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000000004

第4章 随处可见的“不称职” (3)

中华英才网曾做过一个关于“跳槽”的社会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全部受访者中有过跳槽经历的人占53.66%,34.77%的人跳了两次以上,60.22%的人有跳槽的想法。企业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往往新员工在终于可以独立开展业务时,便挥挥手与原来的单位告别,奔赴新的岗位和前程。而且,在很多80后人才的眼中,忠诚的分量过轻,以至于出现了为多几百块钱工资就贸然跳槽的事情。这种现状实在让企业乐观不起来。

一位人力资源部经理说:“当我看到申请人员的简历上写着一连串的工作经历,而且是在短短的时间内,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的工作换得太频繁了,频繁地换工作并不能代表一个人工作经验丰富,而是说明了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很差或者工作能力低,如果他能快速适应一份工作,就不会轻易离开,因为换一份工作的成本也是很大的。”

许多80后人才工作一不如意就跳槽,人际关系不行也跳槽,看到可以多赚些钱就跳槽,甚至没有任何原因也跳槽。在他们眼里,下一份工作肯定比现在的好,一切问题都能以跳槽的方式解决。这样,跳槽者的工作就是跳槽。慢慢地,他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以前那种努力积极的工作精神,一有困难就退缩,遇到麻烦绕开走。出现这种状况是危险的,它表明,换工作并不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为在任何工作中都会出现困难,以这种态度对待工作,是不称职的表现,同时,也会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曾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猫头鹰急促而忙碌地在树林里飞着。一旁的斑鸠好奇地问:“老兄,你究竟在忙什么?”猫头鹰气喘吁吁地回答:“我在忙着搬家。”斑鸠疑惑不解地再问:“这树林不是你的老家吗?你干吗还要再迁移搬家呢?”此时,猫头鹰叹着气说:“在这个树林里,我实在住不下去了,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斑鸠带着同情的口气说:“你唱歌的声音实在聒噪,令人不敢恭维,尤其在晚上更是扰人好梦,所以大家都把你当做讨厌的人物。其实,你只要把声音降低一下,或者在晚上闭上嘴巴不要唱歌,在这林子里,你还是可以住下来的。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叫声或夜晚唱歌的习惯,即使搬到另外一个地方,那里的人还是照样会讨厌你的。”

寓意再明白不过,频繁跳槽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我们的境遇,只有改变不良的现状,才能得到别人的青睐。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盲目跳槽的80后员工,他们的工作目标往往不清楚,但期望值却很高,然而随之失望也越大。失望越大,对周围的环境或人的不满情绪就越强烈,从而恶化情绪,失去工作的激情和动力,最终在公司里找不到适当的位置,不得不加入失业一族。

露西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创办不久的文化公司从事展销业务,本来展览经济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在这一行里有许多美好前景可以开拓,但初创阶段的公司业务并不是很好,露西的工资比一同毕业的同学少一半。收入上的差距使她心理不平衡了,她开始私下寻找跳槽的机会。结果跳槽不成,她在公司第二年的竞聘上岗中落聘了。

社会学家指出,现代人一生当中平均要换5~6次工作。不过,在一个人的职场生涯中,换工作毕竟是一件需要深思熟虑的大事,最好不要动不动就想以跳槽来改变自己的境遇。有位在两年内换了4家公司的80后员工感慨地说:“原本想通过跳槽得到更好的职位和待遇,结果发现处处碰壁,现实总是不如理想的好。”

对于忠诚,同样是80后的刘澜有自己质朴的理解,足以给80后的才子才女们一点内心的震撼。他以自己的事迹告诉我们:爱企业,对企业给予忠诚之心,才是80后人才应有的精神。

刘澜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一家设计公司工作,当时的工资是每月2000元,在同行业中并不高。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两年以后,他的工资竟然涨到了月薪两万元,还被任命为设计部主管。

刚去公司的时候,刘澜和公司进行了口头约定,双方约定在两年时间内刘澜的工资保持3000元的上升空间。但刘澜暗下决心,绝不满足于这样的工资水平,绝不能就此不思进取。他一定要让老板知道,他绝不比公司中的任何人逊色,他是最优秀的人。

