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4600000018

第18章

【解】

周公和康叔是兄弟,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两国政治通达,人皆和谐,政风淳厚,化如兄弟。然而,到了春秋时代,两国都出现了道德沦丧、政风腐败、价值错位等问题,这也如同兄弟一样。可以说,这一章孔子主要是对当时卫国那种“父不父、子不子”,以及鲁国那种“君不君、臣不臣”的紊乱动荡的政治局面发出感叹。

【原文】

子谓卫公子荆①,“善居室②。始有,曰‘苟③合④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注】

①公子荆:卫国大夫,字南楚,卫献公的儿子,他追求的是一种豁达超俗的生活态度。②居室:居家过日子。③苟:差不多。④合:足。

【译】

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时说:“他善于居家过日子。刚开始有一点财产,他说‘差不多也就够了’。稍微增加一点时,他说‘差不多完备了’。当他更富有时,他又说‘差不多完美了’。”

【解】

人生易老,世事难长,人生不应过于追求居室华美、物质享受,而应别有所求。公子荆能居家能不奢侈,知足常乐,故孔子称赞其“善居家”。

【原文】

子适卫,冉有仆①。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②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适卫击磬

【注】

①仆:驾车。②庶:众多。

【译】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丁兴旺,之后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让他们生活富足。”冉有说:“百姓富了以后,又该做些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解】

《管子·治国》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孔子也持“先富后教”的观点,认为百姓富足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国家经济的繁荣,而以仁、德、礼教化百姓则是稳固政治的重要手段。

门人故事冉有用矛于齐师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春,齐国军队向今天的长清县集结,意在攻打鲁国。面对气势汹汹的齐军,鲁国的执政官季康子很害怕,对家臣冉有说:“齐国军队已经到了长清,我们该怎么办呀?”冉有建议季康子果断迎战。两军交战之后,冉有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打败了齐国军队。

季康子平时只知道冉有是“政事”高手,没想到他还会指挥作战,就问他:“你跟谁学过指挥作战呀?”冉有答:“跟我的老师孔子学的。”然后趁机把孔子大大地表扬了一番。季康子于是决定迎请孔子回鲁国。终于,周游列国达14年之久的孔子回到自己的祖国。

【原文】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①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注】

①期月:期,匝也。十二个月轮换过一周,即一年的意思。

【译】

孔子说:“如果有人能够任用我治理国家政事,一年的时间便可以初见规模,三年就一定会见到成效了。”

【解】

这一章表达了孔子的政治抱负,期望自己能够参与治理国家政事的态度,并对自己的德行和才干充满了信心。

【原文】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①而后仁。”

孔子延医

【注】

①世:三十年为一世。

【译】

孔子说:“善良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了。确实就像这句话所说的那样啊!”

孔子说:“如果有统治天下的君王兴起,也必定需要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实现仁政。”

【解】

即使善良的人治理国家,刑罚的废除也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即使王者治理国家,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实现仁政的。可见为政不可冒进,理想的社会风貌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达成的。

【原文】

子曰:“苟①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注】

①苟:如果,假使。

【译】

孔子说:“如果能够端正自身的行为,那么从事政务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又怎么能纠正别人呢?”

【解】

突出强调了为政者的道德表率作用,但综观历史现实,也应认识到道德和政治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二者不可单纯地一概而论。

【原文】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①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②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③闻之。”

【注】

①晏:迟、晚。②事:事务。③与:参与。

【译】

冉求退朝回来。孔子说:“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呀?”冉求说:“有政事要办。”孔子说:“怕是季氏的家事吧。如果国家有重要的政务,即使国君不任用我了,我也会参与知道的。”

【解】

当时冉有为季氏家臣,孔子为鲁大夫。季氏权大,其于国政,大概有不在公朝上议论,而只在家里同家臣谋划的。

【原文】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惟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注】

①几:近。

【译】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事吗?”孔子答道:“任何话语都不能达到如此玄妙的境地,有近乎于这样的情况。人们常说,‘做君王很难,做臣子也不容易。’如果知道了做君主的难处,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兴国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就导致丧国,有这样的事吗?”孔子回答说:“任何话语都不能达到如此玄妙的境地,有近乎于这样的情况。人们常说,‘我作为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只是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违抗啊。’如果他的话说得对,而又没有人违抗,不也是好的吗?但是,倘若他的话说得不对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丧国吗?”

