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8500000006

第6章 道情·说书·电影

当我呱呱坠地的时候,正好“文革”肆虐神州大地,包括戏剧在内的很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作为“四旧”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封闭而落后的乡村,成了一片文化的沙漠。在这片无垠的文化沙漠中,幸好还有一块小小的绿洲,长着几株倔强的小草:道情、说书和电影,给农民枯寂的心灵带来一丝滋润和慰藉,让我单调的童年不至于太寂寞。

往事如烟,时隔三十多年,当时的情景恍如昨日,不过在年轻人看来,或许有点“白头宫女说天宝”的味道了。

稀里糊涂听道情

“要唱新闻滩头戏”,在乡下的天井或晒场里,中间坐着一个盲人,左手拿着一副简板,不停地夹击,腋下夹着一个渔鼓,右手不停地敲击,口中唱着有韵律的曲词,四周围着密密麻麻的听众,津津有味,沉浸其中。这便是我从记事起就熟悉的唱“新闻”场景。这“新闻”两字,不是现在新闻记者的新闻。长大以后,才知道这种说唱艺术叫作道情。据说,“新闻”的来历是由唱“朝报”官方新闻演化而来,后以唱社会新闻为主,实际上是唱故事了。这“滩头”两字,唱的是正本以前的小故事,一般比较短小,在半小时左右吧。一者可以酝酿气氛,二者可以等待更多的听众,来听正本。“滩头”的作用,实际上相当于戏剧的加演。

至于“戏”字,因为道情是一种将戏剧、相声、歌谣、说书、口技等艺术熔于一炉的民间艺术,从广义上来讲,也算“戏”的一种。每当唱正本的时候,开头便是两句:“自从盘古分天地,先有新闻后有戏”,点明道情与戏剧的渊源关系。戏剧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前身是只唱不演的坐唱班,由不同的角色分工合作完成;而道情也是一种坐唱艺术,一个艺人又说又唱又击鼓又夹板,扮演不同的角色,是一种独角戏,可能是坐唱的前身吧。这样说来,道情或许可以作为戏曲的远祖,“先有新闻后有戏”,也不无道理。据说,家乡的道情与乱弹音乐有密切的关系,道情中的“宫灯调”、“紧板”、“慢板”等,都是从乱弹中改编而成的。

母亲是一个铁杆的“新闻”迷,每当临近村坊唱“新闻”,她右手抱着妹妹,左手拉着我,跟伯母们一起,必定赶去,一场不漏,土话叫作“贪”。遗憾的是,我实在太小了,到底听过哪些“新闻”,唱的什么故事,里面有什么人物,一点也记不起来了。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盲人要唱多个角色,模仿不同的声音,一会儿男,一会儿女,一会儿老,一会儿小,一会儿真嗓,一会儿假嗓,也够难为了。尤其是唱到打仗的时候,为了营造紧张的气氛,盲人加快击鼓夹板的节奏,口中不停地喊:“打啊!打呀!打啊!”每当这时候,母亲特别投入,神情紧张肃穆,嘴里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打得真厉害啊!”说明盲人发出的信息,营造的气氛,被听众所接收和认可了。

那时乡下的流行语言,除了“割资本主义尾巴”以外,就是“破四旧”。既然戏剧是“四旧”,而道情唱的多是历史故事,按理也应该属于“四旧”的范畴,为什么还能照唱不误?我不清楚,也没有问过母亲。

这些唱“新闻”的,都是挨家挨户沿门乞讨的盲人。每到一户人家门前,唱上几句,一般人家给他一调羹大米。假如有人要听“新闻”,他便停下来,为首者请他吃一顿晚饭,然后带头去七邻八舍凑大米,你一碗我半碗的,凑上十来斤,当时的米价是每斤四角,相当于四块钱,或者是小麦,要十五斤。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因为当时正式劳动力在生产队里劳动一天,记十分工分,只值两角钱。

当然,不是每个盲人都能唱“新闻”,首先嗓子要好,男女老少不同角色都能唱;其次博闻强记,一本“新闻”要唱三个小时左右,唱词少说也有几百句,不是一般人能够记住的。附近最有名的,当数外婆家的邻居——郑生兴,嗓音清亮高亢,用土话说就是“喉口”特别好,也算一个角儿,周围有一批女“粉丝”。

