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1600000003

第3章 文化与跨文化(3)

重视文化相对性,不等于支持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也就是不要只以“我族中心主义”看问题,还要有超越自身文化、从整体人类利益的高度看问题的人类文化整体意识,否则,随着我们各国交往的密度加大和程度加深,我们这个世界的许多公共问题如贫富差距、资源有限、环境变化、气候异常、流行病传播、武器走私等就都无法有效应对了。

“文化基因说”成立吗?

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Alfred L.Kroeber)和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已经设想,不同文化里是否有像生物世界里“生物基因”(gene)那样的基本而又齐一的“文化基因”。60年代也有文化学者提出把这些可以交流传递的文化微观单元称为“特征丛”(trait-complex)或“行子”(actone)。1976年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学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教授出版了他的名著《自私的基因》,他在书中已经将生物世界中生命“基因复制”这一本质现象的分析,应用到对人类文化演进机制的分析之中,并为“文化传播的基本单元”或人类行为“模仿”的“基本单位”起了一个名字,中文译为“拟子”(meme)。文化拟子或思想拟子(idea meme)在传播中虽然不像生物基因复制那样有较高的复制保真度(copying-fidelity),文化的承传和交流过程会出现许多变化和混合,但生物基因的复制必须通过生物体的遗传关系(如父母与子女)来进行,而文化拟子的传播可以在不同地区、民族和社会中毫无干系的任何人之间进行,而且均会如生物基因一样的丰盛繁衍(fecundity)和忠实地自我复制。文化拟子的复制和传播,使得不同文化模式得以保存、维系和传承,而这些“活动”中的文化拟子决定了我们每个人认知世界、把握世界、观察世界的态度、视角、进路、分类和解码方式。

文化基因说强调的不是种族性和人类团体的集体宿命,而是文化的存在方式与发展方式的一个特殊规律,即与政治体制和经济结构相比,文化的存在和影响,往往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潜移默化特点,文化的发展轨迹和改变方式也相对更为隐秘和细微。无所不在、有形无形的文化也因此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和生生不息的影响力。

例:文化并一定指“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美国学者温特认为:“文化就是社会共有知识。”社会共有知识是个体之间共同的和相互关联的知识。换言之,文化是那些被共享的价值观和被普遍认可的文化规范。或:文化是社会化的共同知识和行为准则。要注意的是:文化的共有是指社会意义上的共有。由于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庞大的整体,是肯定存在各种观念和利益冲突的,表现在个体身上的跨文化交流主要障碍,就是“自我中心主义”,表现在集体和团队上的跨文化交流主要障碍,就是“我族中心主义”。所以文化的社会性“共有”,可以是合作性质的,也可以是冲突性质的。互为敌人和互为朋友同样是文化事实。

平时我们会在一些新闻评论中看到人们习惯于将“冲突”理解成是政治与经济的恶性竞争,将“文化”理解成是“非军事”地解决冲突,也就是寻求和平地解决冲突,其实这样的表述并不准确。文化的交往既有和平方式,也有冲突方式。因为文化差异而可能导致的彼此不满,绝不亚于由于权力和利益冲突导致的双方仇恨。“文明的冲突”的概念听上去仿佛是有些自相矛盾,既然都是“文明”怎么还会“冲突”?但在相互比较和交流中我们会发现:西方文化认为当面的争论和正面的冲突也是人们交流的一种普遍方式,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视公开争议和争斗(包括口头争议)是一种不“和谐”和非“仁义”的言行。中国人若与人发生争议时总会强调自己是被迫应战,实在不得已而为之,西方人在遇到意见不合时就希望展开一场公开的论辩,会主动发出论战的邀请。可见,“文明的冲突”本身就包含了文化间对冲突的不同理解。

另一方面,冲突是分不同层次的,如军事、政治、经济、舆论……;所谓文明的发展,也是人们借助物质文明的力量和基础,不断共同努力,让可能的军事冲突“止”于非军事行动,如政治的威慑、经济的制裁、隔空的对话、舆论的谴责与压力、个人言论权的法律保护等等。随着经济和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切身利益之间总会发生频繁的摩擦和大小不一的冲突,但若能通过信息互通、话语互动(哪怕是“口水仗”),让人们的观念和利益冲突得到清楚陈述、各种意愿得到反复陈情、不同意见和各种矛盾得到彼此沟通和逐渐化解,逐渐实现彼此的让步与和解,就能证明人类社会是越来越“文明”了。所以说,文化间的冲突可以不影响彼此的合作,同样,文化间的合作不证明大家不会发生冲突。

最后是文化的动态性

什么是文化的变迁与发展的主要成因?陈国明的著作《跨文化交际学》总结了三条:新的发明、灾难和传播(散布)。

例:为什么日本人现在不应该大规模捕鲸?

