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5400000032

第32章 我和语文现代化(3)

简化的理论问题有争论。“从繁到简”是不是有普遍性的发展规律?有人说,汉字历史,“既有简化,又有繁化”。如果汉字是例外,简化就失去了理论根据。我认为汉字也是“从繁到简”,不是例外。汉字中形声字越来越多,“形声化”是符号的“复合”,不是“繁化”。丁头字和圣书字也有“形声化”,它们把几个符号线性排列,不发生“繁化”的感觉。汉字发生“繁化”的感觉,是因为把几个符号叠合成一个方块。汉字叠合以后又促进了简化。楷书形声字的部首“三点水”“草字头”等,都明显地简化了。“复合不是繁化”。

找寻汉字在人类文字史上的地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许多人写文章说,文字改革要依照文字发展的规律来进行。什么是文字的发展规律呢?这是文字改革的重要理论问题。

有人说:文字的特点是由语言的特点决定的。汉语有音节分明的特点,适合使用表意的汉字;英语有词尾变化的特点,适合使用表音的字母。“语言决定文字”,这就是文字的发展规律。这个说法近来很流行,对不对呢?我尝试做了如下的观察。

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种语言。汉藏语系其他语言的文字是否都跟汉语的文字相同或相似呢?在汉藏语系中,汉语之外另一种重要语言是藏语。藏语也是音节分明而没有词尾变化的,可是藏语的文字不用汉字而用表音的字母。这不是说明语言特点不能决定文字特点吗?

再看,用汉字作文字的国家除中国以外有日本、朝鲜和越南。这三种语言特点是否都跟汉语一样呢?不然。日语系属未定,不是汉藏语系,是有词尾变化的,跟汉语大不相同,可是日语用汉字作为正式文字。朝鲜语(韩语)属于阿尔泰语系,也有词尾,跟汉语大不相同,可是用汉字作为正式文字,今天北方废除汉字而南方仍旧用汉字和字母的混合体。越南语(京语)跟汉语非常相似,但是不属于汉藏语系;越南语原来用汉字,后来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在以上三种语言中,不同于汉语的采用汉字,相似于汉语的采用拼音文字,这不是正好否定了“语言决定文字”吗?

今天世界上最流行的拉丁字母,书写了各种互不相同的语言,这更证明语言的特点跟文字的特点没有必然的联系。“语言决定文字”的说法不能成立。

经常听到的另一种说法是:文字从“表形到表意到表音”,这就是文字的发展规律。可是有人说:汉字用了三千年,没有变成拼音文字,可见“形意音”的发展规律不能成立。

“形意音”的发展规律来自西方。我就到西方的著作中去看看情况。最能说明“形意音”规律的例子是“丁头字”。丁头字在本土“两河流域”,从苏美尔人传到阿卡德人、巴比伦人和亚述人,有逐步前进的“形意音”变化,但是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在传到本土以外的民族以后,才摆脱“意音”结构,发生“从意到音”的质变,成为表音文字。“形意音”的发展是在从本土到异地的传播中完成的,不是在本土传承中完成的。

我把汉字跟丁头字相比,看到汉字也有同样情况。在中国,形声字比重的历代增加,就是声旁表音作用的发展,但是声旁增加,形旁也跟着增加,文字结构只发生量变,没有发生质变。汉字传到日本,从书写汉语变为书写日语,从万叶假名变为平假名和片假名,这是“从表意到表音”的质变。在汉语汉字到日语汉字的传播过程中,也看到了“形意音”的发展规律。

再看世界文字的历史。从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到前一千五百年是丁头字和圣书字时代,这时候只有“意音文字”。经过两千年的“从意音到表音”的潜在演变,到前一千五百年产生扬弃表意、纯粹表音的字母文字。这就是文字的“形意音”发展过程。汉字的产生和发展比丁头字晚两千年,但是发展的步骤没有两样。我写成专书《世界文字发展史》(一九九七),把汉语汉字跟丁头字和圣书字共同排列在“古典文字”中间。

“六书”中间包含“形意音”三个层次:一、象形是表形;二、会意是表意,指事也是表意性质;三、假借是表音,形声是表音兼表意。转注是字形的变异。国外学者指出,“六书”不仅可以说明汉字的造字和用字的原理,也可以说明同类型的古典文字的造字和用字的原理。我比较“三大古典文字”,发表论文《丁头字、圣书字和汉字中的六书比较》。后来,我又进一步跟马亚字和云南彝文相比,发表五种古典文字中六书比较的论文《六书有普遍适用性》(一九九六)。从这些比较可以看到,类型相同的古典文字,虽然外貌迥然不同,而内在结构如出一辙。

