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4600000008

第8章

【注】

①子华:姓公西,名赤,孔子的学生。②冉子:即冉有。③粟:米。④釜:古代的量名,一釜可容六斗四升。约一个人的粮食。⑤庾(yǔ):古代的量名,一庾等于十六斗。⑥五秉:古代的量名,一秉等于十六斛,五秉则是八十斛。一斛十斗。⑦周:周济、救济。⑧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15年,孔子的学生,曾是孔子家的总管。⑨邻里乡党:指原思的同乡,或家乡周围的百姓。古代以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党,一万两千五百家为乡。

受饩分惠

【译】

子华出使齐国,冉有为子华的母亲请求一些谷米。孔子说:“就给六斗四升吧。”冉有请求增多一些。孔子说:“那就给十六斗吧。”冉有实际上给了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轻软又贵重的皮袍。我听古人说,君子只救济那些急需的人,而不会救济富有的人。”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的薪酬是九百小米,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了。如果有多余的,就给你的那些穷困的乡亲们吧。”

【解】

在周济的对象上,孔子主张君子应该周济那些穷困潦倒、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而不必周济那些富足的人。子华出使到齐国做官,他母亲想必不会缺衣少食,故孔子认为不用周济那么多,而孔子劝原思接受他给予的小米的缘故,正是教导他救济穷人。

【原文】

子谓仲弓,曰:“犁牛①之子骍且角②。虽欲勿用,山川其③舍④诸?”

【注】

①犁牛:即耕牛。②骍且角:祭祀用的牛,有红色的毛并且有完整的角。骍,红色。周朝以赤色为贵,所以祭祀的时候也用赤色的牲畜。角,指长得完整而端正的角。③其:难道、怎么会。④舍:舍弃。

【译】

孔子对仲弓说:“耕牛产下的幼犊长着红色的毛和整齐的角,人们虽不愿用它作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解】

“骍且角”代指有用的人才,英雄不问出身,孔子亦主张唯贤是用。

【原文】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①不违仁。其余则日月②至焉而已矣。”

【注】

①三月:指较长的时间。②日月:一天或一个月,指较短的时间。

【译】

孔子说:“颜回啊,心地善良仁厚,他可以在长时间内做到不违背仁义,其余的学生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解】

品行的磨砺不可有片刻的懈怠。这里赞颂了颜回求“仁”的恒心和毅力。同时告诫人们,不难的是“日月至焉”,难的是“三月不违仁”。一时激情容易,但持之以恒才是最重要的。

【原文】

季康子①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②,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③,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④,于从政乎何有?”

【注】

①季康子:公元前492年,他继其父为鲁国正卿,正逢孔子周游列国。②果:果断、决断。③达:通达、顺畅。④艺:指多才艺。

【译】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能够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能够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继续问道:“冉求能够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解】

通过孔子对自己学生的准确评价,可看出一个人从事政治主要依靠的是才干、能力,对于心性修养,即内圣方面实际上此处并未提及,至少并未放在首要位置,这和后世强调修身为为官第一要务、道德至上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

【原文】

季氏使闵子骞①为费②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③者,则吾必在汶上④矣。”

【注】

①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孔子的学生。②费:季氏的封邑,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一带。③复我:再来召我。④汶上:水名,即今山东大汶河。汶水是当时齐国和鲁国的界河,鲁国在汶水之南。“汶上”是指汶水的北面,暗指齐国之地。

【译】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使者说:“请你替我好好辞掉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逃到汶水岸边(外国)去。”

【解】

古有“良禽择木而栖,良士择主而仕”之说。所择者,德操。无德之人,不事;缺德之徒,不助;失德之人,不友。

冉耕

【原文】

伯牛①有疾,子问之,自牖②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③!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

①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的学生。②牖(yǒu):房屋南面的窗户。③夫(fú):语气词,相当于“吧”。

【译】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口握着他的手,说:“无药可治了吗,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了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解】

天不易知,命不可测,生命中的一些偶然足以令人唏嘘感叹。孔子在面对此类事时也不出其外,然其奋力人事,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怆、通达情怀值得每个人学习。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②。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钧天降圣

【注】

①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②陋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译】

孔子说:“颜回,贤明啊!一小竹筒饭,一瓢冷水,住在偏僻简陋的街巷里。别人不堪忍受这种生活的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乐观的本性。颜回是真正的贤明之士啊!”

