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600000058

第58章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节选)(1)

这五十年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算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综括起来,这五十年的重要有几点:

一、五十年前,《申报》出世的一年(一八七二),便是曾国藩死的一年,曾国藩是桐城派古文的中兴第一大将。但是他的中兴事业,虽然是很光荣灿烂的,可惜都没有稳固的基础,故都不能有长久的寿命。清朝的命运到了太平天国之乱,一切病状一切弱点都现出来了,曾国藩一班人居然能打平太平天国,平定各处匪乱,做到他们的中兴事业。但曾左的中兴事业,虽然延长了五六十年的满清国运,究竟救不了满清帝国的腐败,究竟救不了满清帝室的灭亡。他的文学上的中兴事业,也是如此。古文到了道光,咸丰的时代,空流的方姚派,怪僻的龚自珍派,都出来了,曾国藩一班人居然能使桐城派的古文忽然得一支生力军,忽然做到中兴的地位。但“桐城=湘乡派”的中兴,也是暂时的,也不能持久的。曾国藩的能力与经验确然可算是桐城派古文的中兴大将。但曾国藩一死之后,古文的运命又渐渐衰微下去了。曾派的文人,郭嵩焘,薛福成,黎庶昌,俞樾,吴汝纶……都不能继续这个中兴事业。再下一代,更成了“强弩之末”了。这一度的古文中兴,只可算是痨病将死的人的“回光返照”,仍旧救不了古文的衰亡。这一段古文末运史,是这五十年的一个很明显的趋势。

二、古文学的末期,受了时势的逼迫,也不能不翻个新花样了。这五十年的下半便是古文学逐渐变化的历史。这段古文学的变化史又可分作几个小段落:

(一)严复,林纾的翻译的文章。

(二)谭嗣同,梁启超一派的议论的文章。

(三)章炳麟的述学的文章。

(四)章士钊一派的政论的文章。

这四个运动,在这二十多年的文学史上,都该占一个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渊源和主张虽然很多不相同的地方,但我们从历史上看起来,这四派都是应用的古文。当这个危急的过渡时期,种种的需要使语言文字不能不朝着“应用”的方向变去。故这四派都可以叫做“古文范围以内的革新运动”。但他们都不肯从根本上做一番改革的工夫,都不知道古文只配做一种奢侈品,只配做一种装饰品,却不配做应用的工具。故章炳麟的古文,在四派之中自然是最古雅的了,只落得个及身而绝,没有传人。严复、林纾的翻译文章,在当日虽然勉强供应了一时的要求,究竟不能支持下去。周作人兄弟的《域外小说集》便是这一派的最高作品,但在适用一方面他们都大失败了。失败之后,他们便成了白话文学运动的健将。谭嗣同、梁启超一派的文章,应用的程度要算很高了,在社会上的影响也要算很大了,但这一派的末流,不免有浮浅的铺张,无谓的堆砌,往往惹人生厌。章士刊一派是从严复、章炳麟两派变化出来的,他们注重论理,注重文法,既能谨严,又颇能委婉,颇可以补救梁派的缺点。“甲寅派”的政论文在民国初年几乎成一个重要文派。但这一派的文字,既不容易做,又不能通俗,在实用的方面,仍旧不能不归于失败。因此,这一派的健将,如高一涵,***,李剑农等,后来也都成了白话散文的作者。

这一段古文学勉强求应用的历史,乃是新旧文学过渡时代不能免的一个阶级。古文学幸亏有这一个时期,勉强支持了二三十年的运命。

三、在这五十年之中,势力最大,流行最广的文学,——说也奇怪,——并不是梁启超的文章,也不是林纾的小说,乃是许多白话的小说。《七侠五义》,《儿女英雄传》都是这个时代的作品。《七侠五义》之后,有《小五义》等等续编,都是三十多年来的作品。这一类的小说很可代表北方的平民文学。到了前清晚年,南方的文人也做了许多小说。刘鹗的《老残游记》,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恨海》,《九命奇冤》……等等,都是有意的作品,意境与见解都和北方那些纯粹供人娱乐的民间作品大不相同。这些南北的白话小说,乃是这五十年中国文学的最高作品,最有文学价值的作品。这一段小说发达史,乃是中国“活文学”的一个自然趋势;他的重要远在前面两段古文史之上。

