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0900000003

第3章 导论(3)

大众传播在治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学者指出,传媒具有监测社会、社会教育、娱乐休闲等社会功能的同时,也具有包括议程设置、舆论监督、政治沟通、政治参与、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等治理功能。在风险社会中,传媒的治理机制有传媒吸纳、传媒评论和传媒动员三种,传媒吸纳就是通过媒介渠道,汇聚社会各种利益要求和利益表达,共同对社会事务进行预解决的过程,具体包括观念吸纳、精英吸纳、组织吸纳等方式,传媒评论指传媒作为社会论坛,对社会事务、现象、问题进行真假是非判断,传媒动员则是传媒通过传播行动,对某一现象或社会事务形成社会共鸣、社会认同或整体归属感,从而具有舆论动员、促进社会行动的过程。其中,网络媒体的发展促进了行政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公众参与的渠道,型塑了公共行政的理念,有利于产生新的政府治理形式(如服务行政、虚拟行政、大众行政)。当代中国传媒参与商议民主之现实与未来的关键在于新闻记者的专业文化生成,如重视传媒的对立角色,作为信息来源的社会能动性(即民间、知识分子与NGO的活跃)及传媒市场化的基本平台。

大众传播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也存在“负功能”。有学者指出,大众传播在提高农民素质的同时,往往会对乡村治理起消极作用。税费改革之后,媒体成为农民获取政策信息的最主要的来源。上级政府的政策信息以大众传播的模式通过传媒的政策报道、典型报道、批评报道及常规新闻节目直接向农民受众传递。村民与基层干部之间、村民与村民之间基于不同的利益角度对这些“直达”的政策精神做出的不同解释,使得基层治理中的意见分歧越来越大。这一方面削弱了基层组织的权威,增加了基层政权采取作为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农村公共品自我供给的困难。

除大众传媒外,主体间的相互沟通也是治理的重要方面。在中国这一政治系统内部正在经常地、大量地发生着政治主体之间的接触、谈判、交易、博弈等过程,这些形成农村基层政治中的政治沟通,并借此途径最终实现农村基层政治的现实功能与体制创新。在传统乡村,以士绅为主的基层精英阶层在沟通协调国家与社会关系,实施社会教化,维持官民良性互动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到20世纪前期,现代传媒对乡村地区几乎不产生直接影响,由于民间精英的城市化和劣质化,国家权力组织也未能有效地渗入基层,从而导致了乡村治理的困局。在当今社会,国家农村政策传播过程中存在信息缺失现象,这是由于农村受众的“位移”,农村意见领袖的“缺位”,媒体功能的“缺席”以及政府的层次性等。

我国乡村治理中传播形式是如何发生演变的呢?新中国成立以来,在50年代以合作化运动为始的人民公社治理体系、80年代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始的“乡政村治”治理体系等两次乡村治理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政治传播的传播通道类型分为四种类型。A类是制度化压力型的政治传播通道,会议系统就可以归于这一类;B类是制度化非压力型的政治传播通道,文件系统可归于此类;C类是非制度化压力型的政治传播通道,基层干部对于农民的人际传播可归于此类;D类是非制度化非压力型的政治传播通道,大众传媒可归于此类。

在合作化运动中,乡村社会的政治传播通道,主要是“会议—文件”系统,即制度化压力型的传播通道,当时的政治信息一般是通过“会议—文件”系统传达到各级党委政府,到达基层政府后,再由基层干部、工作队以及村中的积极分子通过群众大会和社员会议向群众宣传和动员。群众大会这一传播通道,本身可以产生一种压力氛围,给予了农民一种心理压力,可以促使受众对于传播信息的接收。而80年代以来的“乡政村治”建设中,乡村社会的政治传播通道多是非制度化非压力型的传播通道,传播效率较低,传播效果也需要长时间才能显现。虽然从中央到基层干部的政治传播通道仍然是制度化的会议—文件系统,但对于农民的传播通道却主要是村干部对农民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媒介,这样的传播通道是非制度化的,弱指向性的,是非压力型的传播通道。其中,文件政治是当今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的新视角,文件政治研究方法是国家视角的回归,而国家在当代乡村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无可替代的,它有着天然的关注国家宏观政治的特点。文件政治角度研究乡村治理可以采用政治系统分析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政治过程分析方法、新制度主义分析方法、文本分析方法和符号象征方法。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到来,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乡村治理问题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资源的治理角度,还应从信息化的视角对中国乡村治理作出新的探索。现阶段电子信息方式下的乡村治理存在诸多困境。在对策的选择上应立足于我国乡村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信息社会的特性,树立以“治理”为核心、以“电子”为手段的思想,统筹规划,循序渐进,构建一个现代的、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治理架构,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之路。乡村人际传播研究