如上述日本捕鲸问题,为何一直延续了8000多年,到了今天,这种“传统文化”变成了不可以被普遍接受的“文化特殊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近代文明发展以来,借用科学技术开发环境既引发了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变革,也导致了环境变化和气候变化,加上科技和信息时代的媒体影响力具有了前所未有的跨文化交流作用,这都促使人们对类似的行为进行全面反省和重新评估,并且必将促使日本人也参与反思和进行文化和传统的现代变革。

例:人类总要在(灾难)错误中才能学习?

灾难是人类文化变迁和发展的重要原因,这方面的例子还有许多要靠新的考古发现来不断证明。就新近有记录的情况看,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让世界各国痛定思痛。回想和反省战争年代的诸多细节,人们发现了太多文化和习俗上的致命祸根,于是也一直以此为认识和共识基础,共同致力于改革国家间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方式,并逐渐建立和仍在发展建设着让全世界人民进行有效合作的“联合国”。

应该说2001年美国纽约市两幢世贸大楼发生的“9·11”事件,也因其灾难深重而令整个世界都参与反思和呼吁“改变”。

另一个案例就是:艾滋病在20世纪的世界性扩散和迅速蔓延,夺走了惊人数量的生命和威胁了众多人群的人格尊严和生存可能,从而让关爱这个人群的理念和“艾滋病日”成为了世界性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

例:针对日本捕鲸文化的“外来文化传播”

文化的传播和接收总是文化共同发展和变迁的原因之一。2010年3月7日,“第82届奥斯卡电影奖”将最佳纪录长片奖颁给了谴责日本捕杀海豚的美国纪录片《海豚湾》(导演:路易·西斯豪斯),此举很快引起了日本一部分渔民的强烈抗议。海豚虽属于鲸类,但不在国际捕鲸委员会(IWC)管辖范围。如果不是因为看到《海豚湾》,世界上的大多数人甚至是日本民众,都不会知道每年9月到次年3月,在日本太地町的海湾口上演着怎样血腥的屠杀。鲜血染红的海水中,海豚的悲鸣划破天际。日本太地町位于日本南部和歌山省的一个小渔村,这里三面环海,风景宜人,到处可见以海豚为标志的建筑、路标和海豚形状的轮船,让初来乍到的观光客都认为,这是一个热爱海豚的小镇。

2005年,美国海洋摄影师、“海洋保护协会”创办人路易·西斯豪斯跟随世界海豚音学家、知名的海豚斗士理查德·奥巴瑞,第一次来到这个小镇上。他亲眼目睹了海豚——这种被认为最能与人类亲近的、具有高智慧的海洋生命如何被捕被杀。三年后,西斯豪斯和他的团队在克服重重困难后,终于将此事拍摄成纪录片《海豚湾》。

2010年3月,影片首度在日本东京电影节上映,导演西斯豪斯回忆说:“到日本参加东京电影节真是太令人吃惊了,我收到了一些来自日本右翼分子的警告,说我阴谋破坏商业活动,未经日本警方允许侵入他人领地进行拍摄。不过,大部分日本人还是喜欢这部影片的,我们增加了夜场,放映时听到有人在哭泣,有人惊呆了,觉得羞耻,认为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们国家,我们竟然不知此事。”

纪录片中,在太地町围猎行动中,部分聪明的幼小海豚被来自世界各地的训练师率先挑走,而剩下的则被渔民们用猎枪和钢刀杀害。它们被切成一块块,部分被当做鲸鱼肉出售,送上了日本人的餐桌,有的则被一些学校用来制作儿童的午餐。

在纪录片《海豚湾》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后,导演西斯豪斯在后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豚湾》不是要抨击日本,而是“一封致日本人民的情书”,“我们希望日本人民去观看这部电影,自己决定是不是应该食用海豚或让海豚用于娱乐业”。从这段访谈看,导演西斯豪斯拥有出色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素质。

