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7000000012

第12章 释“治国平天下”章(1)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①而民兴孝;上长长②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③。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注释】

①老老:尊敬老人。前一个“老”字为动词,尊敬。后一个“老”字为名词,老人,老者。

②长长(zhǎngzhǎng):尊敬长者,敬重长辈。前一“长”字作动词,意为将长辈当作长辈看。后一个“长”为名词,指长者。

③恤(xù):体恤,怜爱,周济。孤:幼年丧父称孤。不倍:不违背。倍,背,悖。

【译文】

所说的是要使天下太平,根本在于先要治理好国家。这是什么道理呢?是因为国君尊敬老人,便会使孝敬之风在全国平民百姓中兴起;国君尊敬长辈,便会使敬长之风在全国平民百姓中兴起;国君怜爱救济孤儿,全国的百姓便会照样去做,下面的民众就不会违理作恶。所以,国君应当做到推己及人,在道德上起到示范的作用。

【原文】

所恶①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②。

【注释】

①恶(wù):厌恶,憎恶。

②絮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君子的一言一行要在道德上有示范作用。絜(xié),量度,即测量。矩,制作方形物件的工具。

【译文】

我厌恶上位的人以无礼待我,我就不应以无礼对待我下边的人;我厌恶下面的人以不忠待我,我就不应以不忠来侍奉我上面的人;我厌恶前面的人以不善待我,我就不应把不善加在我后面的人身上;我厌恶后面的人以不仁待我,我就不应以不仁施于我前面的人;我厌恶右边的人以不义待我,我就不应以不义施于我左边的人;我厌恶左边的人对我不诚,我就不应以不诚对待我右边的人。这就是所讲的道德上的示范作用。

【原文】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①。”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②。”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③。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④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注释】

①乐只君子:这两句诗引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lè),用礼乐(yuè)进行娱乐。只:语气助词,犹“哉”。

②节彼南山:这四句诗引自《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南山》这首诗是讽刺周王执政太师尹氏的。师尹:太师尹氏,是指周宣王时做过太师的尹吉甫的后代。太师是周代的三公之一。节,雄伟的样子。维,发语词。岩岩,高峻的山崖。赫赫,显耀。具,通“俱”。瞻,注视。

③辟:偏差。僇(lù):通戮,杀戮。

④殷之未丧师:这四句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丧师,丧失众人。克,能。配,符合。仪监于殷,意为应以失败的殷商为借鉴。仪监,原诗为“宜鉴”,宜以……为借鉴。峻命,指天命。峻,大。道,指“絜矩之道”。

【译文】

《诗经》里说:“美好欢乐的国君,是天下平民百姓的父母。”国君应当喜爱平民百姓所喜爱的东西,应当憎恶平民百姓所憎恶的东西。这就叫做是天下平民百姓的父母。

《诗经》里说:“雄伟巍峨的终南山,山崖险峻不可攀。权势显赫的尹太师,百姓目光都注视你。”掌握着国家大权的人不可以不慎重。如有妄为出偏差,那么就会被天下百姓所不容!

《诗经》里说:“殷代尚未丧失民心的时候,还能够与上天的旨意相符合享有统治。应当以殷商的兴亡为鉴戒,认识到守住天命永保国家并非容易。”这些说的是:统治者能在道德上起示范作用,就会得到民众的拥护,也就会享有国家;否则,就会失去民众的拥护,也就会失去国家。

【原文】

是故君子先慎乎①德,有德此②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③。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外本内末④,争民施夺⑤。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是故言悖⑥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注释】

①乎:于,在。

②此:这样,这么。

③用:指供国家享用的各项货物。

④外本内末:把根本当作外,把枝叶当作内,意为喧宾夺主,主次颠倒。在此“本”指德,“末”指财。“外”意为轻视“内”,意为重视。

⑤争民施夺:争民,使平民争斗。施夺,进行抢夺。

⑥悖(bèi):逆,意为违背正理。

【译文】

因此,国君首先要慎重地修养德性。有了美德,就会拥有民众;有了民众,就会拥有土地;有了土地,就会获得财富;有了财富,国家就有开支。

美德是树的根本,财富是树的枝梢。

如果国君在表面讲道德,而实际内心重财富,那么民众就会相互争利,抢夺财富之事就会发生。

所以,财富聚集在君王,平民百姓就会离散。财富散落在民间,民众就会归附在君王的周围。

因此,君王每一政令违背正理公布出去,必将遭到平民的违背正理的抵抗;财富不依据道理肆意搜刮而来,最终也会被别人用违背道理的手段掠夺而去。

【原文】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①。”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②。”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③。”

【注释】

①惟:只。命:天命。不于常:没有一定常规。常,始终如一。

②《楚书》句:《楚书》,楚昭王时史书。楚昭王派王孙圉出使秦国。晋国赵简子问楚国珍宝美玉现在怎么样了。王孙圉答道:楚国从来没有把美玉当作珍宝,只是把善人,如观射父、左史倚相这样德才兼优的名臣看作珍宝。事见《国语·楚语下》。汉代刘向的《新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楚国:古代国名。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后吞并了五十多个小国,疆土不断扩大,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后来为秦所灭。