乡村纠纷和村民上访是乡村治理中需要面对的两类重要事件,这里涉及大量的乡村人际传播实践。

乡村中村民与村民之间常常发生纠纷,这时候传播是如何发生的呢?乡民们在纠纷中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去处理。所讲的理不是一种贯穿如一、相对清晰的单一之理,而是一个“嵌入”在社会、文化、国家之中的非常复杂的理性综合体。该综合体表现为众多方面,所以或依凭其中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在乡村纠纷中几乎每个人都能讲出自己的道理。因此从实质意义说,乡民纠纷行为的理性不是“有和无”的问题,而是究竟表现在哪个或哪些方面的问题,乡村纠纷中的冲突往往是纠纷双方的不同理性思路的冲突,时代与社会的巨大变迁更是加剧了这种倾向。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理性思路最终是以事理而不是法理的形式展开的,这种逻辑直接影响到乡民纠纷行为理性的内在要求与最终表达结果。这样便使得乡民们的公平正义观念呈现出了一种既朴素、又异样同时也复杂的景观。

学者们关注更多的是村民与基层政权之间发生的人际传播。有学者指出,基层政权、精英和农民相互间的互动行为很有特色,比如自上而下的“擂”与“媒”,自下而上的“示弱”和“行蛮”。“青皮手”可以用来概括村干部在生活中的角色,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他们运用了“跟从、借重、应对、平衡”等策略。在日常生活中,村民们通过“闲话”与乡村精英开展博弈,乃至实施舆论监督。闲话作为一种话语,它具有转化能力,可以将日常生活事件转化为道德事件。正是遍布在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闲话,将生活中发生的细小事件转化为一个个道德性的评审事件,让村庄成员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人,这使得闲话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同时,闲话还是一种面对面的沟通形式,正是通过闲话的沟通作用,村庄内部的成员才构成一种真正的熟人关系即道德性的共同体,该群体的团结凝聚需要闲话的动态存在。

一旦与基层政府发生矛盾无法解决,一些农民通过上访达成目的。农民在上访中,采取了各种各样的策略手段以保证上访的成功。例如,大打感情牌,向媒体或上级领导争取同情;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争取话语权;专逮乡镇干部的软肋,并诉诸公众;采取“吵”、“缠”、“闹”三字方针,等等。在“吵”、“缠”、“闹”的过程中,上访群众一般采取六个步骤:(1)炒作“上访”本身,以“要上访”相“威胁”;(2)小题大做,扩大事实真相;(3)扩大声势,引起轰动效应;(4)借助媒体曝光,形成舆论压力;(5)期盼上级下乡调查,打破地方信息壁垒;(6)越级上访,引起上级领导重视。对乡镇政府来说,也会采用各种策略予以应对。对于农民的一般上访往往采用“推”和“拖”的策略。对于农民的“闹访”和“缠访”,尤其是得到更高层次政府的批示后,县乡两级政府会高度重视,一般会采取各种“摆平术”,采用“禁、堵、劝、哄”等各种软硬兼施措施的策略。

总结而言,当前透过传播视角对乡村治理的研究存在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此类研究总体偏少。学者们利用主流研究范式研究中国乡村治理的较多,使用传播视角研究的文章和论著较少。同时,研究中对当今农村的传播现状却缺少分析。历时态研究较多,对中国乡村治理中政治传播的历史发展做了一定的文献研究,缺少当今社会实地个案深入剖析。

二是关注较多的是“国家”对农民的控制性传播,忽略了治理过程中“社会”内部的精英对农民的传播关系。事实上,治理是一个互主体间的管理活动。在治理理论中,并非只存在着一个唯一的管理主体,而是存在着多个管理主体。政府、公民团体甚至个人都可以有效地参与对涉及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因此,治理不存在唯一的有效权力或权威。人类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越来越较少地借助于国家权力机构,而是更多地运用社会自身的结构和力量。在乡村治理中,治理主体既包括国家也包括精英,由于增加了精英这个变量,国家—社会的传播关系和治理过程变得更加复杂。

三是对“国家”与“社会”自上而下的控制性传播研究较多,“国家”与“精英”之间的传播研究较少,同时忽略了农民的回应,这些在乡村治理中都非常重要。事实上,治理意味着社会自主管理。在现代政治所形成的国家与社会的二元结构分化与互动的过程中,社会凭借二元结构所提供的制度空间在不断地积累力量,社会权力不断增长。社会权力的增长不仅可以对抗国家权力的僭越,更重要的是,还力图实现社会自主管理和自我实现发展。这就要求国家还权于社会,由过去的国家对社会的统治走向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国家与社会博弈的过程中,既有国家对社会的传播,也有社会对国家的传播,与治理双向互动性相一致,传播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双方的传播更多是“对话”,而不是“独白”,乡村治理的思维应当经历“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的转移。

