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3500000002

第2章 我们对“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理解(2)

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相比,“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指向性更强,评价标准更明确,更具有操作性,更能体现对学生的关照。因为学生较少功利,更多本真,他们喜欢的学校,一定是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的、师生关系融洽的、给他们带来快乐的学校。此外,就主客体关系而言,学校是为学生开办的,学生最有权力评判满意与否,学校也应该以“学生是否喜欢”作为衡量和判别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准。因此,把“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作为办学目标,使学生成为评判学校的主人,这是最能体现教育本真的做法。可以说,有了学生喜欢的学校,才会有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是落实“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抓手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又是“十二五”期间落实“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抓手,在教育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的今天,它更是促进教育转型的一项重大举措。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培养人才,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就是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一个大写的“人”来对待,既让学生感受到当下的快乐,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就是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变为遨游未知世界的快乐旅程,既让学生学有所成,又使学生兴趣盎然。学生只有在自己喜欢的教育环境中才能健康快乐成长,才能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

当前,上海市提出了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命题,包括价值追求、质量观、培养模式、管理方式和教师专业成长等五大转型。转型需要载体,实践“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就是促进转型的载体;转型要有具体措施,围绕“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就是促进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措施。如“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加强对“人”的价值的高度关注,强调学生的存在与发展,尊重学生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重视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创设师生、生生和谐融洽、彼此接纳和信任的校园环境,这些都将有力地推动“从过度追求功利价值转向更加追求教育对人本身的价值”的转型发展。可以说,“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涉及教育转型的各个方面,实践“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过程就是促进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过程。

三、如何理解“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内涵

要正确理解“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内涵,除了认识“办”和“喜欢”的深刻含义外,更要对如何对待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回答。

(一)关键在于一个“办”字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关键在于一个“办”字,它以“学生喜欢”为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为达到“学生喜欢”这一目标,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主动适应、积极探索、不断改进的过程。“办”的含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区域推进的总体构思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和黄浦区教育学院是区域推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助推者,总体构思应当体现管理层的顶层设计思想,并成为学校与教师共同的愿景和行动的依据。具体而言,这一顶层设计思想可概括为“一线四块两策略”。一条主线:把“关注学生需求,了解学生意愿,改进学校工作”作为主线贯穿于始终,以充分体现“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思想。四个板块:(1)课程——课程实施更符合学生实际,让更多学生有条件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2)课堂——“以学定教”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每个学生都得到合适的教育;(3)环境——学生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气息,生活在和谐融洽、互助互谅的氛围之中;(4)教师——教师得到充分的信任与尊重,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两种策略:(1)走演绎的路线,鼓励学校在顶层设计之下形成自己对“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独特做法和新鲜经验,追求各显神通、精彩纷呈的效果;(2)走归纳的路线,将各校有价值的经验与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创造性重组成一个支持更多学校和教师的帮助性框架,以进一步修正和完善顶层设计思想。

一条主线串联起四个板块,再安装两排“轮子”(策略),便成为一列可以行进的列车,它将载着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智慧和行动,朝着预定的目标奔驰。

2.要有校长教育思想的引领

校长是否具有教育思想是“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能否由口号变为现实的最重要的条件。校长的教育思想是在顶层设计思想指导下基于学校实际,在办学实践中的理性思考,它表现为:一是有学校如何使学生喜欢的整体思考和具体目标。整体思考是学校围绕“喜欢”勾画的发展蓝图,应该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具体目标就是针对当前学生不喜欢的现象提出努力的方向和改进完善的措施。二是有超前的胆略和执著的坚守。这种胆略和坚守是建立在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基础之上的,即面对各种干扰,能够不犹豫不动摇,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阵地,真正关注学生的需求,不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表面的“荣光”。三是有课程领导的意识和能力。依托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来大力开发学生喜欢的课程,努力挖掘课程中学生喜欢的元素,使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学生逐步喜欢学校、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

3.要有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施

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是否喜欢学校起着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学生从跨进校门的那一天起,就对教师怀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这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学生在校生活的每一天都要和教师面对面接触,教师的神态表情和行为举止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的心情与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的态度。长此以往,这种心情和感受便潜移默化为一种是否喜欢学校的感情基础。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和公平无私,会使学生对教师由敬而远之转变为尊敬爱戴;教师在教学中的鼓励期待和因材施教,会使学生由恐学厌学转变为乐学会学;教师在班集体中创设和谐融洽的氛围和倡导团结互助的精神,会使学生对集体和同伴由疏远陌生到融入悦纳。这种对教师的情感、对学习的态度和同伴间的关系,都是影响学生是否喜欢学校的重要因素。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将决定这些因素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4.要有育人环境的熏陶

学生喜欢或者不喜欢学校,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就是比较抽象的政治概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优秀品质就要从身边具体的事情做起,包括孝敬父母、友爱同学、乐于助人、勤奋学习等。所以,培养学生喜欢学校的情感也要渗透在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中。如在课程方面,通过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更多学生喜欢的校本课程;在教学方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多地关注学生差异,实行以学定教;在队伍建设方面,关心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培养教师的文化自觉,激发起教师的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让教师在课堂上以愉快的心情来感染和影响学生;在同伴关系上,全力营造和谐融洽、民主活跃的集体氛围,形成团结、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人际关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在校园环境方面,建设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发挥学生在环境创设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只有这些方面都凸显出让学生喜欢的因子,才能累积成学生喜欢学校的情感。