孩子天真调皮,总想捉弄盲人。每当郑生兴敲着一根竹棒,从村前的大路走过,我们便推举一个胆大的孩子,去捉弄他:“生兴,你不要去了,今晚到我们村唱新闻。”他只是笑了笑,头也不回,继续摸索着赶路。别看盲人眼睛看不见,心里像明镜似的,六七岁的孩子,稚嫩的童音,怎么瞒得过他?他当时还是三四十岁的壮年,如今从网络上看到他“唱新闻”的视频,已经皤然老翁了,当年想捉弄他的孩子,也已年过不惑了。

当时“新闻”的听众,男女老少都有,文盲、半文盲居多。后来农村恢复演古装戏,母亲也喜欢看,但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太冗长”了,总没有听“新闻”那样忘我投入。据我猜测,戏剧的唱词和念白是官腔,俗中有雅,没有一定的文化是听不懂的,如果没有字幕,我至今也是似懂非懂,而母亲没有念过书,恐怕只能根据演员的服饰辨别小姐、公子、老爷、夫人等不同的角色,猜测大致的情节;而道情的曲词纯粹是当地的方言,最多夹杂一点当地的官话,而且语言不是通俗,而是俚俗,明白如话,其实就是押韵的说话,特别适合没有文化的人。

我因为年纪太小,稀里糊涂,当时听不懂什么叫“盘古分天地”。在渔鼓声声中,我靠在母亲的身上,不久就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直到散场,母亲一手抱着酣然入梦的妹妹,一手拉着睡眼朦胧的我,一起回家。这是听“新闻”留给我的最深印象。

漫漫夏夜听说书

漫天星斗,牛郎织女。在诗人的笔下,乡下的夏夜是浪漫的,而对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孩子来讲,却是枯燥的。天气闷热,家里像蒸笼一样,人待不住,就搬一根长板凳,到晒场上乘凉。晒场上蚊子太多,叮得孩子直搔头,只好割一点青草,覆盖在点燃的稻草上,产生的浓烟熏走了蚊子,也熏出了孩子的泪水。

孩子喜欢听儿歌,可奶奶只能教唱两句,第一句是“月亮弯弯照明堂(晒场)”,第二句便不知所云,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或许是她的奶奶教她的。孩子喜欢听故事,可听来听去就是狗熊和羊的故事:“有一天,一只狗熊遇到一只羊,要吃掉它。羊叫狗熊闭上眼睛,张开嘴巴,自己跳进去。正当狗熊闭上眼睛等待送上来的美味时,羊用角顶了狗熊的嘴,把它顶昏了。”我们为羊的机智和狗熊的愚笨哈哈大笑,笑得泪水都流出来了。听了一遍、两遍还好,天天听这个老套的故事,未免无聊了。

有一天,村里有人提议请邻村的“近视眼”来说书,给寂寞的夏夜带来一点兴味。大家附和,五分一角,凑足一两块钱,当晚派一个小伙子跑步去请。

在村子的晒场里,“近视眼”坐在一根凳子上,前面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一块惊堂木,这就是他的全部道具。凭着他的一张伶牙俐齿的嘴巴,让大家度过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我不知道“近视眼”的真名叫什么,反正大家都这么叫,他也这么应,非常自然,没有贬义。

在满天星斗下,透过摇曳的煤油灯光,我看“近视眼”长得五短身材,又瘦又小又黑,模样有点像烟鬼。与一般农民不同的是,他眼睛深度近视,老是眯着眼睛,所以这个绰号虽然不雅,倒也传神。我想,他的近视眼或许是看小说看出来的吧,在斗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当中,也算有文化了。

“近视眼”虽然身材短小,可口才极佳,属于柳敬亭一类的人物。他的记忆非常惊人,口齿清晰,语言流畅,表情生动,把听众逗得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儿愁眉苦脸,可他自己始终是一脸严肃,不喜不怒,这就是说书的水平吧。后来在不同的场合听过不同级别的领导讲话,常有支支吾吾、不知所云的,每到这时,我就想:“要是有近视眼一半口才就好了。”炎热的夏夜,听了“近视眼”的说书,如沐春风,不觉得热了,不觉得蚊子叮了,也不觉得夏夜长了,老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说书说得太短,就怕到精彩之处,便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真是吊人胃口。在第二天接下去之前,满脑子都是问号,故事到底会怎么样呢?一个难熬的夏天,就在听书中不知不觉过去了。