从五十年代起,我开始研究比较文字学。我感到,研究比较文字学必须重视其中的文字分类法。在比较了各不相同的外国和中国学者的文字分类法之后,我提出“文字三相分类法”,希望以客观的条件统一各家的分类法。我认为文字有三个侧面:符形侧面、语段侧面和表达法侧面;三者合称文字的“三相”。一、符形相:从图符到字符到字母。二、语段相:从长语段(篇章、章节、语句)到短语段(语词、音节、音素)。三、表达相:从表形到表意到表音。把“三相”画成一个立体的“三棱形”,可以包括一切文字的类型,其中有单纯的类型、有兼职的类型。单从表达相来看,实际存在五种主要类型:一、形意文字;二、意音文字;三、音节文字;四、辅音文字;五、音素文字。

任何文字都可以在“三相分类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例如:现代中文属于“字符·语词和音节·表意和表音”的意音文字类型。现代日文属于“字符和字母·语词和音节·表意和表音”的意音文字类型。朝鲜文在南方属于“字符和字母·语词和音节(音素叠合)·表意和表音”的意音文字类型;在北方属于“字母·音节(音素叠合)·表音”的音节文字类型。一九九七年我发表论文《文字类型学初探:文字三相说》。后来我写成一本书稿《比较文字学初探》。

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对少数民族的语言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成绩斐然。同时得到许多种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字资料。依靠专家们的帮助,我起初收集到汉字型的文字二十多种,后来又扩充到三十多种。我写成论文《汉字型文字的综合观察》。这许多种文字组成一个“汉字型文字”的大家庭,实在是一件非同小可的大收获。应当把它们作为一个文字系统来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一个文字学分支,叫作“广义汉字学”。

汉字从黄河流域的“中原”传播到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再传播到国内边区的许多少数民族,包括古代的北方民族和现代的西南民族,再传播到四周邻国,包括越南、朝鲜和日本。综观两千年的传播,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学习阶段,大家学习汉语汉字;二、借用阶段,借用汉字书写当地语言;三、仿造阶段,模仿汉字造成非汉语的民族新汉字,包括孳乳仿造和变异仿造;四、创造阶段,简化汉字或其笔画,成为音节字母或音素字母。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可以找寻微观的和宏观的汉字发展规律。汉字在人类文字史上的地位,需要从文字史和文字学的研究中得到客观的认识。

研究信息化时代的中国语文问题

面对信息化时代,汉语和汉字的研究又增添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在电脑上如何输入汉字文本,是日本和中国共同遇到的“瓶颈”问题。

输入汉字的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整字输入法;二、拆字编码输入法;三、拼音变换输入法。整字输入法需要特制键盘,最早在日本曾热闹一时;还没有来得及大量传入中国,日本已经放弃这种方法了。编码输入法在日本只尝试了一个短时期,很快就进入无编码的假名变换输入法,现在日本青年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编码了。在日本,一九六七年东芝开始研究无编码的“假名变换法”,一九七七年推出假名自动变换的第一台日文电子打字机。一九七八年夏普、一九七九年富士通、一九八○年有六家推出同性质的日文电子打字机。从此日文电脑进入无编码时期,此后的发展是改进人工智能的自动化软件。

中国在开始设计出笔画和部件的编码输入法时候,许多人欣喜若狂,为汉字庆贺!从此有越来越多的人研究编码输入法,很快达到四百种、七百五十种、超过一千种,形成“万码奔腾”的局面,至今不衰。

我在五十年代设计了一种“拼音加部首”的音形编码,后来发表在《电报拼音化》一书中。可是不久我就感觉到这不是一条康庄大道。我转向研究无编码的“拼音—汉字”自动变换法,发表了几篇论文,其中一篇是《汉语的内在规律和汉字的内在规律:中文输入法的两种基本原则》(一九九六)。

我认为汉语的内在规律可以用来改进中文的输入法。一、语词规律:汉语是以词为表意单位的,大多数的词是双音节和多音节,还有词组、成语、语段、固定名称等,可以作为输入单位,尽量避免以单个汉字作为输入单位,实行“以词定字”。二、频度规律:按照语词的出现频度,实行“高频先见”。如果这不是当时的需要,可以选择出需要的词或字,使电脑记好,实行“用过提前”。只要选择一次,不要选择第二次。三、语境规律:常用而又易混的单音节虚词,例如量词,可以利用上下文的“语境”原理,设计智能化的软件,自动调整。四、声韵规律:利用声韵两分法及其搭配关系,可以把全部声母和韵母安排在五十六个字母键盘上,实行音节双打(双打全拼),提高效率。诸如此类的汉语内在规律是中文电脑智能化的依据。在今天,这些认识已经成为许多人知道的常识。在拼音变换的中文电脑上,输入规范化的白话文,只有大约百分之三需要进行同音选择。

