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0700000039

第39章 关于“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的思考(4)

因此,教师职业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有两条途径: 一是向他人学习,二是向自己的经验、教训和历史学习,学会反思。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和提高。陶行知说:“我们要常常检讨,紧紧把握,天天创造。”正是怀着这种“常常检讨”的精神,陶行知不仅自己时常反思,而且还要求学生“每日四问”,我们今天的教师,要想每天都有进步,也同样需要“每日四问”,同样需要实践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样是研究,但教师不同于教育理论专家的地方在于,它更多地体现在实践层面,表现为行动研究和实践反思。以问题为中心的行动研究和实践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实践也证实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靠不住的,它不能给教师的行动以合理有力的指导。而且,单纯的经验积累对教师的教学来说也是不够的,往往出现“十年的经历可能和重复十次的一年扭曲经历的价值相当”。然而反思可以使教师“摆脱单纯的冲动和一成不变的行动,并把盲目的和冲动的行为转变为智慧的行为”。教师的智慧隐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通过专业学习和专家引领,让实践变得更有意义。那就是要加强学习和创新。有位作家说:“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创新也是学习的恩泽。学习是让我们更上一个层次的重要途径,而阅读是适合教师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正在向学校层面转移。学校现代文化建设、制度建设、课程教材建设,都是我们必须关注的。课程教材作为教师发展的载体,是教师培训中的一个核心内容。课程改革的推进,没有教师不行。课改即教师,教师即课改。新的课改的提出,可以带动其他许多项目。黄浦区曾提出“政府推动,项目引领,整体推进二期课改”,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充分肯定。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关心“学校发展”,并抓住课改这个契机。还有,教师教育如果不把课改与培训结合起来,是没有生命力的。课改要有思考,要建立制度文化,这是基本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与学校发展联为一体,才能实现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学校不能只是使用教师,必须十分关注教师的发展,有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才能真正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课堂

教学改革为中心

新一轮课改实施以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课堂教学。过去的一些课堂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强调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起承转合。在这样的课里,教师有许多“表演”的成分。因此,在新课程体系中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并不是要开设一些表演性很强的公开课,而是真正对“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以往的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弊端:

一是“授人以鱼”的灌输式教学。古人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与其给别人一条鱼,不如教给他钓鱼的方法;给别人一条鱼,只能供他一日之餐,教给他钓鱼的方法,却可以使他受益终身。

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把学生看作一个有待加工、可以被动塑造的对象,认为人的大脑就像储存知识的仓库,儿童的心灵就像是没有任何痕迹的“白板”,可以任人随心所欲地涂写或塑造,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用知识去填充大脑这个“仓库”,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存储”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灌输式教育或“储蓄式教育”,它“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变成了可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在这种“灌输式”的教育观念下,课堂教学基本上遵循着“四部曲”: 首先是“赶鸭子”,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被家长送进学校的学生统统被赶到教室里去;其次是“填鸭子”,给他们很多东西,不管他们是否消化得了;填完以后,到期终就是“考鸭子”,要看一看灌的效果如何: 在这三个步骤之下,最后学生都变成了“板鸭子”。

二是“唯书唯上”。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 教师如同钦差大臣,教材如同圣旨,而学生则如同俯首听命的臣民;教师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至上,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绝对遵从,对于教师一贯服从,把教材、教师讲授的内容视为“圣经”和金科玉律,当做颠扑不破的绝对真理,他们极少怀疑教材的正确性和教师的权威性,即使偶尔有所怀疑和反驳,也很可能被视为“叛逆”和“犯上”,遭到教师训斥而被打入“冷宫”。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学习,缺乏批判性地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教师眼睛中的学习佼佼者,往往并没有成为栋梁之材。在这种传统的“唯书唯上”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不是以一种探究性、批判性和反思性的方式获得,而是把知识当做具有终极意义的“真理”来对待。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往往处于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以致造成我国学生存在严重的“后劲不足”现象。有专家提出我们的学生赢在起点而输在终点,我想并不是我们的学生不勤奋、不努力,而是他们学得太死,学得太浅,学得太窄。没有厚积,哪来薄发?还是孟子说的好:“尽信书,不如无书。”

