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9300000028

第28章 战后初期工党的对苏政策(2)

其次,苏联在地中海东部和中东地区的政策,使西方对苏联的意图产生了怀疑。伊朗和土耳其是战略要地,历史上一直是英俄争夺激烈的地方。1941年,为了阻止伊朗亲**势力的发展,并把它作为西方援助俄国的一条通道,苏联和英国占领了伊朗,按当时协议规定,战争结束后半年内外国军队全部撤出伊朗。战争结束后,英国军队撤出伊朗,而苏联却没有按规定撤出军队,而且还干涉伊朗内政。在土耳其,苏联施加压力,要求土耳其同意修改有关达达尼尔海峡的蒙特勒协定,要求把几个边界地区割让给苏联,还要求它签订特别条约,并租借海峡沿岸的陆军基地。贝文认为,俄国正在损害英国的利益,它要趁英国战后衰弱之机去促进大英帝国的瓦解,还要去填补由此而造成的力量真空。

再者,东欧形势的变化使西方和苏联的矛盾更加激化。在战争期间,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力量得到大发展。战后,很多国家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走上了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贝文认为这是苏联在推行把斯大林主义的政权强加于东欧的政策,这是对雅尔塔协定的粗暴践踏。他还认为俄国有扩张到东欧的野心,俄国把东欧看成了是它的正当的势力范围。

除上述几点外,我们还须注意到:第一,贝文认为苏联正在推行一种扩张政策,这种政策是由苏联的“历史性的民族野心和其共产主义信条”决定的;苏联的这种政策不仅对英国的利益造成了威胁,而且对世界和平的整个刚出现的结构造成威胁。第二,贝文并不认为苏联领导人要打仗,不认为苏联正为战争作计划。但是他认为苏联领导人可能控制不了他们的“完全损害无战争状态”政策的结果,控制不了他们已开动起来的力量。因此西方必须始终为之作好准备。第三,贝文决心挫败他所看到的俄国要暗中破坏不稳定的战后平衡的企图。但是英国物力不足,靠她自己不能阻止俄国的扩张,因此,贝文不得不到其它地方寻找力量以抗衡俄国的力量。

(二)工党政府新的对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面对迅速变化的国际形势,工党政府选择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呢?当时许多工党后座议员提出“第三种力量”的观点,要使英国成为介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平衡力量。贝文拒绝了它,他走了联美抗苏这条道路,因为他认为欧洲民主没有美国的最紧密支持就不能生存。

1945年8月20日,贝文在下院发表演说,声称工党政府不会改变上届丘吉尔政府所拟定的外交政策。那么丘吉尔拟定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呢?这就是所谓的“三环外交”。1944年5月24日,当时任首相的丘吉尔在英国下院发表了题为《世界局势》的演说,他提出了“三个伟大实体的计划”。他说;“我确信:我所提到的这些伟大的实体——英帝国、一个真正联合起来的欧洲概念、同美国的友好关系——决不会妨碍世界组织的总目标。……我希望和祈求这一切都可以建立起来。”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在英国保守党年会上,正式提出“三环外交”的概念。“三环”中关键的一环是与美国保持“特殊关系”,借助美国的力量抗衡苏联。“联美抗苏”是战后初期英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工党政府不仅制定了这个政策,而且还把它付诸实施。贝文在贯彻这个政策上主要采取了三个步骤的措施:

1.推动美国实行“遏制政策”

大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对英国的反苏政策一直抱冷淡态度。按照罗斯福的设想,战后仍要保持同苏联合作,在苏联的帮助下创建一个“民主和平的世界。”他相信俄国人没有“征服世界的狂妄野心。”罗斯福在临终之前一小时还给丘吉尔写信:“我愿尽可能缩小苏联问题的意义”。杜鲁门上台后,并未表现出有改变外交政策的意图。英国曾提出一系列建议,要求在俄国人到达之前占领维也纳、布拉格和柏林,但都遭到美国的拒绝。在德国投降时,西方盟国部队已超过同俄国人达成协议的界限一百多英里,1945年5月11日,丘吉尔致电美国总统杜鲁门,力主英、美军队继续驻扎在其所到达的最前线,不应后撤。然而,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却不顾丘吉尔的忠告,让给苏联占领军一块长400英里,宽20英里的地盘,失去了西方盟国同苏联就东欧和中欧命运问题进行谈判时唯一的一张王牌。

美国的这种冷淡态度使贝文处于很困难的境地:一方面,他感到如果美苏的战时蜜月继续下去的话,英国就会受到冷落;另一方面,公开出来反对俄国只能有助于坚定美国对英国阴谋的怀疑。为了解决这个困难,他采取了一个双管齐下的政策:在军事上,坚守反俄战线,直到美国准备进入这个突破口;在外交上,说服美国领导人,使他们认识到罗斯福的理想是建立在危险的幻想基础上的。