四、这五十年的白话小说史仍旧与一千年来的白话文学有同样的一个大缺点:白话的采用,仍旧是无意的,随便的,并不是有意的。民国六年以来的“文学革命”便是一种有意的主张。无意的演进,是很慢的,是不经济的。譬如乾隆以来的各处匪乱,多少总带着一点“排满”的意味,但多是无意识的冲动,不能叫做有主张的革命,故容易失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排满的色彩稍明显一点,但终究算不得是有意识有计划的排满运动,故不能得中上阶级的同情,终归于失败。近二十年来的革命运动,因为是有意识的主张,有计划的革命,故能于短时期之中,收最后的胜利。文学上的改革,也是如此。一千年来,白话的文学,一线相传,始终没有断绝。但无论是唐诗,是宋词,是元曲,是明清的小说,总不曾有一种有意的鼓吹,不曾明明白白的攻击古文学,不曾明明白白的主张白话的文学。

近五年的文学革命,便不同了。他们老老实实的宣告古文学是已死的文学,他们老老实实的宣言“死文字”不能产生“活文学”,他们老老实实的主张现在和将来的文学都非白话不可。这个有意的主张,便是文学革命的特点,便是五年来这个运动所以能成功的最大原因。

以上四项,便是这五十年中国文学的变迁大势。以下的几章便是详细说明这几个趋势。

……

康梁的一班朋友之中,也很有许多人抱着改革文学的志愿。他们在散文方面的成绩只是把古文变浅近了,把应用的范围也更推广了。在韵文的方面,他们也曾有“诗界革命”的志愿。梁启超《饮冰室诗话》说:

当时所谓“新诗”者,颇喜寻扯新名词以自表异。丙申丁酉间(一八九六——一八九七)吾党数子皆好作此体。提倡之者为夏穗卿(曾佑)。而复生(谭嗣同)亦綦嗜之。……其《金陵听说法》云,“纲伦惨以喀私德(caLste),法会盛于巴力门(Parliament)。”……穗卿赠余诗云,“帝杀黑龙才士隐,书飞赤鸟太平迟。”又云,“有人雄起琉璃海,兽魄蛙魂龙所徒。”……当时吾辈方沉醉于宗教,……故《新约》字面络绎笔端焉。

这种革命的失败,自不消说。但当时他们的朋友之中确有几个人在诗界上放一点新光彩。黄遵宪与康有为两个人的成绩最大。但这两人之中,黄遵宪是一个有意作新诗的,故我们单举他来代表这一个时期。

黄遵宪字公度,嘉应州人,生于一八四八,死于一九○五,著有《人境庐诗草》十一卷。他做过三十年的外交官,到过日本,英国,美国,南洋等处。他曾著《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当戊戌的变法,他也是这运动中的一个人物。他对于诗界革命的动机,似乎起的很早。他二十多岁时作的诗之中,有《杂感》五篇,其二云: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

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

黄土同搏人,今古何愚贤?

即令忽已古,断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离,高炉浮香烟;

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

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这种话很可以算是诗界革命的一种宣言。末六句竟是主张用俗话作诗了。他那个时代作的诗,还有《山歌》九首,全是白话的。内中如:

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没人知。

因为分梨更亲切,谁知亲切转伤离?

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

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

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

街头铜鼓声声打,打着心中只说“郎”。

都是民歌的上品。他自序云:

土俗好为歌,男女赠答,颇有《子夜》《读曲》遗意。采其能笔于书者,得数首。

我常想黄遵宪当那么早的时代何以能有那种大胆的“我手写我口”的主张?我读了他的《山歌》的自序,又读了他五十岁时的《己亥杂诗》中叙述嘉应州民族生俗的诗和诗注,我便推想他少年时代必定受了他本乡的平民文学的影响。《己亥杂诗》中有一首云:

一声声道妹相思,夜月哀猿和竹枝。

欢是团圆悲是别,总应肠断妃呼稀。

他自注云:

