看,石鼓书院的创建比白鹿洞书院还早120多年;比岳麓书院早160多年;比睢阳书院早199年。

石鼓书院有武侯祠、李忠节公祠、七贤洞等。武侯与李忠节与石鼓书院没有多大关系,但是这两位英雄的故事都发生在石鼓山,因此将其移至石鼓书院。武侯祠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立的。武侯就是诸葛亮,因为曾被封武乡侯,故世称武侯。在东汉建安三十年,刘备任荆州牧,诸葛亮以军师中郎将的身份在此临时驻军,相传就是住在石鼓山上。后人为纪念诸葛亮而建武侯祠以供祀享,宋代重修石鼓书院时,将武侯祠迁移到石鼓山。后来有很多名人来此写联抒发感慨。

李忠节公祠是为了纪念李忠节公的高风亮节而建立的。李忠节公名为李芾,字叔章 ,南宋人。李芾为官刚正不阿,从不趋炎附势。元军大举进攻宋王朝时,李芾被派守卫潭州城,因为军队、供给匮乏被攻破。当时,南宋有很多大将都率领家属以死报国,李芾召来心腹沈忠,为了不被侮辱,要沈忠杀尽自己的家人再把自己杀了。沈忠死活不肯,但是在李芾毅然的一再要求下,只好取酒让其家属全部喝醉后全部杀死,之后,李芾也甘愿被杀。

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南宋时期理学集 大成者朱熹的《石鼓书院记》,因为这篇历史文献具有纲领性意义。朱熹对办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育重点、教学方法等都作了具体阐述。最为重要的是他倡导把义理之学、修身之道作为书院的办学宗旨,从而达到“明道义正人心”的目的,这不仅仅被当时全国各书院认可,而且对后来元、明、清历代的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石鼓书院还以七贤著称,有创立石鼓书院的始祖李宽、哲学与文学大家韩愈、修复拓展书院的李士真、理学鼻祖周敦颐、理学大家朱熹、东南三贤中的张栻、黄斡。

6、泰山书院

泰山书院坐落于山东泰山脚下,是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和石介读书、讲学的地方,在中国书院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泰山书院以东100多米是普照寺,向西二三百米是冯玉祥将军墓。全祖望曾言:“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程朱二先生皆以为然。”

安定,就是指胡瑗,泰山就是孙复,他们都是宋代理学的先驱。唐代这里被称为“栖真观”,是周朴读书修炼的地方。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在石介等人多方筹措下,由孙复主持,开始在东岳庙东南的柏林地兴建学馆,孙复称其为“信道堂”。不久,柏林地被并入庙内,即今岱庙内的汉柏院。于是,“信道堂”迁往“栖真观”,重整院落,修葺房舍,构筑厅室,聚徒讲学,这就是“泰山书院”,又称“泰山上书院”。而“泰山书院”的名称最先出现在康定元年(1040年)石介的《泰山书院记》一文,这篇记文曾经刻在石碑上立在讲堂西壁。胡瑗在此读书,孙复、石介在此讲学,八方学子慕名而来。书院还请当时著名学者前来讲学,开阔了学生视野,活跃了学术气氛,书院进入鼎盛时期。以后成为著名人物的祖无择、姜潜、张洞等也来到这里,孔子第45代孙孔道辅也前来讲学,书院再次进入繁盛时期。

胡瑗也是北宋初期的学者,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县)人。世居陕西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胡瑗7岁时以文章称善,13岁时能通五经。他与孙复、石介同为范仲淹门生,后来又长期在国子监共事。胡瑗曾与孙复、石介在泰山学院讲学,10年没有回家,收到家书看见“平安”二字,没有拆阅就被投入山涧中。现在的五贤祠旧址东还有“胡安定先生投书处”刻石,被称为投书涧。后来胡瑗执教太学,四方士人慕名而来,甚至学舍都不能容下。

孙复是北宋初期的学者,字明复,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30多岁时,从家乡前往应天府拜范仲淹为师,不舍昼夜,苦读《春秋》。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孙复举进士不第,来到泰山,开始了招生授经、创办书院的活动,被称为“泰山先生”。孙复的生活在50岁之前一直很窘迫,到泰山讲学之后也没有好转。44岁时,他因为贫穷,父母去世后也没有棺椁,一直无法安葬。他有时仰天而哭,并不是因为悲叹自己的命运有多苦,而是身为一个儒家学者,为自己不能尽孝而悲痛。这个时期,孙复不仅生活穷困,学业上也不尽人意,他四次参加科举都不中。但可贵的是在逆境中,孙复不改初衷,坚持刻苦研究,以天下事为己任。嘉祐二年(1057年)卒,葬于东平,后人把孙复列为“泰山五贤”之首。

