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1100000035

第35章 高山流水(3)

早期的铜钟不是悬挂演奏的。殷钟演奏时钟口朝上,有柄用手执而敲击,这种钟体形较小,称为“执钟”。到周代,已有较大的钟植于座上敲击,称之为“植鸣”,故又有所谓“植钟”之称。从商到周,钟的形制、悬法、奏法和音律到周穆王基本定型,钟口朝下,悬挂敲击,称为“悬鸣”。

鼓只能打出节奏,使乐曲的演奏有序进行,其本身没有音高变化,不能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编钟则在这方面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上古时期的古钟,因受制作材料的限制,很难有固定的音阶关系,在“纯铜时代”和“青铜时代”先后出现过铜钟和青铜钟,这才使钟具备了真正的音乐功能。编钟的出现则更加强了它在先秦音乐中的突出位置。从木钟、陶钟发展到青铜钟,又从单个的青铜钟发展到成组的青铜编钟,到春秋战国,编钟的数目逐渐增多,制作技术也日益精密,达到了我国编钟的极盛时期。

编钟是由一系列形状花色一样的钟次第悬挂而成一编,故称编钟,一编至少5个。编钟成组排列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为大小一致,整齐美观,仅以钟壁厚薄区别音高与音域;另一种采用钟型大小递变的方法以区别音律,配合成组。编钟具有完整的音序,能够演奏出歌唱般的旋律,古代宴乐歌唱之前,必先奏钟。应歌的钟为“歌钟”,应乐的钟为“和钟”,随着乐队出行演奏的钟称为“行钟”或从钟、走钟,等等。

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钟,特点是表面光滑、圆口。圆口钟一钟一音,声音悠长,不易节制,不适合演奏。全世界使用钟类乐器的民族大都未能摆脱圆口钟这些问题,只有中国以扁钟的制作技术克服了此类问题。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古乐钟皆扁,如合瓦。盖钟圆则声长,扁则声短,声短则节,声长则曲。节短处声皆相乱,不成音律。”编钟状如合瓦,表面均匀分布着一些平头柱状突起,称作乳枚,不仅起着装饰美观的作用,也能减弱高频振动,迅速减灭余音,以便演奏。敲击编钟的侧鼓与正鼓有大小3度的差别,两处敲击时,不同主音使用不同振动面,两主音可同时发音,互不干扰,而本身的扁钟构造,又解决了主音不明的问题。

秦汉以后,由于受农民战争的影响,铸钟工匠及乐工散亡,铸钟技术曾失传。汉代以后,佛教传入我国,受到印度圆口钟的影响,到了南北朝时出现了形如瓦罐的圆形钟。从此,在历代宫廷雅乐中所使用的编钟多呈圆形。随着历史的变迁,圆形钟摆脱了其发展过程中曾参与娱人的功能,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神圣器具的象征。这类钟在佛寺和钟楼中使用最多,成为了体现崇高伟大的圣器。圆口钟在中国历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除了象征政治上的权力等级,还曾是度量衡的基准。因为钟的音高恒定,而且声音传得很远,“撞之声闻百里”。古人吹起律管,对应远处传来的钟声。核准音高的律管,即可作为长度的标准。以此长度标准可确定容器的容积,内含物质量又可得出重量。如是,度、量、衡便统一于一钟之音。二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如此简捷而科学的方法,让人不能不惊讶于东方智慧的巧妙。

楚人尚钟。“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音之中,以钟为最。楚人气质热烈奔放,浪漫而神秘,音乐文化独领风骚,“楚辞”、“楚声”、“楚歌”、“楚舞”驰名天下。屈原在《招魂》中写道:“陈钟按鼓,造新歌些”,表现了当时“八音克谐”的繁荣景象。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我国南方第一大诸侯国,也是南方的民族融合中心,物阜民丰,文化灿烂,楚国音乐亦表现出了民族性和融合性的特点。《文选·宋玉对楚王问》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在郢都放歌,开始唱《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后唱到《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这就是“曲高和寡”的来由。《下里巴人》当为楚人和巴人杂居地区所流行的通俗歌曲,人们演唱起来,载歌载舞,场面十分热闹。其余歌曲,由于难度较大,会唱的人就很少。这一记载,真实地反映了楚国文化融夷夏为一体的鲜明特点。

如果说“下里巴人”代表平民百姓的趣味,那么钟则是皇宫贵族的象征。宏大的钟声造成了庄严辉煌的音响效果,与磬同奏便形成所谓“金声玉振”,构成了宫廷乐舞中的“金石之声”,贵族们用它来体现自己的地位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北方诸夏以九鼎为王权的象征,称之为重器。而南方楚国的重器则为钟。相传春秋晚期,楚王有“九龙之钟”。公元前506年,吴师攻入郢都,“烧高府之粟,破九龙之钟”。烧粟,意味着毁掉楚国的经济命脉;破钟,则象征着击败楚国的政权,足可见其地位之重要。音乐在楚国享有崇高地位,楚司乐之官以钟为氏。古代文献中记有三位以钟为氏的楚人,钟子期、钟仪、钟建。钟子期以知音故事闻名。钟仪曾任郧县郧公,可与诸侯比权。钟建随昭王逃难时曾背过王妹,王妹因此非他不嫁,昭王应允,于是任命钟建为乐尹,足见乐尹官位不低。