土人旧有山歌,多男女相思之辞,当系獠蛋遗俗,今松口、松源各乡尚相沿不改。每一辞毕,辄间以无辞之声,正如妃呼稀,甚哀厉而长。

他对于这种民间文学的兴趣,可以使我们推想他受他们的影响定必不少。故他在日本时,看见西京民间风俗“七月十五夜至晦日,每夜亘索街上,悬灯数百,儿女艳妆靓服为队,舞蹈达旦,名曰都踊,所唱皆男女猥亵之词,有歌以为之节者,谓之音头”,他就能赏识这种平民文学,说“其风俗犹之唐人《合生歌》,其音节则汉之《董逃行》也。”他因此作成一篇《都踊歌》:

长袖飘飘兮,髻峨峨,荷荷;

裙紧束兮,带斜拖,荷荷;

分行逐队兮,舞亻差亻差,荷荷;

往复还兮,如掷梭,荷荷;

回黄转绿兮,挼莎,荷荷。

中有人兮,通微波,荷荷;

陪我钗鸾兮,馈我翠螺,荷荷;

呼我娃娃兮,我哥哥,荷荷。

柳梢月兮,镜新磨,荷荷,

鸡眠猫睡兮,犬不呵,荷荷,

来不来兮,欢奈何,荷荷?

一绳隔兮,阻银河,荷荷,

双灯照兮,晕红涡,荷荷。

千人万人兮,妾心无他,荷荷;

君不知兮,弃则那,荷荷!

今日夫妇兮,他日公婆,荷荷。

百千万亿化身菩萨兮,受此花,荷荷;

三千三百三十二座大神兮,听我歌,荷荷!

天长地久兮,无差讹,荷荷!

(原刻此诗不分行。分行更好。)

这固是为西京的风俗作的,但他对于这种民间白话文学的赏识力,大概还是他本乡的山歌的影响。《都踊歌》每一句的尾声“荷荷”,正和嘉应州山歌“每一辞毕,辄问以无辞之声,甚哀厉而长”,是相像的。我们可以说,他早年受了本乡山歌的感化力,故能赏识民间白话文学的好处;因为他能赏识民间的白话文学,故他能说“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他自己曾说(此据他的兄弟遵楷跋中引语):

各人有面目,正不必与古人相同。吾欲以古文家抑扬变化之法作古诗,取《骚》,《选》乐府歌行之神理入近体诗。其取材以群经三史诸子百家及许郑诸注为词赋家不常用者;其述事以官书会典方言俗谚及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举吾耳目所亲历者,皆笔而书之。要不失为以我之手写我之口。

这几句话说他的诗,都很确当。但他在“以古文家抑扬变化之法作古诗”的方面,成绩最大。我们且举《赤穗四十七义士歌》(有长序,当参读)的末节:

……臣等事毕无所求,愿从先君地下游。……明年赐剑如杜邮,四十七士性命同日休。一时惊叹争歌讴。观者,拜者,吊者,贺者,万花绕冢,每日香烟浮!一裙,一展,一甲,一胄,一刀,一矛,一杖,一笠,一歌,一画,手泽珍宝如天球!自从天孙开国首重天琼钅牟,和魂一传千千秋。况复五百年来武门尚武国多贲俦!到今赤穗义士某某某某四十七人一一名字留!内足光辉大八州,外亦声明五大洲。

此外如他的《降将军歌》,《度辽将军歌》,《聂将军歌》,《逐客篇》,《番客篇》……都是用做文章的法子来做的。这种诗的长处在于条理清楚,叙述分明。做诗与做文都应该从这一点下手:先做到一个“通”字,然后可希望做到一个“好”字。古来的大家,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古来决没有一首不通的好诗,也没有一首看不懂的好诗。金和与黄遵宪的诗的好处就在他们都是先求“通”,先求达意,先求懂得。

黄遵宪颇想用新思想和新材料——所谓“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来做当日所谓新诗。他的《今别离》四篇,便是这一类。我且引他的《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的末段来作例:

……即今种花术益工,移枝接叶争天功。安知莲不变桃桃不变为菊?回黄转绿谁能穷?化工造物先造质,控搏众质亦多术,安知夺胎换骨无金丹,不使此莲此菊此桃万亿化身合为一?……六十四质亦么磨,我身离合无不可。质有时坏神永存,安知我不变花花不变为我?千秋万岁魂有知,此花此我相追随!待到汝花将我供瓶时,还愿对花一读今我诗!

