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0200000037

第37章

第一次柏林危机还推动了美国国会通过一些具有冷战色彩的法案。其一,提高税收的法案。为了满足对苏冷战军备建设和军事援助西欧盟国的资金需要,政府在1948年初要求提高税收,但遭到了强大的反对声音。不过,在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影响下有半数以上的美国人表示愿意接受提高税收以满足国防开支的需要。对民众而言,除非在战争时期否则不愿接受庞大的军费预算,但在面对苏联威胁的情况下扩大征税数量是可以接受的。[美]德瑞克·李波厄特著,郭学堂等译:《五十年伤痕:美国的冷战历史观与世界》,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78页。其二,征兵法案。1948年初杜鲁门政府试图在国会通过新的征兵法案,但遭到了包括参议员罗伯特·塔夫托和劳工与民权领袖菲利普·兰道夫在内诸多政界和社会名流的反对。不过,一个有限定范围的征兵提案还是在苏联封锁柏林行动的触动下在国会顺利通过[美]德瑞克·李波厄特著:《五十年伤痕:美国的冷战历史观与世界》,第78页。,并得到众多民众的响应,这也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和平时期通过的征兵法案。对于第一次柏林危机对上述事件的影响,英国首相艾德礼曾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描述道:“虽然希腊事件和苏联在捷克斯洛伐克发动的政变,很大程度上擦亮了美国国会的眼睛,但直到建立了对柏林的空中补给线,美国公众的头脑才真正清醒过来,开始面对生活的现实。”[美]德瑞克·李波厄特著:《五十年伤痕:美国的冷战历史观与世界》,第78页。其实,艾德礼所指的“生活的现实”对美国人而言,就是莫斯科通过这次危机事件所表现出的意识形态攻势和现实的安全威胁。

其次,危机事件对美国冷战军事战略调整的影响。美国学者沃捷特克·马斯特尼认为冷战在刚开始时是一种政治冲突,但1948年柏林危机后便发生了性质上的改变,因为苏联的行动有触发一场军事冲突的危险,导致美国认为莫斯科的威胁是一种潜在的军事威胁,如此就使得东西方对立有了新内容,彼此都逐渐转向更多地从军事角度看待相互关系。[美]沃捷特克·马斯特尼著,郭懋安译:《斯大林时期的冷战与苏联的安全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这种变化使美国衍生出了更多敌对的思维,比如过度夸大苏联的军事实力,参谋长联席会议甚至认为苏联有能力在六个月内征服西欧、有能力轰炸阿拉斯加和普吉特海峡普吉特海峡位于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附近。、有能力通过所谓带有内奸性质的“第五纵队”在美国本土煽动颠覆和破坏活动。

从1946年到1948年初,美国高层决策者们主要关注的是苏联通过武装侵略以外的其他方式进行对外扩张。Lawrence Aronsen,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merican, British and Canadian

Relations with the Soviet Union 1941-1948,

p.70.在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前,美国政界和军界普遍承认苏联对外扩张给欧洲带来了潜在危险,并给美国造成了巨大政治和安全压力,但却一致认为这种威胁仅局限于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是对美国全球安全利益长期、战略性的威胁而不是现实的军事威胁,至少在短期内苏联不会对欧洲发动侵略战争。许海云:《锻造冷战联盟: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研究(1945—1955)》,第317页。但随着柏林封锁事件的发生,美国政府的思维出现了拐点,它们认为需要面对克里姆林宫由于决策失误或东西方争端失控而导致战争的可能性。Lawrence

Aronsen,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merican,

British and Canadian Relations with the Soviet Union 1941-1948,

p.70.危机不但为美国国内政治中的保守势力、反苏势力实施更加强硬的对苏政策提供了借口,更突出了军事力量作为推行遏制政策工具的重要性。

这场危机还改变了美国决策者对使用核武器作为威慑工具的认识。虽然美国在战后初期长时间保持着对苏战略力量的压倒性优势,但在1948年之前却很少注意到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政策中所应扮演的重要角色,政府依然认为必须将重点放在发展常规武装方面。杜鲁门曾在危机发生前表示:即便是爆发战争也只是在常规军事争斗面对迫在眉睫的失败时,美国才会将核武器作为最后一招加以使用;政府内部负责国家安全政策制定的官员们同样认为可能再次爆发的战争依然属于常规武器对抗的范畴,国家安全资源局和军需部都因此将对普通战争动员计划的执行放到了优先地位。Lawrence

Aronsen,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merican,

British and Canadian Relations with the Soviet Union 1941-1948,

pp.70-71.但情况在危机爆发三个月后发生了变化,国家安全委员会出台文件指出:绝对不能给苏联人以哪怕最细小的理由认为美国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对他们使用核武器,因为一旦如此,苏联的当权者就会主动挑起那些恰恰是美国需要从根本上阻止的侵略活动。FRUS,

1948, Vol.1,

p.626.国安会在这份编号为NSC—30的《美国原子武器政策》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核威慑思想。报告强调:一旦出现敌对行为而这种行为又关系到美国国家安全利益,军方必须迅速且有效地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一切可能的手段。FRUS,

1948, Vol.1,

pp.624-628.为此,华盛顿进一步扩大了可以携带和投放原子弹的轰炸机群的数量,其飞行范围则扩大到了包围苏联的海外美军基地网。Melvyn P.