编钟位于八音之首,其地位无与伦比。它不仅是乐器,也是重要的礼器,是宗庙或宫廷举行盛大的典礼、祭祀和宴飨时所用的乐器。古代编钟常用于宫廷雅乐,每逢征战、宴会、祭祀,都要演奏编钟。它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唱、舞蹈伴奏。编钟是统治者专用的乐器,也是反映名分、等级和权利的象征,只有在天子、诸侯行礼作乐时方能使用,即所谓“钟鸣鼎食”。这是中国古代独特的礼乐文化的代表,钟在古代中国代表天,代表皇权,代表宫廷,代表贵族。

王公贵族各等层次悬挂编钟有严格规定,有所谓“王宫悬”(四面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二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哪个若是违背,则要招致杀身之祸。

古人为什么用铜钟而不用铁钟呢?这是铜的属性决定的。青铜是铜、锡合金,熔点较低,容易熔化和铸造,同时又比铜坚硬,有很高的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铁性易缩,时加磨莹、铁愈薄而声愈下,乐器需以金石为准。”与纯铜钟相比,青铜钟声音更加洪亮清脆,悦耳动听。青铜变暗后,表面会逐渐形成天然绿镑,不仅美观,而且能保护里层金属,曾侯乙编钟至今仍能发出纯正的乐音,与此不无关系。

曾侯乙编钟有搏钟、甬钟和钮钟三种,分三层悬挂。缚钟仅有一枚,是楚惠王在乙死时赠送给他的。甬钟45枚,分五组居于钟架的中、下层,中层音色洪亮、悦耳动听,下层形大体重,音色深沉浑厚,在演奏时起烘托气氛与和声的作用。钮钟19枚,分三组挂于钟架上层,音色清脆嘹亮。横向看,从左到右,编钟依次增大;纵向看,由上层到下层编钟逐渐增大。

整套编钟的音阶结构,居然和现代国际通用的C大调七声音阶音列相同,音域从大字一组A到小字四组C,其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比钢琴仅少最低和最高两个音阶,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十二个半音音阶关系的定调乐器。这套编钟可奏出完整的五声和七声音阶的乐曲,不仅可以演奏古代乐曲,还能演奏现代流行音乐。学者们推测,应由三位乐工执丁字形木槌,分别敲击中层三组编钟奏出乐曲的主旋律,另有两名乐工执大木棒撞击下层的低音甬钟,作为和声。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在欣赏了古代编钟的美妙音响后说:从希腊发掘出的木制乐器已经不能发出音响了,只有在中国能欣赏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乐器演奏的乐曲,这是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

编钟的音色沉着而又清脆,雄浑而又短促,厚实有力,穿透力强,是一种极富音响魅力的乐器。其出音从容不迫,张弛有度,具有天然的高贵气质和绅士风度。作为王公贵族所专享的乐器,正好直观地体现了他们那悠闲雍容、矜持华贵的贵族气派。钟鼓齐奏,则声音或婉转幽怨,或高亢激越,如虎啸凤鸣,壮丽恢弘,令人荡气回肠。同时,其古朴的外表,精美的纹饰,雄壮、威严的气势,浑厚、圆润的声音,无处不体现出中国文化雄浑肃穆又不失清奇灵巧的魅力。

汉朝建乐府,唐代修歌舞,历代盛世的统治者都力图恢复古代礼乐,但终因年代久远而难以复原。周衰乐散,编钟乐舞早已湮没在历史的迷雾之中,然而那来自远古的悠悠交响,却在民族集体记忆的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成为人们永久的向往。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博览1

    世界文化博览1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徐渭:不入牢笼

    徐渭:不入牢笼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鲁迅现代伦理思想研究

    鲁迅现代伦理思想研究

    鲁迅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闻名于世。但是,近代中国向着现代转型中,什么是“社会”的讨论并不充分。社会是弱肉强食的丛林,还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设计与发明?还是鲁迅的论断,在道德背后,是吃人本质。从伦理角度讨论这个问题曾是五四最重要的议题。在现代历史的进程中,民族、阶级、战争、知识分子立场等概念的介入,中国现代伦理的建立显得尤为艰难。在鲁迅对这些概念的体验中,我们重新回到历史论断和抉择的现场。
  • 桂海苍茫