为了推动美国改变政策,支持英国的外交目的,英国朝野上下在1946年—1947年初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动。第一,贝文在首届联大上积极活动。1946年1月,伊朗政府向首届联大安理会提出了对苏联干涉内政的指控。英美都表示支持伊朗,但是美国代表没有采取具体行动,而贝文却与苏联代表维辛斯基展开了激烈辩论。会议期间,贝文在会下也做了很多工作,他在宴请美国代表团成员参议员范登堡时,还指着地图说明苏联的企图,要求美国决不能避开。贝文在联大的发言赢得了美国舆论界的赞许。

第二,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他警告人们“铁幕已经降临欧洲,”这在美国引起了强烈而又复杂的反映。虽然当时美国国会和公众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但它对舆论界震动很大,特别是对转变美国领导人的态度起了很大作用。丘吉尔在3月7日给艾德礼发了一份密电,说杜鲁门事先看过他的发言,“事先事后似乎都很满意。” 几乎同时,丘吉尔也给贝文发了一份电报,里面说:俄国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已使杜鲁门和贝尔纳斯(国务卿)同意英国的观点,要想保证和俄国的良好关系,一定程度的力量和抵抗的显示是必要的。他预言:不久这就会成为美国的占优势的观点。

第三,贝文在希腊问题上向美国的摊牌。1946年秋,希腊国内烽火又起,共产党部队得到了北方邻国的支持,到1947年春,希腊局势危若累卵。西方认为,如果共产党在希腊胜利,就可能象多米诺理论或烂苹果理论所说的那样,导致地中海国家的一系列灾难。假如希腊陷落,不仅土耳其和伊朗会落入共产党之手,连意大利,甚至法国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意大利,它有一个人数众多、组织健全的共产党。人们认为1944年希腊危机时,只是由于英国的干涉才避免了那场灾难。可是这回,英国正遭遇着战后最大的经济困难,已无力去管希腊的事情,英国希望美国来承担此任。可是1944年时,美国是反对英国在希腊的政策的。1947年2月末,贝文给美国国务院发了一份电报,声称:从4月起,英国不能再承受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负担。这封电报象是在美国领导人中投了一颗炸弹。这实际上等于向他们说:英国统治下的和平正撤离地中海,如果他们不去填补这个缺口,它就要被俄国人填补。贝文这一炮放得正是时候,引起了杜鲁门的积极反应,因为当时美国官方对俄国的看法正在改变。他们正在准备实行乔治·凯南的遏制战略。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了众所周知的“杜鲁门主义”。这标志战时大同盟的正式破裂,东四方冷战的正式开始。

2.带头响应“马歇尔计划”

美国在确立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原则后,转而采取积极扶植西欧经济复兴的政策。从贝文的角度来看,杜鲁门主义的意义在于:它承认了美国军事力量将用来保卫欧洲,并打消了他最坏的担忧——美国会重新回到孤立主义。但是杜鲁门主义并没有解决西欧经济衰弱的问题。所以,当乔治·马歇尔在他1947年6月5日的哈佛山演说中提出要美国对欧洲经济重建进行援助的试探性建议时,贝文“举双手赞成。”美国人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去建立起稳定的欧洲经济,使之作为一个抵御共产主义扩张的堡垒。

马歇尔的邀请不仅仅限于西欧,它扩大到所有欧洲国家,马歇尔的主要条件是:建设欧洲的计划必须出于欧洲,而不是美国。贝文带头组织欧洲国家起来响应,并推动产生了“欧洲复兴计划”方案。马歇尔讲话发表后,贝文马上同艾德礼商量,并指示英国驻华盛顿大使馆通知美国国务卿,说英国将立即同法国磋商。英法立即开始了会谈,6月27日——马歇尔讲话后仅仅三个星期——英国、法国和苏联三国外交部长齐聚巴黎,开始了预备性会谈。贝文邀请了莫洛托夫,企图消除同苏联之间的隔阂。贝文说,他希望“他们终究会进行合作。”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苏联根本不打算同西方进行经济合作,斯大林告诉马歇尔,他对西欧的迅速复兴根本不感兴趣,如果他参加会谈的话,他是要尽量为俄国争取援助。因此,莫洛托夫谴责美国的建议,并禁止东欧国家参加马歇尔计划。贝文曾当众表示欢迎邀请东欧国家,以便“架起一座连结东西方的桥梁。” 其实,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包括在内,只是一个外交手段,美国参议院根本不会批准美国对苏联提供大量援助。贝文内心也不希望苏联去利用他架起的那座桥梁,在巴黎会议上,他担心苏联人会同意马歇尔计划,因此他尽力不去给莫洛托夫创造一个热情的气氛,他坚决抵制苏联的无附带条件的援助的建议,坚持绝不能耽搁,并毫不掩饰地对苏联人的离去表示满意。