三是“大一统”的教育。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如同机械大工业生产中的“流水线”,无视学生之间存在的这种巨大差异,试图以一种“大一统”的课堂教学来塑造和培养统一的“标准件”,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热衷于千篇一律: 统一的培养目标,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时间,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答案,统一的评价标准。这种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犹如古希腊传说中普罗哥拉斯蒂斯的“铁床”普罗哥拉斯蒂斯是古希腊传说中的一个强盗,据说他让囚徒躺在铁制的床上,如果囚徒比铁床长,就锯掉多出的部分;如果囚徒比铁床短,就把人拉长,使之符合铁床的长度。后人借此比喻将复杂的现实问题作唯心的简单处理,谓之“铁床”。,严重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其实,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是个体生命精神活力的支撑。一个唯唯诺诺、人云亦云的人不可能在工作中独辟蹊径、富于创造力,一个精神委顿、没有棱角的人不可能在生活中活力四射、激情洋溢。因此,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大力张扬学生的个性,也就意味着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育个性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教育发展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指导思想。例如日本政府就把“重视个性”叫得非常响。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于1984—1987年提交的四份教改报告,尖锐批评了日本教育中阻碍个性化发展的弊端,如“过多地培养了以死记硬背为中心的、没有个性的模式化人才”,认为“这些都是由于教育制度单调化一和不灵活所派生出来的”。为此,报告指出:“重视个性的原则是此次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则。因此,要在教育内容、方法、制度、政策等各个方面对照这一原则展开根本性的讨论。”

个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一点不但对于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同样是如此。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迫切需要出类拔萃人才的发展中国家,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个性化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四是过于严谨与封闭,脱离现实生活。课堂教学源于生活,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是课堂教学引导的个人生活展开的过程。但是,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的课堂教学在整体上缺乏现实感和生活感。它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其典型表现就是以教案为本,实行计划教学(过度严谨的计划教学)。在传统教学看来,课堂教学是按计划进行的,每节课无一例外地必须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课时任务),这样,一课时跟着一课时循序渐进地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课本和教学计划,而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身心发展的多方面需要,导致学生对这种课堂教学失去了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厌学、逃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主、平等、对话、创新、个性等开始进入教育的话语圈,并逐渐为教育界所推崇和倡导,在这种背景下,单纯灌输、以教师为本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成为历史,新课程改革期待着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的创新。

1. 教学方式的变化——从灌输到引导

传统教育是以“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的。灌输实质上反映的是社会本位、教师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它无视学生的主体性,漠视人的自由和尊严,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

如果说灌输是传统社会背景下的教学特征,那么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尤其是在一个尊重多元化、强调个性发展的社会,灌输是必然遭到排斥的。因为“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人”及“人的发展”已成为教育的核心所在。显然,这仅仅靠灌输、压迫、逼迫甚至强迫是无法实现的,灌输只会禁锢、封闭、奴役和钳制学生的发展,灌输只会使学生成为奴仆和顺民。只有引导才能把学生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解放出来,使每个学生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自由健康成长的人。

记得有人说过,世界上最美的三堂课,一堂是孔子“沂水春风”,一堂是佛祖“拈花微笑”,还有一堂便是古希腊学园的互相诘难。这三堂课之所以最为美妙,正是因为这里充满着悠闲、快乐和自由。

2. 教师工作方式的变化——从孤立到合作

有大量事实表明,在尝试改革期间,实施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有效实施的关键。新的含义,新的行为,新的技能,这都明显地取决于教师是个人孤立地进行工作,还是相互交流思想和支持他们共同的工作。但一直以来,教师大都是在自我封闭和孤立的状态下来开展自己的工作的。在许多教师看来,只要自己认真备好课就一定能上好课,至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和沟通则是退居其次甚至根本就不重要的。

也许传统意义上的课程的确不要求也不太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但这种“孤军作战”的工作状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是没有生存空间的。此次新课程改革,在改革原有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以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新课程无论是研究的内容,还是研究的课题、研究的方法都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和领域,仅靠单个教师的力量显然无法完成,它需要教师之间更紧密、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平等为前提、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师工作群体。

合作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与教师之间,还包括教师与社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新课程特别强调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如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的开设即是最好的体现。这样如何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加强与社区、与家长之间的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有效实施。

3. 课堂中知识结构的变化——从“以教案为本”到“师生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是一种“以教案为本”的封闭性教学。这种封闭性使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新课程改革将打破教科书一统天下的局面,教师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教师的个人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按新课程标准的教科书所提供的知识也将为激活教师个人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留下充分的余地。师生互动和课堂知识的变化,将改变传统的课堂面貌。

4. 教学基本要求的变化——从控制到对话

如果从字形来分析,可以发现古老的“教育”和“学校”都带有强烈的专制色彩,如“教”原是“子”的边上站着一个手持教鞭的人的形象;而“校”的原意则是两块木头的相交,象征着某种枷类刑具。教育从一开始似乎就是控制的代名词,而控制从一开始就是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控制。

同类推荐
  • 实用广告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广告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广告的文体分类"广告"一词是外来语,其词源出自拉丁文advertere,后来演变为英文adVertise,含有通知、诱导、披露等含义。在中文中,广告就是广而告之,即广泛告知社会公众关于某种事物情况的宣传活动。广告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
  • 追问与守望

    追问与守望

    本书是新华社高级记者李钧德从事新闻采编工作20年来的代表作品集。书中的大部分作品,既是他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种种问题的观察和思考,也是他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对文明、民主、公平的现代化社会的追问和守望。作者擅长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和调研,20年来,他立足中原沃土,以一名新华社记者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用自己手中的笔,纪录下了中国社会转型和变革时期人们对文明、民主、法治和真善美的呼唤。为不平追问,为正义呐喊,为社会守望,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其中部分作品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