【解】

君子不仇富、不嫌贫,富而好礼,贫而乐道,自身的品质并不以环境为转移,终其一生不过求道安仁而已。

【原文】

冉求曰:“非不说①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②画③。”

冉求

【注】

①说:通“悦”。②女:通“汝”,你,这里指冉求。③画:原地不动,停止前进。

【译】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夫子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常会半途而废。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解】

这一章通过冉求和孔子的对话,可以看出冉求对学习孔子的学说产生了畏难情绪。对于夫子的学说,他用“力不足”三个字回答,从中可以看出冉求在学习孔子学说的过程中非常吃力,进而他的自信心备受打击。但孔子却认为,冉求并非能力不够,而是他从思想上放弃了继续求学,所以对他提出批评。其实,一个人的能力是可以依靠自己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得以提高的,主要在于这个人是否具备自我肯定的意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如果两者都具备了,就可以重新树立信心,突破自我。

【原文】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

孔子告诫子夏说:“你应该努力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解】

子夏是一个细致谨慎的人,于小事上不肯放过每个细节,于是经常陷入困惑之中。孔子在本章就是教导子夏应该立志远大,从长远利益着手,不要过于拘泥小事,告诫他要提升自己的学究之方和修身之道,以成为一个“君子儒”,即通晓礼法、心胸开阔、品格高尚的人。

【原文】

子游为武城①宰。子曰:“女②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③者,行不由径④,非公事,未尝至于偃⑤之室也。”

【注】

①武城:鲁国的小城邑,位于今山东费县西南一带。②女:通“汝”,你。③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的弟子,小孔子四十九岁。此人为人公正无私,以诺为名,大有君子之姿。④径:小路。⑤偃:言偃,子游自称其名。

【译】

子游做了武城的县官。孔子说:“你得到有才德的人了吗?”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做事不抄小路,没有公事从来不到我的住处来。”

【解】

非公事而不至,对于为官者,至今尤有重要意义。

【原文】

子曰:“孟之反①不伐②,奔③而殿④,将入门,策⑤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

①孟之反:名侧,鲁国大夫。②伐:夸耀。③奔:逃跑。④殿:殿后,在撤退大军的后面做掩护。⑤策:鞭打。

【译】

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在出师不利而败退的时候,主动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当进入城门的时候,他却用箭杆鞭打着战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只是由于我的战马跑得慢啊。’”

【解】

这一章孔子赞颂孟子反不自夸、不居功的谦逊品德,也体现了国人由来已久的自谦特质,于今来看,其说辞稍有过头,但殿后这一行为本身还是值得称赞的。

【原文】

子曰:“不有祝①之佞②,而有宋朝③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

①祝(tuó):字子鱼,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是当时卫国的大夫。②佞:有口才。③宋朝:指宋国的公子朝。公子是世袭的官名,朝是他的名字,此人长相很漂亮,曾因貌美而引起乱子。

【译】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的油嘴滑舌,而仅有宋朝的美貌,那么在当今之世是很难避免灾祸的。”

【解】

美色人皆所喜,但娥眉见嫉,只有美貌而没有巧舌的人是很难避祸全身的。屈原大概就属于此类人吧。

【原文】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①,何莫②由③斯道也?”

