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3100000024

第24章 方寸之间有大美(2)

现代印人陈巨来是赵时柄的门下,朱文印也走工整一路。他的圆朱文印“安吴朱荣爵字靖侯所藏书画”则别具一种面目。该多字印里没有常规多字印的字与字之间的穿插挪让,而是各就各位,字字独立,相互毫不依傍,浑然天成,没有人为安排的痕迹。这让我们看到了陈巨来的单字造型功夫,篆法、字法的华贵气息和用刀的静谧洁净功夫,都洋溢着一种不俗的气质。加之他舍弃了章法的奇巧、刀法的多变和线条的提按顿挫等等,使作品的静美得到了极高的升华。

6.写意

篆刻虽是在石上刻字,方寸间经营,但它在章法布局上的谋划,在意境上的营造与绘画是同出一理的。它也讲究构图,讲究气韵,讲究工笔,也讲究写意。古有“印从画出”之说,即是此指。

近代篆刻家陈师曾不仅工于篆刻,并擅长书画,山水、花鸟都有自家面目,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陈师曾画选》等。陈师曾在刻印中,将绘画的道理运用其中,在似与不似之间,以写意的手段,刻出新意,如他的“无娱为欢”白文印就是这样。汉代及明代的满白文,均以排列匀称、朱白分布停当为特征。陈师曾在治这方印时,熔汉凿印神韵,不拘常规,用刀猛利,不避并笔,使其产生大块的空白,显得笔墨酣畅淋漓,气息醇厚,势可夺人。字中空白处破除了满白易平板呆滞的弊病,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就像徐渭和八大山人的画,空白处充满神韵,给我们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当代篆刻家韩天衡的“石痴”也是这样一方大胆造白的印章。韩天衡也是位书、画、印皆擅者,他在治印中能正确处理新与旧、工与意的辩证关系。在章法上把诸如伸缩、松紧、疏密、斜正、轻重、断连等大反差手段运用得恰到好处,所刻印章总给人新异、奇崛的感觉。有人把他归入大写意的篆刻家。在“石痴”中,他也用大量并笔,造成“痴”字大胆的空白,让人眼前一亮,心中一震。这些大块的白色与“石”周围的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很好的视觉享受。加之“石”字笔意浓郁,方圆变化,稚拙醇厚,更给人以苍郁的感觉。

7.对称

在人们的审美观照中,对称是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具有基础性意义。闻一多先生在他的《律诗的研究》里曾说过:“中国艺术最大的一个特质是均齐,而这个特质在其建筑与诗中尤为显著。中国底这两种艺术的美可说是均齐底美,即中国式的美。”这种“中国式的美”,是有其儒学规范和传统文化基因的,因为对称可显得平稳、冷静、自持、静穆、壮阔甚至伟大。而这种文化的侵淫自然不会丢却作为文化表现形态的篆刻,因此,在篆刻中对称也是被篆刻家常常用到的手法。

清代“西泠八家”之一的蒋仁所刻的“真水无香”是他的得意之作。他下笔迅疾,峻利爽朗,用刀轻松自如,涩行中兼有流畅之意,线条清丽坚挺。特别是他的章法釆取了对角对称的手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按常规四字印章的排列法是右竖行二字,再左竖行二字,但蒋仁根据四字的繁简程度,章法处理上釆用了回形,这样做可以避免两个笔画多的字上下或左右排列在一起,造成局部的过于拥挤或空虚。比如,这方印如果不釆取回文的方式,上边笔画密集“真”、“无”,就很难和下面笔画疏朗的“水”、“香”相处。现在这样对角对称呼应,而且“真”、香”二字取横势,“水”、“无”二字取纵势,又是对称中的不对称,避免了单调和200呆板,从而使印章妙趣横生。

篆刻家邓散木是现代篆刻史上的著名人物,他著的《篆刻学》一书影响很大。对于治印他曾说:“古印不尽可学,要当择善而从。

其平正者、朴者、有巧思者可学;板滞者、乖谬者、过纤巧者不可学。”他在实践中也是这样做的,他的印印风质朴平和,多有巧思。

如他的“见素抱朴”一印,在平正中寓古拙,老辣、厚朴,特别是在不经意处施以对称,用心之巧,颇费心机。那么他是怎样运用对称的呢?细观每个字,邓散木奏刀的力度是不一样的,右边一行是右边重、左边轻;左边一行是左边重、右边轻,这样处置,在整印看来,就是外边重,中间轻,两边形成了对称。如此细节,如此章法,唯邓散木耳。

二、以书入字妙自心出——篆刻的篆法美

篆法是篆刻艺术的第二要素。篆法是指一个字的笔画安排布置,篆法是章法的基础,没有每个字的篆法就没有全部的章法。所以刻印要先讲究篆法。现代篆刻家诸三乐治印主张“七分篆三分刻”,足见篆法之重要。