Leffler, Apreponderance of Power: National Security, the Truman Administration,

and the Cold War,

pp.225-226.到1948年底,美国拥有核运载能力的各种型号的轰炸机数量有了大幅增加,至少包括18架B—50型轰炸机、4架B—36型轰炸机,B—29型轰炸机的数量也达到了1947年底的3倍。刘金质:《冷战史》(上册),第46页。可以说,核武器在维护国家安全、遏制苏联战略中的作用因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出现而更加受到重视,它不再是居于常规武器之后的备用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取代了后者在应对国家间军事对抗中的先发位置,这种新的战略理念在之后很长时间内都影响着美国的冷战思维。可以说,第一次柏林危机成了奠定核威慑在美国对苏遏制战略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结点。

同类推荐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本书以特殊的“领袖史”视角,写出了毛泽东被选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毛泽东当年的沉浮,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 黑客间谍

    黑客间谍

    斯诺登不过揭开了美国情报战略的冰山一角,世界便因此而起巨大骚动。本书全面剖析斯诺登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围绕“棱镜”主谋——美国国安局展开对美国网络战、情报战布局与战略的分析和追索,揭秘美国众多情报特务机构的不为人知的运作方式,敲响未来必将爆发信息网络大战的警钟。
  • 外交:世代友好邦交

    外交:世代友好邦交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国家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国家篇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前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本书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还深入阐释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方便广大读者学习使用。
  • 改革及其敌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改革及其敌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过去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剧烈转型的十年,本书涵盖了精英政治、腐败治理、渐进开放、意识形态重建等改革的重要主题,尤其是对围绕着党内民主的中国式政治制度建设作了探索。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唐诗宋词诗经(一生最爱古诗词系列全3册)

    唐诗宋词诗经(一生最爱古诗词系列全3册)

    《最风流莫如唐诗》由继安意如、白落梅、江湖夜雨之后,新晋国学才子随园散人从上万首唐诗中精选而出,可称为有唐一代诗词的明珠。《最深情莫如诗经》是继安意如、白落梅、江湖夜雨之后,新晋国学才子随园散人蛰伏数年沥血之作,于《诗经》中精选五十五首风格各异却浑然天成的诗作,其空灵的文字、幽深的意境、精深的智慧,让人不由自主沉醉其中,如入一泓清泉,涤荡了俗世的纷扰,洗去了俗世的尘埃。而随园散人倾毕生所学,更以最脱俗的笔触,去解读这五十五首最真最美的诗句;用最婉约的文字,去构建这五十五幅动人心魄的风景,带领我们追寻《诗经》中最纯粹、最别致的情怀。
  • 邪王独宠:修罗小狂妃

    邪王独宠:修罗小狂妃

    她是25世纪的异能特工,带着异能穿越而来,一纸天书引发惊天内幕。人前,她是聪慧、狡黠的商家嫡女,过目不忘,算无遗漏;人后,她是狠辣、无情的“修罗鬼手”,手掌天书,无所不能。他是不受待见的妖孽王爷,邪魅无情,却手握重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纸诏书,姐妹易嫁,新婚之夜,她的新郎却成了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怪兽:怪兽部落的见证(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怪兽:怪兽部落的见证(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本书介绍了兴风作浪的海蛇、海洋中的不明潜水怪、加那利群岛水域海怪、长白山天池怪兽、新疆喀纳斯湖怪、尼斯湖怪物的来历、阿拉斯加海湾海怪、福州左海湖水怪、青海湖出现精灵水怪、神农架长潭水怪泌阳铜山湖水怪等内容。
  • 宽容(译文经典)

    宽容(译文经典)

    《宽容》是一本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作者房龙以深厚的人文关照及倡导思想自由的精神,解析了人类为寻求思想的权利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借助于房龙极其著名的“宽容”之眼,让我们重新发现和更深入地认识几千年来政治、宗教、文化、社会的曲折发展历史和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漫长历程。
  • 民事错诉规制研究

    民事错诉规制研究

    从国内外总体情况来看,研究民事错诉的范围比较狭窄,研究的深度还严重不足,我国司法实务界对民事错诉认识的态度还相当保守。这表明了民事错诉的理论还不够成熟,尚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在我国民法典的起草过程中,由王利明教授和梁慧星教授分别主持起草的“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编草案建议稿”中,都曾将民事错诉行为列为侵权行为之一。遗憾的是,有关民事错诉的相关规定没有出现在正式公布的民法典中。这恐怕与民事错诉的研究不够彻底有一定关系。
  • 设局

    设局

    认识岑昱之初,孟词以为他是男神、暖男,认识岑昱之后,孟词才知道,他就是一藏着尾巴的大灰狼。而他为她做的一切,只为引她入局。
  • 初鸣不乱弹(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初鸣不乱弹(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收录作者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几十年间精选的文学艺术史论稿,其中既有已经发表过的,值得保留的文稿,也有初次入选的重要篇章。所收文章以中国话剧史论的研究居多,其中尤以对戏剧大师曹禺的剧作所做的研究最为深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夏日的索拉尔

    夏日的索拉尔

    生于那个燥热的季节,让她拥有了和那个季节一样的名字,夏天。但却不同于这个名字的热情,她的爱总是被隐藏在阴影里。跨越了几十年时间的暗恋,因为他的出现再次被照亮。犹如她过去写的那封信,致—夏日的索拉尔。他是她这一生仅此一次的爱,也是她心中唯一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