刘澜工作的质量,很快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不到一年,他已经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以至于另一家公司愿意以月薪万元的工资聘用他。但他并没有向老板提及此事,在两年的约定期限结束之前,他甚至从未向老板暗示过要终止约定。也许有很多人会说,不接受另一家公司如此优厚的条件,刘澜实在是太愚蠢了。但是,在两年的约定期限结束以后,刘澜所在的公司给予了他月薪两万元的高薪,后来还提升他为公司的设计部主管。因为老板很清楚,这两年来刘澜所付出的劳动,数倍于他所领的实际薪水,理所当然,他应当获得如此丰厚的回报。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刘澜对自己说:“每月2000元,他们只给我这么多,而我也就只拿这么多好了,既然我只领着每月2000元的工资,那么我何苦要付出更多的辛劳呢!再说,我也不一定在这里长久地待下去,等有一定经验了,再跳槽去其他的公司说不定薪水会更多。”如果那样,你说结果会怎样?实际上这些正是当下许多80后员工的想法,他们一边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公司报以冷嘲热讽,频繁跳槽,蔑视忠诚度,消极懒惰,却一边怨天尤人,埋怨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正是这种想法和做法,令成千上万的80后员工与成功无缘。因为他们不知道,对于一个员工来说,还有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工作后面的机会,工作后面的学习环境,工作后面的成长过程。

许多有杰出成就的人都离不开积累:知识需要积累,财富需要积累,人生的体验也需要积累,而积累总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才能完成。对许多就业者来说,在一个企业待上3~4个月,应该说对企业才刚刚有一个了解,岗位的技能也才刚刚上手,这时候跳槽,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也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

许多80后员工渴望找到一个适合于施展才华、使自己有所发展的工作环境,这当然是值得鼓励的。但过于频繁地跳槽,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同时也会影响到个人的道德可信度。几乎没有哪家公司的老板会任用对自己公司不忠诚的人。频繁跳槽的人,对忠诚是一种亵渎,其结果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遇事就“逃”命,任“职”不担“责”

“逃”命,使复命的一切灵魂与意义都荡然无存。逃避复命,对自己的使命不负责任,没有在一定的时间里对工作的结果作出回馈,并进行卓有成效的复命,是一种不称职的表现,许多大的灾难,往往孕育于此。

当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派出的救援船到达出事地点时,“环大西洋”号海轮已经消失了,21名船员不见了,海面上只有一个救生电台有节奏地发着求救的信号。救援人员看着平静的大海发呆,谁也想不明白在这个海况极好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从而导致这条最先进的船沉没。这时有人发现电台下面绑着一个密封的瓶子,打开瓶子,里面有一张纸条,21种笔迹,上面这样写着:

一水理查德:3月21日,我在奥克兰港私自买了一个台灯,想给妻子写信时照明用。

二副瑟曼:我看见理查德拿着台灯回船,说了句这小台灯底座轻,船晃时别让它倒下来,但没有干涉。

三副帕蒂:3月21日下午船离港,我发现救生筏施放器有问题,就将救生筏绑在架子上。

二水戴维斯:离岗检查时,发现水手区的闭门器损坏,用铁丝将门绑牢。

二管轮安特尔:我检查消防设施时,发现水手区的消火栓锈蚀,心想还有几天就到码头了,到时候再换。

船长麦凯姆:起航时,工作繁忙,没有看甲板部和轮机部的安全检查报告。

机匠丹尼尔:3月23日上午,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消防探头连续报警。我和瓦尔特进去后,未发现火苗,判定探头误报警,拆掉交给惠特曼,要求换新的。

机匠瓦尔特:我就是瓦尔特。

大管轮惠特曼:我说正忙着,等一会儿拿给你们。

服务生斯科尼:3月23日13点到理查德房间找他,他不在,坐了一会儿,随手开了他的台灯。

大副克姆普:3月23日13点半,带苏勒和罗伯特进行安全巡视,没有进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说了句“你们的房间自己进去看看”。

一水苏勒:我笑了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克姆普后面。

一水罗伯特: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苏勒后面。

机电长科恩:3月23日14点,我发现跳闸了,因为这是以前也出现过的现象,没多想。就将闸合上,没有查明原因。

三管轮马辛:感到空气不好,先打电话到厨房,证明没有问题后,又让机舱打开通风阀。

大厨史若:我接到马辛电话时,开玩笑说,我们在这里有什么问题?你还不来帮我们做饭?然后问乌苏拉:“我们这里都安全吗?”