篆法第一要把字写对,写法要有出处、依据,不可随便造字,使人不明就里;二要有书法美、艺术性。篆刻是以刀代笔的书法,古人曾说“使刀如使笔”,优秀的篆刻家刀在手如笔在握,每每能刻出每个字的变化和书法的味道来,使整个印章充满金石书法韵味,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那么篆刻家在创作作品时常使用哪些具有审美意义的篆法呢?下面介绍几种。

1.稚拙

稚拙是篆法中造险的一格。端秀平整易,而稚拙难,必须要求篆刻家有相当的智慧和艺术功底,有自由无束的艺术思维才行。但稚拙不是状如小儿写字,乱不成章,笨而无相,它应是对规矩严整艺术创作的超越,是艺术的更髙境界。书法中也有这样的现象,稚拙一格殊难取得,没有过硬的楷书功夫,没有积久的临帖积累,是很难有此面貌的。因此,要避免一个误识,以为稚拙是不能尽善,是印人的学步,凡人唾手可得。要透过稚相拙态,看到作者返朴归真的追求,看到作者大朴不雕、大道无形的胸襟,领悟作者的神性和天机,为他们飘逸的风神而啧美。

现代篆刻家陈师曾其父陈三立为晚清“三大公子”之一,家学渊源,有名士风范。陈师曾篆刻熔铸秦汉,气息醇厚,骨格髙古,有人誉称“世亦寡双”。他的“近陶居”依法古玺,逸气浩荡,稚拙可爱。在篆法上信马由缰,斜倚有致,一任天然,不见粗矿野俗之貌,却有天真烂漫之情,足见其文人之性情,又见其雅士的飘逸。除了篆法外,印的边栏陈师曾也不放过,悠然屈曲,神然而行,尤其是右上一线更见精神。明代徐上达在《印法参同?巧妙》篇里曾说:“太作聪明则伤巧,过守成规则伤拙。”一印之精神自有其根底,是难以造作的。我们观陈师曾的这方印,感到其气、其美都是自他的心中出来的。

当代篆刻家王镛是位颇有个性的篆刻家,他是中青年艺术家求新求变的重要代表。他旁釆博收,追求稚拙天然,作品拙厚雄健,浑朴天成。书体多参以汉晋时代的砖文,篆文中加以楷隶,变化丰富,生动自然,古拙奇异,充满生机,自成风貌。如他的“睹迹明心”一印就显一斑。其篆法自由率意,极见智性。“迹”和“明”字两半部的分离,“日”字长于“月”字,“迹”的走车旁的弯曲,“睹”字右边“目”中的两横的粗细长短远近,以及印中所有笔画的粗细弯曲都那么自然洒脱,可见作者自由快意的艺术精神。

2.离合

离合是篆法中常用的方法,它可以避免印章中字形过分局促或板滞,达到均衡妥帖的效果,可以增加字的变化,丰富印章的灵动趣味。使用离合之法时,有时故意将字中的部件略为分开,有时使两个字相邻的部件聚拢,有时使字化长为方,有时化方为长,有时变上下结构为左右结构,有时变左右结构为上下结构。总之,要在不违背篆法结构的情况下做到离而不散,合而不促,收到变化、有机、完整之美。

清代程大年的“谡谡如劲松下风”一印将离合之法用到了极处。作者因字结形,因形布局,相互结体揖让,形成无行无列、疏密均衡、团结一致的格局,甚是奇巧。如第二个“谡”字以两小横代替,放到“如”字边上,与“如”字合为一字。“劲”的“力”字旁和“谡”的言字旁相合,如若一字。“下”字所占位置极小,并和“劲”字的“5”相合,像一个字。“松”字“公”的上方插入“劲”部,右边又伸入“如”部,这样互相嵌插,密而不乱,是难得一见的布局结构。

清代杨汝谐的“斜光照疏雨”印是将“离”用得很好的一方印。“斜”字篆书作“裏”,作者将该字拉长,作“离”的处理,使五字印变成了六字印,避免了奇数印在布局上的尴尬。由于作者“离”法运用的恰到好处,既充实了空间,又不失自然。“斜”字分中见合,浑然一体,使人不误认为是两个字。加上作者取汉印方法,粗壮线条,笔画逼边,使得印面饱满稳厚,朴茂雄实。

3.方圆

方圆是指篆法结体与用笔上,或用方笔或用圆笔。方笔则显示劲挺、拙健的意味;圆笔则显露流畅、婉巧的韵致。方圆兼备,则能拙巧相生,生趣天然。

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的“巨蔡千万”是一方汉代朱文吉语印。其篆书圆笔的使用使印章美不胜收。该印是长方形制,文字随笔画多少随意安排,毫不牵强。“蔡”字因笔画多,占地较大。

