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700000021

第21章 梅贻琦:最后的坚持(4)

1960年初,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装设之热能率1000千瓦之水池式核子反应器首次达到临界(发生核能作用)。台湾行政当局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特就原子炉工程进展情形发表谈话:该反应器系美国奇异公司承制,台湾“清华大学”订购该批机件后自行负责其工程设计及施工。实际装机工作除清华本校人员外,并约有中国石油公司、台湾电力公司、台湾铝业公司及联合工业研究所等派员协助。台湾“清华大学”系于1958年3月与奇异公司订立采购合同,是年5月在新竹校址内选定地点,举行破土典礼。

建筑工程则因准备手续繁多,于12月9日才开始,装机工作于1959年10月开始,全部工程共历时两年零四个月。此项设备及建筑工程费用高达110余万美元,经费来源为最近三年清华基金利息及由基金暂借款共80万美元左右,又有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允予补助35万美元。

在反应器初次实验时,台湾行政当局原子能委员会执行秘书李熙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远东代表潘宁顿(Pennington)特派视察专家席嘉(Ceio),国际原子能总署选派专家李克(Ricker),奇异公司工程师海伽(Haaga)及何格(Hogle)均在场协同本校人员确定反应器之安全性能,以明责任。

台湾“清华大学”反应器为水池式反应器,在远东尚属第一座落成者,日本、菲律宾、泰国皆派有专家前来观摩装机及试验运转工作。该反应器虽已竣工,但因尚需做多次实验测定其性能,校方为求安全,短期内不能供一般人士参观,俟布置妥帖,另订招待办法,再行邀约。

原子能所核反应堆的落成,也标示着梅贻琦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一个重要使命。

6梅贻琦的教育生涯

从事教育事业长达四十七年的梅贻琦先生,逝世虽然已经多年,但他对中国学术与文化的影响,却是历久弥著。

梅贻琦先生,字月涵,民国前廿三年(清光绪十五年己丑,公元1889年)12月29日(农历腊月初八)生于天津。他祖籍江苏武进,明成祖时由江南迁居北京,后在天津落籍。

梅族家道中落,在天津落户以后,虽无显宦富豪,但在小康的经济状况之下,历代都注意子女教育,可谓诗礼传家的寒儒门第。

梅先生髫年在家受启蒙教育,1904年入张伯苓先生所办的南开学堂(初名敬业中学)。1908年以第一名成绩自南开毕业,被保送保定高等学堂。先是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中美协议用作资遣中国学生留美费用,自1909年起考选第一批留美学生,录取47人,梅贻琦先生以优良成绩被录取。

1909年10月,梅贻琦赴美,因在学期的中途,暂在麻省Groton中学附读,1910年进入麻省之吴士脱工科大学(Worcester PolytechnicInstitute)攻读电机工程,1914年毕业,获工学士学位,时年二十五岁。

1921年8月梅贻琦获得休假的机会(当时清华教师中美人士各半,为美籍教师计乃有服务六年——第二次起七年——得休假进修或考察一年的制度,原薪照支,进修或考察费用由学校支付),赴美专修物理。翌年7月回国,即任清华物理学系主任。

1931年,蒋介石利用奉系军阀驱散了汪精卫和阎锡山的北平“国民政府”,重新稳定了他对北方的统治。这时,蒋介石派他的亲信、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副教务主任吴南轩担任清华校长。

1931年4月20日,吴南轩正式上任。吴南轩与罗家伦一样是一位政治色彩极浓的人物。一到校,他就采取了个人专权的统治手段,其所作所为远比罗氏为甚。他任用带来的亲信或幕僚充任教务长、秘书长等职,并将会计、庶务、文书等各科主任全部更换。

此外,他还极力反对业已形成并在清华行之有效的教授治校制度,拒不承认院长由教授会选举的惯例,而坚持校长个人全权聘任。当这一行为受到干涉时,竟抱着“院长宁缺,个人主张不能捐弃”的态度,拒不召开教务会议和评议会,并且私自修改《国立清华大学规程》,取消了“院长由教授聘任的规定”。此外,他还采取种种手段拉拢学生,并试图挑拨师生关系。