【解】

这一章孔子劝导鲁定公不应因国君所说的话没有人敢违抗而感到高兴,强调统治者应该谨言慎行,因为居上位者的一个念头、一句话都与国家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说法并非危言耸听。

【原文】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译】

叶公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使近处的人感到喜悦,使远处的人慕名而来。”

【解】

这一章孔子从管理成效的角度回答了叶公的问题。他认为,治理国家重在取信于民,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得到周围人的赞许和拥戴,才能得到更多的人慕名而来。

【原文】

子夏为莒父①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

①莒父:鲁国的城邑,位于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译】

子夏做莒父的总管,向孔子询问如何施政。孔子说:“不要图快,更不要贪求眼前的小利。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眼前的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解】

“为政欲速非善政,为学欲速非善学”,所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惨痛经验不应被忘却。

【原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①有直躬者②,其父攘羊③,而子证④之。”孔子曰:“吾党之直⑤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归田谢过

【注】

①党:乡党,古代以五百户为一党。②直躬者:正直的人。③攘羊:偷羊。④证:检举,揭发。⑤直:正直。

【译】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坦率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就去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人的正直和你讲的这样的事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而正直就在其中了。”

【解】

孔子讲的“正直”更多指的是“情感的真诚”,而叶公讲的“正直”更偏向于“道义的真诚”,自古这两者的争论就没有休止过。所以后世儒家才有那么多“忠孝不能两全”的感慨。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言行恭敬规矩,为国家办事时严肃认真,与人交往忠心诚意。即使到了落后的夷狄之地,也不背弃这些原则。”

【解】

中国与“夷狄”之分,从孔子时代起,就偏重文化概念而非种族概念。儒学不仅教化百姓,同时也教化“夷狄”,汉、唐册封外族高官而不问其种族,就是因为其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信上,结果就是中国不断地用文化同化了各民族,甚至后来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民族。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①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②,硁硁③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④,何足算也?”

【注】

①何如:如何、怎样。②果:果断、坚决。③硁硁(kēng):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固执的样子。④斗筲(shāo)之人:这里比喻器量狭小的人。筲,竹器,指容量很小的东西,一般只容一斗二升。

【译】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称之为士呢?”孔子说:“对自己的行为保持羞耻意识,出使外国各方,能够不辜负君主的使命,这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是士了。”子贡又问道:“请问比这次一等的人是什么样的呢?”孔子说:“在自己所处的宗族中被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邻们称赞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言而有信,做事果断坚决,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虽然是鄙陋的小人,也可以称作是再次一等的人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唉!这般器识狭小的人,算得了什么呢!”

【解】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士”是一个特殊阶层,与近代文化中的知识分子相近。商周时代,“士”属于贵族中的下层。到了春秋时代,“士”则成了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一个特殊阶层。孔子认为,士的三个层次分别是行于国、达于家族,或言行一致的小人,但“今之从政者”,连一般百姓的品德见识都没有,何足道哉!