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如:(1)满足需要功能(生理、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马斯洛的健康人需要层次);(2)储存和传递信息功能;(3)认知功能;(4)调节功能;(5)价值功能……文化既是一种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也同时是人们生活的观念背景和信仰的物质基础。

由此,“文化是社会的灵魂”。

文化的功能对个人而言,具有塑造人格、引导个人社会化的功能;对团体而言,有着建立规范和整合言行的功能;对国内和国际社会而言,文化起着社会力量凝聚、引导和整合的作用。

狭义而言,文化提供社会成员施展物理、心理和语言作用的情境(Borden,1991)。广义地说,文化提供人类社会用以维持自身系统的三大要素:结构、稳定和安全。(陈国明,2009:25)

例: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宏观地讲,传统中国文化给了中国封建社会一个“超稳定结构”,这个社会让华夏子孙拥有一个比较安全的生活环境,尽管自然灾害不断、人为灾难也不绝,但这个社会不假外求、自给自足、自视“天下”文化之中心的系统之根本没有改变,而且延续几千年不辍。

微观地看,中国人社会交往中的人情关系、面子意识和权力认识也一直体现为长期稳定的社会风俗和习惯。

例:文化让战争走开:仗,打不下去了

2005年,法国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拍了一部电影《圣诞快乐》。

电影里,英军和法军与德军在一个小镇上进入胶着状态。在一次惨烈的厮杀过后,平安夜降临了。英国军队吹起了风笛,法国士兵煮上了咖啡,德国士兵则唱上了歌剧。后来大家都被感染了,英国的风笛和德国的歌声开始合在了一起,法国人也拿着咖啡加入了进来。这三支部队之间的战斗,从此再也继续不下去。

他们之间有着相同的传统节日,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而这种文化的力量又是如此的强大,能够将白天还在用生命对抗的敌人联系在一起。

这并不是电影的虚构,而是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真实发生的事情。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联盟“欧盟”(国家集团)的建立,其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各国分享相似的“文化”,如对古希腊罗马的语言和文化之“根”,包括社会制度、治理理念之源等等,拥有集体认同。

利用文化影响力

1947年印巴分治之后,印度同样受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冲突的困扰。自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之后,巴基斯坦就禁止上演印度电影。然而穆沙拉夫总统放松了管制,2006年有两部宝莱坞电影经过层层筛选在巴基斯坦上演:《泰姬陵》和《莫卧尔大帝》,获得空前成功,广受巴基斯坦人民欢迎。事实上,宝莱坞本身就是一个允许和鼓励印度教教徒与穆斯林之间和睦相处、共同拍摄,同时吸引印度教教徒与穆斯林的电影工厂。

《泰姬陵》主演索尼娅·洁汗,既是宝莱坞明星,也是来自巴基斯坦的明星,她外婆是巴基斯坦人。与此同时,巴基斯坦的音乐和电影、诗歌等文化产品在印度是合法的。

问题讨论:为什么文化认同不影响国家间敌视?

美国学者乔舒亚·库珀·雷默在他2010年的新书《不可思议的年代》中引用了俾斯麦的一句话:“最为深厚的认同感也无法阻挡军队的步伐。”并写道:俾斯麦本人喜爱巴黎,但是他却带兵血洗了这座城市。

在中日战争中,日本将官用汉字在宣纸上写出了一页页作战命令,命令将一座又一座中国城市烧为灰烬。

许多“反美”的国家领导人以及他们的孩子们都称自己喜欢美剧或好莱坞的电影。伊斯兰世界的许多什叶派教徒喜欢麦当娜演唱的歌曲。在尼加拉瓜,人们可以一边看美国当红电视剧,一边杀死美国代理部队的士兵。

乔舒亚·库珀·雷默因此说:我们不能对文化“软实力”抱有自欺欺人的非分幻想,不要自以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中一定有伟大的东西,这种幻觉会导致一系列的灾难性误判。比如不要觉得喜欢休斯敦“火箭队”的人怎么会忍心杀儿童?波斯尼亚士兵脚穿“耐克”鞋,但仍可能屠杀平民。