1947年7月初,贝文和法国外交部长皮杜尔邀请所有欧洲国家(西班牙除外)共同起草一个文件,答复马歇尔的建议。苏联和东欧国家拒绝参加,但是欧洲其它14个国家全都参加了7月12日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会议决定建立16国经济合作委员会,9月底之前,经济合作委员会制定了欧洲经济复兴四年计划,各国都正式接受了这个计划。1948年4月3日,马歇尔计划正式执行,4月18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在巴黎成立。

3.出面组织布鲁塞尔条约并推动北约诞生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一起向贝文外交政策的直接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这个目标就是建立全球力量均衡,在欧洲大陆上,美国抵销了苏联的优势,确保了西欧的安全和它经济恢复所需要的广大资源。可是对贝文来说,继之而来的并不是个稳定与缓和的时期,而是强化了的冷战。马歇尔提出的经济援助不但没有带来欧洲合作,却对欧洲分成两大敌对集团的明朗化起了促进作用,艾德礼称苏联把已经接受参加合作计划邀请的东欧国家撤回是“冷战宣言”。

而对西方的冷战活动,苏联也采取一些针锋相对的措施:通过一系列贸易协定强化了同东欧的经济关系;在东欧各国清除联合政府内的资产阶级政党;成立欧洲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这更使西欧感到了苏联的威胁。在这种形势下,贝文感到大国联合的希望完全破碎,他开始考虑实行他的外交政策的下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起点就是接受两大阵营这一事实,其目的是建立起一个以强有力的地区性的大西洋防务体系为基础的广泛的反苏联合战线。这个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布鲁塞尔条约”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7年12月17日,贝文分别会见法外长皮杜尔,加拿大高级专员罗伯森和马歇尔,提出成立某种形式的西方联盟,这个联盟包括美国在内,马歇尔表示美国支持这一计划,但要欧洲自己发挥主动精神。1948年1月初,贝文正式向内阁建议要在美国和加拿大支持下,成立一个“西方民主体系”(而在贝文的组织下,英、法、荷、比、卢五国已于1947年3月达成布鲁塞尔条约)。与此同时,贝文一再电催美国。3月11日,贝文同时向美国和加拿大提出三点建议。3月22日,美、英、加代表在华盛顿开始了秘密谈判,在这个谈判的基础上,1949年4月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宣告成立。

可见,从杜鲁门主义出笼到北约成立,英国工党政府一直发挥积极主动精神,起了重要作用,它使美国先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几方面同西欧结合在一起。开始,它充当了美国的政治导师,引导美国走上冷战道路,待美国举起冷战帅旗后,它又担任了冷战的急先锋,在整个这段过程中,贝文等人一直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执行自己的外交政策的。

三、工党政府推行反苏政策的主要原因

战后工党政府之所以会改变工党传统的亲苏政策,推行联美抗苏的政策,是有很多原因的。

(一)维护国家利益是对抗苏联的基本动因

工党是一个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每个民主社会主义政党的基本目标是在其民族国家内掌握政权,因此他们首先就得考虑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战后工党作为执政党很自然地要维护英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英国和苏联都是欧洲大国,他们之间一直存在矛盾,特别是在海外,在地中海,中东以及远东,他们之间有传统的利益冲突。19世纪中叶,英国就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同土耳其、法国一起反对沙俄。以后,俄、英在伊朗、阿富汗、中国新疆等地争夺一直很激烈,关系一度十分紧张。十月革命后,除工党政府外,英国一直推行反苏政策。1918年英国首当其冲出兵干涉苏俄革命,当时丘吉尔是干涉苏俄的主要鼓吹者。30年代后期,英国搞慕尼黑阴谋,企图将祸水东引;苏联针锋相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英德开战后,“俄国政府不甘心保持‘思想和行动上的中立’,俄国的军需品大量地运到了德国,而且直到德国进攻俄国的前夜,共产党的宣传机器还全力以赴地攻击西方的‘帝国主义战争贩子’”。 西方国家方面也完全以牙还牙地回敬了苏联对它们的憎恨。当俄国在1939—1940年冬季进攻芬兰时,法国和英国就着手准备组织一支远征军去帮助芬兰人。西方曾设想从中东的基地对巴库油田进行一次轰炸,希望由此切断德国的石油供应。

同类推荐
  • 习近平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时的讲话

    习近平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时的讲话

    本书收录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厦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期间发表的《共同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深化金砖伙伴关系 开辟更加光明未来》《深化互利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记者会上的讲话》等4篇重要讲话。
  • 联邦论:美国宪法评述

