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1400000022

第22章 不要对考试产生恐惧感(2)

有一些孩子,性子太急,生怕时间不够,试卷刚一发下来就抢着去做,写到一半才发现看错了题,就划掉再写,有时反复几次,把试卷弄得乱糟糟的,反复好几遍,才搞清楚题目到底考的是什么。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功”,多看一会题,搞清楚考查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想一下该用哪些知识点来应答,然后再动笔,既可以减少反复,又可以节省时间,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所以,要引导孩子不要怕题目很长,即使是很长的题目也要把它完整地读完,理解清题目的意思,然后再搞清楚这个题目有哪些已知的条件,又有哪些隐含条件,解题的要求是什么,然后再解题,就会又快又准确。

循序渐进的培养。

培养孩子审题的能力。父母可以专门抽出一小段时间,把孩子以前的考题翻出来,找到孩子出错的题目,让孩子对这些题目再次分析。通过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审题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益。还可以采取“孩子审完家长审”的方式,对于孩子总是出错的题目,先让孩子审题,家长再审,然后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让孩子指出这道题考的是哪些内容,应该用哪些知识点来回答,看看孩子对题目的理解是否有偏差,如果发现有偏差,要及时纠正。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达到提高孩子审题能力的目的。

5“临阵磨枪”要不得

一位母亲对我说:“我的孩子今年十三岁,上初中了,平时学习不用功,晚上总看电视,再就是打电脑游戏,我说他也不听。他爸爸总到外地出差,根本没时间管他。爷爷奶奶倒是有时间管,但管还不如不管,这孩子就是让这二老给宠坏了。孩子平时学习不努力,考试的时候喜欢‘临阵磨枪’,每到考试之前,用功十天半个月的,在小学,这一招还挺管用,成绩一直还过得去。可是,上初中了,学习的科目多了,到考前的那一点时间,怎么可能都复习得过来呢?这次期末考试,孩子又耍小聪明,起早贪黑学了两星期,最后却考得不理想。只排在了中游,比入学时的成绩明显下降了,我对孩子说:以后不能这样了,平时就要努力学习,可是孩子很倔强,不把我的话往心里去。你说,我该怎么办?”

的确如此,现在有许多孩子,太贪玩,不注意积累,平时靠自己的聪明劲学得还可以,可是一到大考了,需要复习的科目太多,就很难应付过来。一旦考不好,孩子的信心又很容易受挫,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平时不积累,等到考试才用功,虽然能够一时突击记住不少东西,但大多是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理解,一遇上活题、需要动脑筋的题目就不行了,长久下去不利于孩子的学习。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孩子的这一不好的习惯呢?

首先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学习是一个渐进的、积累的过程,想靠一时的突击就拿到好成绩,是不正确的想法。以学习英语为例,英语的学习就需要多年的积累才行,单词、句子、理解等等,如果在平时这些基础知识没学好,只靠考试前短时间的学习是很难掌握的。只有在平时把每一个知识点学好、记牢、弄懂,才能对这个科目有全面的学习,考试的时候才不会紧张。

帮助孩子制订长期的学习计划,在平时注意督促孩子的学习。

为了避免孩子在考前“临阵磨枪”,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要让孩子养成在平时就坚持学习的好习惯,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长期的学习计划。可以把一段时间的学习内容都安排好,平时有目的去学,定期复习,这样考试的时候就不紧张,最怕就是平时看的少,考试的时候又想一下全都掌握的心态。

对于平时偷懒的孩子,要予以适度的批评和“惩罚”。

有些家长,平时过于溺爱孩子,结果失去了对孩子的约束力。当考试到来的时候,他们想对孩子说:“该收收心,好好学习了。”这时往往对孩子也没有约束力。平时就应该要求孩子严格的按照计划来学习,所以,对孩子的偷懒行为,一定要予以批评,长期坚持下去,考试的时候才能够从容自如,取得让人满意的成绩。

6“熟”不一定“生巧”,慎用“题海战术”

有个成语叫“熟能生巧”,意思是说反复的训练就会自然的熟悉和掌握,这也是许多家长们都笃信的信条。一到期末考试,大考之前,看到孩子堆积如山的作业、习题,这时家长就鼓励孩子:“多做题是好事,做的多了,当然就会了,也就会考出高分!”那么,这种观点到底对不对呢?

不可否认,为了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孩子必须做一定数量的习题,一方面是为了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把学到的知识灵活的运用,达到“熟练、并掌握”的目的。可是,是不是习题做的越多就越好呢?