二厨乌苏拉:我也感觉空气不好,但觉得我们这里很安全,就继续做饭。

机匠努波:我接到马辛电话后,打开通风阀。

管事戴思蒙:14点半,我召集所有不在岗位的人到厨房帮忙做饭,晚上会餐。

医生莫里斯:我没有巡诊。

电工荷尔因:晚上我值班时跑进了餐厅。

最后是船长麦凯姆写的话:19点半发现火灾时,理查德和苏勒房间已经烧穿,一切糟糕透了,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火情,而且火越来越大,直到整条船上都是火。我们每个人都犯了一点错误,但酿成了人毁船亡的大错。

看完这张绝笔纸条,救援人员谁也没说话,海面上死一样的寂静,大家仿佛清晰地看到了整个事故的过程。

在每一个环节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隐患,但没有人及时对此作出反应,松散、疏忽及责任意识的淡薄,让人们冷淡了对责任的思考。责任意识的匮乏,使得人们失却了流淌于内心中的使命意识——企业与个人共赢共生的构想,往往趋于空谈……

作为一名员工,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一定的职责,每一种职责连缀起来,就构成了集体的职责。任何一个岗位的疏忽和延误,都不可小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企业中,许多大问题的爆发,是一些小问题累积的过程。强烈的责任意识,能让我们及时发现潜伏着的危机和问题,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反应。逃避复命或低效复命,会使一些小的隐患发生质变,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逃避复命,就是逃避了责任。失去了责任意识与复命精神的支撑,我们会在工作中失去内心的原动力,导致职场生命的枯萎与凋零……

2004年4月,北京再一次有人感染SARS病毒。两位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专家表示,此次SARS的传染源可能来自实验室。

事后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此次SARS的传染源确实来自于实验室,来自于实验室人员的失职和违规操作,这主要表现在:

——科研课题跨专业。腹泻病毒研究室是研究消化道病毒的领域,却跨专业承担了非典的课题,工作人员专业不熟悉,造成了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室主任擅自批准工作人员采取新的“灭活”方法,这一方法未经学术委员会论证,科学依据不足。有关“灭活”效果未经严格验证,没有验证方案、记录和内容。

——技术操作不规范。违反卫生部关于灭活SARS病毒必须在生物安全P2以上实验室或在生物安全柜进行的规定,在没有安全防范措施的普通实验室操作。

——人员配备不严。大量使用缺乏专业知识的研究生和进修人员从事高风险研究,没有对有关人员进行严格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同类推荐
  • 改变千万人生的八堂课

    改变千万人生的八堂课

    改变千千万万普通人命运的宝典。你能做好人生的选择吗?你能成为人生的驾驭者吗?你的生命是否真正变成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本书引用大量生动感人的故事,通过八堂课的形式,深入讲述人生的玄妙哲理,帮助人们获得成功人生的资本。
  • 好故事金道理

    好故事金道理

    每天花上一分钟读一个小故事,在这些故事的照耀下,你的人生将与众不同:你的忧伤将变为沉醉的美酒,人生的黑暗将会变为黎明的曙光,没有意义的人生之旅也将变得轻松、快乐……正是这些故事丰富了你的生命历程,正是这些哲理启迪了你做人做事的智慧!乐观、豁达、智慧的人生应该是快乐的,简单而积极的,有些人的心灵被欲望、消极、忧伤的灰尘蒙蔽得太久,看不到蓝色的天空。如果你想不断地修炼自我、追求卓越的品质,如果你愿意重新丰富自己的思想,如果你渴望提高生活的质量,如果……那就翻开《好故事金道理》,在闲暇时细细品味其中的甘甜,在苦闷彷徨时思考心灵的方向。
  • 日事日清工作法

    日事日清工作法

    本书深刻阐述和剖析了日事日清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从摆脱拖延症、提升职场情商、建立结果思维以及学会管理时间等多个方面,论述了提高企业和员工执行效率的重要性和具体的工作方法。
  • 卡耐基写给年轻人

    卡耐基写给年轻人

    1888年11月24日,卡耐基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04年,他高中毕业后就读于密苏里州华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他虽然得到全额奖学金,但由于家境贫困,他还必须参加各种工作以赚取必要的学习费用。这使他养成了一种自卑的心理,因而他想寻求出人头地的捷径。在学校里,具有特殊影响和名望的人,一类是棒球球员,一类是那些靠辩论和演讲获胜的人。他知道自己没有运动员的才华,就决心在演讲比赛上获胜。他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练习演讲,但都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告终。失败带给他的失望和灰心,甚至使他想到自杀。然而在第二年里,成功之门终于向他敞开。
  • 人生的资本全集