每一种“活着的”文化都有内部自调节机制

文化的功能不能忽视也不能高估。文化的含义很丰富,文化与文化很不一样,有的文化是野蛮、愚昧、极端、狭隘和狡诈的,有的等级制文化是滥杀女婴、外族人和异见者的。

同类推荐
  • 豫台大学生双向交流研究

    豫台大学生双向交流研究

    本书稿为中原与闽台关系丛书中的一种,主要关注点为豫台两地大学生的双向交流。全书共六章,介绍了豫台两地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两地大学生交流的历史背景,展现了自2011年至2013年两地大学生实际交流的具体情况,并进行了经验总结和展望。该书对加强两岸同胞往来和文化交流,尤其是两岸青少年的交流,对增加台湾青少年对历史文化传承的了解,从而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振兴有一定的意义。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丁明秀编著的《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有关内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周口店遗址是现今世界上发现人类化石最丰富、最生动的古人类遗址,那具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便是周口店的发现,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书编者融合国内外考古发现,剖析遗骨遗迹的同时,挖掘考古背后的文化及历史背景,为读者全面展现周口店遗址挖掘的历史过程。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4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4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大学(全集)

    大学(全集)

    《大学》原为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中的一篇,是古代儒家典籍名篇,被南宋理学家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大学》所述“大学之道”,是关于如何做人的大学问,其核心是“诚意正心修身”(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安人)的思想,其内容涉及整个封建道德体系的构成。此书既是“初学入德之门”,又是一本修身大全。本书吸取了其他《大学》版本的精华,分别从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典句札记、史例解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通俗易懂的解读,本着古为今用的思想将《大学》一书以现代人的视角呈现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凡涂

    凡涂

    没有逆天的神器,没有绝世的功法,也没有牛逼的师傅,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只要你强,就可以为所欲为,为了成为强者,他腹黑,阴险,无所不用其极。看他如何一步步的走上人生的巅峰,笑傲群雄。
  • 高跟鞋的秘密

    高跟鞋的秘密

    我爱你,恰好,你也爱我。在不大不小的年纪,放弃升职,跨行跳槽,夏云恩追求的,就是梦想。
  • 抻汉

    抻汉

    不就是蹭网估个分嘛?怎么转眼回到2019年前了?
  • 跟王阳明学心学

    跟王阳明学心学

    本书共分为十九章,每一小节文章开头均以王阳明的一句或一段经典言论做引,在正文具体展开论述其思想的精炼和智慧所在。本书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从宽心、诚心、进取心、道德心、孝敬心、素净心、喜乐心等十九个方面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智慧。王阳明的心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心学说的基本观点。
  • 流光逐影

    流光逐影

    我愿永世追逐你的倩影只为能再次拥抱你世间万物有因才有果,所有的一切,仿佛冥冥中就已注定,又仿佛是阴差阳错,打乱了所有吾与如定下三世之恋,此生不负卿我寻你万年,怎奈近在眼前世人常说神界独子是个智障,放着万千世界不爱,独爱美人,却不知所有的一切都是劫而当事人却不觉如此:你于我是劫亦是缘,所以此生别想再逃他们走过青梅竹马,立过海誓山盟,怎奈度不过生死离别。沉睡也好,魂飞魄散也罢,我信你会回,此生,我等便是
  • 无量寿经义记

    无量寿经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Foreigner

    The Foreign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无疑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唐诗内容博大精深,将我国古典诗歌中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宋词以独有的方式见证着两宋王朝的悲喜历史和感人肺腑的文人情怀,或委婉含蓄。或奔放豪迈;元曲将典雅的诗词艺术与民歌、俗语等杂糅在一起,诙谐、洒脱,洋溢着浓郁的民间气息。
  • 对你不仅仅是喜欢

    对你不仅仅是喜欢

    一场意外,将不相识的两人命运紧密捆绑,她却仓惶逃窜。五年后,风风火火回归……顾浅浅领着一位萌正太站在他面前:先生买儿子吗?赚的起钱,卖的了萌,完美的居家旅游必备之物哦,绝对划算!萌宝软软的凑上前来:Boss,买我回家吧,买我送妈咪哦!祁冥夜看着缩小版的自己,咆哮:女人,你竟然偷了我儿子!顾浅浅连忙抱起儿子,跑!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冒险史2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冒险史2

    《冒险史》是柯南·道尔在福尔摩斯系列中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冒险史2》包括《蓝宝石案》《斑点带子案》《工程师大拇指案》等6个短篇故事。其中《斑点带子案》叙述的是一出利欲驱使下父女相残的人伦悲剧。在这些案件的侦破过程中,华生医生与福尔摩斯不畏风险,与罪犯正面交锋,二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福尔摩斯的探案天赋和卓越才华也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