“近视眼”当年说了哪些书,讲的是哪些故事,里面有哪些人物,因为年纪小,大多记不起来了,仿佛有一本是《三国演义》吧。长大以后,我曾仔仔细细看过小说《三国演义》,总觉得没有听他说书过瘾。或许他在说书过程中,倾注了自己的喜怒哀乐,进行了艺术再加工,更适合乡下人的口味吧。

电影里面看戏剧

在“文革”期间,古装戏作为“四旧”被禁演了,革命样板戏则通过电影这一渠道风靡神州大地。

在模糊的印象中,有一次父亲背着我去邻村看革命样板戏。电影里两个人在咿咿呀呀地唱,各唱各的,好像相互听不到。我问父亲,父亲说虽然是唱,其实是想,当然相互听不到。当时或许只有四五岁吧,年纪太小,还是不懂唱就是想、想就是唱的道理,不久在父亲的背上睡着了。这是我记忆中看的第一场电影,也是第一场戏。

长大以后,才知道革命样板戏光从艺术角度来说,水平并不差,但对一个学前儿童来讲,只是“狗看花被单”,莫名其妙。记忆中有一本革命样板戏叫《沂蒙颂》,似乎是无声电影,就更看不懂了。据说,不光京剧演革命样板戏,婺剧也能演,只是我们乡下孩子无缘见识罢了。

除了革命样板戏以外,好像只看过一次故事片——《半夜鸡叫》。在我五岁那年,特意请了隔壁公社的电影放映队,到村里来放映,当然还有一台平生第一次看到的发电机。那幅雪白的银幕,用两根长长的毛竹,支撑在晒场的东头。《半夜鸡叫》的剧情如今已模糊不清,只记得周扒皮深更半夜学鸡叫的镜头。

当我上小学的时候,恰好“文革”结束,不久文艺界恢复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古装戏重新搬上舞台,一些五六十年代拍摄的故事片也重新搬上银幕。所以,我在小学时代已经不听道情,也不听说书了,除了逢年过节去看戏,平时就是赶来赶去看电影。

当时,我们公社分成东、中、西三片,我家处在中片和西片之间。一般中片和西片的村坊放电影,无论什么片子,我总要赶去看。当时的电影,都是一些老片子,譬如《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渡江侦察记》、《小兵张嘎》之类。

乡下一般在晒场上放电影。外村的小孩坐在前面,本村人搬条凳子坐在中间,外村的大人站在后面。孩子都席地而坐,不怕肮脏,拍拍屁股就行;抬头仰看,不怕吃力,扭扭脖子就行。我最怕下雨,因为家里只有下田的蓑衣,没有出门的雨披,雨伞倒有,只是笨重的油布伞,不想带,所以经常被中途的雨淋成落汤鸡。

有一次,大人们说越剧《碧玉簪》很好看,可是放电影的村庄离家八里地,实在太远,而且在一个小山坳里。小孩子最怕黑,又怕鬼,在黑灯瞎火的晚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崎岖不平的山坳里,连手电筒也没有,汗毛倒竖。好在有一班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伙伴同行,一路大声说话,相互壮胆。

儿时第一次看电影,看的是京剧革命样板戏,最远一次出门看电影,看的是越剧《碧玉簪》。现在回想起来,或许此生跟戏剧还有一点缘分吧。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是一座浩大的文学艺术殿堂,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令人仰叹的高峰。它能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精神。本书精选了唐诗宋词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通过作者简介、原文、注释、鉴赏几个版块,进行了精准的阐释,便于读者更好地领悟唐诗宋词的美学内涵,由此增强内在的人文修养。
  • 行走的中国

    行走的中国

    作品集以重大的社会变革为背景,从具体的城市、乡村撷取题材,视角独特,激情澎湃,气势恢宏地全方位展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画卷。
  • 怒放的爱恋

    怒放的爱恋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云南看云集

    云南看云集

    这是“沈从文散文新编”书系之一,收入沈从文抗战时在大后方云南所写的《昆明冬景》《云南看云集》《新废邮存底》《新废邮存底续编》四种小册子。除了《昆明冬景》《云南看云》几篇散文外。很多是书信体,内容却是发表自己对文学和人事的看法。
  • 素面相见

    素面相见

    四川西北江油这片古老的土地,乃唐朝大诗人李白故里。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说的就是江油县西匡山的事情。匡山形如匡字,高耸亭亭,林壑深邃。佛爷洞飞泉挂碧峰,让水河犬吠水声中,读书台溪午不闻钟,树深桃花带露浓。
热门推荐
  • The Uncommercial Traveller(II) 走进狄更斯(英文版)
  • 异界院长大人