汉字也有内在规律,可以用来设计字形编码。但是,汉字的内在规律复杂而多例外。所以字形编码都是“多重”规则,而每重规则又都有例外。字形编码在日本已经让位于假名变换,中国也应当走出编码时期,推广无编码的拼音变换。拼音变换对学过拼音的小学生来说,不需要另外学习。这是普及中文电脑的一个关键性的步骤。

科技术语和译名问题是文字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把这方面的工作交给单独的机构来负责,所以不列入文字改革工作的项目中。在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大规模输入外国文化,一次是以唐代为高峰的输入印度佛教文化,另一次是从清末开始的输入西方科技文化,今天的新科技和信息技术就是科技文化的延长和发展。大规模引进外来文化,必然大规模引进外来术语。战后新兴国家都遇到如何引进科技术语的问题,中国并非例外。

用字母文字的国家在引进新术语的时候,无例外地都采用原样借入的方法。这就是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一般称为“术语国际化”。日本原来跟中国一样,采用“意译、单音节化、创造新汉字”的翻译方法,后来改为利用片假名直接音译外来术语。中国现在的方法是“意译为主、音译为辅”。意译的好处是容易为群众所理解,但是缺点很明显。“一名之立,旬月踟躇”。“一名之定,十年难期”。在时间上难于追赶先进,也不利于阅读国外科技文献。我提出一个解决方法,叫作“术语双语言”。对一般群众采用意译,这是较少的常用术语。对专业工作者采用术语国际化,方便追赶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发表了几篇论文,其中一篇的题目是《文化传播和术语翻译》(一九九五),说明“术语双语言”的必要性。

今天,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如果不能进入国际竞争,就有落后和失败的危险。要想进入国际竞争,在语言上需要学习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英语。我国原来实际上推行“方言或民族语和普通话”的双语言,现在需要再加上“普通话和英语”的双语言,否则中国人无法走出中国,参加国际活动。“改革开放”需要两个“双语言”,这是时代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我发表了一篇文章《双语言时代》(一九九七),说明这个时代的语言需要。全球化已经不是少数人的梦想,而是不由分说地真的向我们走来了。

“文字改革”或者“语言计划”这些说法有时容易发生误解。我从六十年代起就改说“语文现代化”。有人说,“语文怎么也能现代化?”其实,“语文现代化”这个说法在国际上早已通行。例如:一九六七年在马来西亚举行“亚洲语文现代化”国际学术会议,到会的有亚、欧、美等许多国家的学者;这时候中国还没有开放对外学术交流,所以中国没有人参加。后来,一九八三年在夏威夷举行“华语社区语文现代化和语言计划”国际学术会议,简称“华语现代化”国际会议;中国大陆参加者有六人(傅懋勋、刘涌泉、陈章太、范继淹、黄国营和我),中国台湾参加者有五人,此外有各国的学者。语文现代化不是中国一国所特有的工作,而是一种世界性的工作。这一点要使国内更多人知道,以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日

(《学林春秋》,张世林编,中华书局一九九八年版。此据《周有光语文论集》本)

《汉字改革概论》序言

同类推荐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含重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公司)经中央任命担任并主持航空工业工作的部(副部)长、总(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和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担任过总经理职务的领导干部(共计44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领导干部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吉安民俗

    吉安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反映。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是人类各级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 内山完造:魔都上海

    内山完造:魔都上海

    内山完造1913年首次来华,以后在中国长期居住。内山完造是鲁迅先生的挚友,中国人民老朋友。自起汉名邬其山。在中国期间,内山完造与鲁迅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体会。鲁迅先生曾在给内山完造的赠诗中提到,内山完造是“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由于广泛接触大江南北多阶层的中国人,内山完造得以对中国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开书店,使内山完造得以博览群书;“漫谈会”的交流探讨,又使内山完造逐渐形成自己的中国观。本书反映了内山完造的中国观,它不是系统阐述性的论文,却通过中日日常生活的比较,相当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人的国民性,颇有大家风范。
  • 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亲历者讲述)

    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亲历者讲述)

    身为曾经的第一家族的核心人物,一代枭雄蒋介石与他背后的利益集团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秘事?本套丛书通过亲历者的亲见亲闻,揭开一个短暂王朝的尘封秘史。本书介绍了蒋介石最为倚重的几位高级将领,包括何应钦、陈诚、桂永清等。作为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他们为蒋家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他们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本书通过一手独家史料,向您揭秘。
  • 此生喜读纳兰文:我是人间惆怅客

