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8500000005

第5章 儿时看戏

“锣鼓响,脚底痒”,当开场锣鼓响起来的时候,临近村庄的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赶来,汇集到戏台前,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望不到边。这是三十多年前,在那个全民看戏的年代,我在老家亲眼看到的壮观场景。

“文革”十年,古装戏作为“四旧”偃旗息鼓,全国人民翻来覆去就看那八本革命样板戏。一九七八年,当古装戏重新恢复的时候,大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又可以看老戏了。”从小在父母怀抱里看样板戏的我,虽然不知道老戏是个啥东西,心中却充满了朦胧的期待。

看戏不仅仅是当时乡下主要的娱乐方式,还是精神生活中的一桩大事,甚至还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什么时候做戏,是大有讲究的。一种是节日戏,最多的时候是在春节,有时在中秋节或者重阳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喜上加喜。还有一种是庙会戏,解放以后改名物资交流大会,乡下叫“时节”,名异实同。譬如,我们镇上的“时节”农历二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的诞辰,其他乡镇的“时节”还有二月廿六、三月三、三月十五、八月十三、十月二十,一个接着一个。每到“时节”,很多村庄请戏班唱戏,各家各户邀请亲朋好友,广开宴席。

这时,有的侄儿用独轮车把出嫁的姑姑拉回来,回娘家看戏。其实,乡下妇女身板硬朗得很,走起路来一阵风,并不需要坐车,无非是一种表示尊敬长辈的风俗。在独轮车的一边,固定一条小凳,人坐在上面,另一边放一块石磨,以保持左右的平衡。出嫁的姑姑坐在独轮车上,让侄儿拉回娘家,是一件无上荣光的事情,如果路人问起,便笑呵呵地回答:“回娘家看戏去,一起来看啊!”当然,还有一种情况纯粹是为了娱乐,跟节日和庙会都不搭界。当时,乡下的物质生活还不丰富,经济实力有限,社会风气也远没有现在这么自由,我在老家没有看过祭台仪式,也没有看过做寿戏、修谱戏,如今这些传统又恢复了。

每到做戏的日子,数小孩子最高兴。原因很简单,一个是有得吃,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虽然还没有包产到户,但连年风调雨顺,已经能够吃饱肚子,至于下饭的菜,主要是自留地里种的蔬菜,节时把自家养的肉猪宰了,猪肉都卖掉,部分内脏和猪血分赠亲友,自家只留一个猪头。做戏的时候,招待亲朋好友,有鱼有肉,小孩子也跟着沾光。另一个是有得玩,大戏还没有开始,小孩子的游戏先开始了。我们出生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六零后人数特别多,加上年纪相仿的表兄弟都来了,还有村里的堂兄弟,小孩子一大堆,在戏台上跑上跑下,跑来跑去,无比热闹,无比兴奋。至于做的是什么戏,戏做得好不好看,唱得好不好听,小孩子并不关心。

乡下的戏台,主要是草台,很少有广场台。草台都是临时搭建的,设施非常简陋,面积只有二三十平方米,台板也不结实,演员在台上跑一个圆场,踩得山响,摇摇晃晃。只有县剧团备有可以拆卸的专门舞台,虽然也是草台,但无论是面积大小还是牢固程度,跟农村里的草台不可同日而语。有些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村庄,三天两头要开会,逢年过节要演戏,嫌搭台拆台麻烦,干脆用钢筋、水泥、石头建一个固定的广场台,不仅牢固,面积也大。有个村庄建广场台,光设计费就花了三千元,在当时的乡下是令人咋舌的天文数字,成为一时的美谈。

正式演戏之前,先要过几关。第一关是敲花头台。一者全面展示一个剧团的音乐水平,后台的乐手或先或后,或单独或集体,都要演奏;二者营造热闹的氛围,尤其是梨花吉子一吹,龙吟虎啸,地动山摇,声震四方;三者提醒观众马上开演了,要看戏得抓紧了。观众一听到闹花头台了,就从四面八方赶来,在草台前汇聚。

第二关是踏八仙。据说有文武八仙、堆花八仙、追桃八仙、三星八仙、赐福八仙、九个头八仙等。但小孩子分不清这么多,也没有多少兴趣,只是觉得“猴子精”孙悟空挺好玩的。儿时我也看过无数次踏八仙,无论是做还是唱,都不能引起兴趣,没有留下多少印象。