【注】

①户:单扇的木门,一般指室内的房门。房屋的大门都是双扉,称“门”。②何莫:何不,为什么不。③由:经过。

【译】

孔子说:“谁能走出屋子而不经过房门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解】

这一章孔子以用“出不由户”作比喻,感慨当时的人未能遵从他的“道”。孔子的学说在当时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对此,他内心深感不解,所以才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原文】

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③,文胜质则史④。文质彬彬⑤,然后君子。”

【注】

①质:朴实、自然。②文:文采。③野:粗鲁、鄙野。④史:虚伪、浮夸。⑤彬彬:指文采和质朴配合得当。

【译】

孔子说:“质朴胜于文采就显得粗野,风度翩翩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君子的气质。”

【解】

在孔子看来,无论是“文胜质”还是“质胜文”,都是不可取的。一个人的气质只有文与质结合得当,才能很好地凸显出来。同时也可延伸理解为任何事情只有把形式和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才能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①之生也幸而免。”

【注】

①罔:指不正直的人。

【译】

孔子说:“人活在世上应该是正直的,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是由于侥幸而避免了灾祸。”

【解】

孔子认为,只有那些正直、坦率、仁义之人,才能活得坦荡;而那些虚伪、奸诈、诬罔之人,即使也能生存,也只是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而已,“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样的人多是以悲剧收场。孔子在这里主要告诫人们,立身处世要以仁、义、直为根本。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都了解的人不如对此有兴趣爱好的人,有这种兴趣爱好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解】

儒家所说“古之学者为己”,学习是为了自己,并以此为乐。

【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天资的人,可以教给他较为高深的学问;具有中等以下天资的人,是不可以教给他较为高深的学问的。”

【解】

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即“因材施教”。

【原文】

樊迟问知①,子曰:“务②民之义③,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

①知:通“智”。②务:从事、致力于。③民之义:符合人民利益的事情。

【译】

樊迟问孔子什么是真正的大智慧。孔子说:“专心致力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这就是智慧。”樊迟又问什么是仁德,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先经历实践的困苦,而后才会有所得,这就是仁啊!”

【解】

孔子的这一回答主要针对执政者而言。

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这种敬而远之,对鬼神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是中国人的典型心理和智慧。

【原文】

子曰:“知①者乐②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③,仁者寿。”

【注】

①知:通“智”。②乐:古音yào,喜爱,爱好。下同。③乐:快乐。

【译】

孔子说:“聪明的人爱好流动的水,仁德的人爱好稳重的山;聪明的人勇于实践,仁德的人安于义理;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解】

这一章是孔子对“智者”和“仁者”的生活方式及精神境界的比较研究。智者,灵敏、快速、流动、变化有如水;仁者,可靠、稳固、长久有如山。同时“乐山”“乐水”也折射出了人的自然化,即人与自然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

【原文】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

孔子说:“齐国经过改革变化,就可以赶上鲁国;鲁国经过改革变化,就可以达到仁道的理想政治了。”

【解】

孔子的政治理想如是,但孔子周游列国,最终也未能将其实现。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从未成为真正的政治家。不过其思想与教育却又大过了任何一代的政治家。

【原文】

子曰:“觚①不觚,觚哉!觚哉!”

【注】

①觚(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

同类推荐
  • 爱欲与文明(译文经典)

    爱欲与文明(译文经典)

    《爱欲与文明》讲述了:西方今天文明已发展到极点,然而文明进步的加速也伴随着不自由的加剧。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核武器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人对人最有效的统治和摧残恰恰发生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成就高度发达到仿佛能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世界的时刻。可见,高度文明的昂贵代价是人的不自由和对生命本能、对自我升华了的性欲、爱欲的压抑。所以,反抗现代西方文明首先必须消除对人的本性的压抑,解放爱欲。
  • 对话生命:让来去之间的生命更精彩

    对话生命:让来去之间的生命更精彩

    通过他人相似的经历和至性至情的讲述,从他人的力量中获得自己的力量。在这样一种生命智慧课程的指引下,讲述者们放下心理戒备,打开心扉,让生命的隐痛变成笔下倾泻的文字,无论是亲人还是爱人的离去,都变成了一股股生命成长的力量,温暖着人心。那些生命对生命的影响,从这本书里可以读出真实的味道。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 柏拉图的惩罚理论