如此种种,很快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公愤,吴氏到校未满两个月,就爆发了“驱吴”运动。5月28日,教授会通过决议并致电兼任教育部长的蒋介石,要求撤换吴南轩,“另简贤能”。第二天,学生会也召开全体学生大会,表示坚决支持教授会决议。吴南轩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反对声中,于5月30日携带国立清华大学印信和若干重要文件,逃到北平城内使馆区,并且居然在利通饭店挂起了“国立清华大学临时办公处”的牌子,进行“遥控办公”。

吴南轩被赶出校园后,他一方面断绝了清华的经费来源,一方面歪曲事实真相,污蔑教授会“唆使学生”胁迫校长,给教授们扣上一顶“反动分子,违抗部令”的帽子,进行政治恫吓;并且还暗中伙同陈立夫等人策划用武力解散清华的阴谋。这样,愈发引起清华师生的愤慨,更加坚定了他们要求撤换吴南轩的决心。在学生会和教授会的共同努力下,吴南轩于6月25日离开北平南下。7月7日,南京教育部以吴南轩“暑病时侵,亟宜调养”为托词,批准其离校“调摄病体”。

吴南轩被赶后,造成了清华两年内“两驱校长,一拒校长”的局面,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国民政府再也不敢随便派人任清华校长,只得临时派翁文灏“暂代校务”。翁多次提出辞职后,教育部又派理学院院长叶企孙为“校务代行”。叶也因问题棘手,屡次请辞。

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党中央派罗家伦(志希)先生为第一任国立清华大学(自1925年招考大学部学生,至是正名。又,清华原隶属外交部,自此改由教育部管辖)校长,梅先生改任清华留美学生监督,11月携眷赴美视事。

1931年冬,清华校务方由翁文灏先生代理。11月,教育部长李书华(润章)先生公布梅先生继任校长。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反反复复,多方权衡,一再物色。早在1926年春,教务长张彭春先生辞职,梅先生被推举继任——以后便成为不成文的习惯,清华教务长总是由教授会推举,校长聘任。五年后,国民党政府正式任命梅贻琦为清华大学校长。

梅贻琦接任校长后,清华也就从此结束了因屡发校长风波而造成的长期不稳定局面,并且开创了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而这也正是后人一提清华就会想到梅贻琦校长的缘由。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这一时期的校长更迭风波,除了受当时国内政局变化、北洋军阀政府不断改组的影响外,校内师生的坚决反对是至关重要的。而这恰好反映了当时的知识分子为了实现学术自治、教授治校而奋斗的历程。

要办好一所大学,必须专注于学校的建设和学术成果的积累,而不是将其作为自己牟取名与利的升降机,没有沉稳的耐心是不行的,没有长久的坚持是不行的。梅贻琦很好地秉承了以上的原则。

1955年以后,他去台湾创办新竹“清华大学”,担任校长直到逝世。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位“终身大学校长”,无论在祖国大陆或在台湾地区任职期间,地位一直十分稳固,受到师生的信赖和尊崇。即便是在学潮澎湃的时候,学生向校当局提意见,也要声明一句“拥护梅校长,反对×××”。这其中的奥妙何在?后面的文字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回答这一问题。且从他这个校长的“来历”说起。

纵观旧中国的大学校长,大体上有两种来历,一种是“请”来的,即某人先在某一方面有了成就,成了名家名流,众望所归,就请他来做校长,于是“长随校传,校随长传”,两者声价互增。一旦时机成熟,校长“另有高就”,有的还扶摇而上,成为中枢显赫。这方面的例子是无需多举的。

另一种是“派”来的,即某人靠近上层,受到特殊信任,为了便于控制,就被派来做校长。不过这样的校长往往是短命的,一般很快就会声名狼藉,最后一走了事。旧清华的好几任校长,都可作为这方面的例子。只有梅贻琦,他做校长是一种特殊类型,如果也要用一个字来说明问题,那他是被“选”来的,而且是顺乎民意的公选。