    人生的资本全集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实用性和可读性。它挖掘了不同背景、不同条件下客观存在于人们身上的每一种资本,以我们身边和大家熟知的成功人士的真实故事来说明这些资本对人生的重要性以及运用这些资本走向成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通过这些实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借鉴一些经验,为每位渴望成功的人士指出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
热门推荐
  • 总裁大人的100次壁咚

    总裁大人的100次壁咚

    “我们结婚吧”林轩慕深情的对着夏晴霜说,“不好,我不喜欢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王妃有张乌鸦嘴

    王妃有张乌鸦嘴

    某王爷:“春宵一刻值千金,早些安置吧!”某妃:“王爷,你行吗?别春宵一刻之后,明儿我成了寡妇了。”噗~王爷吐了一口黑血。某妃大惊失色:“王爷,我、我、我……”某王爷有气无力道:“王妃,以后、莫要随便说话了……”
  • 古兰经故事

    古兰经故事

    每一位天仙都负责一项专门的工作:吉布利里天仙是真主专门派往先知们那儿的使者;伊斯拉非来天仙专门负责末日来临时对人们进行清算;米卡伊来天仙专门负责宇宙万物;阿兹拉伊来天仙是专门负责掌管死者灵魂的。
  • 赚钱其实没那么难

    赚钱其实没那么难

    本书精选作家迩半坡先生在各个名刊上发表的文章40余篇,其中多篇被大量转载和入选进各种书籍,篇篇文章以当下国内外的创业明星为榜样,以时尚前沿的商业模式为蓝本,截取最新锐热点事件和现象,通过系统化研究,揭示创意创业、实现梦想和改造世界等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囊括富有鲜活动力的人物精神和创新意识,揭秘创意创业的商业智慧,带给你全新的启迪借鉴意义和实战经验价值。
  • 相思诀(第一卷)

    相思诀(第一卷)

    被深爱之人推下悬崖是怎么滋味?祖父要带兵攻上那负心汉的山头!父亲要将那逆贼的祖宗十八代都按上谋逆的罪名!长兄挥挥手:“连个青楼男老鸨都敢这样欺负我妹妹,去,抓住他,生死不论!”只有她觉得他有苦衷,费尽心思再见他一面,他却问道:“你怎么还没死?”大夏先皇唯一的公主,却偏偏一眼跌进青楼男老鸨的爱恨情仇里。结局如何,不到梦醒时,谁也不知——
  • 太初之帝

    太初之帝

    这是一个万族林立的世界,人族修士,巨枭魔头,神魔后裔,异域王族,万丈巨人等诸强并立,在这片天地间流传着一个远古的传说,得天书者可参悟无上之境。千木是一个普通的少年,手持青芒神物,资质平庸却心向大道,“顺成人,逆成仙”,他正是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从废弃之地走了出来,人间界,灵界,仙域……一路走来,一个个谜团开始浮出水面,且看千木如何以五行灵根一步一步走上巅峰,揭开最古老的秘密,笑傲混沌内外。
  • 十五还梦

    十五还梦

    真君的三魂七魄分散在梦境之中,他有一把成了精的古琴,被他简单命名为素琴。唯有素琴才能进入他的梦境,将他的三魂七魄带回。“阿琴,在本君的梦里肆意妄为,感觉可好?”“......是真君您一直迟迟无法醒来,他们都束手无策,说只有我能进入您的梦境里,将您的三魂七魄带回,真君,阿琴好想您...”
  • 凤栖梧桐幽幽木香

    凤栖梧桐幽幽木香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如何度过漫长岁月是沉溺在黑暗里自艾自怨还是追逐黎明之光当我遇到他时,好像答案就明显了
  • 聚光灯下的你

    聚光灯下的你

    程诗雅为了林易文报名练习生海选,在现场她握着话筒的手都在抖,像她这样的0基础,八成会刷下来,可仿佛是幸运眷顾,公司老板偏偏看中了她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让她通过了,那年她15岁。她在练习室熬了两年,第一次随团队登台演出,与林易文的一眼对视,便使她乱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