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600000055

第55章 观念54:铜臭—人生不可缺少的滋味

【老观点新鲜看】

如果有人被说是“一身铜臭”,那他肯定会暴跳如雷,因为“铜臭”总是用来讽刺掉进钱眼里的人。大家总是极力地撇开与钱的关系,殊不知,有谁能逃脱铜臭呢?聪明的人懂得用钱为自己换回尊严和快乐,让自己的人生在钱的作用下更丰富多彩,又不在金钱的旋涡里迷失了自己。所以,不如说铜臭是每个人一生都不可缺少的滋味。

钱与尊严

金钱与尊严在道德伦理上来说似乎并不存在关联,用钱买不到尊严,用尊严也很难换来钱财。但实际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穷人总是要承受更多歧视。仇视富人的人很多,却很少见到歧视富人的人。

在驻日本的联合国某司令部里,犹太士兵总是无端地受到多方的歧视,根本没有尊严可谈。犹太士兵只要走过,白人士兵必然要满怀憎恨而轻蔑地骂一声“犹太鬼”,任何人都可以随便地挖苦犹太士兵一番,而犹太士兵虽然恼火却无可奈何。

有个叫威尔逊的犹太人,由于他的军衔较低,因此更是受尽了白人士兵和高级军官们的歧视。大家都看不起他,他饱尝了人们对他的各种侮辱。但是他拥有犹太人对金钱的头脑。他省吃俭用,积攒一小笔钱,然后他就把这笔钱借贷出去。在白人士兵里花钱大手大脚的现象很普遍,他们总是等不到发薪水的时候,就囊中羞涩了。他们看到威尔逊有钱,就迫不及待地向他借。

威尔逊就借钱给他们,同时还要求他们在一个月内还清,且附带高额的利息,但是那些士兵们早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威尔逊收到这些利息之后总是继续攒起来再借贷给那些士兵们。对于没有钱可还的人,威尔逊就让他们把他们自己的一些值钱的东西做抵押然后再卖出去。这样,不久,他变成了士兵里面的“大款”。这些待遇即使是高级军官也未必可以享受得到。那些经常过山穷水尽、灰头土脸日子的白人士兵,对威尔逊趾高气扬的样子再也没有了。

你也许会说,威尔逊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尊严,只是因为大家有求于他。但是如果让你选择的话,相信你也会选择有钱而受追捧的威尔逊,不去做没钱又受尽侮辱的威尔逊。

把金钱和尊严联系在一起的确是不符合常规的道德观,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我们这个还不那么完善的社会。既然你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社会,那就想办法适应它。

钱与快乐

现实生活中,没有钱寸步难行,然而有了钱却不去合理地花销,也是一文不值,只有用钱来制造快乐时,钱才能发挥它的价值。正如托尔斯泰所言:“财富就像粪尿一样,堆积时会发出臭味,散布时可使土地变得肥沃。”

安妮和弗兰克有5个孩子,他们的经济拮据,而每逢假日却必去滑雪。为此要购置7双滑雪板、7双长靴、7副撑杆及每人的滑雪衫,还要付来回的车费等其他开销。邻居们都认为安妮和弗兰克一家简直是疯了。十几年后,一位邻居又碰到安妮,她的孩子们都已各自成了家,“当然,我们那时过着清贫的日子,”安妮说,“但最近,一个儿子在来信中说,他怎么也忘不了小时候滑雪时的快乐。”

一笔有限的收入有两种安排法:精明人往往精打细算地将衣食住行小心翼翼地考虑进去,虽然事事顾全了,但最终觉得毫无收获;而聪明人会把钱花在自己喜好的事情上,如果难以做到兼顾的话,他们常常先满足重要的方面,而在其他的方面节省一下。

有些不够聪明的人对于把钱花在那些有益的并能为家庭和自己的生活增加乐趣的事情上,总是犹犹豫豫,只想着攒钱备荒,放走了大好时光。其实他们这是只知紧攥手中的麻雀,而忘了逮野地里的孔雀。

马丽小时候的一件事令她终身难忘。那时她父亲失业了,全家靠吃鱼市上卖剩的鱼杂碎过活。一天,她在一个商店的橱窗内看到了一只带红色塑料花的小别针,顿时她便发疯般地迷上了它。马丽赶紧跑回家去央求妈妈给她一毛钱。母亲叹了口气说:“一毛钱能买一磅鱼杂碎呢!”但父亲说:“给她钱吧,要知道这么便宜的价格就能为孩子买到的快乐,今后是不会再碰上的。”那时,马丽就明白,这一毛钱所能买到的是永远难忘的快乐。

并不是说快乐只能用钱换来,但如果你能用钱换来快乐又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我们不是在宣传一种纸醉金迷的生活,而是让你学会发挥出钱的最大价值。在一定的储备之外合理地运用钱改善自己的生活,不做守财奴,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生活离不开金钱,但生活的主题不是金钱

金钱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东西,没有金钱你很难找到快乐和尊严——即使这快乐和尊严是肤浅的。但是如果你一味追求金钱,把自己的人生主题与金钱画上等号,生活便会成为围绕一张钞票而上演的闹剧。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在他创业初期,人们都夸他是个好青年。当黄金像贝斯比亚斯火山流出岩浆似的流进他的口袋时,他变得贪婪、冷酷。身受其害的宾夕法尼亚州油田地方的居民对他深恶痛绝,无数充满憎恶和诅咒的威胁信涌进他的办公室。连他的兄弟也十分讨厌他,而特意将儿子的遗骨从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地迁到其他地方,他说:“在洛克菲勒支配下的土地内,我的儿子变得像个木乃伊。”

