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7000000030

第30章 人畜无害(2)

尸鬼的罪行彰显了他扭曲的灵魂,而告密者同时担任保护者的角色就让人费解了。他不惜在艾西的心理中心闹事,甚至背上罪名,这种方式本身也够扭曲的。

最神秘的,还是潜藏在幕后的第三人。

尸鬼的兄弟现在在警方手里,当然不可能给艾西发短信,更不可能亲自去跟踪尸鬼。那么,这个发短信的第三人到底是谁呢?

艾西感到自己已抢先麦涛一步,非常接近真相了。可越是这样,他反而越是什么都不想说了。

曾几何时,他忽然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他告诫自己,把所知的一切说出来,争取警方的资源,不是更有利于抓获凶手吗?

难道自己就真的那么唯利是图,一心想亲自抓获凶手,扬名四海?

他欣赏麦涛,愿意和麦涛做好朋友,难道连这点资源都不愿意和他共享吗?

不!他的灵魂深处作出了回答。

告密者既是凶手的兄弟,也是凶手罪行的揭发者,但同时又是一个扭曲的保护者。

假如这个保护者的身份被警方知晓,警察自然会加紧对他的审查,而他也立刻就能理解是艾西出卖了自己。

说到报复,艾西并不担心,他担心的是,告密者也许会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会供出自己的兄弟,还是干脆咬紧牙关?

这个问题谁也说不准。

艾西知道明天上午还有一次和告密者见面的机会,他将利用这个机会挖出告密者口中更多的线索。

当然,选择这个做法,就等于和时间赛跑。因为逍遥法外的凶手,很可能会再次行动。

与时间赛跑,他还真是毫无信心……

3

与时间赛跑的,除了艾西,还有水哥。

水哥又名方茗,或者称方医生、方法医。不管他叫什么,作为人类,他其实是同一个人。

这样的存在形式,就好像是一个人被克隆了,只不过克隆的并非躯体,而是身份——从宗教意义上来说,也算是灵魂。

以往的不少影视和文学作品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夸大这种克隆出来的意识,就像双重和多重人格障碍那样,当患者表现出不同的人格时,他的嗓音、他的姿态,甚至他的躯体和肌肉都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变化。实际上,这样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写下这样的作品或剧本的人,并没有见过真正的人格分裂状态。

这样的男性患者,第二人格是女性,他会发出女人的声音来,反之亦然。这只不过是一种夸张的表现而已,就好像每个人都存在假声一样。有些人会用自己的假声唱歌,而有些人则不会,但这不等于他们没有,而只是不会使用罢了。声线本身就存在变化,而不同的意识层面,所能调动的部分也就有所区别。

至于姿态、穿着这些外在表现,则更好解释了,而肌肉的变化则纯属无稽之谈。

水哥(姑且就这么称呼他吧)是个男人,他的第二人格还是个男人,因此就表现得不那么夸张。他还用同样的嗓音说话,只是由于记忆的不同,说话的风格和语调有些不同而已。

作为法医的时候,他显然找到了自信,言之凿凿,公事公办,给人以严谨办事的印象。

而作为方茗的时候,这些自信心消失殆尽。这也不足为奇,因为他忘记了自己身上发生的悲剧,而形成了另一些新的记忆,或者说是幻觉。他认为自己杀掉了妻子。这举动虽然被艾西判定为误杀,可方茗连这个记忆也含混不清,并且找不出合理的解释来。

人活着,除了吃喝拉撒睡这样满足最基本生存条件的欲念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念,那就是寻求解释。

人类是要不断寻求解释的,这个现象学术上称为“合理化”原则。

人类寻求合理化而改变自身精神状态的事例比比皆是。艾西曾将有信仰的人分成三类:第一类人很好理解,往往是受过刺激或精神空虚的人。他们笃信宗教的理由很简单,完全是在寻求精神寄托。在中国是这样,在西方则还包括那种因为家庭传统所以继承信仰的人士,这一类人的信仰比较纯净。