    桂海苍茫

    一个人的体验,一位作家的眼光,穿越千年广西,穿越地理桂海。于是,赤子之心发现了一份份被遗落的时空形态,一片片人们应该拾捡的文明碎片。本书是著名散文家、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冯艺关于广西的人文地理笔记。笔记里有许多广西史书上不该忘却的背影,许多或伟大或平凡的人文墓碑。作者以本土作家的高度责任感和一腔人文情怀,描述了广西这方水土浓密的阳光和水气背后的苍茫的人文地理。丰沛而智性,详实而诗意,融文化积淀与个体体验于一体,意境苍凉。于是,从本书您也许会看到另一个人文的广西。
热门推荐
  • 北京:城与人

    北京:城与人

    《北京:城与人》中经由城市文化性格而探索人,经由人那些久居其中的人们,和那些以特殊方式与城联系,即把城作为审美对象的人们搜寻城,我更感兴趣于其间的联结,城与人的多种形式的精神联系和多种精神联系的形式。当我试图讲述城对于人的塑造,和对于创造其形象者艺术思维的干预时,不能不暗自怀着兴奋。
  • 穿梭虫洞异时空之旅

    穿梭虫洞异时空之旅

    肖树裕一个大二的社会良好二逼青年,有天打工回宿舍路上因为手欠,然后莫名来到了未来23世纪。这是怎么了,这都是啥啊,对一定是我还没睡醒,早知道白天偷懒的时候就不看那么多科幻片做梦都是这玩玩意,一定是这样的
  • 携系统的穿越

    携系统的穿越

    穿越呵,对我来说只是家常便饭,(新手上路不喜勿喷)
  • 春风沉醉的夜晚

    春风沉醉的夜晚

    阶层的鸿沟,像阴影般无处不在,深入骨髓。这是一个套中套的故事。“猎物”突然成了试探者,到底谁是猎物?谁是猎人?一我,夏秉秋,查丽丽。我们三个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两年前,柏林自由大学的一次学术会议。当时我们的关系如下:我和夏秉秋同时被邀请参加会议,夏秉秋是德籍华人,常居柏林,而我从上海坐德航经法兰克福转道柏林。我们素不相识。至于查丽丽,她是我十八岁以后的闺蜜,这样的关系已经延续了差不多另一个十八年。那一阵她正好在德国修最后的MBA课程,有个短暂的假期,于是她决定来柏林和我见面。当然,与此同时,也见到了同样素昧平生的夏秉秋。
  • 匠心

    匠心

    在安特卫普你不得不承认,这是女人的天堂,而这里只有两种女人。一种是买到钻石的女人,一种是没有买到钻石的女人今天,你可能认识第三种女人。那个女孩,是这座古城里唯一被总理授予证书的亚裔切割师。
  • 冒牌太子妃.A

    冒牌太子妃.A

    什么什么?我穿越了?那么这些野猪是什么?天啦,只要我赢了它们,我就可以活下来,并且可以身价百倍,被有钱的人买去。啊啊啊啊,不是吧,太师要买我?呼还好,只是买去当女儿,啊,皇后的儿子看上我了?不是吧!他是个傻子?神哇,主哇,观音菩萨哇,这到底怎么回事哇?一个傻里傻气却很痴情的王爷,另一个玉树临风劫穷济贫的大侠!我的心有点摇摆不定啦!嫁给王爷也不错,有吃又有喝,而且他又那么傻,欺负他的时候,不会有人知道的!嫁给大侠也不错,一起浪迹江湖,做一对快乐的神仙侠侣。可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这么难

    爱这么难

    当记忆和往事都成了一种负担,当诺言变成了口中随口说出的语言,当谎言变成了一种习惯,当伤害变成了一种常态,当悲伤变得怎么也无法替代。其实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往往得到一个啼笑皆非的答案,谁能快乐,谁能悲伤,我只想一个人,不想多么夺目,多么美丽,多么令人眼花缭乱,也许只需要在某个寂寞的夜晚里,会隐隐约约的想到,可以快乐,可以不再忧伤。
  • 重生七零之商女归来

    重生七零之商女归来

    宋玉为了从狗嘴里夺食,最后和死贱狗双双归西。重生醒来,宋玉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前世。生于六零年代,重生回到十七岁这一年,她为了自己的理想,将家里的所有存款都卷走了,最后自己大嫂因为难产没有钱去医院而丧命。宋玉得到全家人的怨怼,就算后来带着成功归来,家里人也没有一个愿意原谅她,死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亲人。这一次,她一定不这么自私了。她一定会保护好大嫂,让大哥一家团团圆圆,一定不会再让她爸妈替她操心了。
  • 应你一世漂泊

    应你一世漂泊

    生活永远不止眼前的狗血这句话总在桐若雨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父母出意外,高贵身世浮出水面,男人陪在自己身边……偶像剧一样的情节,让她无所适从。曾经说道,我们所有的心痛,都是自己把刀子刺向心脏的,即便你不情愿,都会不自觉的这么做。时间让该亲近的人变得越来越疏离,即便是那句苍白无力的“我等你”也换不来最开始的感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