由于洛克菲勒为金钱操劳过度,身体变得极度糟糕。医师们终于向他宣告一个可怕的事实,以他身体的现状,他只能活到50多岁。离死亡不远的他才开始省悟到是贪婪的魔鬼控制了他的身心,他听从了医师的劝告,退休回家,开始学打高尔夫球,上剧院去看喜剧,还常常跟邻居闲聊,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他开始考虑如何将庞大的财富捐给别人。

于是,他在1901年,设立了“洛克菲勒医药研究所”;1903年,成立了“教育普及会”;1913年,设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1918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夫人纪念基金会”。他后半生不再做钱财的奴隶,喜爱滑冰、骑自行车与打高尔夫球。到了90岁,他依旧身心健康,耳聪目明,过得很愉快。他逝世于1937年,享年98岁。他死时,只剩下一张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因为那是第一号,其他的产业都在生前捐了或分给继承者了。

金钱虽然带给洛克菲勒成就感,并且让他一度迷失了人生主题,但他最终处理好了跟钱的关系,享受金钱提供给他的生活,但也不忘记用金钱去行善,既帮助了别人又为自己赢得了声誉。他有这样的一生还有什么可以悔恨的呢?

同类推荐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 章太炎:大偏至正

    章太炎:大偏至正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深化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 沪上观澜,第二届上海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沪上观澜,第二届上海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上海是中国近代文明的桥头堡和先行者,是当今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重要的文化基地。这是一本研究探讨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书。
热门推荐
  • 春天里的四季

    春天里的四季

    从少年时代的故乡河北大名县写起,一直写到2000年退休以后的家居生活。从中充分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师尊的感恩之情,以及为人子、为人妻、为人母的血肉之情。
  • 探索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探索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这是一本献给渴望探索新世界的青少年读者的百科全书。全书用通俗浅显的文字诠释出丰富而精彩的万千现象,让青少年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一个乐趣无穷、充满未知的知识世界。囊括天下万物,浩瀚无边的宇宙天地,精彩纷呈的地球故事,千奇百怪的生物世界,有趣深奥的自然科学,日益发达的高新技术,曲折生动的人类历史,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展示自然科学的神奇,探索人类社会的奥妙……
  • 大楚神级老头

    大楚神级老头

    附身范增,脑藏奇谋,身怀绝技,楚汉之争应该精彩点!刘邦:范增老贼越活越年轻,莫不是仙人下凡?项羽:亚父之勇,不在我之下。张良:既生良,何生增啊!韩信:范老头点兵宁缺勿滥,着实高明。……这是一个七旬老头勇冠三军、谋定天下的牛批拉风故事。
  • 大匠之门:齐白石回忆录

    大匠之门:齐白石回忆录

    20世纪的中国,杰出的艺术大师层出不穷,而备受陈师曾、徐悲鸿、林风眠等人共同推崇的大画家,只有齐白石一人。齐白石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异数,从没有一位画家如同他这般,能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他将传统文人画的美感情趣转向移位,开辟了一个平民化、世俗化的绘画天地,注入了生机活泼的世俗人情。《齐白石回忆录》是白石老人亲述,由门人张次溪记录,原是请吴江人金松岑为白石老人作传所备的素材。
  • 世界会怎么转和我有什么关系

    世界会怎么转和我有什么关系

    欢迎来到任务位面,在这里你可以接到位面任务主角穿越各个位面,领略各个世界的风采
  • 救人

    救人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我不要一成不变的人生

    我不要一成不变的人生

    这是一个飞行员所经历的美国趣事,是一个个与青春、梦想有关的故事。作者原是航空公司男乘务长,在工作了六年后,决心不要一成不变的人生,于是只身赴美。他花了10个月拿到直升机飞行驾照,一个人开着直升机在洛杉矶市中心上空盘旋;乘游艇出海时救起一个超级高富帅在vegas上演宿醉,几进几出当地黑帮;在66号公路浪漫穿行;一个人、一辆车,没做任何计划,走哪算哪,横穿了整个美国:探访了阿帕奇、切诺基的部落,原子弹试验场的白沙滩,西点军校、MIT种种奇遇……一年时间,近三万公里的行程,飞机、游艇、汽车样样都有。在美国的深度体验,徒步、自驾、潜水、马术、枪械训练都涵盖到,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精彩的穿越美国的可能性。哦,原来可以这么玩!
  • 末世种田:炮灰要逆袭

    末世种田:炮灰要逆袭

    末世意味着新世界的更替,一个普通少女因为末世变得强大,战阎虱,追阴蚝王,红色变异怪物,各种奇怪的生物随即而来,竟然还有一个难以应对的重生女,少女这才知道原来自己仅仅是书里一个配角,且看这少女如何应对末世后的各种难题。
  • 期待的下一瞬

    期待的下一瞬

    苏云祯渐渐发觉,自己越是强烈希望什么,就越不会发生什么,所以她不再傻傻期待,她选择认清现实,解决问题。她的改变却也渐渐改变了她身边的人。
  • 一眼万年:倾城荣华只爱你

    一眼万年:倾城荣华只爱你

    在你逆光而来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我放不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