答案是否定的。

实际上,不加选择的做大量的、重复性的练习题,并不一定会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还会浪费时间,影响孩子对其他科目的复习。可以说,“题海战术”是一种盲目的复习办法,对孩子的复习效果不会有质的提高,还会给孩子增加很大的负担。那么,该怎样做练习题才是正确的选择呢?

首先要引导孩子掌握解题的规律,学会举一反三。

老师在设计考题的时候,每一道题目的设计都是为了让孩子掌握一定的知识点、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实际上,孩子只要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解题方法,就可以解出大量的同类型的题目。所以,引导孩子做题,最重要的是教他们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如何去理解题目中所考查的概念和原理,这样就会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就好比学会了乘法口决,大多数的乘法运算题都可以完成一样。

要吃透教材,弄懂原理。

做习题只是学习中的一个环节,它是为了辅助孩子尽快的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如家长和孩子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盲目的做大量的题,却脱离了对教材的理解,那就会偏离学习的目标,甚至做无用功。

其实,有相当数量的考试题目都是课本上基本题目的直接引用或稍作变形得来的,即使所谓的“难题、怪题”,也是基础知识的组合、加工和延伸。所以,孩子在做题之前,一定要反复阅读教材,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做得又快又好。

避免盲目做题,首先要把例题、类型题搞会。

在引导孩子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中例题、类型题先弄明白,把这些例题、类型题的原理、解题方法搞懂,再举一反三的加以推敲,这样,对考试中的绝大多数目都可以应对自如。许多父母在孩子考试之前,会给孩子买大量的参考书、习题集。这种做法一方面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效果也未必好。一般来说,对于学习成绩不是特别突出的孩子,只要把课本上的例题、类型题搞懂就足够了。如果孩子在弄懂这些例题、类型题之外还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再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拓展性的题目。

做一道,会一道,擅于总结。

在引导孩子做习题的时候,还要要求孩子擅于反思总结,不断提高练习的质量。题目要做,但未必做得越多越好。做一道,会一道,不要做很多题却都做错了。每次练习之后都要及时反思总结:总结这道题和哪些题类似,这一类型的题目有何规律可循。要总结做错题的原因,是知识掌握不准确,还是解题方法上的原因,是审题不清还是计算错误等等。

实际上,有经验的老师大都有这样的体验,“做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家长和孩子只要调整一下学习的思路,改进学习的方法,多注意思考与总结,就可以避免让孩子陷入到无休止的“题海战术”之中,学习的潜能会被充分释放出来,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7抓好基础知识,不要盲目“拔高”

我见过这样一位家长,孩子读初中二年级,学习成绩在班里占中游都有些费劲,可是他却今天急着给孩子找数学家教,明天找英语家教,周末周日参加很多辅导班。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小时候别人总夸他的孩子聪明,三岁时能数到100,四岁时会背不少唐诗,五岁会算10以内加减法,到了六七岁就能懂看报纸上的电视节目单了。所以他一直想给孩子“拔高”,生怕耽误孩子的天资。可是,尽管这位父亲很努力,效果却不好,不但给孩子“拔高”没见多少起色,孩子的正常学习也越来越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他问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其实,家长给孩子“拔高”,无非是出于两种心态,一种就是“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能够充分地发挥天赋,早日成才。家长迫切希望孩子成才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切不可“拔苗助长”,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本来就重,能够把课堂上的内容掌握好已经不容易,这时,如果又盲目地将孩子“拔高”,很可能顾此失彼,不但“拔不了高”,反而耽误了课堂学习。

同类推荐
  • 别烦,我也有个淘气儿子

    别烦,我也有个淘气儿子

    吕巧菱,一个十二岁男孩的母亲,一直摸爬滚打在青少年教育的第一线。兼之孩子从小“顽劣成性”,又练就了一身与特别淘气孩子相处、引导、教育的方法。现在孩子在重点中学学习,虽常常调皮捣蛋,但不管是学习、思维、性格都非常优秀,可见其独特家庭教育是成功的。曾出版书籍多部。
  • 教育从赞美开始:孩子,你最棒!

    教育从赞美开始:孩子,你最棒!

