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0700000040

第40章 意识形态特征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5)

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今天,神学的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不是由于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宗教神学就彻底完了,不是的,它只能改换原有的存在境况,在新土壤中重生。我们经常说“唯心主义是抽象的宗教,宗教是直观的唯心主义”。人们需要宗教,就像我们提出人们需要信仰是一样的。因为对人来说,有限性本身就是需要慰藉的。鲁迅曾讲到一个孩子过满月,前来祝贺的人有的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升官的”,便受到主人的感谢,有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也受到主人的款待,有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便遭到一顿暴打。升官和发财都是未必的事,属于许谎,但将来要死是必然的。许谎者受欢迎,说必然者则遭打。尽管这个事例是不可能的,但道理清楚。大吉大利,吉祥如意,那是不需要根据的,只需要信仰。

马克思恩格斯那个时候,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东西早被费尔巴哈清除过了,所以很少有专门批判神学的文本。只是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当中有一篇《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的文章。其中讲到了与达尔文一同发现了生物进化论的华莱士先生,就是这位大科学家,却在催眠术的各种幻想中陷入了唯心主义,:“他希望我们……要相信许多从很古的时候起就被信以为真的神灵故事。”这说明,唯心主义不只光顾专门的神职人员或从事精神生产的人,战斗在第一线的劳动者也不是天然的唯物主义者。当年练法轮功的就有不少下岗职工和高级知识分子甚至自然科学工作者。

斯大林对列宁有一个评价:一是他的逻辑力量,二是不知恐惧为何物。所以他是能够称得起“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这句格言的践行者的。

现在我们就来谈谈,为什么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特征总是有人回避或者反感。

1.政治紧张度问题

这是消极地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一提阶级斗争就反感,好像马克思主义就是叫人搞斗争的。我首先应该告诉大家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研究阶级,阶级就是客观存在的对象,找出规律,这是最大的学术。

我们现在是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了,但是也不能一说阶级斗争就政治过敏吧。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说过:“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只是由于我们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得不是很清楚,才过分强调了阶级斗争,这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事。

另一方面,阶级斗争是不是就不能提了?或者说社会上已经不存在任何阶级的事实了?这是十分错误的。

先从总体上说,就是在阶级社会,也不是所有的矛盾和斗争都够得上阶级斗争的,必须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两大基本阶级之间的斗争才称为阶级斗争,如果类似于反抗包办婚姻、家庭内部矛盾等层次的矛盾现象,也不能随便就套到阶级斗争上面。同样,在今天,虽然我们是消灭了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之间的斗争,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矛盾都成了人民内部的。三十年前我们曾经为翻译列宁的一句话而争论过,“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还是“社会主义就是消灭了阶级的社会”。我想字眼就不必抠了,只要认清目前的形势,完全可以理解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阶级斗争这个问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激化”这就是结论,是根据客观情况作出的判断。

过去马克思说“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现在应该转化为“阶层斗争必须限制在合法范围内”。

我们也不用说“过去的残余”这类词语,如果说建国初期这么讲还符合实际,那么现在已经不一样了。剥削残余肯定是不存在了,但剥削现象是大量存在的。为了区别于曾经的“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现在我们用“阶层斗争”这个概念。阶层与阶级本来就是紧密相连的,我们是为了强调经济根源这个最本质的东西。但是现在的阶层又不同于传统的阶层概念,它不是附属的,它是新生的。

就拿精神领域的斗争来说吧,黄、赌、毒,这是不是阶层斗争,它简直够得上阶级斗争级别了。污染社会,争夺下一代,这已经是惊心动魄了。当年的法轮功已经冲击中南海了,这够不够激烈?这种斗争有时候是公开的,有时候是隐蔽的;有时候激烈,有时候胶着,我们逃避不了的。

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特征,我们还是要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不能由我们的注意力和认知水平而扭曲了它的本来面目。

2.盲目自由化倾向

邓小平在1986年讲:“学生闹事,大事出不了,但从问题的性质来看,是一个很重大的事件。……凡是闹得起来的地方,都是因为那里的领导旗帜不鲜明,态度不坚决。……我看了方励之的讲话,根本不像一个共产党员讲的,这样的人留在党内干什么?不是劝退的问题,要开除。……上海的王若望猖狂得很,早就说要开除,为什么一直没有办?……应该说,从中央到地方,在思想理论战线上是软弱的,丧失了阵地,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个放任的态度,好人得不到支持,坏人猖狂得很。好人没有勇气讲话,好像自己输了理似的。没有什么输理的。四项基本原则必须讲,人民民主专政必须讲。要争取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人民民主专政不行,不能让那些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造谣诬蔑的人畅行无阻,煽动群众。”邓小平这些铿锵有力、语重心长的话为我们理论战线的工作者和各级领导指明了方向,不管遇到什么复杂局面,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群众中的一些情绪化的表现耐心做解释工作,不能淹没在自发性的海洋当中,如若不然,共产党员就白当了。