【原文】

子曰:“不得中行①而与之,必也狂狷②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

①中行:行为符合中庸。②狷(juàn):有所不为、洁身自好。

【译】

孔子说:“我找不到合乎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朋友,也一定能找到那种性格积极进取而洁身自好的人相交往啊!志向高远狂放的人能够积极进取,洁身自好的人能够固守信念,有所不为。”

【解】

狂者志向远大、狂放不羁、积极进取;狷者固守信念、洁身自好、消极抵抗;中庸之人可遇而不可求,退而求其次,狂狷者也是可以交往的。

【原文】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①’。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②子曰:“不占③而已矣。”

三垅植楷

【注】

①巫医:用祈祷为人治病的人。②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是出自《易经·恒卦·九三爻卦》中的句子。③占:占卜。

【译】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俗话说:‘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连巫医都做不了。’这句话说得真好啊!”《易经》中说,“人若不能持之以恒地修养自己的德行,就免不了会招致羞辱。”孔子说:“这是告诉那些没有恒心的人不必去占卦了。”

【解】

在《雍也》篇里,孔子正是赞扬颜回有恒心,且能坚持德行,在这里孔子强调“恒心”,即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重要性。

【原文】

子曰:“君子和①而不同②,小人同而不和。”

【注】

①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在一起,叫作和。②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作同。

【译】

孔子说:“君子和谐而不同一,小人同一却不和谐。”

【解】

“和”,是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则是盲目苟同,完全没有自我。“和而不同”的社会必定是多样性、多元化的社会,一味强调“一心”“一律”的社会未必好。

【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

子贡问孔子说:“同乡的人们都称赞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同乡的人们都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不能肯定。这些都不如他同乡的人中有德望的人称赞他,有恶行的人憎恨他。”

【解】

在这里孔子指出了一个识人需要注意的准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听取众人的意见是有必要的,众人的评论也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但这并不是唯一的依据。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①而难说②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③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

①易事:易于与人相处共事。②说:通“悦”。③器:量才而用。

【译】

孔子说:“君子相处共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喜欢。用不合乎道义的行为去讨好他,他是不会高兴的。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小人相处做事很难,但也很容易取悦他。虽然用不合乎道义的行为讨好他,他也会感到高兴的。但他在使用人的时候,却总是求全责备。”

【解】

君子奉行忠恕,用人所长,容人之短。小人嫉人所长,非人之短,依恃其势苛求完备。

【原文】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观象知雨

同类推荐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共三章,分别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写作原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主要内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表的重大意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写作背景和内容结构为切入点,引领读者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也有助于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缺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 浩劫之书

    浩劫之书

    《浩劫之书:马雷沙尔无神论著作选择》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哲学、历史学、宗教学研究者和爱好者,以及对欧洲近代哲学和法国大革命史、法国大革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以及有一定文化程度,希望整束精神的读者。马雷沙尔,法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哲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投入巴贝夫阵营,也是雅各宾派党人,是《平等派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的著作以揭露专制主义,批判社会不公平现象为主,用唯物主义观点反驳上帝和教会。
  • 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

    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

    在近代伦理道德变革史上,从戊戌到五四是一个关键性的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政治舞台上激进的革命家,对人的现代化这一近代重大的历史课题极为关注。他们在近代社会伦理思想变迁中的守旧与创新,为我们考察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的沿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选取了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期间在近代伦理思想变革过程中做出积极探索的六位思想家,试图对他们的伦理思想进行梳理,以管窥时代典型人物身上近代中国伦理思想变迁的坷坎不平的历史道路,以及近代中国在人的现代化历程中的多舛命运。
  •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人论:迷误与救赎

    人论:迷误与救赎

    本书在指出人的的常、迷、悟这三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生命形态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个体生命由迷返常并进而转迷入悟的觉醒、行动的路径、契机和方法,尤其对生命之悟这一人生的最高境界的具体样态及其在人生的方方面面的体现做了更为深入细致的观照、透析。本书稿的风格特点是力图吸纳、涵容不同时空先哲的智慧、哲思、诗意,打通不同学科、领域的间隔,将其相渗互融,勾连交织,但又不是进行简单地混搭、杂拼和碎片组合,而是创造一个生气灌注的、让生命、灵魂浴火重生的有机整体。尽力摆脱学院式的机械呆板的理论构架、枯燥乏味的学术规范和千人一面的新八股式的文风的窠臼,植根于民间、现实的大地沃土,发源于现代人生、时代潮流的源头活水,将哲思的睿智和诗意的灵动结合起来,究风俗与制度,察人性与人心,启生命之感悟,发个人之感慨,成一家之言说。
热门推荐
  • 亿万盛宠:厉少的闪婚萌妻

