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9600000002

第2章 卡森:让春天不再寂静(2)

化学工业界几乎结成了“统一战线”来对付卡森的“威胁”。当时某些化学公司威胁要从那些为《寂静的春天》说过好话的园艺杂志和报纸增刊撤回广告。从1962年11月开始,制造业化学家协会每月都向新闻媒介寄去专栏文章(其实是花钱雇人写的“软文”),强调施用化学药剂的“积极方面”,同时还把这类资料邮寄给10万个人。国家农业化学药品协会把公共关系预算翻了一番,并散发了成千上万份书评,都是批评《寂静的春天》的。

有趣的插曲

实际上,卡森并非对杀虫剂有偏见。她在书中很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的意见并不是化学杀虫剂根本不能使用。我想说的是,我们把有毒的和对生物有效力的化学药品不加区分地、大量地、完全地交到人们手中,而对它潜在的危害却全然不知。”这正是当时的人们很难觉察的危险。

她反复强调这样一种观点:“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每个物种都与其他物种有关联,都跟地球相关。这是《我们四周的海洋》以及其他海洋图书的主题,也是《寂静的春天》所传递的信息。” 她在《寂静的春天》第二章里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在未经人民允许,甚至通常在他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无数人暴露在这些毒素中,如果人权法案中没有一条规定保障公民有不受个人或公职人员投放致命性毒药危害的权利,那一定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尽管拥有非凡的智慧与远见,却仍未想到会有这样的问题。

可在争论展开之时,业界乃至政府并没有真正把卡森的警示太当回事。《化学和工程新闻》杂志发表了一篇语含讥讽、傲气十足的评论,标题是“沉默吧,卡森小姐”。著名的生物化学家、美国氰氨公司生物化学部主任托马斯·居克斯放言称:“在我们看来,最大的问题是卡森小姐。”

而负责推广和规范农药的联邦机构——美国农业部,竟把这场争论看做是一个“公共关系问题”,并且打算“控制损失”。商务部对农药问题的担心,则主要是全国性的争论可能会对农药化学工业产生负面的影响。当时,农业部和卫生教育与福利部开展的少量研究,也主要着眼于农药对人和动物的直接后果,而不是针对它们的生态影响;而且,这两大政府部门相互间很少协作。

好在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开始关注此事,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将迫使很多人改变他们的观点。”这中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英国国防部首席科学顾问苏利·祖克尔曼爵士在致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物理学家杰罗姆·维斯纳的一封信中,引述了英国上议院里的一段调侃,其中讲到波利尼西亚食人族酋长的故事,说:“他现在不再允许他的部落吃美国人了,因为美国人的脂肪都被氯代烃污染了。”

1963年1月,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专门小组向卡森发出了进行一个非正式会晤的邀请,以讨论她所关心的问题。按照美籍华裔学者王作跃的记述(参见《在卫星阴影下——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与冷战中的美国》一书),卡森相信“这也许是改变某些想法的一个机会”,便于26日那天赴会,与专门小组成员谈了一整天。卡森温和的观点令该小组成员印象深刻,并且打消了那些对书中一些激进主张有所怀疑的人的顾虑。不久,该小组完成了一份“有关农药的工作报告”。

美国农业部看到这份报告的初稿后顿生戒备,并以愤愤然的态度进行了反驳,认为报告存有偏见——根本不考虑农药的好处而过于关注它们的危险,“可能会深深地损害美国农业”,导致公众对食品供应安全“彻底失去信心”。卫生教育与福利部也担心报告“会让大家对我们食品供应的安全性和政府的健康保护措施产生疑问”。一位大学学者则认定:“这份报告受到过分情绪化和偏激说法的影响,这是《寂静的春天》和其他有关这个主题的煽动性作品的特点……在我看来,这种写作思路有失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的尊严。”

在对报告的修改过程中,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专门小组虽然作了一定程度的让步,但仍坚持其在主要结论上的立场,并且回绝了农业部对于删掉报告中仅有的一段对卡森著作低调而真诚的赞美的请求,那段话是:“公开发表的文章和小组成员的经验都表明,在卡森小姐的书出版之前,人们大都还不知道关于农药毒性的已有信息。”农业部依然在较劲,反对在报告中提及卡森的书,理由是“在一份科学报告中提到这样一个有商业用途的出版物是不恰当的”。可专门小组最终没有理会,因为“如果不提到这本书,那就是一种故意的轻蔑。”