    赫伯特·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本书是其最负盛名的著作,旨在揭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型的极权主义特征。此书在英国和美国出版后,先后在德国和法国出德文版和法文版,其后又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被称为西方60年代末大学造反运动的教科书。全书除导言外包括“单向度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和“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三部分。作者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本书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探索,但暴露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乌托邦性质。本书对研究兰克福学派和马尔库塞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位于革命老区平山县西北,距华北战略要地石家庄90公里。西柏坡背靠太行山、面对大平原,能攻能守、进退有路,具有独特的地利优势。更重要的是,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是革命老区,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早在1931年,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支部,到1937年,平山县的党员近2万人,同时,该县组建了2000人的“平山抗日团”,被毛主席誉为“王者之师”。此外,平山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这正是党中央由延安迁往西柏坡的主要原因。
热门推荐
  • 佛说无垢贤女经

    佛说无垢贤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限之大魔神王

    无限之大魔神王

    重生归来的陆明,避开了穿越成大魔神王的陷阱,却想不到进入了主神空间。不一样的武侠、不一样的fate,不一样的神魔、不一样的无限流。
  • 训世评话

    训世评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绿皮救世主

    绿皮救世主

    中古战锤世界。终焉之时将在百年后到来。混沌入侵,恶魔降临,诸国沉沦,众神陨落。谁能拯救这一切?“人类虾米?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尖耳朵?家庭关系复杂的娘娘腔。”“矮垛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死宅男。”一只绿皮兽人轻蔑地说道。在他身后,是成群结队的黑兽人大只佬,是目露凶光的夜地精狂热者,是如小山般庞大的女皇蜘蛛,是挂满破铜烂铁的大技霸,是漂浮的太空古巨机……当穿越者的灵魂结合战争兵器的肉体;当诡异的系统遇到绿皮的俺寻思大法。“俺寻思,要拯救世界,就得靠俺们大绿皮!俺,就是救世主!Waaaaagh!!!”【绿皮包括:兽人,地精,屁精,史奎格,】【企鹅群:543.480.307】
  • 康庄大道上

    康庄大道上

    《消防英雄》作者回忆如烟最新力作,献给最美扶贫工作者们!2015年康家庄被列为贫困村,范哲主动请缨来到这个被人嫌弃的村庄。在这里开便利店、建卫生所,成立百亩樱桃树种植基地,帮村民开养殖场,盖小学,通过四年的时间让康家庄从一个被人嫌弃的村庄发展成全市最富有的村庄。在脱贫攻坚战中他们坚持人民小事我大事,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用行动证明走在康庄大道上,一个都不可以少。
  • 仙帝的奶爸日常

    仙帝的奶爸日常

    刘子兴,万界唯一一位仙帝,一念之间即可灭一方小世界,穿梭诸天,无所不能。只是众人都不知道的是,这样一位仙帝,会有头疼和手足无措的时候……“轻盈我回来……哇别乱动我的宝库!”“住口!那是药膳不能吃啊!”“我的仙草啊啊啊……”“别跑啊,衣服还没穿好啊……”所以我为什么要自作主张接这个烂摊子啊啊啊啊。紫轻盈:粑粑~emmm……值(真)了(香)?ω?……新书“仙帝的奶爸日常”,与上本书没有一毛钱关系,无敌向带点黑暗的文,毒抗性低者误入,以免中毒。
  •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余事杂录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余事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类的未来:海洋科学知识2(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人类的未来:海洋科学知识2(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本套丛书分海洋、航空航天、环境、交通运输、军事、能源、生命、生物、信息、宇宙等十册。收录词条约五千个。涉及知识面广阔且精微。所包含的内容:从超级火山、巨型海啸、深海乌贼、聪明剑鱼……到地核风暴、冰期奥秘、动物情感、植物智慧……;从登陆火星、探访水星,到穿越极地,潜入深海……既有独特的自然奇观,又有奇异的人文现象;既有对人类创造物的神奇记述,又有人类在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面对的无奈、局限,以及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自然对人类的警告……
  • 河流的表情

    河流的表情

    这是诗人王立宪的第二本散文集,是以河流为中心的文字。从故乡的小河乌龙沟到通肯河,到呼兰河,再到松花江、黑龙江……从渺小到开阔,那么多的河流进入一个人的血脉,那么多的灵动之美鼓舞着一个人前行。这是一本有关河流生态的文字,字里行间有着那么多的忧思;这又是超越了生态的文字,人生的爱与美在这里得到了绝好的展现。
  • 侠骨仙魂

    侠骨仙魂

    铮铮侠骨,悠悠仙魂;仙道求索谁与共,仗剑天涯风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