盲目自由化倾向,主要是受西方思想宣传的影响造成的。我们一些同志有了出国的机会,到处走一走,这是开放的有利渠道,应该吸取别人的好东西,更好地发展自己。可偏偏有些人数典忘祖,恨不能自己不是中国人。西方的东西一切都是好的,生在中国这么多年没有感情,一出国便相见恨晚了。自己怎么做那是“人各有志”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允许把这些忘本拔根的意识向别人传播,特别是青年一代。如果这类病毒都不去消灭,那我们的防火墙就该换代了。因为现在的影响可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崇洋媚外”了,它的底蕴已经更深了。

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特征的反感,看起来是想保持中立,采取公允的态度,实际上已经站在对方的甲板上了。

3.腐败的延伸与转型

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由其内容和现实之间的距离产生的。在这方面,青年学生虽然对这种距离的理解还比较直观,但他们的情绪是更强烈的。

他们主要是因消灭剥削、共同富裕、为人民服务这些美好的事物被一些贪官污吏败坏,而感到希望渺茫,由此便愤世嫉俗。

这就是说腐败,它不单是剥夺了老百姓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污染和败坏了民风。它让人失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落到实处的信心,不但如此,由于腐败风气的渗透性,人们也已经无奈了。正常生活正常规则几乎不能正常运行,公事私办成了习惯。列宁说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一种可怕的势力。我们现在就到了这种可怕的地步了。

采取积极的措施,我们应该从根本点上开始。要让我们的公民特别是青年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简单地一套“推翻私有制,走向共产主义”的理想化体系,但是如果你没有走进去,往往就会产生这样的误解。你不知道它更多的内容,按照这些内容,在人类解放的途程中尽管事变会很多,包括现在的腐败、信仰的缺失,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都能找出原因,制定措施来解决。

你是百万富豪吗?在马克思主义那里,不但能找到适合你的生意经,还会让你理性地选择价值观念——你是新时代的资本家,你可以向后倒退到传统资本家——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也可以像荣毅仁那样,被毛泽东称为红色资本家。你是贫穷的打工一族吗?一旦接触马克思主义就会明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是等来的,也不会有人恩赐于你。令人不满的现状,你越是抱怨,它越是不会改变。因为抱怨是让现存事物合理化的自发性舆论。

我们现在就说灌输的问题。

列宁在他著名的文章《怎么办?》中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即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工人所必要的某些法律等等的信念。而社会主义学说则是由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按他们的社会地位来说,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样,俄国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学说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列宁所针对的是当时俄国经济派和改良主义思潮,他们提倡什么小组习气和涣散的斗争方式,对党的战斗力是一种很严重的瓦解的危险。

列宁非常实际地说明了崇拜自发性并不代表群众观点。并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知识分子地位点出了社会主义学说一定是应该向工人灌输的,否则只能产生工联主义。工联主义不能使工人对自己行动的实质有深刻的认识。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形成,最直接的实践基础就是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他们的经验教训、他们对理论和战略策略的渴望,推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研究工作。那么在我国目前也是一样,正如列宁强调的:“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要想从这里找出中间地带是不可能的。

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组合确实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已经很明显了。现实社会中出现了新的阶级分化或叫作阶层分化。公有制基础上的私有化,这个提法可能比较陌生,从承包到转包,证券市场的桩家控股,大房地产商的垄断地位,私人办学,教育商品化等等,这些现象,有市场机制在里面起作用,但是不正常的私下交易也发生了重要的影响,让今天的理论家和政治评论家一时难以定夺。有人研究仇富心理,但这肯定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无论有多少问题,无论问题有多复杂,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永远不会失效的,它的意识形态特征更要在这种局面面前凸显指导意义。

同类推荐
  • 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每个哲学家都很累

    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每个哲学家都很累

    你为所在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发愁过吗?参加工作几年了,你对自己的职位和薪水满意吗?当初离开家乡或是走出校园时,你梦想着要干一番事业,现在成功了吗?你曾经心仪的对象,跟随于你,还是成了别人的眷属?你想要结束单身生活,可又找不到合适的另一半,怎么办?……生存难、发展累、梦想远,有时候忽然心灰意冷,自己看似像哲学家一样解答着人生的重要课题,可你却是一个很累的哲学家。面对锋利的生活场,是听天任命、得过且过,还是想方设法走出困境。其实,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天下第一儒术:圣人说

    天下第一儒术:圣人说

    儒家的处世之术早已成为世人可循的经验,千百年来,《论语》《孟子》更成为世人的必读经典。本书概括了儒学中众多精华的内容,分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贫而乐,富而好礼”“德不孤,必有邻”等章节。这些穿越时空的真知灼见,对我们的人生规划和为人处世都有着极其实用的指导意义。若能认真阅读,仔细参悟,当可为自己的修身立命找到一个可靠的解决途径。
  • 熊逸说经典作品集(套装共4册)