明媚的日子

当上述角逐和争斗悄然进行之时,媒体的热情也渐渐地高涨起来。影响巨大的《纽约时报》发表社论,肯定了卡森著作的积极意义。受众广泛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1963年4月3日播出了“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电视专题节目。面对同“台”亮相的反对者,卡森呼吁公众对技术的承诺保持一种正常的怀疑态度。她说:“我们听说过农药的好处,我们听到过很多有关它们的安全性的说法,但却很少听到它们的危害,很少听到它们的失败、低效……因此我着手恢复这里的平衡。”

卡森的告诫在相当一部分公众中产生了共鸣,同时也促使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尽早将其起草的那份关于农药的报告定稿,并报送肯尼迪总统。这份报告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提出的各项具体主张和总的理念。它提议由合适的联邦部委和机构来启动公共教育计划,以说明农药的毒性和使用;在一个控制环境污染的全面计划得到实施之前,迅速强化一些暂时性的措施。对此,王作跃评价说:该报告为这样的论点提供了一个先例,即在面对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时,应该站在保守的立场,采取步骤以缓解问题,这比在开始行动之前坐等所有的数据和证据更为谨慎。最终,是果断的政治领导、开明的技术理性,以及掌握科学的公共行动主义联合起来,把这场有关农药的争论变成了现代环境运动的开端。

令人欣慰的是,这份正式报告不仅提到了卡森的名字,而且还把她的书名加进了整个报告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句子中:“公开发表的文章和小组成员的经验表明,直至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出版之前,人们普遍没有认识到农药的毒性。”

报告正式向公众发行(1963年5月15日)的第二天,《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用大字标题报道:“蕾切尔·卡森被证明是对的”。《纽约时报》则在头版刊发的电讯中宣布:“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今天就农药的使用警告全国”。

卡森在白宫发布报告的当天也迅速作出反应,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发表评论说: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报告。它很有分量。它是客观的,而且我认为它对这个问题的评价是公正的。我觉得报告为我和我的主要观点做了辩护。我尤其高兴的是,(报告)重申了这样的事实,即公众有权利了解事实,这说到底也是我要写《寂静的春天》的最重要的原因。”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当晚播出这个特别节目时用的标题是:“对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的裁判”。主持人不无兴奋地宣称:该报告“显而易见地证实”卡森已经实现了她“给政府点一把火”的目标。

永远的纪念

1964年4月14日,卡森因患癌症与世长辞。

就在去世前不久,卡森还在一次演讲中发出警告:合成化学物质的污染已经演变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实验,而人类已经被迫成为这个特殊实验的对象。“我们迫不得已、正在将整个人类暴露在合成化学物质面前,在动物实验中,这些化学物质已经被证实是极其有害的;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毒害作用可以被积累、放大。我们一生下来就开始受到这些化学物质的污染,甚至尚未出生,还在母亲体内时就已经受到污染了。如果人们不从此改弦更张的话,这种污染将会终生跟随我们。而这种污染会引起怎样的后果,目前却谁也无法预料,因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先例可以用来帮助、启示我们作出预测和判断。”

今天这个时代的人们,恐怕已有身陷其中、进入“角色”之虑了。

再回首,1959年美国总统大选之时,正在竞选总统的肯尼迪和尼克松还曾当众吃下威斯康星州产的越橘,以表示对种植者的声援,因为这些越橘被指受到杀虫剂的污染。但后来,卡森又受到肯尼迪总统的特别邀请,出席其家庭聚会,说明政府开始意识到环保事业已经引起公众的关注。

1970年1月1日,美国最重要的独立的环境法案——《国家环境政策法案》签署生效。在这部法案众多的条款中,它确定并设立了当今美国最重要的制定环境政策和处理环境问题的独立单位——美国环境保护总署。同年4月22日,美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地球日”活动,并延续至今,每年都不间断,规模和范围也不断扩大。

1972年,美国全面禁止DDT的生产和使用;同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只有一个地球”从此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1980年,美国政府追授卡森美国普通公民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奖章。时任美国总统的吉米·卡特在致辞中肯定了她的环保先驱者地位,称赞她“给美国和世界带来的是一个觉醒的春天。”

1994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给再版的《寂静的春天》作序时写道:

作为一名民选官员,为《寂静的春天》作序,我心怀恭谦,因为蕾切尔·卡森这一里程碑式的著作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思想的力量要远远强于政治家的力量。1962年该书首次出版之时,公共政策的词汇表中甚至没有“环境”这个词。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洛杉矶,烟雾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但这更多的是因为外观而非其对于公共健康的威胁……《寂静的春天》的出现就如同旷野里的呼喊,作者以深刻的感受、透彻的研究以及生花的妙笔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保护运动或许会滞后许多年,甚至可能现在都尚未开始。

这位超前的思想家深刻洞察了技术和进步背后所隐藏的危险代价,并通过预言一种可能的灾难惊醒了整个世界。正是由于她艰苦卓绝的奋争和呼吁,大大激发了人们的生命意识与自然意识,改变了人们看待自然界的方式乃至人类思维的方向。也因此,环境保护事业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才逐渐被公众认可和接受。

蕾切尔·卡森,一个呼唤春天觉醒的人,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她。

(注:本文原载于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主办的《绿叶》杂志2014年第4期,特此致谢。文章收入本书时,略有改动。)

自然文学是以文学的形式,唤起人们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意识,激励人们去寻求一种高尚壮美的精神境界,同时敦促人们去采取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又造福于后人的新型生活方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教授 程虹

正如书中的一位美国教授所言:“任何一门科学都如河流,它的开端隐约而不引人注目。”从某种意义上讲,蕾切尔·卡森开辟的也是一条小河,她将对自然的更高尚的,同时更具洞察力的理解引入我们的社会。我相信,越来越多受此书影响的人们,成为碧波荡漾永不干涸的河流,成为人类的母亲河:将爱护地球的理念扩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曲格平

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

这是一本生动通俗,又发人深省的书。虽然距离它问世已经过去了50多年,而书中讲述的危机却还在我们身边继续发生着。希望它能使更多人警醒。

同类推荐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
  •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豆瓣超人气、嘴最贱、毒毒教大当家“毒舌奶奶CC”最辛辣观点。豆瓣上从未发表过的8万字内容首度面世。生活中的女汉子,写书时却是玻璃心,对于爱、背叛、受伤、柴米油盐霸气解读。言犀利却用轻轻的笔触修复你在社会丛林生活中遇到的伤。拒绝神秘主义,拒绝哄你开心,掏心窝地直言隐秘的生活真相,如果不能训练你内心更强大,至少给你安慰。天下万物来和去都有它时间,你若不伤,岁月无恙。如果世界上真有奇迹,那也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只是需要自己慢慢等待。读这本书能静下自己的心,充满正能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 都是寂寞惹的祸

    都是寂寞惹的祸

    是不是所有女人都要和寂寞抗争?爱是奢侈,承诺像沙。太用力、心会碎。如果我爱你,为何还会如此寂寞?苍白、随意的爱情,在生活中追寻那一点点可怜的温存。剩男剩女圣斗士——不要因为寂寞说爱我。
  • 宝山

    宝山

    宝钢惊天动地的风雨历程为中华民族全面工业化提供了多方面的至真至纯的宝贵经验,这是一笔用汗水、泪水、血水挣来的精神财富,这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山!宝钢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国防建设以及国人的生产、生活、生存提供了最优质的工业原材料,它实实在在是一座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物质基础的宝山!宝钢是一块宝,是一块佩戴在共和国胸前的熠熠闪光的瑰宝!
  • 文学大师林语堂作品典藏版(全18册)

    文学大师林语堂作品典藏版(全18册)

    本套书是林语堂逝世40周年纪念典藏版,共18册,分别为《从异教徒到基督徒》、《风声鹤唳》、《红牡丹》、《京华烟云(全2册)》、《孔子的智慧(2016年纪念典藏版)》、《赖柏英》、《老子的智慧(纪念典藏版)》、《美国的智慧(上下册)(2016年纪念典藏版)》、《奇岛(纪念典藏版)》、《生活的艺术(17年湖南文艺版)》、《苏东坡传》、《唐人街》、《啼笑皆非》、《吾国与吾民(17年湖南文艺版)》、《武则天正传》、《印度的智慧》、《中国的智慧》、《朱门》。
热门推荐
  • 空港逆旅