第二类人也好理解,并且非常常见,那往往是一批有权、有钱或有地位的人,他们害怕失去这些钱、权和地位。中国有个词说得很好——“一无所有”,西方对应的词汇是——“nothing to lose”(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就是一无所有),所以什么都没有的人,并不害怕失去,而拥有的人才会害怕。因为害怕,他们才有所信仰。更何况在追求权力、金钱和地位的路途上,他们很可能做过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寻求宗教的庇护,就是合情合理的选择了。他们祈求超人力量的庇护,害怕失去,更害怕遭到报应。就算报应也好吧,至少不要现世报,来世再说吧。这些人的信仰不那么纯净,更为功利化。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类人。他们没钱没势,是最普通的小民,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有信仰。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什么都没有,不断地经历着挫折和苦难,人们就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疑惑:为什么别人的父母那么有钱,而我的父母没有?为什么同学可以一次面试通过,而我却找不到工作?为什么领导看上了那个家伙,给他升职,而忽略了我?为什么我得了老年病,而别人就很健康?环绕我们的一生,这种寻求解释的问题比比皆是,可问来问去,始终没有一个人能解释这些疑问。于是寻求宗教的力量来解释我们现在困顿的生活,就成了一种最合理化的选择。

信教的人如此,不信教的人也一样。于是,我们相信命运,相信巧合。现在一大票年轻人相信星座,都是基于类似的原理。

所以说,马斯洛老先生没有在他的人格需要理论中,添上寻求解释的需要,实在是个巨大的遗憾呢。

作为悲伤的失去爱女的父亲,也就是方茗,情况就糟糕了许多。“为什么我的女儿会消失?她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在这样刺激性悲剧的幕后,他的精神崩溃了。现实悲惨的记忆被压抑,差不多同时或者稍微延后一点,他的克隆体诞生了,那就是——水哥。

作为法医的克隆体,也就是水哥,并不太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他就是个中年法医,来上班,有同事,乐于助人,兢兢业业。他没什么困扰,因为他不需要得到更多东西。家庭、妻子、孩子对这个克隆体来说不需要,他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这个躯体对工作的需要而已,是方茗这个人类以前工作狂的化身而已。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克隆的悲剧了。

1997年,一个震惊全世界的消息是,克隆羊多莉诞生了(实际情况是多莉出生于1996年,而1997年2月这则消息才确切公布)。一时间,媒体纷纷扰扰,西方民众闹闹哄哄。仿佛我们掌握了这种未来科技,是一种巨大的灾难。谁能保证人类不会被简单地克隆出来?克隆技术只是应用于医疗,而不会普及吗?如果有个疯子独裁者把自己克隆一千遍,该怎么办?

人们有理由为之疯狂。

可随后不久,一则本应同样引人注意的报道却被大多数人忽视了。那就是多莉实际上非常短命,其寿命不足其他绵羊的20%。这是因为克隆本身相对于有性繁殖来说,实在是太容易出错了。

任何有高中水平的人只要好好上过生物课,都应该还记得人类的繁殖是减数分裂。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复制错误的基因可以被清除,最后生出一个相对健康的个体。基因的复制错误非常常见,平均每一次复制就会产生十到二十个有害错误,其中甚至存在致命错误。但是有性繁殖弥补了这个错误,因为你从父母双方得到了两份基因。

很可惜,克隆是单数复制,说穿了就像你把硬盘里D盘的东西拷到E盘一样,错了就是错了,无法弥补。你敢说自己电脑的硬盘从未出过故障吗?

出了错又不能修正,就会把这类错误延续下去,十到二十个基因就足以导致这个新生命的快速毁灭。

于是,在一些人带着恐慌的情绪看待多莉的诞生时,我们实际上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复制错误的愚蠢克隆体。它只是一个在模样上无限接近母体的东西而已。

水哥,或者说方茗,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精神的复制也并不那么稳定。

他们都来自那个受到严重创伤的不稳定体——那个伤心欲绝的父亲。

于是,在他体内产生了不同的分化——偏向工作的,偏向延续过去生活的,也许还有未知的。

而这些克隆体彼此并没有交集,他们独立存在于生活中,只存在一定的关系。这就是说,要么他是方茗,要么他是水哥,要么是其他克隆体,但至少是他们其中之一,肉体不可能离开精神独立存在。

现在,这个混合体叫作方茗。

在分析完谷仓的尸体之后,他仍须进一步把尸体运回停尸房后作解剖处理。

刘队长拍着他的肩膀说:“弄完了就早些回去休息吧,你也够累的了。”

水哥点点头,没说什么,找人拉着尸体回去了。

停尸房内,他照以往那样,先给自己沏了一杯酽茶,一边呷着,一边准备刷洗尸体。

然而在他冲洗之前,视线却无意间落在了一个地方。

那是女尸腋下靠近手臂的位置。他发现上面有几块小小的、不易察觉的污迹。这是什么?