这种“新诗”,用旧风格写极浅近的新意思,可以代表当日的一个趋向;但平心说来,这种诗并不算得好诗。《今别离》在当时受大家的恭维;现在看来,实在平常的很,浅薄的很。

《人境庐诗草》中最好的诗,自然还要算《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一篇。此诗能实行他的“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主张。内中一段云:

……春秋多佳日,亲戚尽团聚。双手擎掌珠,百口百称誉。“我家七十人,诸子爱渠祖,诸妇爱渠娘,诸孙爱诸父。因裙便惜带,将缣难比素。老人性偏爱,不顾人笑侮。”邻里向我笑:“老人爱不差。果然好相貌,艳艳如莲花。”诸母背我骂,健犊行破车,上树不停脚,偷芋信手爬;昨日探鹊巢,一跌败两牙,噀血喷满壁,盘礴画龙蛇。兄妹昵我言,向婆乞金钱,直倾紫荷囊,滚地金铃圆。爷娘附我耳,劝婆要加餐;金盘脸鲤鱼,果为儿下咽。伯叔牵我手,心知不相干,故故摩儿顶,要图老人欢。

同类推荐
  • 读书是最美好的事

    读书是最美好的事

    本书是一本读书随笔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读书始终是人的一种精神享受。本书结合作者的阅读与写作经历,围绕“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抒发读写感悟,阐释阅读思考,并向读者展示了许多名家的阅读与创作故事,分享了他们的阅读理念与方法,对读者有极大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你的委屈,终成治愈(精装纪念版)

    你的委屈,终成治愈(精装纪念版)

    每两个人之间就有一场博弈,每一场博弈都在寻求平衡。我们和熟悉的、陌生的人构成纵横交错的网,我们同时在和无数人玩跷跷板。54个小故事,54次和另一个自己从博弈到言和的内心体验。这里的冲动、不平、失望、心慌、委屈,你都有过。时间的大风吹走砂砾,剩下闪着光的治愈和希望,正是留给你的。有一天,蓦然发现,那个给你委屈的人也悄悄给了你治愈,那个和你博弈的人也自始至终陪伴你。这才是真相,也是生活的希望。
  • 古代游赏诗词三百首

    古代游赏诗词三百首

    游赏诗词是指因游玩观赏而记的一类诗词,其主要内容就是记叙作家游览情景及其感受。这类文学作品以自然景物为主要描写对象,而又常常有所寄托,既描写和再现自然美,又反映一定的社会内容。游赏诗词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园林亭馆的游赏,旅途风物的见闻,名山大川的描绘,异国风光的记叙,举凡旅游途中登临凭吊、游历观赏所写的诗歌、词都包括在内。本书的编选,以三曹的游赏诗为起点,延续到清代乃至晚清的游赏诗词。
  • 一见集

    一见集

    最初的记忆和生命中最重要的记忆,构成了作家陈忠实的散文世界。哪怕仅仅是对一条河的气息和蜿蜒的回忆,也足可以支撑起岁月的温情和悸动。从1995年6月28日在雍村写下的《汽笛布鞋红腰带》,陈忠实在这16年间写下的最重要的散文都辑入了本书中。生命形态如此自然,宛若泥土散发的清香,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的原生态的乡村记忆、成长记忆、收获记忆、摔打记忆,当然最重要的还有爱的记忆,所有的记忆,就这样,从容进入了陈忠实的笔端,每一个文字都是庄稼地里的种子,沉实地长成一片。
热门推荐
  • 余生不过一个林之航