    联邦论:美国宪法评述

    众多支持和赞扬《联邦宪法》的文献中,有一本书脱颖而出,流传至今,成为代表作。这就是汉密尔顿策划并参与撰稿、麦迪逊和杰伊合作的《联邦论》。这本书的一个明显优点,是对联邦宪法基本观点的不厌其烦的反复弘扬。《联邦论》成为述评《美国宪法》的经典著作,声名与年俱增,在美国反复重印,累次畅销,至今不衰。华盛顿说:“危机消失、环境安定后,这本书将得到后世的瞩目。因为,这本书对自由的原理,对政治问题,提出了坦率精湛的讨论。凡有公民社会存在的地方,人们永远会对这些问题发生兴趣。”
  •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本文集收入的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的学术报告。讲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向听众娓娓道来,讲学结束后,讲演者与评论人、讲演者与听众、评论人与听众、评论人与讲演者、评论人与评论人之间,通过相互问答、彼此辩论、互为补充等形式,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可以说这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思想交流平台。
  • 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研究

    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研究

    本研究的对象是政治思潮,意在从整体上把握政治思潮的共性问题,探索政治思潮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政治思潮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是时代精神变动、社会矛盾、社会主题及社会发展走势的“感应器”。通过把握政治思潮的基本情况可感受时代脉搏,探寻社会热点,丰富和发展社会精神生活。当代中国诸多政治思潮起伏跌宕,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意识领域的重要现象。把握政治思潮的总体状况和运行规律,有助于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 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8年4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海南省人大会堂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热门推荐
  • 春天万物流传

    春天万物流传

    这是一个回乡的故事。我在深圳构思遥远的故乡,一千八百万名外来人员有一千八百万个故乡。就现代化进程而言,中国所有的故乡都是千篇一律的,流行风吹入,年轻人出走。逢年过节我们又从遥远的城市回来,带来一些新鲜。年轻人自以为豪,老一辈却看不惯,哀叹或嘬着牙骂这个世道。时下把这个叫城市化。了解城市化,有一个出发原点,有一个目的地,还有一个所谓的“人的城市化”。在我看来,城市不是容器,而是一个像筛子的分数符号,合适的立在分子上,不合适的筛到分母里去。分子也罢分母也罢,关键在于年轻一代是否真的在城市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坐标,是否真的理解城市文明。谁来安顿这些灵魂?谁会给他们答案?
  • 双源纪

    双源纪

    过程真的重要么?其实你清楚它只是一种麻痹而已。好的结果比一切都重要,其实过程如何真的没有人在乎。
  • 女鼓手(朴赞郁执导同名英剧原著)

    女鼓手(朴赞郁执导同名英剧原著)

    韩国著名导演朴赞郁首次执导间谍剧,2018年高分英剧《女鼓手》原著,一出上演于巴以冲突背景下的《色戒》。以色列间谍头目马丁·库兹为了刺杀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哈利勒——一名长期在欧洲以犹太人为目标、实施爆炸袭击的恐怖分子头目——招募了一位激进的左翼英国女演员查莉。在一系列准备之后,查莉终于融入了巴勒斯坦恐怖组织……面对虚构的情人和经历,查莉的良心和道德在两个民族之间摇摆不停,根深蒂固的道德观也已被撕扯成碎片。究竟哪一方才是正义的?作为一个脆弱不堪而渴望爱情的双重女间谍,又该如何抉择?
  • 我掉书里了

    我掉书里了

    我只不过是看小说熬个夜居然让我魂穿到小说里了!雷文、吐槽向、文笔不好慎点
  • Poems and Songs of Robert Burnsl

    Poems and Songs of Robert Burns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来自未来的科技巨头

    来自未来的科技巨头

    一个拥有未来记忆的科技巨头,利用未来知识走自己的科技霸主之路,让其他人无路可走。为种花家崛起努力,兔子们加油!(非科技文!)
  • 我要当幻神

    我要当幻神

    永恒大陆,凡修炼者突破战灵,灵体者便可捕获属性魔兽,合体成为自己的战兽凝聚战魂创世神碑百族相争,身份之谜扑朔迷离开局一条青眼白龙,装备全靠做热血少年携“游戏王”系统穿越永恒大陆,开启幻神之路……
  • 华丽回归

    华丽回归

    “以后找一个跟我一样姓凌的不就好了。”从小我就知道奶奶想要一个孙子,可惜妈妈在生了姐姐跟我之后就没再怀孕,她就一直说以后没有姓凌的了。好多时候,无意脱口而出的话竟成了真。
  • 都市无良小相师

    都市无良小相师

    相师寻天道,改天命。赚取钱财不外如是,主角圣决,除魔卫道!
  • 弹剑九天

    弹剑九天

    弹剑轻歌云海间,笑语声声慢。长忆浮生梦断,狂风卷,烟波乱。□□天门忍顾旧衣冠,花眠人未散。浮沉江湖宿愿,凡尘远,蛾眉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