    异界院长大人

    王立,穿越异界。一天不作死,系统就让他死
  • 全系灵师废材六小姐

    全系灵师废材六小姐

    24世纪,佣兵会最高级杀手“鬼魅”,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被自己最好的朋友背叛了,不料,死后魂穿到了同名同姓的星辰大陆南宁国的楚家四小姐楚梦溪废材身上。什么?这句身体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体质!还有一个十分珍贵的空间神器!丹药很珍贵?我闭着眼睛都能练出神阶丹药。圣器很珍贵?我随手抓一把都是神器,而且自己闭着眼睛都能练出神器。神兽很厉害?我随手收一只都是神兽,何况还有上千只。看你女主如何惩治渣男,手撕白莲花,走上人生的巅峰,。
  • 侍狐传

    侍狐传

    一个执行任务失败,本应为主人去死的侍卫,临死前忽然想到一名女子,反悔逃生,开始了逃亡生涯,也阴差阳错地为了求生而夺得了天下.......
  • 帝逆洪荒

    帝逆洪荒

    【群号536062606】人族至宝崆峒印逆天回到未来,带来周天附身殷商人皇纣王之身!帝辛怒吼:人族要自强,人族要自立,人族要自主!但随即帝辛发现了洪荒并不是那么简单,洪荒在亘古居然被打碎了,有蛮荒,莽荒,大荒三荒并存,四荒合并成就洪荒大世界!兽皇神逆,魔祖罗睺,阴阳老祖,乾坤老祖,扬眉大仙,洪荒大能纷纷出世!真龙老祖,凤凰老母,瑞麒麟三族老祖出世,镇压三族!东皇太一,妖皇帝俊设计假死,瞒过众圣,如今万妖齐聚!且看帝辛如何在万族夹击之中求生存,成就一代人族大帝,庇佑人族!
  • 末世之枭爷实力宠妻

    末世之枭爷实力宠妻

    “叮咚——恭喜宿主绑定红包系统!”梵芊菡被白眼狼爹,狠毒后妈,伪善姐姐一家三口迫害,在末世苦苦挣扎存活十年之久,一朝报仇,得以浴火重生,手握红包系统。这一世,她必定不会错过时间,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该她的,全都给她吐出来。不该她的,呵呵——还是得给她进贡上来。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张悲情女主小白花的脸却偏偏有御姐女王的风骨。在这个末世,打打丧尸,收收小弟。带着一只狗腿女王喵,一个机灵小表弟,丧尸亲哥哥一枚,纵横末世,恣意潇洒。背后还有红包群撑腰,谁能奈她何!【初见篇】“喵喵喵——”这位帅哥哥,你长的真好看!一只肥硕的大黄猫围着男人的腿猫眼眯眯,脑袋蹭蹭。 男人冷漠的脸上一抽,厌恶的直接一脚踹飞。“喵呜——”一道惨烈的猫叫声响起。却被一只素白的手从半空中捞回来,女子柔柔的却别有意味的声音响起。“你个狗腿喵,枉我把你的名字取做女王,你得配得上这个名字,得矜持高傲。不是什么好看的却嚣张霸道、自以为是的人都要讨好对待的。自恋晚期的人没得治了。” 注:本文一对一~~~~( ̄▽ ̄)~*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状态

    状态

    本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是国家一级作家戈悟觉写在新世纪的六部中短篇小说。《状态》一书写世纪之交的中国知识分子和企业家的自强和困惑,不甘和无奈。他们的故事是时代的记忆。
  • 彼此的魔法学院

    彼此的魔法学院

    这是一个关于魔法的世界,金木水火土,声光热电力,珍珠奶茶大盘鸡,这些都会成为你的魔法。结束了魔法高考,进入大学,开启日常的校园生活。上课任务打比赛,吃喝玩乐打游戏,天涯海北,各式各样的同学相聚一起,构成了全新的大学生活。
  • 重生影后之慕少请赐教

    重生影后之慕少请赐教

    经历过一次重生的白笙,慧眼识假闺蜜,为前世的自己复仇,所有伤害过自己的人都会得到应有的下场。就在自己报复的很爽的时候,却遇见了一个拦路虎。“我爱的人不需要这么累!”“我不累我就是想要演戏!”“好,那我就辞了公司总裁的位置,当你助理!”“……”“慕总,夫人又被人黑了!”“把那个网站买下来,从今天开始只能说我夫人演技好!”瘫痪帝少在线宠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