过去有一种误传,说梅贻琦做清华校长是蒋介石亲自指派的,由此还“派生”出许多“演义”性的情节。其实这都是不确的。蒋介石确曾多次过问或干预过清华校长的事,那是他20世纪30年代初期兼任教育部长的时候,罗家伦、吴南轩都是作为“党国亲信”由他亲自指派的。

罗家伦被迫“辞职”以后,蒋还津津乐道地夸他“一切均秉承本党主义中央政策,于整理学风、统一思想甚为努力”。罗走以后,清华校长久不得人,有人曾向蒋推荐周治春、赵元任、胡适,蒋摇头说:“周治春坚辞不就;赵元任非办事人才;胡适言论乖谬,违反本党主义,碍难任命。”蒋介石表面上这样说,骨子里却是“兹经慎重考虑,决派吴南轩继任”,因为“吴任中央政治学校副教务任已三年,成绩卓著”。

但是梅贻琦做清华校长,却与蒋介石无干。当时梅贻琦还是个小人物,在蒋介石那里是根本挂不上号的。引荐梅贻琦做清华校长的,倒确有一个人,此人就是1931年下半年接任教育部长的前中法大学校长李书华。关于这件事,梅贻琦夫人和李书华自己都曾有过回忆。李书华回忆说:“1931年下半年,我任教育部长的时候,正值清华久无正式校长,我急于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我再三考虑,认为月涵(即梅贻琦)最为适当。时月涵正在美国任留美学生监督,我电征其同意后,于1931年9月23日提出,行政院国务会议通过,以月涵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我旋即电促月涵从速回国。……回想我在教育部所做的事,令我满意的并不多,我为清华选择了这位校长,却是我最满意的一件事。”

不过,李书华先生这里说的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且是非主要方面,因为在当时,由上面引荐谁做清华校长是一回事,而清华师生接不接受则是另外一回事。稍知清华历史的人都知道,旧清华的校长可不是那样容易当的。问题小的,可以勉强维持几年,待到问题成堆,终得一走了事;而问题大的,就一天也混不下去,甚至连大门也进不去。在梅贻琦以前,“校长风潮”时有发生。1920年前后,因校长压制民主而惹起公愤,不到一年,就有三位校长接连被赶走。1930年前后,又是三位校长在短时间内连续被赶。罗家伦、吴南轩是其中之二,中间一位乔万达(阎锡山派来的),连校门也没让进,在他来“上任”时被学生拒之于校门之外。阎锡山一看形势不妙,只得将乔召回山西。

吴南轩的表演更为拙劣,他被逼得无路可走,带着学校的大印逃到城内使馆区去“避难”,并挂起“国立清华大学临时办公处”的招牌。师生对这种“托庇于帝国主义之卵翼下,有辱教育界清白及国家尊严”的行径,愈加愤慨,召开紧急大会,组成“护校委员会”,表示“倘若吴借武力到校,决武力护校,准备流血”。这回是蒋介石知趣,将吴召回南京了事。吴走后,教育部委托地学系教授翁文灏暂代校务,翁因问题棘手,又以“经常因事进京”为由转请理学院长叶企孙代,叶也不想卷入漩涡,就屡电教育部请辞,他在一份辞电里说:“校务万端,非企孙所能胜任,企孙从10月起,绝不再负兼代校长职务。”

在连续11月无校长期间,学生会一再发表“清华校长人选标准”,其中一次的五条是:

(1)无党派色彩;

(2)学识渊博;

(3)人格高尚;

(4)确能发展清华;

(5)声望素著。

这期间,各方面推荐的人选达十几位之多(鲁迅也曾是其中之一),结果不是上面不批准,就是下面不接受,就这样反反复复,一再物选,终于找到了一位合格的人选,这就是梅贻琦。所以学生们颇为自豪地说,“最后我们全体同学迎来了梅贻琦校长”;教授们则说,“最后我们选择了梅贻琦”。