③舅犯:狐偃,字子犯,为晋文公重耳的舅舅,故称舅犯。亡人:流亡在外的人,指重耳。晋文公重耳是春秋时晋国国君,晋献公的儿子,公元前636至前628年在位。因晋献公受骊姬的谗言,欲立幼子为嗣,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公子重耳避难逃亡在外十九年,在狄国时,晋献公去世。秦穆公派人劝重耳归国掌政即位,此时重耳将此事告给子犯,子犯以为不可,兴兵归国时,其舅子犯教他说的这句话。事见《礼记·檀弓下》。

【译文】

《康诰》里说:“只有天命的去存是没有一定的常规的。”

这就是说行善积德就获得天命,不行善积德就会失掉天命。

《楚书》里说:“楚国没有什么可以当作宝贝,只是把‘善’当作宝贝。”

重耳的舅舅子犯教晋文公这样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可以当作宝贝,只有把热爱亲族当作宝贝。”

【原文】

《秦誓》①曰:“若有一个臣②,断断兮③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④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⑤,其心好之,不啻⑥若自其口出。寔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⑧。人之有技,媢⑨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⑩,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注释】

同类推荐
  • 活在此时此刻

    活在此时此刻

    这本回忆录讲述了一行禅师的一生。每一个故事都是他真实的生活经历。他向我们展示全神贯注活在此时此刻的意义。如果你身处繁重的工作,感到焦虑或内心迷惘,无法获得平静与归宿。这本书将使你思绪清晰,安住当下,获得生命的平静和此刻的丰盛。
  • 中国哲学十讲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先从整体上对中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加以对比,而后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九个流派思想,深入各派哲学文本,分别作详尽的评述,其援西入中的研究进路和精辟观点在同时期的中国哲学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就是惹定你了

    就是惹定你了

    因打架被学校开除的韩湘希,无奈转到另一所贵族学校,性格暴躁且又嚣张的她立刻引来某帅男生的兴趣,某帅总是有意无意的来招惹她!不过,她可不是好惹的:本小姐既不是淑女更加不是花痴,就算是帅到流鼻血的男生,她也照打!
  • 素问经注节解

    素问经注节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浮士德

    浮士德

    《浮士德》作为德国文学的经典,是歌德从青年时代一直到逝世前夕,倾其一生完成的巨著。其创作历经了歌德文学创作的四个时期:即狂飙突进时期、意大利之行及魏玛时期、与席勒合作的古典文学时期、晚年创作时期。因此,歌德的《浮士德》从“初稿”、“片断”到第一部、第二部的完成,期间,经过不断的构想和思考,完成了浮士德从个体到代表着人类整体发展的跨越,赋予了浮士德走出“小世界”,迈进“大世界”的崇高理想,从而确立了人类追求“无限”的“浮士德精神”。
  • 英伦有情天

    英伦有情天

    这是一部为数不多的以英国为背景讲述中国留学生故事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再现韩国作家全宇《爱在哈佛》的校园纯爱情怀和青春励志精神。故事发生在世界顶尖名校伦敦大学学院(UCL)。故事围绕中国留学生宋熙辰、苏语芝、赵文睿和高云佳之间爱情纠葛展开,场景以英国为主线,并在中国、美国、非洲和欧洲等地变换,生动且全方位地展现了留英学生充满快乐与艰辛的学习生活场景,描绘了他们对爱情的执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理想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一位女性。通过众多的影视作品,我们已经对武则天的故事有了基本的印象。围绕着武则天的故事,一直都有正史、野史之争,那么在外国人眼中,武则天的历史又是什么面貌呢?在劳雷尔·洛克菲勒的这本书中,武则天本名武照,公元705年在她去世前几周改尊号为“则天”;她是唐朝官员武士彠次女,天资聪颖,精于算计,从小就不符合儒家贤妻良母的标准;她沉浮于宫廷,最终成为一位帝王。她是如何成为中国历史上毁誉参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的?让我们跟随外国人的全新视角去探索则天皇帝曲折传奇的一生。
  • 女尊洛神,覆手天下

    女尊洛神,覆手天下

    不慎从轮回镜跌入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世界。文曲星,太上老君。这都是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围猎现场

    围猎现场

    亲舅舅策划实施了外甥女与一个“屠夫”同居的陷阱,这样的搭配会有什么样的情形?她怀了孕,生下一个儿子,又被突然出现的舅舅收养,舅舅成了孩子的养父,她反倒什么也不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结局出乎你的意料。这个月回家的日子又到了。舅舅对蔓蔓说:学校的事这回一定要跟你妈妈讲了。三个月前就该讲,蔓蔓一直拖着。妈妈不会喜欢听到那个消息的。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次月考,蔓蔓下定决心,把面前的卷子当作今生最后一张卷子来做。老师的课越讲越快,越讲越深,蔓蔓听得越来越迷糊,难得有那么一两次,似乎懂了个大概,下课铃一响,隐约的轮廓像惊飞的鸟群无影无踪。
  • 扛只学霸带回家

    扛只学霸带回家

    安爷扪心自问,自己长得俊俏,成绩又好,关键是打游戏还拽,可是自家小姑娘为什么偏偏不喜欢自己呢?某天,他摇身大尾巴狼,将人小姑娘抵在墙角,俯身垂头,尾音绕梁。“牵一次手,回答一个问题。”“抱一次,回答两个。”“亲一次,命都给你。”
  • 时难得而易失也

    时难得而易失也

    槿以默一直以为自己都是在利用时夏,可是在自己的目的达到后,却发现自己喜欢上了时夏。