第三关是三跳——跳魁星、跳加官、跳财神。跳魁星是由小花脸表演,穿魁星衣,戴头壳,左手捧斗,右手执笔,祝福后生皇榜高中,光宗耀祖,尤其是那一摇一摆的魁星舞,看了觉得很滑稽。跳加官是由白面老生头戴面壳、身穿蟒袍表演,一出场就出示条幅:“一品当朝”、“天官赐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利话。跳财神,由大花脸扮成财神老爷,头戴面壳,身穿蟒袍,双手捧出大元宝,祝福大家招财进宝,恭喜商人“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然后,村领导走上台去,将一个预先包好的红纸包放在财神捧的托盘上。这时锣鼓齐鸣,鞭炮百响,气氛达到高潮。

过了这三关,才是正式的演出。先是一个加演,乡下叫作“剧头”,大多演一些经典的折子戏,一般在半个小时左右。再是演正本,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时间要两三个小时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家有一种“推搡”的习俗。平时男女有所顾忌,但在戏台前例外,允许男女杂处,公开“推搡”。小伙子看哪里大姑娘多,就往那里推。戏台前密密麻麻的人头,只要这头一推,人潮汹涌,此起彼伏,涌到那头,还伴随着惊叫声、嬉笑声和谩骂声。一推二推,把戏台前的大姑娘吓跑了,只能逃到人群的后面看戏。小伙子则双手紧紧扳住台板,能支撑就支撑,不能支撑就凌空挂在台板下面。这时,整个戏台发出“吱吱吱”的响声,摇摇晃晃。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视机在农村的普及,人们不必站在戏台前风吹雨淋,可以坐在电视机前悠然看戏。记得当时浙江电视台每周播放一次越剧,雷打不动,坐在家里看戏,又轻松,又省钱,请剧团演戏的渐渐少了。

同类推荐
  • 九月荒原

    九月荒原

    真正的诗人都是天生的歌者。诗人李成河无疑就是他生活于其上的那片土地的热情歌手。这位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陕西诗人,有着深深的土地情结和对早年贫苦生活的深刻记忆,这种记忆不仅让他渴望土地,敬畏土地,更终生背负着由土地的贫瘠而起的对人生的悲悯情怀。
  • 大唐文青

    大唐文青

    本书用诙谐的文笔,以诗人们的作品为切入点,叙述了初唐、盛唐时期一些诗人的风骨与事迹。每一首诗歌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人生,首次将这些一千多年前的“文青们”有血有肉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诗人们有的狂妄,比如说陈子昂;有的是杀人犯,比如说王勃;有的情感关系复杂复杂,比如王维;有的命途多舛,比如杜甫;有的是假土豪,比如李白……他们形形色色的人生,构成了中国文艺史上的一段又一段的绚丽,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赏读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赏读

    本书精选十六位作家的十六部(篇)中国现代文学具有经典性和意义的作品,将其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文学之社会人生,第二单元:文学之世态风物,第三单元:文学之爱情家庭,第四单元:文学之哲学心理。全书对这些经典文本进行了独特的鉴赏式的分析,引导读者重新理解和阅读文学作品。每位作家附有生平简介以及原文或者原文选段,以便于读者阅读。
  • 三人同行

    三人同行

    在这本书中,当年在泰晤士河上“同舟共济”的三位主人公,在德国开始了一场自行车之旅。书中仍是以幽默的笔调记述了这段Bummel的旅程。因为书中对当时德国风土人情有趣的介绍,此书还常年被用作德国学校的教材。本书出版于1900年,当时自行车流行于伦敦中产阶级中。书中介绍了当时自行车品牌竞争、广告宣传,还有自行车爱好者对于设备的热衷,今日读来,仍有共鸣。
  •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

    本书用生动的语言,灵动的画面,鲜活的人物,带你进入故事现场,进入人物的内心体悟中美文化,并让人豁然了悟:真情可以跨越国界,真情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热门推荐
  • 黑暗DIEND

    黑暗DIEND

    以假面骑士的身份混迹在各个世界,在龙珠世界许愿获得超级大脑,在古剑奇谭世界科学修仙,铠武世界获得驱动器制造方法,斗破世界成就斗帝。
  • 我有个电影穿梭系统

    我有个电影穿梭系统

    如果说,能让心中的梦成为现实,你会怎么做?田立:“我会见证世间的一切,因为我心中所想便是那浩瀚无垠的宇宙,无穷无尽的世界”。一次雷劈“机遇”,让田立的梦可以成为现实。当田立跨过门的那刻起,田立的命运变得不可测。是长生,还是就此消失,这一切都是未知的……ps:影视、小说穿梭系统流,现实世界不会太夸张,这是作为主角的休闲大本营。如果不写现实,就像是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 糖是怎样恋成的