曾和梅贻琦共事多年的陈岱孙教授分析说:“梅一直是清华的教授,从感情上和对教育的基本观点上说,他和广大教师们是一致的。他平易近人,作风民主,学校大事率多征求教师意见,这也和他的谦逊的性格有关。他似和政治无缘,在他就任校长后头几年,连个挂名的国民党员也不是。在南京他没有政治资本,没有人事渊源,他只有和全校教师一起才能发挥作用……同时他也知道,力图控制高校阵地是C.C集团既定的派系策略,吴南轩的拙劣表演虽告失败,但他们是不会就此罢手的,一有机会还会卷土重来。保留清华这块净土,这是他和全体教师的共同愿望。”

“一二·九”运动后,清华曾经发生过数千军警闯入学校逮捕学生的事件。事前得知了这个消息,学校的几位领导人在梅贻琦家里商量如何应对。大家说了很多意见,唯有梅校长默然不发一言,最后大家都等他说话,足足有两三分钟,他还是抽着烟一句话不说。冯友兰教授问:“校长,你看怎么样?”梅贻琦还是不说话。叶公超教授忍不住了,问道:“校长,您是没有意见而不说话,还是在想着而不说话?”他隔了几秒钟回答:“我在想,现在我们要阻止他们来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可以想想如何减少他们来了之后的骚动。”

同类推荐
  • 自由的真谛:杰斐逊自传

    自由的真谛:杰斐逊自传

    该书是杰斐逊在77岁高龄时撰写的,主要是供自己和家人参考。从杰斐逊自己的角度叙述了他的经历以及他生活的那个史诗般的年代;时间上,从他出生直到1790年3月他担任华盛顿的国务卿为止。该书详细介绍了杰斐逊思想的精髓,《独立宣言》的起草背景和过程。
  • 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名人传记经典(特斯拉+人类群星新版+居里夫人新版)

    名人传记经典(特斯拉+人类群星新版+居里夫人新版)

    《特斯拉自传》是尼古拉·特斯拉亲笔撰写的一部自传。在书中,他亲述了其1000多项伟大发明的过程与心路,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揭开了爱迪生将其视为较大劲敌背后的真相。全书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体现了一位发明家、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感:他的一切努力和发明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维护世界和平。《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斯蒂芬·茨威格所著的一部传记合集,里面呈现了12个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搜寻到的人类历史中曾经星光灿烂的时刻:巴尔沃亚到不朽的事业里寻求庇护、亨德尔的精神复活、鲁日有如神助般在一夜之间创作出了《马赛曲》、古稀之年的歌德如情窦初开的少年疯狂热恋十几岁的少女未果的哀歌、决定滑铁卢一役战果的一分钟……看命运之手是如何巧妙地选中了这12个人,又是如何将这改变人类历史的使命投诸其身。这些历史时刻像耀眼的星光在夜空闪现,将漆黑的夜空瞬间照亮,驱散了人类幽暗的长夜。《居里夫人自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居里夫人自传,居里夫人真实地记述了她作为一个普通女孩坎坷的求学经历,战争带来的灾难,她在追求科学道路上的顽强坚持,及她对伴侣、孩子、家庭生活的爱。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对美国之行记忆犹新,在战争中她采用镭射气治病救人。第二部分是皮埃尔传,是居里夫人为丈夫所写。居里夫人用真诚而坦率的语言,通过对两人共同追求的科学事业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来往的回忆,及他人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等,展现了皮埃尔·居里对科学的崇高追求和无私高尚的人格魅力。
  • 岳家将

    岳家将

    岳飞是我国南宋年间著名的爱国民族英雄。他统率岳家军八百儿郎抗击金兵入侵的传奇故事,在我国各地长期广泛流传。本辑将反映岳飞抗金的两部史小说名著《岳王传》、《说岳》汇编成册,取名《岳家将》,以飨读者。
  • 十全天子:乾隆

    十全天子:乾隆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十全天子:乾隆》就是该丛书之一。它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乾隆皇帝。《十全天子:乾隆》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热门推荐
  • 逆天为神