二字笔画少,采用前面提到的“离合”之法,将二字合为一字,占据了和“蔡”字大致相当的地盘。在结体上,该印吸收鸟虫篆的特点,运用线条的弧形和圆笔来丰富印章的线条美,增加印文的变化,使印章富有音乐的节奏韵律美。该印无边栏,但通过圆转流畅且紧凑的线条,加之笔画的呼应和联系,使印文笔画蜿蜒而下,四字气聚一处,无松散之感,给人以完整和谐的视觉享受。这个印作就像是一幅书法作品,用笔大胆而洒脱,开张豪放,雍容华贵,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一派“汉篆”大气堂皇、朴茂雄肆的艺术风貌。

上面说了篆法用圆笔能获得圆转流畅的美,而用方笔同样可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美的效果。清代的高翔是雍正、乾隆年间叱咤扬州一带的“扬州八怪”之一。高翔治印构思谨严,不尚纤巧,不取悦时人,能保持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观他的“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印就能窥见一斑。此印布局大度,构思巧妙,十字分四行排列,一、三行占地大,二、四行占地小,是罕见的体例,常人不敢为。其篆法以直线方笔为主,使字长短方窄各异,线条细瘦,挺劲有力。印去掉右、下边框,虚化左、上边框,使全印密而不闷,方而不僵,有一种形散神不散的艺术效果。高翔此印方笔的运用,很好地契合了印文内容,使全印有一种“长剑倚天”的气势,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艺术个性和特点。

4.变化

追求变化是个基本的艺术规律,它是有审美心理机制为基础的,变化意味着丰富,就可以避免审美疲劳。如我国的园林建筑,为在有限的空间里获得丰富的景观之美,在追求变化上用尽其力,或者分出若干不同的院落,或者用拦挡之法,或者设置花窗、小径,或者堆假山、筑小亭,使人时时有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美不胜收之感。篆法中的变化也是很重要的,变化可以避免呆板,使印面活泼,有灵性。相同的字在一印中出现,若篆法有变化,可使其不板滞;笔画繁复的字,在篆写时,使其去繁就简,可使其不雍塞;笔画端正的字,若使其有所斜倚,就会使其灵动,增加趣味和美感。

清代赵之谦的“铁面铁头铁如意”就是一方充满变化的印章。该印七字中有三个“铁”字,而且同在每行的起首处,作者就将三个“铁”字处理成不同的结体,极富变化,避免了以同一副面孔示人的重复的尴尬。作者并不是到此为止,而是继续使用其变化手段,因左行是三个字,容易拥挤,作者就将“意”字的“立”部和“心”部各省去一画,既没有破坏字的意象,又使三字排列妥帖,没有局促和拥塞之感,看上去是疏朗峻美的。

清代胡镬的“玉芝堂”是一方看似平淡,却颇见心机的印。该印三字都是左右对称的字,给章法和篆法都带来相当的难度。作者对此作了不露痕迹的艺术处理。“玉”字中间部分不对称;“芝”的草字头两边不一样,“之”的一竖没有居中;“堂”字上面两横一长一短,一高一低,“口”没有居中,“土”上横长、下横短,“口”和“土”者陏点倚斜。再加上印左边的破损及右边t比左边的短促,营造了全印平中见奇、静中有动的气象。观赏该印我们不能不为作者的良苦用心所感动,不能不为作者刀下圆劲、润泽的线条,端实、富有建筑美的结篆所心动,为“大象无形,’的美所叹服。

5.参差

参差就是字在结体与笔画上,上下或左右参差不齐,使之能错落有致,牝牡相得,于不规矩中求规矩,于不平衡中求平衡,力避笔笔整齐的方块和字字对齐的布算之态,求得篆法的生动变化。齐白石的“见贤思齐”印笔墨雄健,方折恣肆,表现了他一贯的猛利犷悍的风格。但我们仔细端详,却发现该印在章法、篆法上充满参差之法。首先,在章法上,上取横势,下取纵势,是势上的参差。其次,“见”字上移,“贤”字上顶,与另两字横向不在一排,是字与字的参差。再次,在篆法上,尤其是“齐”字三竖长短不一,“贤”字中“贝”的下两竖也长短不一,呈现了参差之美。从而使整个印章充满变化,耐人揣摩。

画家张大千的“千、千、千”也是一方以参差求生动的印章。

同类推荐
  •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以魔术为主题的饕餮盛宴,带你进入神奇的魔术世界领略百变缤纷的魔术传奇,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学会最吸引人最能提高人气的技巧。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 书法的传播形态