    柏拉图的惩罚理论

    本书是对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及其道德思想的一个扩展性研究。作者从主体间道德与主体道德的角度梳理,分析了柏拉图政治哲学中一个容易让人忽视的重要问题——即惩罚问题。在考察了惩罚与希腊的传统价值类型之间的关系后,作者结合柏拉图的道德理论先后论述了赔偿、阻遏、改造与报应等思路在其惩罚思想中的地位,并从其惩罚理论中存在的改造与报应之间的张力结构中发掘出了柏拉图的惩罚理论所开创的古典政治哲学教化意义——从主体间到主体的政治道德教化。
  • 尼采的人生哲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尼采的人生哲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对尼采及其哲学的全新解读。全书围绕尼采哲学的核心思想展开,即反对神权及一切“旧社会的权力产物”,伸张自主权力,激励人们摆脱奴性,超越自我,奋发图强,焕发生命的璀璨光华。全书从总体上把握尼采的思想体系,多方面系统介绍尼采的学说,客观点评其观点论断。它名为哲学,实则旁及方方面面,涉及不少学科和知识领域。它还将尼采的思想观点加以演绎,并且穿插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掌故和逸闻,既反观历史,也针砭时弊。因此,它不仅具有学术性,而且具有相当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现实性。
热门推荐
  • 绝情物

    绝情物

    君心亦我心,我心通君意。君欲顾旁骛,此物甚绝情。
  • 纯阳吕真人药石制

    纯阳吕真人药石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引力时代

    引力时代

    引力波的发现,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拥有漫长寿命的星球,足以进化出来各种文明,他们书写各自的历史。
  • 重生之盛宠夫人

    重生之盛宠夫人

    前世,她是誉满藜国的才女,亦是声名狼藉的妻子,世人白眼,夫君鄙夷。终孤死在栗山的青芜庵里。重生而来,她并无怨恨,也无从原谅,任凭张士钊死缠烂打,以命相与,苏清蕙心间不曾有半分涟漪!真要孤独终老?咦,那个八品小将好生眼熟!小将,小将,不要光顾着偷看,快快下手啦!
  • 超神代码

    超神代码

    程序员触到了天空的壁垒,代码化作了非凡的能力。灵海中的熔岩树,冲破苍穹,燃烧了不知几万里。我把稚嫩抛在了昨天,只留下一双坚硬的拳头。来吧,让我们和这个世界打一架!
  • 重庆阳光

    重庆阳光

    写在自己40岁之前,回头读了读自己的博客,虽然知道他们都几乎实实在在的发生过,但却恍若隔世,好像在读着一个个过分美好的故事。我明白了自己一直想要的就是那些已经忘却了大半,但却被涂抹的越发鲜艳的记忆,和任何时候都能冲击内心的情感。
  • 历史的悬案

    历史的悬案

    历史的悬案人类社会总是在纵横捭阖中不断激荡和前进,历史从不会因时间的久远而被湮没,那些尘封于岁月中的离奇悬案同样不会被后人忘记。无论是名人的离奇死亡,还是战争的不解谜团,所有离奇跌宕的谜案背后似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历史的悬案》将带你回顾那些历史的瞬间,为你拨开重重迷雾,重新探索和追寻历史的真相。
  • 一笔一画都是你

    一笔一画都是你

    初见,你是病人我是医生。再见,你是律师我是当事人。三见,你是相亲男我是相亲女。不知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命运的眷顾,你我这般的不期而遇,却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余生,一撇一捺都是爱,一笔一画都是你。
  • 和全民偶像结婚以后

    和全民偶像结婚以后

    温婉一直想不明白像K这样的大明星,为什么会和她这样默默无闻的人隐婚三年之久,但是温婉更想不到最后是她先受不了提出离婚,并且还是单方面的签署离婚协议书后狼狈逃窜至十万八千里的地方。只是没有想到他们之间其实没有一点结束的意思。好吧,这其实是一出小虐却处处洋溢着浪漫的爱情剧,平凡女生和当代大势偶像的婚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