    熊逸说经典作品集(套装共4册)

    熊逸说经典合集共包括: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纸上卧游记、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一共4本书,颠覆经典熊逸带你走进不一样的国学世界。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热门推荐
  • 终成眷属

    终成眷属

    《终成眷属》讲述了美丽而有才干的女主人公如何费尽心机去争取一个出身高贵、狂妄肤浅的纨绔子弟的爱情。
  • 贵人开口晚

    贵人开口晚

    儿子五岁了,依然没有这么开口说话,连妈妈都不怎么叫,只有在哭的时候才会叫妈妈妈妈。
  • 要么适应公司,要么离开公司

    要么适应公司,要么离开公司

    《要么适应公司,要么离开公司》这是一本职场励志书。公司好比一艘船,有既定的航程与目的地;员工好比船员,各司其职,保驾护航。理想的状态是——每个人忠于职守,并与大家收获一路的风景;糟糕的状态则是——有人嫌这嫌那、整天抱怨,既拖累团队,也看不见风景。如果是前者,公司这艘船,一定能乘风破浪,顺利驶达彼岸;如果是后者,请停止抱怨,主动下船——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解放自己去找寻理想的船。请记住:瞎混日子、怨天尤人,是最不可取的。
  • 广告哲学

    广告哲学

    《广告哲学》首次将广告学纳入哲学框架以哲学视角进行研究,通过“广告美学”、“广告思维学”、“广告道德学”、“广告哲学”、“技术哲学与广”等章阐述,力图将广告学研究推进到一个更高层次,以探索出其发展变化中的本质规律,力图对广告学做出科学严谨之总结,并试图以此理论更好地指导人们的广告活动实践。
  • 权少痴缠高冷妻

    权少痴缠高冷妻

    又名《高轩春暖自怡人》。她,高颜值、高学历、高收入,曾是投资界的金手指,回国创业、下乡支教,只想不负自己的一腔情怀。他,位高权重、沉冷自负,人见人怕的霸王,从未将任何女人看到眼里。一场研讨偶然相遇,千年冰山竟然开窍,无奈有人避之如蛇蝎。第一天见面,她打的主意就是,恋爱结婚别想,但基因不错的男人可以考虑体外繁殖。他却黑脸宣誓:要他的种,他亲自给,想嫁别的男人想都别想!她心病难除,推婚拒爱。他穷追不舍,她避之不及。一场追逐,伴着她事业的初创成长,伴着他仕途的跌宕起伏,有歌、有泣、有笑、有泪……【本文一对一,男女双洁,宠文】
  • 帝临穹顶掌苍生

    帝临穹顶掌苍生

    武道之途漫漫无归期,兄弟相伴踏破寰宇。大道之上无分正邪,神魔之战强者为尊。幸得与美相伴,兄弟不弃。为苍生,以身化苍穹,猪脚身负家仇,曾经的朋友皆因覆灭战元气大伤。偶然间得到先祖宝刀,在器灵帮助下一步步走上巅峰。恭候老大们光临指教。
  • bickerstaff-partridge papers

    bickerstaff-partridge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杨花落

    杨花落

    小说描写的是鄂东地区文坳山村里的生活,充分展示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复杂、原始的人性斗争。小说围绕村里基层干部的人事不和谐,充分展示了在非常年代里的乡民们的命运,以及人在命运中的沉浮,呈现出一种悲怆的美感,独特的艺术风格,复杂又充满伦理、情理、哲理,以及超越生活又合乎情理的人生百态与生活哲理。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不拿剑的法师不是好法师

    不拿剑的法师不是好法师

    喂喂,你一个法师拿什么剑啊?法师站后排啊?冲前干什么?法师输出!怪异倒地,君邪回头抬起飞剑,看向众人“额,它好像不抗劈!”
  • 七年未晚

    七年未晚

    7年前,他在车祸中奋不顾身救下了她。自此便是彻底的异国相隔……7年后,他回来了,也变了。更是掀起了她人生中最大的一场变故……20岁前的苏澈,身份是苏幕遮哥哥。那时他高高瘦瘦眉清目秀,在学校一直是女生们的倾慕对象。但对于她,却总是不冷不热,甚至有些……嫌弃?如今再次相见,他的面容一如往日那般俊朗,只是比7年前多了几分成熟。可身份竟变成了她的房东和BOSS。不仅如此,这人怎么还对她撩上瘾了?终于…… 苏幕遮忍不住问道:“你不是有洁癖?近墨者黑懂吗,以后我们还是少接触为好。”某人不屑道:“你不是跟我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怎么说也算是我把你染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