5.要有持续改进的机制保障

“办”的过程就是学校工作持续改进的过程。我们把“形成基于学生需求的调研—改进机制”作为研究与实践“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我们认为,学生的感受是教育的出发点,他们有许多令成人耳目一新的真知灼见,这些真知灼见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动力。一方面,学生能够发现很多校方没有发现或忽视的地方;另一方面,用学生舆论的力量来强化教师的爱生情结,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自尊心,能有效提高工作改进的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变化的时期,其身心的成熟、兴趣的变化、知识的增多、眼界的开阔等都会使评价标准发生变化,从而使“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只能是一个没有终结的、不断追求的目标。当学校经过努力,使学生由不喜欢变为喜欢的时候,学生必然会产生新的不喜欢,推动我们为实现学生更高层次的喜欢而持续努力。因此,根据学生的需求来改进和提高学校的各项工作,一定能使学校的发展充满生机活力,使学校具备更多让学生喜欢的因素,并形成自动运行的机制,在把学生的不喜欢变为喜欢的过程中实现学校的自我完善。

(二)“喜欢”需要尊重、引导和培育

同类推荐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四川人性格地图

    四川人性格地图

    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为人处事上,他们讲求和为贵,信奉中庸之道,主张办事适度,适可而止;信奉“得饶人处且饶人”,即使占理,决不得理不让人。他们洞达细心,从不放弃丰富多彩的闲情逸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四川人一味地妥协。在原则问题上,四川人是决不让步的。
  •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熟悉(如对心理效应词条和具体的传播活动)但又有些陌生的内容。它是以词典的形式,把精心选择的130条心理效应和生机勃勃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等)联系起来,用心理效应所包含的理论和知识去诠释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及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反之,又用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去验证心理效应的内涵。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案例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本传播心理效应的词典,同时它还是一本有关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趣味读物。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介绍了社会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八位代表人物,九部经典著作,讨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学精要》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所以这是一部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的充满探索新领域的热情的试笔之作。对于同样刚刚涉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们,这部书对他们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人物和名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或许会有一些帮助。”
热门推荐
  • 最精彩的成长故事全集

    最精彩的成长故事全集

    成长的故事很多很多,有欢乐也有悲哀;成长的岁月很长很长,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去感悟。岁月不会回头,抓住今天的每一秒,把希望系于明天的彩云,成长就是希望编织的彩带,串联回忆和向往。本书精心挑选了400多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成长故事,是亲子共读的首选范本。
  • 耀星永恒

    耀星永恒

    星辰中最微弱的光亮,将点亮所有黑暗魔障。一柄长枪,将血染魔族大地,踏千军,耀吾族之永恒,枪之所指,枪指之至,划破命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董明珠变身记

    董明珠变身记

    “你这个蠢女人,连自己的身体都看不住,让别的灵魂进入你的身体,在别的男人面前作妖,你可是我的女人。”沈辰赫脸色铁青的吼道。“我又不是故意的。”她一脸窘迫的垂着头。“鬼王大人,我的身体被其他鬼魂顺走了,帮帮忙找找呗!”明珠厚着脸皮乞求道。“你可是冥界的新宠,鬼使大人、鬼王、冥王都罩着你,要不然你也罩着我呗,我相亲就不会被其他鬼魂嘲笑了。”某鬼抱着她的腿说道。
  • 千年之恋爱妃哪里跑

    千年之恋爱妃哪里跑

    一朝穿越,不都说穿越到古代都是那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种么?怎么到了千羽柠一切都变了呢?这个小说是我第一次写,写的不好请多担待,我会努力更新的。
  • 奚月妙旅

    奚月妙旅

    这是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这是一个成长与蜕变的过程,这是一位普通少女穿越异时空的故事。生活平淡无味?一起来场奇妙冒险吧!
  • 大宋重组

    大宋重组

    在历史上,宋微宗是个聪明的人,但不是英明的皇帝。其实也不能怪他,不论换谁上位,如不能彻底改变当时的社会形态,靖康之耻迟早都会发生。那要如何改变,改变到什么程度,则尽在大宋重组。
  • 大宇宙圣地

    大宇宙圣地

    因果纠缠的圣地,众种族杀戮的修罗场,出入多元的神组织,众生平等的宇宙树,生于荒芜,死于繁盛的“父”谁都是自己的主角,可是谁又是别人的配角。新人新书。
  • 异世界旅途之千之

    异世界旅途之千之

    千之因为车祸穿越到异世界,因缘际错在纷争之中遇到了很多人和事。
  • 纯情慕少太撩人

    纯情慕少太撩人

    都说自古世仇成鸳鸯,青梅竹马难成双当身世揭开时原来是一对青梅竹马哼,谁说青梅竹马难成双?都说他高冷,无情不近女色;都说她冷酷,杀人无数,辣手摧花但事实却是情难自控 “小狐狸,过来!” “我和你很熟吗?” “睡都睡过了还能不熟吗?” “!!!”神她妈睡过了,不就是盖着被子纯聊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