    亿万盛宠:厉少的闪婚萌妻

    不能反抗,不敢恐惧,秦暖走投无路下被送入厉家。传闻说,厉君逸貌如恶鬼,身体不好,是个夜晚出门能吓哭小孩的主儿……秦暖咒骂造谣者,她完全被骗了啊!
  • 霸天武祖

    霸天武祖

    少年林昊,原本是清源门第一天才,却在踏足周天境之时遭人暗算,丹田破碎沦为废人,更是遭受半年非人折磨,就当林昊绝望之际,却意外得到太古强者易云陨落之后遗留残破神格之助,不仅修复丹田,更获得易云一生记忆碎片,在那记忆中林昊轻易获取令别人眼红心动的各种功法武技,从此逆天崛起,横扫各路天才,一步步成为传说,化身霸天武祖!
  • 裁决之神断肠舞

    裁决之神断肠舞

    残冬压语心难入,随风刹起已迟暮。水晶一摇天地辟,且看雪仙潇洒舞。一场大雪,一个时代的开始,一个乱世的尽头。新的开始,谁才是魔武大陆真正的主宰,谁能掀开历史的帷幕?且看裁决之神在一个特殊的乱世中特有的舞蹈!
  • 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

    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

    本书是以古代送别为创作主题的一类诗歌作品,其特点在于借助历史抒写送别情怀或发表议论。从送行者一方讲是“送”,从离别者一方讲是“别”。 从古至今,“送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共选录历代怀古诗词300首,其中包括汉魏晋、南北朝、唐、宋、金、元、明、清等各朝代的名家名作。从时间上说上起西周,下迄明清;从空间上说,送别所涉及的地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本书除送别诗之外,还选录了一些送别词。送别词是对送别诗的发展,将送别诗、词并录,可有助于读者更清晰地了解送别文学的全貌。
  • 异世界迷宫建造师

    异世界迷宫建造师

    失业已久的迷宫设计师点开了一篇看似玩笑的招聘广告。我变成了迷宫之神的头发?还被派到异世界去修建迷宫?
  • 宗庆后与娃哈哈

    宗庆后与娃哈哈

    本书深度挖掘了企业的真实运作密码,即研究娃哈哈成功的个性部分,如独到的“宗式兵法”;同时,也重点研究了娃哈哈成功的普遍意义,即共性部分,并且用适当的战略、管理、营销理论加以解释,并辅以延伸阅读,不仅希望读者能从娃哈哈的战略、营销、管理案例中有所借鉴,更希望读者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给自己以启示。
  • 五力斗魂

    五力斗魂

    剑为圣剑,剑成诛群雄;人为天人,彼时方化天。一剑封魔,一人诛天。道貌岸然的九天玄玉,竟只允许魔界大步流星?既然如此,我封剑魔,诛灭墨守成规的天下。
  • 宠妻的萌恋方程式

    宠妻的萌恋方程式

    南风知意作为一个写文后妈,走上了自黑和他黑道路,深刻的诠释了什么叫爱到深处自然黑……终抵不过作,被读者诅咒进别的作者写的文中……简介二:王爷府家的世子爷不近女色,终于有了心爱的女子,顺利地娶了妻,于是王爷下令:“宠!给我使劲宠!”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歌堂水舞

    歌堂水舞

    邓雅倩,女,今年刚18岁,巧是18岁生日那天,一个男的硬逼着她进电影院,说什么非逼着他天天陪他去看电影,看电影就看电影呗,结果还看出了感情,男人的身份使邓雅倩非常的迷惑,想看就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