四是目前传播学对于乡村治理的理论观照,存在以大众传播、信息传送来窄化传播的意涵的缺陷。对传播的理解亟须打破工具性的狭义框架,在乡村治理中,传播绝非一个无足轻重的变量,传播是乡村干群关系与社会关系形成的重要基础。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对于理解传播的观念的重要区分,即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两种审视传播的观点。所谓传播的“传递观”,即传播是一个讯息得以在空间传递和发布的过程,以达到对距离和人的控制。而传播的“仪式观”,则并非指信息在空间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指共享信仰的表征。从仪式观的角度看,传播一词与“分享”、“参与”、“联合”、“团体资格”及“拥有共同信仰”这一类词有关,这一定义反映了“共性”、“共有”、“社群”与“沟通”有着同一性和共同的词根。在凯瑞看来,传播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化的符号过程。传播的“仪式观”有助于我们看到,作为乡村治理的传播不仅是工具性的大众媒体使用与满足,同时更是农民进行对话交谈、意识累积、社群认同型塑的总体过程。进而言之,这也就可以避免对于乡村传播的含义的片面理解。笔者认为,从传播学视角看乡村治理,其学术和社会关怀的重心在于传播与乡村共同体关系,不仅涉及农民的地域认同、文化认同,也需要构建农民的政治认同。

第三节理论与方法

一、理论框架:国家与社会的分析路径

分析框架是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分析工具,是有关问题的解释模型。在已有关于中国乡村治理研究包括村庄政治变迁的个案研究,“国家与社会”关系是运用较多的分析框架。自从人民公社以来,国家在乡村的主导性力量逐渐弱化,民主机制不断完善,学者对乡村的研究表现出更多的兴趣,使得乡村研究成为备受关注的“显学”。中国的乡村治理模式也在国家退出过程中进行了很多探索,从早期的草根学者开始就关注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可以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变化上分析乡村治理模式的变化,这样可以有效地凸现出乡村治理中存在的“潜规则”。

同类推荐
  • 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新解:基于马克思正义观的立场

    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新解:基于马克思正义观的立场

    本书旨在初步形成运用马克思正义观研究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的理论框架,走出对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的片面理论认识误区,最终落脚到思考当代中国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的问题困境、成因及解决之道,以期推动当代中国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问题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在实践上引发更多对劳动者保护问题的深切关注,进而促进当代中国在劳动关系领域对于社会正义强烈诉求的实现与超越。
  • 创新·务实·奋进: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履职回眸

    创新·务实·奋进: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履职回眸

    江苏省十二届人大任期的这五年,是地方人大工作在传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的五年。五年来,十二届人大锐意进取,主动作为,扎实工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各项工作在往届基础上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较好地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有的作用,受到了各级党委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本书回顾总结了本届江苏省人大工作的特色和成就。
  • 台湾政党政治发展史

    台湾政党政治发展史

    本书以时间为线,分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八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初五个时期分别论述了国民党退台之后台湾政党政治演变的进程,对每个时期台湾政党政治展现的主要特点、发展变化的原因、发生的重大事件等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于了解台湾今天的政治现状以及预测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都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与基层党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与基层党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时代的党建有新的风采。本书首先梳理了大数据的技术格局与当今基层党建信息化的最新探索,总结了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党建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展望了大数据在基层党建中的应用方向。
  •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它的前景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它的前景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华黎明就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它的前景,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从伊朗的角度看,伊朗为什么这么执著地要发展核技术?在这里我没有说核武器,因为伊朗官方从来不承认它研究或者生产核武器,所以我说的是核技术;(2)美国同伊朗到底敌对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在伊朗核问题上,美国跟伊朗关系这么紧张?(3)所谓的核不扩散体制实际上是什么情况?
热门推荐
  • 都市玄门医圣

    都市玄门医圣

    被闪电劈中的郝浪,醒来后发现自己得到了医圣跟玄学大师传承,给御姐看病,陪小萝莉抓鬼……
  • 生死冤

    生死冤

    郑燕的丈夫赵家林失踪了两个月,人们众说纷纭,郑燕急得焦头烂额。突然,赵家林的弟弟赵家雄接到派出所的通知,县公安局发现一具无名碎尸,很像赵家林,要他带家人去辨认碎尸。赵家林成了碎尸?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落在回龙镇上,使赵家林的失踪在沸沸扬扬中又增加了神秘的色彩。赵家雄带着嫂子郑燕、母亲胡天梅、妹妹赵家菊直奔公安局辨认尸体。三天前,几个游泳的人在邵冲洼水库发现了无名男性碎尸,专案组发现失踪两个月的赵家林和无名碎尸的年龄、身高,完全吻合。
  • 我给西游加个点