石介字守道,一字公操,是北宋初学者,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人,故居在徂徕山西北的桥沟村,年轻时曾就学于应天府书院。他曾经在徂徕山下讲学,因此世称“徂徕先生”。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石介在26岁时中进士甲科,在南京任职期间结识孙复,把他视为知己,帮助他到泰山学堂讲学,并且拜其为师,景祐三年(1036年),因为母亲去世回家奔丧。居丧期间,在徂徕山长春岭下建立徂徕书院,教授诸生《易》。庆历新政时,石介积极拥护改革,后因为新政失败受到了保守派的打击,被迫外出任职。庆历五年(1045年)石介去世,被葬于徂徕山下。

泰山书院前后持续了8年,其规模虽不及白鹿、石鼓、雎阳、岳麓等著名的四大书院,但它对促进泰山及山东地区的儒学复兴、人才培养、教育普及、民风改变起到了很大作用。

他们不仅以自身行为树立了一代学风,而且在儒学理论上也颇多建树,成为宋明理学酝酿时期的先驱。

(1)尊师重教,不计较职务高低

当时的孙复累举进士而不中第,是一个落白魄不得志的文人,而石介早已进士及第,并历任郓城、南京推官,他们两人在功名及官职、地位方面都有高下之别,但石介不以功名和职位待人,而是非常推崇孙复的学问和道德,甚至拜孙复为师,执弟子礼甚恭。石介常跟人说:“古之学者急于求师。孔子大圣人也,犹学礼于老聃,学官于郯子,学琴于师襄,矧其下者乎后世耻于求师,学者之大弊也。”就是说孔子这样的大圣人还要到处向人学习,不耻下问,我们一般人更要摒弃身份的尊卑,虚心学习。

(2)解说经义,不拘泥于古训

我国先秦时期的儒家经书从汉代起就有经学家的注解。到了唐代,汉儒所开创的经书已陷入绝境。宋初至真宗五六十年间,主要是恢复唐朝的一统经学,在学术上并无创新。到了仁宗时期,学术领域才一扫前时的沉寂,开始了多方面的新探索。这时的孙复、石介能以自己的理解说经,不守古训。欧阳修这种大文豪对孙复这种不盲目相信古注的态度也十分称赞。

(2)刻苦自励,勤奋学习

孙复、石介、胡瑗的出身比较清寒,但他们都非常刻苦的研习学习。在泰山七八年的时间里,孙复在身体生病、食物不足的情况下,整天抱着《春秋》、《周易》诵读,探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之心。据记载,石介在应天府书院读书时,王侍郎听说他勤俭节约,就赠给他食物,但是石介没有接受,他说“朝享膏粱、暮厌粗粝”。为了专心读书,他甘愿过着清贫的生活。胡瑗在泰山书院读书期间,由于家境贫寒,生活也很艰苦,但他还是坚持刻苦钻研学问,为以后的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由于石介和孙复都进国子监,而且胡瑗也离开了泰山书院,泰山书院停止了授业活动。

同类推荐
  • 列那狐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电视编导基础教程

    电视编导基础教程

    这是本影视艺术基础课教材。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电视编导的基本素养,栏目编导,剧作构成,情节铺排,影视元素,结构严谨。许多章节后面都附有学生作业,可供参考与借鉴。本书主要供与电视节目制作相关的专业师生做教材使用。
  • 夜航

    夜航

    《夜航》是一本关于暴风雨、星空和寻找的不朽浪漫小说,被全球亿万读者誉为非常值得收藏的书。在这部惊心动魄的故事里令我欣喜的是其中的高贵气概。人的弱点、自暴自弃、失落感,我们充盈于耳,今日文学太擅于揭露它们了,这才是更需要有人给我们指出的。小说并不是在讲述一段冒险失败引人同情的故事,而是在展示人类的力量。如果没有一批坚毅的先驱,夜航事业怎么会从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成熟。在小说的结尾处,面对一次夜航失败,牺牲的飞行员里维埃被作者描述为伟大的、凯旋的,“他肩负着自己沉重的胜利”。《夜航》中来自黑夜这半个世界的守夜人用他们的奋斗故事告诉我们:幸福是获得的过程,是对责任的承担。里维埃与飞行员们的幸福与我们日常所说的个人幸福不同,即便非常清楚每一次夜航都是生命的冒险,但是这群志同道合的人为了航空事业,为了征服黑夜而不断进行着战斗。
  • 地理常识悦读