    糖是怎样恋成的

    糖是恋成的,爱也是恋成的。当青涩傻丫头遇上腹黑钻石男,狗血乌龙剧正式上演!
  • 重生MAX斗破

    重生MAX斗破

    “咦,我怎么到这里来了?这是哪里?我怎么成这样了?……我……又是……谁。”
  • 兵发死亡谷

    兵发死亡谷

    围绕建军80周年,人民武警出版社认真组织《中国武警特别行动系列 丛书》和《忠诚卫士风采》等国家重点图书的落实工作。其中,《中国武 警特别行动系列丛书》一共出版六本,分别是《中国武警特别行动》、《 世界反恐大扫描》、《大搜捕》、《兵发死亡谷》、《铁血英雄》、《千 里护卫毛泽东——武警警卫工作秘闻》。这套丛书通过选择一个个特别的 角度,向我们介绍了武警。
  • 未亡之目

    未亡之目

    〔女强×男强〕 前期【智障混血小白花×禁欲修罗大将军】 后期【冷艳霸气魔王×毒舌直男天神】 她是九幽的圣女,也是一个失去魔族信仰的小瞎子,她本该受万魔崇拜,在成年之后登基为王,却不料一场战争,魔族覆灭。她被天界赫赫有名的战神明澈收养,明澈是什么人?是上古大神女娲娘娘的传人。他奉三皇之令,镇守九天数千年,性情寡淡冷清。可是那都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如今的明澈早已经跌落神坛,成为天界千古不能原谅的罪人,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修罗武神。 但从烬颜坠落人间、下落为魔,到手执王杖、君临天下,他一直都是她心中的皎白月芒。 他对她如师如父,可她却默默已动情思。 她曾在北窗高卧间,窥得他低眉敛声、一身月华的模样。 也曾在梦中拥抱,那些关于他曾经的金戈铁马的岁月。 …… 朝生暮死,如若我们终成大恶不赦之人。 普天之下,如若我们皆为赎罪奔波致死。 家国之外,如果我们还有一丝残存的爱。 荣幸至哉,那么我们还能相互救赎。
  • 茶女明香

    茶女明香

    明香上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贪慕虚荣,娇蛮任性嫁给太子为妾,连累家人,最后也没个好下场,惨死重生,明香回到十年前。她不想重蹈覆辙,这一世,便听从爷爷的安排,嫁给双腿残废的四皇子,哪知姬长景竟是韬光养晦,瞒了天下人……
  • 顾少的腹黑妻

    顾少的腹黑妻

    她,曾是华国第一公司——“温氏集团“的下一任总裁,她的母亲却在十八年前死于车祸,十八年后,她突然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为拯救公司的危机,她从国外赶回来奉旨成婚。他,是华国最年轻的总裁之一,仅用五年的时间就将手下公司运营成华国第一公司,而他却突然接到父亲的旨意——与素未谋面的温氏大小姐结婚。本是一场没有感情的政治婚姻,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而她母亲的车祸,是否真是意外?父亲为何突然病危?这一切的背后,又是谁在操纵?本文男强女强,全程走向高甜(中间有些许苦虐,但苦尽甘来~)喜欢的小可爱就加个收藏吧~?
  • 农家丑媳

    农家丑媳

    二十一世纪私房菜老板叶青青,一觉醒来成为一名“沉鱼落雁”农家媳。村里人皆嘲笑她:“李家买来那丑妇,抬头能把大雁吓摔,低头能把小鱼吓疯,跟李家那病秧子倒也是绝配!”丑妇咬牙发奋,不但将自己改造成貌美如花,病秧子相公也被调理得日渐健康,好日子来咯!可是,不想突然蹦跶出一个女人称是她娘,指鼻子骂穷书生不配她,勒令她嫁给土财主。她淡定地抚着小腹问,“多给彩礼不?肚里还一个呢。”相公惊讶不说话,当夜就长篇大论起来,“古人有云: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而不兴。”“怎么?”“为了家业兴隆,娘子,我们还是把肚里那个做实吧——”病秧子化身饿狼,夜夜耕耘不知休。良田大宅、连锁店铺、聪明包子、健壮夫君、美貌身材统统拿下。只是,相公,你的身份…有点可疑!
  • 念念不忘深情

    念念不忘深情

    我曾在孤独的岁月里爱过一个人,他爱上我时我不知道,我爱上他时我也不知道。很长一段时间,我找不到爱我的他,他也找不到爱他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