    我给西游加个点

    一朝穿越西游,本以为即将走上人生巅峰,继承亿万家产,过上没羞没躁的生活。不曾想,继承的却是老祖宗的怨债。孙子,我当年在花果山杀过猴,孙悟空那里你需要交代一下。孙子,我当年去五庄观偷过人参果,镇元子那里你去交代一下。窦长生看着犹如新华字典厚的祖传宝典,不由的仰天长叹,这什么时候能够还完,不过幸亏自己有金手指,加点就能够变强,就问你怕不怕?
  • 符元战尊

    符元战尊

    符咒之术震裂天地,符战体镇压万古苍穹,熔炼己身,凌登绝顶尊位,俯视天下。
  • 人生不迷茫,青春不落幕

    人生不迷茫,青春不落幕

    这是一本适用于成长、成功、管理、创业的实用之书,帮助你建立自信、自我完善、驱除无力感、战胜拖延症。用具体的方法结合案例,让你学会时间管理、情绪掌控等,锻炼和提高你的自律能力、意志力以及工作效率。从而让人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找回缺失的安全感,实现人生梦想。
  • 英魂入侵异界

    英魂入侵异界

    天龙帝国大军前赵云七进七出“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一杆长戬贯空而过,万年传承的不休圣地轰然破灭“吾吕奉先灭门而来。”百万大军阵前“吾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决一死战。”“尔等插标卖首之辈也配知吾之名。”只见克罗斯天朝大元帅被一道青光劈成两半,前面一个一身青袍长须红脸的男子傲然道。“区区蝼蚁也配称之为海神。”波塞冬看着眼前倒塌的海神殿道。“妖怪吃俺老孙一棒。”……且看屌丝李物带领一众英魂在异界开启一段传奇。
  • 别想带偏我的小宠溺

    别想带偏我的小宠溺

    焦虑的师尊,无可奈何的林凡老师,俏皮伶俐的小狐仙!小狐仙乃是仙界师尊流落尘世的念想,三千年后打开灵智,需要尘世的历练,却是跨越时空,成了一名苦哈哈的小学生;师尊作为家长却是以仙界大业为重,不能亲自跟随,无奈只能派弟子林凡兼任保姆和老师,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家长、保姆、老师、学生之间的爆笑修行!最关键,他们要共同面对的敌人是——手机大妖!哈哈哈!
  • 公子别慌

    公子别慌

    【此文女主一技之长,男女双洁,酸甜甜甜】世间有女兮,其眸如星,轻扬流转兮,绮丽生光;世间有女兮,其心如火,爱尽余力兮,须眉斗长;世间有女兮,如珠如宝,汝许今生兮,吾许吾命;世间有女兮,原为绎心,生不相别兮,死亦同穴。被误判入刀山地狱,楚绎心如何能忍,混入起义鬼军,明目张胆地“越狱”了!高高兴兴附身在一个妙龄少女身上,没喝孟婆汤以为开启了妖孽般的绚丽人生。然……身体还没捂热,就被一块冰疙瘩揭穿。。撒娇,卖萌,出谋划策,只希望冰疙瘩给条活路。。。好不容易留在冰疙瘩身边,谁料这冰疙瘩好像错拿了女主的剧本,各种波折磨难如家常小菜。楚绎心叹了口气,摸摸头,有姐在。看一会罪犯画像女警在古代的求生之路!不是命运让我非你不可。而是我的心,在遇见你的那一刻,就已经容不下其他。你的黑暗,我来驱除,我的未来,你来守护。岁月如歌卿如曲,江山如画君如墨。
  • 重生在初唐

    重生在初唐

    一次探究唐朝古墓,因墓室坍塌,意外穿越到初唐时期。经历玄武门之变,唐太宗除临帝位,平突厥,陈丰利用现代知识,一步步助太宗实现贞观之治……
  • 火影之攻略人物

    火影之攻略人物

    第二次忍界大战前夕,穿越者到达了火之国和土之国的缓冲区,草之国。这是一个贫瘠的土地,也是布满伤痛的土地。在通往强大的路上,有着太多的选择让穿越者无从下手。即使有了金手指,也难以抉择在某个时刻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完成什么样的任务。结局一切都是未知的。但是,如果这个金手指能够给你做出抉择的攻略呢?(宫了,新书修真界主播,还请支持。)群号:17174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