    此生喜读纳兰文:我是人间惆怅客

    《纳兰性德全集》以康熙三十年刊刻的纳兰性德的文集《通志堂集》为基准,另有补遗。本书《此生只读纳兰文:我是人间惆怅客》收录了纳兰性德具有代表性的经解、文、序、记、书简等,并由专家对其做了精心注释,版式精美,是纳兰迷值得珍藏的精品。
热门推荐
  • 剑落诸天

    剑落诸天

    被废落下神坛的少年,从素未蒙面的母亲留下的印章中获得一式修剑之法,以自身为剑,修绝世之剑,斩破苍穹,剑落诸天。(爽文求收藏、推荐、点击,各种求,谢谢大家)
  • 斗爱之冠

    斗爱之冠

    新学期转入明御高中的一对姐妹饱受争议,姐姐慕时音美丽又仙气,妹妹慕芝爱乖戾难接近。可谁也不知道,她们转入明御的真正秘密。
  • 我是医学知识大王(青少年科学小百科)

    我是医学知识大王(青少年科学小百科)

    科普读物从来不拒绝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三者的完美统一,它强化生动性与现实感;不仅要让青少年朋友欣赏科学世界的无穷韵律,更关注技术对现实生活的改变,以及人类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本书的出发点正是用科学的眼光追寻青少年心中对这个已知和未知世界的热情和关注,共同了解军事科技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了解人类社会,插上科学的翅膀, 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勇攀科学的高峰。
  • 此生与君绝

    此生与君绝

    我许你整十年的青春年华,你赐我全家火海命丧黄泉;重生之后,午夜的噩梦惊魂,撕心裂肺的疼痛,时时刻刻缠绕着我,提醒着我与你的不共戴天之仇;你欠我的,我终究会一一讨回来。
  • 千年冥恋

    千年冥恋

    相思幻境,客死梦乡。敌国的剑,爱人的手,刺穿的胸膛,永世的殇。意外得来的珠子,复活了她存在于青铜戒中的魂灵。她认定薄性男子皆秦姓!她要带他们入梦——永生不醒的梦。这是她千年来唯一的等待!
  • 网游之第一符咒师

    网游之第一符咒师

    超市买个东西也能招来天降大奖?刚被炒了鱿鱼的简一有些不相信,抱着试试的态度就莫名成为了首个进入了全球第一款全息网游的玩家,一路打怪升级,走向人生巅峰。旧书《穿越之农家女难为》已完结,喜欢的书友可以去看看~
  •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

    欢迎读者朋友登陆百度文泉杰吧《女国医》交流专区或加入本书qq二群11062259与大家一起讨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御医义妁的传奇人生一部全面揭露神秘中医文化史诗般小说!一部可以治病的小说!一部让你灵魂震撼的小说!一部可以改变你命运的小说一部让你在绝望中产生希望的小说汉武帝时期,义妁父母遭到太医院最高长官太医令丞崔府志的陷害,双双身亡,刚刚出世不久的孤女义妁被父亲生前好友民间大夫许善友抱走领养。义妁天资聪敏,对医术情有独钟,立志成为一名大夫。无奈生为女子,又加之养父的坚决阻挠,只得偷学医术。养父在瘟疫中献身,临终前告诉了她的身世。悲痛中更加坚定了她做一名德行高尚的大夫的决心。此后拜长安第一名医郑无空为师,苦学医术,悬壶济世,一时间被誉为女中扁鹊。为学习更高的医术,进入宫廷,几经倾轧与迫害,几经牢狱之苦,不卑不亢,先后做过乳医、女医、女侍医,最终被汉武帝册封为西汉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医。欢迎读者朋友登陆百度文泉杰吧《女国医》交流专区或加入本书qq群14921679与大家一起讨论。
  • 跟着天王当童星

    跟着天王当童星

    天王巨星丑闻缠身,大型户外亲子真人秀节目意外找上门。一线娱记宏图满志,误食最新药剂秒变小孩被天王捡回家。夏朵朵只想做一个安静的潜伏娱记,一手掌握天王最新资讯,然一个不小心,她居然成了史上最抢戏童星!
  • 重生小厨娘:将军,有礼了

    重生小厨娘:将军,有礼了

    前世遭渣男哄骗蒙蔽,她在新婚之日逃走,却被卖入青楼。好在上天垂怜,令娇俏小厨娘一朝重生。做大厨、开酒楼、斗极品、虐渣男,走上致富不归路。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