水哥站起身,凑近了仔细观瞧——确实是几小块污迹,还微微地泛着白光。

他用镊子取了样,随后用手指蘸了一块,轻轻捻动,又放在鼻子前闻了闻。好像是颜料?

当然这并不足为奇。艾西说了,自己遭遇袭击的时候,凶手是戴着面具的。

这是面具上所用的颜料吗?也许这有据可查。

接下来,水哥把尸体翻来覆去又细细观察一番,确认不再有什么遗漏,才开始用龙头冲洗尸体。他一边冲,一边产生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悲戚。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任何人见到如此花季少女惨遭屠戮,不都会感到难过吗?

冲刷尸体过后,他准备好开始解剖了。

解剖的过程并没什么值得描述的,Y字形的大大的切口,逐一严查脏器等。不过由于死者是被勒死的,上下呼吸道也需要注意检查。

水哥注意到尸体的鼻腔里有不少细密的划痕,这让他想到了一些不好的东西。凶手似乎是用东西堵住受害者的鼻口然后实施强奸的。直到他觉得淋漓尽致了,才绞杀了她。而在那之前,她已是奄奄一息。

水哥觉得喉咙上下一阵阵作呕,有些工作不下去了。他想喘口气,便一个健步冲进了走廊。

走廊照例不让吸烟,他却翻动着口袋。

哦,还好,找到了一支烟!

他把烟叼在嘴上之后,继续伸手在裤兜里摸着打火机。

他忽然愣了。

等一下,我不是戒烟了吗?

水哥愣了。

我不是戒烟了吗?

前两天陈真佳子的尸体运到的时候,王昭不是还在开玩笑吗?我说我戒烟了,只是由于过去吸烟易渴,所以习惯性地需要喝水。

为什么戒了烟的我口袋里还揣着烟?!

最要命的是,我是什么时候买的烟?

这个问题困扰着他。

他点上一支烟,吸了两口,没觉得呛。这是为什么?戒烟的人复吸的时候,不是应该觉得很呛、很恶心吗?

水哥一阵阵茫然。他发现自己回忆不起什么时候买的烟,或者什么时候又抽过烟。他仿佛感到有些很重要的东西被忘掉了,那到底是些什么?

这时候,水哥联想到了一个很糟糕的念头:既然我记得自己曾经戒烟,那么我还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吸烟吗?

同类推荐
  • 第三个女郎

    第三个女郎

    三个妙龄女郎合租伦敦的一套公寓。第一个是一位冷静干练的秘书;第二个是一位艺术家;第三个女郎打扰了赫尔克里·波洛的早餐,供认自己是个谋杀犯,之后迅速消失。波洛渐渐了解了围绕在这位神秘的第三个女郎身边的各种传言,她的家庭,还有她的离奇失踪。然而无论伟大的侦探判定她有罪、无罪或是精神失常,都需要确凿的证据……
  • 女人

    女人

    这是一部解读女人的情感大全,以吴小娟的生活为主线,全新的角度来写爱情、婚姻、家庭。围绕着不同的男人,经历不同的曲折故事,每段发生的故事就好似发生在我们身边某个人身上,或者自己身上,在爱情与婚姻之间,吴小娟选择了做一个自由的人,过自由的生活;在历经多次人生坎坷,吴小娟依旧坚持相信人间的美好。伴着故事一起陪你哭、陪你笑、陪你温馨与美好。
  • 北欧悬疑小说天王尤·奈斯博作品精选(共4册)

    北欧悬疑小说天王尤·奈斯博作品精选(共4册)