    书法的传播形态

    本书重新构建出一种属于新时代的书法生态体。书法的存世史也是书法的传播史,现代人无以忽略书法载体对书法多样化传播的作用。甲骨、简牍、碑刻等使用简单材料的书作开创了书法传播的原始形态,金属类的青铜器和印章的书作提升了书法的传播规格,纸张的发明使得书法的世俗性得以极大地提升,并导致书法拓本传播现象的出现。书法的风俗传播则包括了绢帛、陶瓦以及墓志传播。文人的题壁书充满了柔性的美和浪漫的情调,而民间题壁则充满了随意化、率性化和粗鄙化的元素,摩崖刻石是题壁文化和碑刻艺术结合的产物。
  • 天空深处

    天空深处

    人物赵先生大约45岁,闲人;美女作家30多岁,作家;戴安娜30多岁,广告公司职员;理查德大约40岁,商人;小姬大约20岁,离家出走;空姐不到30岁;现场摄像人25岁;男人声音(广播声);第一场,第一景,(灯光,舞台空阔,演员与观众坐在一起。)
  • 百花齐放的舞蹈思想

    百花齐放的舞蹈思想

    舞蹈,是种活的造型艺术,是感情的最真率、最完美、最有力的表现。灵魂的舞者们,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用原始的肢体律动传递出生命的活力和美的思想。
热门推荐
  • 重生八零:海归博士你真潮

    重生八零:海归博士你真潮

    她重生到18岁那年,一切苦难都未开始。这一世,发誓要守护她的家人。她的日常就是宅斗、解决家长里短,发财致富,享受天伦之乐,偶尔与老男人发发糖。“欣欣,我们去看电影吧!”“看什么?”“甜蜜蜜……”
  •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

    本书记录了余秋雨先生在2000年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行迹遍布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尼泊尔等。车轮紧贴地面,一公里一公里的碾过去,完全不知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幕幕惊心动魄真实的故事。这是一部当代人心中的世界文化史。经过余秋雨先生大幅度修改增删,全新修订,再度出版。
  • 从仙路尽头归来

    从仙路尽头归来

    大道无仙,若有,我就是仙!一口黑棺落入南山下,棺椁盖子缓缓打开,一只手掌搭在了棺椁的缘上。“我,回来了。”[群号:658110341]
  • 明水汤汤

    明水汤汤

    蒙元末期,元室残暴,天下百姓生灵涂炭,百姓纷纷揭竿而起,道家逢乱必出,扶危济世,纷纷下山,为民征讨胡虏,在这期间,亦也出现了三大高人及其四大神功,这三大高人,分别乃是那数百年来的第一武学宗师、武当派的开派掌门张三丰道长,五行门的创派始祖乾元道长,及那第三位高人天凝道长,而这四大神功,便也就是那太极拳、太极剑、五行神剑,及那相因阴阳神功。大明之水,浩浩汤汤的奔流了二百多年之后,辽东女真鞑虏渐兴,时常犯我大明边境,扰我大明边民,遥平城晋昌钱庄庄主南闽本欲将其二子南浔送至玄武峰,待其修得了那玄武武学后,以保境安民,报效朝廷。岂知,不意之间,这少年南浔竟却卷入到了那江湖纷争、国仇家恨之中...
  • 倾国记:误入仙途

    倾国记:误入仙途

    被自己的妹妹和那够男人推下冰冷的湖里醒来之后,被一个自称是她娘亲的爹爹的老人引入一个没有黑夜的地方——琉璃碎的空间,爹爹被山贼害了,掉下悬崖,生死未卜。她就被那个心机很深的姨娘给‘卖了’,世间如此苦,不如沉醉仙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修真小赘婿

    修真小赘婿

    五年赘婿,霍青在宁家活得不如一条狗,人人把他当傻子,处处针对,非打即骂,谁知这个软饭男身份却并不简单。透视医术觉醒,美女老婆在侧,霍青说:奉劝你一句,别和我作对,我的敌人,结局都很悲惨!神婿归来,专治各种不服!
  • 无声惊雷

    无声惊雷

    1945年8月6日,一声轰天巨响,原子弹把广岛夷为废墟,死伤十余万。三天后,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死亡八万人。同日,苏军出兵东北。七十万关东军一触即溃。然而,此时的日本军部,仍在拼命叫嚣着“全民玉碎”、“血战到底”。……长长的甬道昏暗而静谧,空气中弥散着陈年的书纸味儿。在档案架的最底层,一份盖着青天白日印章的牛皮纸文件袋被抽了出来。它薄得就像一张硬纸板。印章下方可见一行大字:“惊雷纪要”。字上也盖着章,仔细一看,乃是“最高机密”。
  • 清水客栈

    清水客栈

    “什么?特派任务,好的,我接受。”“什么?店里全是狠角色?好吧,我能行。”“什么?你是我师兄?我……”慕语艰难维持着微笑。慕语原以为只是下山做个简单的任务,没想到,却牵连出诸多事情,或许,冥冥中皆有注定……缘起缘落星辰大海,自是执念更是情义。(第一次写文,有不妥之处,请见谅。如有雷同,实属荣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