    地理常识悦读

    本书搜集了有关地理方面的世界最早和最新、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最高与最低等多项纪录,内容丰富,既有一定的知识性,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因而对广大读者增长科学知识、开拓眼界大有裨益。你想不想外出旅游?你想不想看看世界的变化?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领略下地理世界的多彩吧!
  • 玩游戏测试智力(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玩游戏测试智力(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热门推荐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 穿越之问鼎后宫

    穿越之问鼎后宫

    无故穿越到羽国后宫成了皇甫康然最宠的妃子,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陆语曼得知自己得宠并不是因为皇甫康然真正的喜欢。本无所求的她,必须为了生存而开始进行一次次的斗争。暗杀——看语贵妃如何化险为夷;嫁祸——看语贵妃如何反败为胜。争后位不为权、不为宠,只为生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奈飞文化手册

    奈飞文化手册

    一本对奈飞文化进行深入解读的力作。2009年,奈飞公开发布了一份介绍企业文化的PPT文件,在网上累计下载量超过1500万次,被Facebook的CFO谢丽尔·桑德伯格称为“硅谷重要文件”。本书是奈飞前CHO,PPT的主要创作者之一帕蒂·麦考德对这份PPT文件的深度解读。本书系统介绍奈飞文化准则,全面颠覆20世纪的管人理念。在这本书中,帕蒂·麦考德归纳出8条奈飞文化准则,从多个角度揭示了奈飞为什么要对传统的企业文化理念发起冲击,以及它在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究竟提出了哪些颠覆性的观点。各类企业打造自己的“奈飞文化”的行动指南。《奈飞文化手册》通过特别的章节设计,方便企业管理者将之运用到自己的企业,打造属于自己的“奈飞文化”。
  • 旧日之巅

    旧日之巅

    拉莱耶异界之中,大量玩家因不明原因降临。这里没有游戏系统,没有安全区,没有任劳任怨的NPC…面对不可名状的克苏鲁系怪物,以及轰鸣的蒸汽机械文明,玩家们的生存举步维艰。直到路满穿越过来,利用满级号遗留的金手指,通过驯服怪物充当NPC、设计剧情任务、改造副本地图,一步步打造系统化、游戏化的异界,带领昔日的满级“脚男”玩家们,重拾光辉,征服群星,步入旧日之巅!(克苏鲁+蒸汽+系统建设,又名《从零开始的搞事机械师》)
  • 烤冷面的童话

    烤冷面的童话

    讲述一个人卖烤冷面的童话记忆,他的故事很无聊!
  • 山河侠骨心

    山河侠骨心

    侠之磊落无怨无悔,侠之大义视死如归。身无卓越功,名传千万里。
  •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爱情小语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爱情小语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
  • 炽炎焚天

    炽炎焚天

    焚天降世,斗转星移。因血祭封印融合焚天,不老不死不灭。隐世百余载,踏破次元虚空。
  • 混世魔王要修仙

    混世魔王要修仙

    一个奇葩到不能再奇葩的穿越,不仅来到了修仙界,更是穿越成一个修仙之人喊打喊杀的混世魔王?明明只是想要回家,却被迫走进了一团又一团的迷雾之中,破开云雾才发现,这一切竟然是迫使她来此的理由?
  • 百里夷陵

    百里夷陵

    十年前一场大火将安府几乎化为灰烬,太傅遗女安歌化名为柳如柠重返江陵城,本是为了寻一个真相,可是,遇见了他们,青瓷世家的颜二公子,清冷淡薄的夷陵王易安,北蜀和亲的杜若郡主。风雨飘摇,四面楚歌的南梁,一边是家恨,一边是国仇,孰是孰非。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命运写下的伏笔,他们该何去何从?若能够琴棋书画诗酒茶,谁愿意一生戎马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