    尤·奈斯博,风靡全球的挪威作家,北欧犯罪小说天王,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是挪威图书畅销排行榜冠军。此套装包含《雪人》+《猎豹》+《幽灵》+《警察》共5册。
  • 终极罪恶

    终极罪恶

    本书在正义与邪恶斗争这一传统主题上,运用多年公安工作的经验和浓厚的文学功底,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白与黑、善与恶的斗争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故事真实可信,情节惊险曲折,人物鲜明生动,矛盾错综复杂,冲突紧张激烈,内涵丰富而深刻,形成了与其他公安题材文学作品截然不同的特色。
  • 大圈

    大圈

    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社会,但是中国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下秩序中却并非毫无发言权,相反中国人一直在国际黑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丝毫不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有实力的犯罪组织逊色,他们是北美唐人街的地下王者,他们称呼自己为——大圈。
热门推荐
  • 圣歌光年

    圣歌光年

    作为EA旗下Bioware骨灰级的玩家粉丝(虽然没有玩过质量效应),我决定为游戏『圣歌』写一部续传!
  • 美食契约系统

    美食契约系统

    这是一个被食之欲寄生的世界……这是一个厨师为王的世界……随着食灵位面的回归,各式各样的厨师开始登上舞台。融合了元素之力的元素厨师?抑或是发展基因的进化厨师?又或是崇拜神灵的信仰厨师?一个个位面里,隐藏着千奇百怪的厨之道;一种种食材中,蕴含着世界本源的规则与能量;厨技?厨心?厨道?光明?黑暗?混沌?就在江鱼来临的时刻,序幕缓缓拉开!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诗歌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诗歌精粹

    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 《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感谢折磨你的人

    感谢折磨你的人

    本书以生动的事例从心态、事业、生活、工作、爱情、亲情、交际、财富,竞争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感谢折磨你的人”这一人生处世大智慧,教会读者面对折磨自己的人时,不是在愤恨、抱怨中自暴自弃,更不是以牙还牙地报复,而是把折磨转化为激发自己前进的动力,踏踏实实地做事,在逆境中积蓄力量。《感谢折磨你的人》感谢那些曾经折磨过你的人和事,你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 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

    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壮大,“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日益彰显,投资技巧已经成为致富的基本功。但西方投资大师的著作繁多,且晦涩难懂,让广大中国投资者望而生畏,《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深入浅出,让大家只读一本书就掌握本杰明·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吉姆·罗杰斯、詹姆斯·P·奥肖内西、范·K·撒普、罗伯特·希勒、阿瑟·莱维特八位投资大师的投资经验,轻轻松松掌握投资精髓。中国投资者还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制度不完善,运用西方投资大师的理论需要结合中国实际,作者在这方面也给出了操作建议。衷心希望《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能成为您运用大师投资智慧的起点。
  • 纸牌

    纸牌

    作品集《纸牌》是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协副主席万宁近年小说创作的精选,包含八个中篇小说,全部在《当代》《十月》《湖南文学》等省级、国家级以上刊物发表,部分作品被《小说月报》《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刊物选载。这些小说来自生活,以生动、敏锐的语言,独特的视角,记录现时现刻在中国某地某个场景里正在发生的事情,演绎的角色是我们抬头便能见到的各个层面里的各式人物,作者在事物的纷繁里审视,在生命的细微处感怀,在人性的复杂中碰撞,紧扣时代旋律,写好当下生活,讲好中国故事,有着极好的中国故事精神内涵和人类生命的价值体系追寻,是一部内容选材和艺术审美都十分优秀的作品。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忠犬训练师

    忠犬训练师

    意外招惹上国民老公付延礼,本想及时行乐,没想到惹火上身。“一个亿,随便花。”“不爱我?怎么可能,老子如此优秀。”“我很钟情,这辈子只谈过两次恋爱。”时璨刚朝其棍子想打,只见某男手握钻戒单膝下跪,“都是和同一个人,四年前,我做过你的备胎,从此,一眼误终生。”
  • 凌晨两三点

    凌晨两三点

    小甜文。(紫薯布丁紫薯布丁紫薯布丁紫薯布丁)
  • The Age Of Reason

    The Age Of Rea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