    采用故事导入评析的形式为你讲析赏识教育,故事篇篇经典,评析句句精彩,读来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不仅让你掌握了赏识教育的方式,而且还让你避免涉足赏识的误区。让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聪明的家长们勇敢地打破传统教育的樊笼,握紧赏识教育这个武器,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天堂,引领孩子走向辉煌的成功之路!
  • 名人教子的100法则

    名人教子的100法则

    通过阅读《名人教子的100法则》一书,让您教育子女不再迷茫,不再无的放矢,不再走弯路,不再做无用功!在本书中,我们精选了古今中外名人的良好的教育方法、成熟的教育思路、独到的心得体会以及成功的教育经验,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子女,书中细致地描绘了众多名人在家庭琐事、生活细节中以身作则,在为人处世、求知做事的过程中循循善诱,在孩子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与之携手共进,以及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去构筑一个充满阳光和谐的家园。
  •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意志品质的培养,是自立、自主、自信。妈妈是伙伴,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养人容易育人难,当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当孩子的知心好老师,让孩子做你的贴心小棉袄。作为母亲,你有没有对自己养育出来的孩子颇有微词?有没有觉得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孩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母亲充满智慧的养育。善意引导,正确教育,深度启发,文明共处,身兼好妈妈与好老师,培养出了不起的孩子。
  • 我成长,我快乐

    我成长,我快乐

    本书前半部分从一个接受教育的孩子的角度,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中国家长的教育进行深入的反思,内容涵盖了从学前到高中,从家庭到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全过程,故事生动可读、方法实用好用,本书的后半部分,呈现了作者作为教育实践者,连续三年网络答疑的宝贵经验,并分享了学习方法和成长心得,帮助高中生们走出迷茫、迎战高考、快乐成长。作者的双重身份、两种视角,使这本书极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成长白皮书,适合家长阅读的教育反思录。
热门推荐
  • 欲临无上

    欲临无上

    泰山崩解,古碑现世!被尘封的土地——地球觉醒了,荒兽崛起,危机四伏。修炼之法现,羽化登仙终有路。仙亦大梦一世,唯证无上!
  • 仙道之说

    仙道之说

    天地之间,存在着三类特殊人群。仙修者,掌握万般仙法变化,参悟三千大道法则,逍遥于天地间!剑修者,体内孕育神秘剑胎,一剑出而剑阵生,一剑出而万物破!体修者,挖掘自身肉体奥秘,肉体成圣,破碎空间,不死不灭!来自东胜大陆的少年,偶然得到了一块神秘玉牌,无意间踏上了修仙之路。且看少年如何在五洲之地夹缝求生,艰难修炼,最终纵横一界,得道成仙!
  • 遇见沉醉不知归路

    遇见沉醉不知归路

    一句有缘再见以为再无相见,偏偏命运捉弄再次相见。再一次相见我绝不再错过,当初是我的胆怯消磨了你的勇气,如今就让我来护你一世安稳。
  • 幸福是一种心态

    幸福是一种心态

    关于幸福,很多人都觉得那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那么,幸福在哪里?其实,幸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心里,就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听到别人对自己的一句赞美,来自别人一句关怀的话语,听一首喜欢听的歌曲,吃自己喜欢吃的饭菜,与朋友一起游玩,与心爱的人一起聊天,买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
  • 再偷偷看你一眼

    再偷偷看你一眼

    _“我知道没有谁的青春是完美的,我也知道陈烁并不喜欢我,可我仍然想,再偷偷看他一眼。”
  • 成语说东周

    成语说东周

    以时序层递为经,以人物史实为纬,理清家族兴衰内在逻辑,揭示社会发展普遍规律。长篇历史散文《成语说东周》,以《左传》、《战国策》为蓝本,兼及《春秋》、《史记》、《国语》、《东周列国志》等典籍,透视历史的底牌,参悟文化的玄妙,探究成语的本源,还您一个秦灭六国的真正理由。
  • 超强神尊闯都市

    超强神尊闯都市

    一个走投无路身负家仇的乡村小青年,偶遇鸿钧老祖,机缘巧合获神识融合,从此进入开挂的人生模式!
  • 驭雷真神

    驭雷真神

    这是一部废柴李阳经过重重考验成为真神的奋斗史诗,在这片以实力为尊的世界,无法成为武者就注定无法成为强者,仿佛是一个人无法反抗的命运!当一个人无法成为强者的时候,他的人生也就几乎无法逃脱被歧视的命运,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现实。
  • 魔尊

    魔尊

    当高高在上的仙人沦为他人之奴,变成屠洗苍生的傀儡之器,我道欲何存?仙道既陨,我自立地成魔,让万界之仙奉我为尊!
  • 傲世第一兵神

    傲世第一兵神

    他听到了不该听到的,看到了不该看到的,惨遭毒手,被人活埋,意外遭受到诡异的雷击,雷电淬体,从此以后,他犹如:战神下凡,纵横都市,快意恩仇。勤奋好学,打拼创业,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