    逆天为神

    【飞天凌云阁】:身负使命游异界,红颜佳丽姻缘牵,美女如云爱似海,怎奈奔波忆别离,为佳人奔走四方,为情人百感交集,解美人于水火,救红颜与生死,上天界誓与争锋,入魔域历经险恶,游龙岛只为红颜,探深海苦搬救兵,千军万马随我用,万兽臣服凭我行,异界禁地任我闯,是非黑白我自明,千年的危机,万年的阴谋,尽在逍遥异界游。
  • 废材小痞妃

    废材小痞妃

    她,21世纪嗜血特种兵,意外穿越后是玄天大陆东方家痴傻的大小姐。当清冷的眼眸再次睁开,她惊才艳绝,智慧无双。他,风华绝代,手段残忍又神秘莫测。一场相遇,一把血魔琴,一根白玉萧。乱世红尘中,且看两个强者如何金戈铁马,上天入地,打造一片属于他们的盛世风云。
  • 驭世传

    驭世传

    少年谜一样的身世,带着血海深仇来到了玄世,在探寻师父被杀之谜的路上,逐渐成长……
  • 互联课堂引领教学革命:基于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的研究

    互联课堂引领教学革命:基于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的研究

    当下,信息化教育已成气候,尤其在上海这样一个领全国教育风气之先的信息化都市。然而,基础教育阶段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仍显不足,且一直以来因平面化、形式化等问题屡受诟病,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本书立足于嘉定区实验小学“互联课堂”项目的成功推进,分学科介绍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案例,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意义,其所授经验,足资借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耻方士

    无耻方士

    华夏秘史,千年传说,源远流长的奇门遁甲;古怪荒村,都市奇闻,不胜枚举的鬼怪异事;风水秘术,玄学古法,真假难辨的玄门天机;爱恨情仇,因果轮回,难舍难分的旷世情缘……“瞧一瞧,看一看了,摸骨看相,降妖除魔,算卦求姻缘嘞!”王一吆喝着,向一边的美女抛着眉眼儿。【这是一个正经的人鬼妖仙的故事】(王一:美女你尾巴露出来了,藏好,我只撩你不收你!我们继续?!美女:……)一一一《玄门传说之无耻方士》
  •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中国当代文学中第一部冲破“”性禁区“”的小说,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我”从劳改农场放出来后,在一个曾被称为“鬼门关”的农场里,遇到了八年前,还在劳改农场时有过两面之缘的女人黄香久。虽然此前,只曾见了两面,而第二面只是匆匆路过时遇到,但是这个叫黄香久的女人,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第一次见到黄香久,是在劳改农场水稻田间的排水沟里:黄香久正在洗澡!黄香久仿佛忘记了一切,全神贯注地享受着洗澡的快乐,她忘记了自己,“我”也忘记了自己。
  • 战神之王

    战神之王

    【热血军旅,火爆爽文】李锐,一个牧民少年,因缘际会,被卷入战争漩涡,不得不奋起反击,历经磨难,终于成为最神秘的龙牙部队一枚犀利的龙牙,为血海深仇,为国家使命,为尊严和自由而战,谱写出一段战神之王的铁血传奇!
  • 金手指女配的修仙日子

    金手指女配的修仙日子

    有空间,有法宝,有势力,有资质,就这样还能混得个身殒道消。墨沉舟表示,压力很大……这一条尸山血海的通天之路,墨沉舟一路走来,不曾有半分迷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像赫本一样优雅

    像赫本一样优雅

    上帝亲吻她的脸,赋予了她美丽与善良。她的优雅与端庄通过银幕,落入世人的眼,融化人们的心。她是奥黛丽?赫本。她用一生优雅的传奇,告诉世人,天使曾来过人间。她高贵典雅,清新脱俗,是淑女的典范。她以一部《罗马假日》将天使的魅力尽展。纵然生活、事业、爱情、亲情、友情里交织着诸多的幸运与苦难,她总是静默地咀嚼辛酸,珍惜幸福、绽放优雅。她总是带着亲切友善的语言,带着善于探寻别人优点的眼睛,带着一颗善良之心通往人们灵魂的窗口,播撒爱的甘泉。多年以后,天使终于回到了上帝身边。而银幕封印了她璀璨的年华,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