    空港逆旅

    此举并非是在张扬代际,更不是一些人所谓的“这帮年轻人在拉帮结派”之举。这样做,一来可以见出批评家的眼光和审美取向:二来也是对著名批评家陈思和教授所倡导的要做同代人的批评家的响应。在陈思和教授看来,“同代人对同代人的理解当然更深。作家有感性的东西,他讲不出理论,而批评家调动起知识积累,把这些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去阐述。文学思潮,新的美学风格就是这共同建构起来的。” 这样集中地呈现、展示“70后”“80后”“90后”作家,也利于形成一个话语场,有利于优秀的作家脱颖而出。唯愿如此,在若干年后,能成为这个时代作家和批评家共同携手成长的一份见证,演绎出更多的文坛佳话。
  • 十年的青春永恒的痛

    十年的青春永恒的痛

    十年,承载了太多,不念过去,不畏将来。恨了她这么久,可最终还是为了她而死,夏冰注定上辈子欠了她的,在最后一刻说的话也还是让她好好活着。
  • 萌宝快递:惹火娇妻嫁一送一

    萌宝快递:惹火娇妻嫁一送一

    六年前,她被人设计,更是莫名其妙的成为了通缉犯。六年后荣耀归来,定要将害她之人全部揪出来,不想却将自己置身于重重危险之中。安小姐,是否需要我送你回去?”“抱歉,我家男人在等我。”本想孑然一身带孩子,却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百般纠缠。当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出现之后,安莫离蒙圈了,儿子的爹真不好确定。
  • TFBOYS0l

    TFBOYS0l

    后来十八岁的顾乔得到了一个相机,顾乔看不见,摸着相机的轮廓,拿起来拍照,奇怪的是,她竟然可以通过相机看到景象,人等等。但一拿下相机,眼前还是一片黑暗,乔珊知道了,只有通过相机,她才能看得到,也掌握了怎么用这台相机。同时,二十岁的他回国了,回来找他的青梅顾乔,他们还会在一起吗?还是会选择守护她十年的他?(这是我想象的,并无抄袭)
  • 万界修罗之屠戮证道

    万界修罗之屠戮证道

    我不喜欢杀戮,但是我有不得不出手的理由,写轮眼给我了强大的力量,而我却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为了找到自己活着的目标,我游历于各个世界。也同时结下了许多与我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似乎又找到自己的目标。(前期主角不知道剧情,但是后来会做出改变的。)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汉民族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汉族饮食名著。
  • 七侯笔录(全集)

    七侯笔录(全集)

    一个关于文化的离奇故事,一段关于文人的壮丽传说。几千年来,每一位风华绝代的文人墨客辞世之时,都会让自己的灵魂寄寓在一管毛笔之中。他们身躯虽去,才华永存,这些伟大的精神凝为性情不一的笔灵,深藏于世间,只为一句“不教天下才情付诸东流”的誓言。其中最伟大的七位古人,他们所凝聚的七管笔灵,被称为“管城七侯”。一位不学无术的现代少年,无意中邂逅了李白的青莲笔,命运就此与千年之前的诗仙交织一处,并为他开启了一个叫作笔冢的神秘世界。七侯毕至之日,即是笔冢重开之时。随着少年与青莲笔命运的交织,笔灵以及笔灵背后隐藏的历史秘辛纷迭而至,诸多传闻、掌故以及沉积于历史底部的线索汇聚一处,古今彼此关合甚至超越了时空之限。管城七侯背后的千年道统之争,陆续浮现出来……
  • 校园青春期

    校园青春期

    大雪纷飞的夜晚,一个穿着很薄很薄的衣服,依偎在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公园里面。他现在在想我到底回不回去,很多孩子到我这个年纪都出去打黑工了,而我却还在孤儿院....不行,我要出去,我要挣钱..
  • 浴火重生之嫡女毒妻

    浴火重生之嫡女毒妻

    她,为他倾尽所有,却不曾想到头来,一切都是一场骗局,庶妹夺夫,一杯毒酒,一尸两命。浴火重生,她发誓要让前世负她的人付出千倍万倍的代价,倾尽所有保护自己所爱的人。斗姨娘,虐庶妹,整渣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过,谁能告诉她,一纸婚约的世子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被背叛过一次的她,又将何去何从……
  • 与杀手为邻

    与杀手为邻

    《与杀手为邻》选自希区柯克短篇故事集,包括《与杀手为邻》《白痴的证词》《逍遥法外》等十余篇短篇小说,文字简洁平实,情节曲折跌宕,结局却出人意料,并且往往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富于现代特点,符合当下阅读习惯及阅读趋向,颇受年青一代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