    余生不过一个林之航

    大学时候,那个活泼又有点可爱的人说:“从今以后你就是我苏薇的了,谁也不能把你抢走,还有,你也不能自己跑了,要不然有你好看。”面前这个男人宠溺的看着她,并保证说道:“这辈子都不会发生的事,你瞎担心啥?”却不料口口声声说不能让自己跑了的那个女人自己却跑了杳无音信,林之航疯了般翻了个底朝天,还是被迫接受事实――――5年后林之航性情大变,之后苏薇回来了,还是在他的公司上班,“怎么你的小男朋友呢,没送你回家就不怕你在路上遇上个什么事”苏薇战战兢兢的看着他,每天都在想见到的男人,现在确实真真切切的出现在自己眼前“你说什么,他不是我男朋友……”许久未见的他变得冷漠,不像从前那般温暖,总是拒人千里之外。之后,在苏薇面前所有的冷漠都悉数垮掉,抱住她,“以后别走了,好吗,你是我唯一输不起的。”甜文
  • 虹(短篇小说)

    虹(短篇小说)

    从二楼飞落的垃圾袋,砸在池塘的水面上,发出闷噗噗的声响。就像闹铃那般,在早晨的某个特定时间里响起,噗的一声,池塘灰绿的水面便泛起了细细的波纹,浮于水面的漂浮物们随之起伏、摇摆。之后,便是房东太太的脚步声。她扔完垃圾,拍了拍手,趿拉着拖鞋慢悠悠地下了楼,到压水井前接水洗脸。要见了我或是其他的人,她便笑笑,打声招呼:“早啊!”每个早晨都是这样,房东太太将垃圾袋扔进池塘,然后下楼洗漱。她是个漂亮的女人,有着一张年轻而娇媚的脸,会化妆,声音也有韵味。我是她的第一批租客。
  • 我有一座文物馆

    我有一座文物馆

    文皓大学毕业后,接手了父母的古玩店。只是这家古玩店里卖出的都是名副其实的赝品,所以生意一直不好。这一天,古玩店来了一个企业家和一对母女,看中了店里的几件古玩,让文皓小赚了一笔。做了大客户的生意,文皓也有了将古玩店继续经营下去的希望和决心。但是…这次廉价卖出的,竟然是真品…
  • 田园无小事

    田园无小事

    这地儿依山傍水,土也肥,水也甜只是房子破烂不堪,没吃没穿,而且还附带一只拖油瓶。瞧周围勉强算是资源丰富、物种多样小豆丁,瞧你也是个可怜的,走,姐姐带你种田去!~~~~~~~~~~感谢小无(无名指的束缚)同学的封面还有,本书新建了一个群,喜欢书的同鞋欢迎来加:127657059,进群敲门砖:女主捡来的拖油瓶叫什么?
  • 快乐家园

    快乐家园

    在乡村无忧无虑的生活,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美好。
  • 有限的完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有限的完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学,或者说,什么样的文学才是这个时代应该发出的声音?有人说文学要关怀民生,要有社会责任感;有人说文学要揭示心灵奥秘;实现精神突围;也有人说,文学必须亲近读者、感染读者、调动读者……不难发现,诸多观点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人为本,本书试图找寻中国现代小说的出路。
  • 隐婚娇妻:景爷,高调宠

    隐婚娇妻:景爷,高调宠

    “老公,我要息影了”“嗯,养你”“宝宝,最近有谣言说我潜你,我澄清一下,着不是谣言。”“嗯,我知道。”男人顿时翻转位置,成了下面那一个。说好的高冷,全都成了泡沫。人前,景爷杀伐果断,雷厉风行,鬼畜见了都为之胆颤。人后,景爷一手搂着小娇妻,按在墙上用力亲。乐·小花瓶·缨:景爷,你人设崩了……【想做先生心尖上的那只猫,被先生亲亲抱抱举高高——乐缨】
  • 不明操线师

    不明操线师

    我英?不!这是个活生生的世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地域与人物。会死,会没,会消失也是个混蛋疯子,在这广阔世界游荡的世界,仅仅是为了寻找那父母罢了区域不小,不过世界而已!【重点:这个不是我英,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特别世界而已】
  • 我门我派我江湖

    我门我派我江湖

    游戏策划穿越架空历史,开局就是掌门人。门派规则自己写,门派路线自己定,门派弟子自己招,门派建设自己搞。如研发游戏一般发展门派,江湖就是个沙盒,等我们去创造!
  • 现代有个创世主

    现代有个创世主

    我们开始都以为自己一生一世只会爱上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